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中国蓝星集团公司江西有机硅项目

中国蓝星集团公司江西有机硅项目

发布时间:2022-09-17 09:29:11

1. 小弟201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了中化十四建,不知道这个企业怎么样公司项目在哪里待遇怎么样啊

都差不多 特别是去搞施工的话 进哪个都一样 关键是进一个好的分公司 进一个效益好的项目部 然后就是找个好的师傅能学到东西
基本工资2000左右吧 但是效益不同的项目部分的奖金不一样的
只要能吃苦 发展还是有前途的
工作条件肯定是不固定的 哪有工程就去哪里

十四化建我曾经打过交道,公司属于中化建设集团,国资委的。一级资质,但是该公司挺垃圾的,管理挺烂,人才缺乏,在很多工程中由于多次转包工程而被业主及总包单位通报,并几次差些撵出场。中化集团下属单位很多,好的有:六化建、七化建、十一化建、三化建等。
建筑企业跑现场就是长期跟项目,这在全世界都一样,中化集团经常有国外大工程,一去就好多年。不过搞好业务和关系就不一样了,自己琢磨去吧。我以前就是中化的!

2. 国家最近投资了几个亿在石化的实验室,有人知道是哪些实验室吗

一、中国化工新材料产发展现状
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领域。目前,化工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及其合金、功能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有机氟、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微电子化工材料、纳米化工材料、特种橡胶、聚氨酯、高性能聚烯烃、特种涂料、特种胶粘剂、特种助剂等十多个大类品种。
综观当今世界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工程塑料增速快,产业规模大。二是生产技术掌握于少数几家公司,行业集中度较高。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工程塑料大公司为了更多占有未来市场的份额,近几年都在竞相制定扩产计划,重点向工程塑料需求增长最快的亚太地区扩张。三是有机硅材料发展较快,新产品层出不穷,现已成为仅次于工程塑料的第二大化工新材料。近几年来,世界有机硅材料一直在迅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在5%以上,因此世界各大有机硅公司均在不断地扩大生产能力。
在中国,化工新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硅材料、工程塑料、有机氟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功能性膜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他们对国民经济和尖端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化工新材料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特别是近10年,国家投资30多亿元,支持建设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工程等在内的一批项目,组织并实施了上百项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带动了近10倍的社会资金投资新材料产业,包括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内的中国化工企业和化工科研机构,加大了对化工新材料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促使多个领域的化工新材料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化工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和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工业产值突破5500亿元。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已研制和生产出上万个品种、牌号的材料和制品,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氟硅材料、纳米材料、火箭推进剂等具有较先进水平的化工新材料,被及时运用于工业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化工新材料在现代工业和农业以及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正进入发展佳境。当前,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市场需求旺盛,并呈高速增长态势。例如,五大通用工程塑料消费量1995年为14.57万吨,2005年达到125.9万吨,2005年仅PC的消费量就达到70万吨,聚甲醛的消费量也达到19.2万吨。又如,1995-2005年中国有机硅材料市场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高达约30%,2005年中国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的需求量近45万吨。目前,中国有机硅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5%,而且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二是部分化工新材料初具产业规模。目前,国外生产的大类品种,中国基本上都已研制成功,部分化工新材料如PBT工程塑料、聚酰胺、有机硅、氟材料等品种已具有一定生产规模,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但就整体而言,当前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许多先进的、高性能的、专用的功能材料、复合材料依然依赖进口,而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材料的生产却开始过剩。由于中国高性能化工新材料产业化程度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只能依赖进口。“九五”以来,中国主要化工新材料的进口量呈逐年递增态势。目前,中国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年产量仅18万吨,自给率为14%,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程塑料进口国。有机硅单体聚硅氧烷一半以上需进口。其次,国内科研力量在产品的生产研制上投入较多,而对产品应用领域的开发创新,特别是对原有材料替代的研发投入相对薄弱。
伴随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国民经济对化工新材料,在品种和产品性能、装置产业化规模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市场空间、投资空间明显显现。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较弱的供应能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国外公司纷纷到中国投资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中国化工新材料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发展情况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是2004年经中央政府批准,在中国蓝星、中国昊华等化工企业基础上重组设立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但与其他一些国有企业不同,我们没有过多的政府背景和资源性投入,而是以国有资产为主体,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的企业基础,并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譬如,在2004年5月9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之时,资产规模仅300多亿元,销售收入仅200多亿元。经过我们近3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底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资产规模已达93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800亿元。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在我们从事的传统基础化工和特种化学品领域,市场需求的旺盛带动了企业的成长,也为大规模的化工企业重组、并购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提出了“老化工、新材料”的企业定位,即在传统化工企业的基础上,通过重组、整合、扩建、技术进步,发展中国新兴的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并且注重产品链向上下游延伸,到目前来看,这一策略取得了较好成效。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目前的产业结构分为6个业务板块,分别是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板块、石油加工及化工原料板块、农用化学品板块、橡胶加工及化工机械板块、氯碱化工板块和科研开发板块。集团公司目前下设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化工新材料总公司、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中国化工油气总公司等专业公司,管理100多家生产经营企业和24家科研单位,控股10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和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以来,还收购了法国罗地亚有机硅公司、法国安迪苏(Adisseo)公司、澳大利亚凯诺斯(Qenos)公司等4家海外企业。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拥有有机硅、有机氟、硅橡胶、硅树脂、硅油、PBT、特种聚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苯硫醚、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芳纶、气相白炭黑等几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其中有机硅产品在2006年成功收购法国罗地亚有机硅项目后,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三; PBT树脂生产规模位居亚洲第一,氟橡胶、气相白炭黑和环氧树脂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拥有24家化工科研、设计院所,并建立了碳一化学、有机硅、液体分离膜、受力结构工程塑料、聚氨酯和变压吸附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行业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产品监督检测中心。我们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均取得较好进展。近5年来,公司在相关领域取得科技成果近千项,其中有机硅等10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公司所属企业共申请专利2116件,拥有授权专利969件。目前,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有机硅(含配套专用原料工业硅)、聚碳酸酯(含配套专用原料聚碳级双酚A)、聚甲醛、TDI等产品的生产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一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这批专有技术的水平已达到或全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将为中国化工新材料的做大做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化工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步伐,争取在今后两年内,使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均达到1000亿元,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化工集团。
三、对化工新材料业务未来发展的考虑
对全世界的化工企业而言,中国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目前,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的化学品消费国。据有关统计数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销售收入在2006年已达到151042028亿美元。中国化学工业的增长速度甚至快于GDP增速。今后5-10年将有大量新增能力产出,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化学品仍将继续依赖于进口。届时中国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化学品制造国,在世界化学品市场的份额将从现在的8%上升到13%。而化工新材料的增长速度更高于一般化学品。中国化学工业的增速使得这块土地变得炙手可热,今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建设和转让技术将继续增加。
在“十一五”规划中,新材料是大力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之一。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新材料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发展潜力,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业的基础产业。而化工新材料作为新材料的一个重要领域,将在未来几年继续获得高速发展。
目前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和国内许多化工企业一样,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承上启下的一个关节点上。我们将积极抓住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顺应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整合集中的潮流,努力在今后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实现更大发展。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按照突出主业和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已有的化工新材料核心业务,满足国内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按照上下游一体化的原则,围绕化工新材料核心业务,适度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发展相关的石油和化工产业;配合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国内轮胎企业进行整合,做大和提升轮胎业务;发挥科研和已有的产业优势,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为保障农业生产,加强农用化学品业务。
化工新材料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优势产业,我们将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精力对化工新材料和配套原料领域进行投入,以化工新材料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考虑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化工新材料主导产业中重点产品的发展力度,使主要产品的生产装置实现经济规模,并形成若干条较为完整的产品链。包括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及配套原料、环氧树脂、聚氨酯及配套原料等。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及利润的比重。
二是构建大型化工新材料园区。未来几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将在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西、江苏及兰州等地建设化工新材料装置,将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通过建设大型化工新材料基地,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实现化学工业向集约化和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形成最经济的发展模式,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是重点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项目。大力发展有机硅、蛋氨酸、有机氟等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加快聚甲醛、聚碳酸酯和PBT等装置建设,以增加工程塑料产品品种和市场份额,使中国化工集团在工程塑料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积极发展其他材料和特种纤维,并形成产业规模。
四是完善原料配套。根据发展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与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合作,寻求利用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资源,配套发展化工原料。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将积极利用全球产业转移的机会,将自身的发展溶入国际化工产业调整、发展的潮流之中,扩大和加强与国际化工企业在投资、技术、智力、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将国外化工企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与我们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包括:围绕主导业务,通过收购、重组国外相关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充分发挥国内外协同效应;以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集团公司的工业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从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竞争力。
六是以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核心,以突破和提高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和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目标,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加强化工新材料及其上下游产品的科技开发和针对关键技术的攻关,使集团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技术经济指标和产品性能指标不断提高。
七是遵循科学发展观,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环境友好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化工企业,虽然在成立以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基础还很薄弱,实力还不强大,与许多跨国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们面前还有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将与全球的化工同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迎接挑战,为推动世界化学工业和化工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而加倍努力。

3. 江西蓝星化工有机硅厂怎样

怎么说呢~~

去年来了一批本科生,三四十个呢

现在估计还有二十几个吧~·

我是08年一月进厂的

大专生

每个月有两千多点吧

也是操作工~

哎```

4. 江西星火有机硅怎么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3

5. 任建新的人物特写

任建新---走向世界的并购家
中国企业报记者 汪静赫/文
掌管千亿元资产、11家上市公司,他却不持有一分钱股份,只拿22万元年薪。26岁时,他以一个团委书记的身份下海,以家产为抵押,借款1万元创办蓝星化学清洗公司,开创了被誉为“第361行”的中国化工清洗业。
30岁出头,他领导企业开始国内并购,100多家亏损国企由此起死回生。接着进行了4项重大国际并购,全资吞下澳大利亚最大乙烯企业、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国蛋氨酸企业、世界第三的法国有机硅企业以及英国特种纤维企业,成功整合并迅速盈利。
面对外界的赞叹和惊讶,有媒体这样援引他的回答:“‘GoodLuck’,但当好运光临100次时,背后就肯定有它必然的原因。”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并购大王”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
这位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中国企业家,从青年时代白手起家的第一天起,便明白了远比100次运气更为重要的是———艰苦创业和执着奋斗。
2009年,任建新荣获有着中国企业管理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对于这位完全称得上传奇的企业家来说,荣誉与奖章是他事业佳绩的温柔注脚,20多年的创业历程则是更为精彩的华章。
第361行
“他,创造了361行”———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此作为标题刊登文章,这篇文章里的主角名叫任建新。
1984年,甘肃兰州,26岁的任建新在化工部化学机械研究院做团委书记。在一个 “酸洗设备水垢技术短训班”做工作人员时,他偶然发现我国煤产量每年增加850万吨,而仅因锅炉结水垢浪费的煤每年就是1750万吨,相当于两年增产的原煤。他想起了在此之前,在化机院的保险柜里,一份获奖的研究成果“蓝5”硝酸酸洗缓蚀剂已被锁了整整5年。当时在我国,这种清洗技术是个空白,而这项专利当时只需250元资料费就可以往外卖。
对于任建新来说,这不是一般意义的联想,而是决定了他一生的契机。
1984年9月1日,在机械研究院内那间破旧的 “防空洞”里,任建新和7个和他一样青春的年轻小伙子击掌结盟,正式 “下海”。
“我当时并没有想做成今天这样的公司,只是想为化机院增加些收入。”任建新回忆。
于是,26岁的任建新开始了他漫长而传奇的创业之旅。他所创建的这个小公司叫作蓝星清洗,它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从事专业清洗的企业。
任建新以家产做抵押向单位借款1万元并签下 “军令状”: “如果失败了,将家产变卖作为补偿,另外自愿将职务降一级,工资降一级。”
由于当时工业清洗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想让企业相信初出茅庐的蓝星公司能清洗干净结垢严重的锅炉并非易事,于是任建新决定独创蹊径。
第一单生意在哪里?任建新瞄准了西宁郊外的一个煤矿。很快,在矿上的广播中传出了这样一则启事: “从兰州来的共青团员学雷锋做好事,免费为矿工清洗家中的茶壶水垢……”
一位老太太成了第一位顾客。一把旧茶壶光洁如新,老太太十分满意地给了两毛钱———这就是任建新的蓝星公司创造出的第一笔产值。
两毛钱的生意引来了煤矿领导的注意,他告诉任建新,矿上有台结重垢的锅炉可以试着洗洗,有效果给报酬,否则就当报废了。任建新和伙伴们连夜开工,结果 “废锅炉”起死回生,任建新拿到了报酬1900元。这只是开头。第一年,蓝星就赚到了24万元的净利润。
此后的几年里,蓝星飞速发展,开始面向全国推广清洗技术,公司几乎包揽了国家 “七五”到 “九五”计划期间所有乙烯和大化肥装置的开车前清洗工程。
任建新将蓝星清洗在大型成套装置上的应用作为课题,报请化工部和国家科委,同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再加上媒体对蓝星事迹的宣传报道,蓝星清洗在工业领域的知名度迅速打开。依靠清洗技术优势,国家在 “七五”、“八五”期间引进的进口成套石化、化工大型装置的开车前工业清洗均由蓝星“包了圆儿”。
在此期间,任建新率领蓝星收复了长期被外国人占据的国内工业清洗市场,孵化出400多家国内清洗工程公司,成功构建了一个被称作中国第361行的新产业———工业清洗产业, “小到茶壶,大到原子弹,全能清洗”的蓝星开始走向世界,被外国同行盛誉为 “世界清洗大王”。
1995年,蓝星清洗A股上市,同时将总部搬至北京。随后,任建新以国企脱困为突破口并购了107家国有化工企业,把蓝星发展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化工新材料龙头企业。2004年5月,以蓝星集团和昊华集团为主体组建成立中国化工集团,任建新成为这一“产业领域新王者”的总经理。
并购大王
1996年,并购江西星火厂是蓝星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点。当时的江西星火厂虽拥有国内规模独一无二的万吨有机硅装置,但该装置自建成13年来,试车28次均告失败。
其时,任建新率领蓝星总部刚刚搬进北京,他甚至没来得及坐在新办公室办公,便顶着巨大压力匆匆奔赴江西。星火厂资产规模比蓝星大许多,负债率200%,企业早应破产,加之地处山沟,交通不便,职工家属超过1万人……所有这些对于蓝星而言,是个看似扛不动的大包袱。任建新执意要并购,但他并不盲目,而是先奔赴江西展开调研。在经过了一番斗智斗勇的卧底调研后,他找到了星火厂试车失败、濒临破产的痼疾———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随后,任建新把工厂大部分离开的技术骨干都召了回来,并邀请100多名国外著名化工专家对星火厂有机硅项目的技术、设备、工艺逐项进行诊断,对改造方案进行论证。他还亲自带团赴国外考察、学习与有机硅相关的技术,买回大批与有机硅项目相关的资料供技术人员深入研究。5个月后,万吨有机硅生产线试车成功,半年后,有机硅产品下线。
任建新一役成名。
一度濒临破产的星火厂在任建新接手的第二年即成功扭亏。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化工新材料领域中最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有机硅、双酚A、特种环氧树脂生产商,其有机硅生产已在世界排名第三位。
并购星火厂的成功,极大地坚定了任建新整合国内化工行业的信心。
不久之后,化工部的另外两大困难企业———南通合成材料厂、晨光化工研究院也被任建新一一成功解困,接着,蓝星并购了无锡石化厂、北京化机厂、兰州日化厂等国有企业。
任建新开始了大规模进行产业整合,先后完成了很多困难国企的改造:天津石化、黑石化、哈石化、济南裕兴、济南石化、沈阳化工、连云港设计研究院、晨光院等等被蓝星兼并重组,一个个休克鱼被成功激活。蓝星进入快速扩张期,总共并购了国内逾百家企业。至此,蓝星不仅成功进入了化工新材料领域并发展成为行业老大,而且也由此走出了一条寻求以资本为纽带的快速扩张之路。
历经第二个更为艰苦的10年之后,蓝星集团从 “蓝星清洗”逐渐转型为“蓝星化工”,中国化工新材料航母的雏形也已初见规模,企业规模从1995年迁入北京时的40亿元发展到200亿元。
在任建新的心里,有一个关于大化工的梦想。面对化工部解散之后化工企业分散各地的现状,他一直梦想能组建中国化工。2002年春节前后,任建新起草了关于组建中国化工的报告上报国家经贸委和中央企业工委。
2004年,中国化工集团成立,任建新成为第一任 CEO。此时,中国正成为大宗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任建新为中国化工确立的发展战略是 “老化工,新材料”。
从一个1万元起家的小公司到数十亿元资产的大型国有企业,任建新和他的蓝星走出了一个中国企业的奇迹,但他并未就此驻足,而是把目光投向世界市场,走上了海外并购之路。
2006年,任建新连续完成了3项大规模的海外收购,创造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最高频率。当年1月,蓝星集团耗资4亿欧元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100%股权。蛋氨酸是动物饲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添加剂,国内一直没有生产技术,蓝星的收购不仅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而且也将法国安迪苏带入快速发展的轨道;4月,蓝星收购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凯诺斯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商。通过这次并购,蓝星集团以最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国外乙烯及相关资源,为发展化工新材料奠定了原料基础;10月,蓝星又与法国罗地亚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全资收购后者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项目的协议。凭借此次收购,蓝星集团将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提升至每年42万吨,跃居世界第三大有机硅单体制造商。
对于海外收购,任建新除了保持惯有的冷静和低调外,还有他自己的一套整合战略: “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退得出,卖得高”。任建新对并购过来的企业在管理上决不手软,但同时很重视与并购国间的文化融合,他的理念是: “我们去收购它,不是征服它,不能以一种占领军的心态去收购和管理。”
从国内到国外,每次成功的并购都为任建新的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业绩奇迹,也使他拥有了 “并购大王”的头衔。
任建新爱读 《毛泽东选集》,这个爱好成为他并购谋略的指导方针: “在并购经营国有企业过程中,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和观念有时可以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要取得商业成功并不单取决于你有多少知识,更多是实践经验和世界观培养中所产生的智慧。”
在成功并购海外企业的同时,任建新还带领中国化工积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
2007年,中国蓝星集团与美国黑石集团完成 “土洋联姻”,无疑是中国市场上最吸引人眼球的经济事件之一。9月,黑石集团以6亿美元入股中国蓝星集团20%股权,这一运作的完成,不仅标志着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石集团完成了中国布局的第一步棋,同时也标志着作为中国化工产业领跑者的蓝星集团吹响了向世界级跨国企业进军的号角。由任建新主导的此次合作是中央企业采取非上市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首例,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国际资本与中国央企结合的典范。至此,任建新10年来低调展开的资源布局战略浮出水面。
如今的中国化工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资产总额由229.6亿元增至1586亿元,是成立之初的6.9倍;主营业务收入由152亿元增至1203亿元,是成立之初的 7.9倍;利润总额由 2.27亿元增至28.65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2.6倍。目前,中国化工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28位,在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位居第一;在全球化工公司100强中排名第19位。中国化工集团竞争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中国石化(8.98,-0.22,-2.39%)领域的新科“第三级”。它的成长壮大,使中国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石油、石化、化工三大产业格局。
双面骁将
任建新领导的企业被称为最具 “民企特色”的中央企业,他成为央企负责人中独一无二的 “草根创业者”。在中国所有大型国企的管理者中,任建新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另类。
外界视线中的任建新是个传奇人物:26岁开始创业,早期经历就像是硅谷创业家们的 “车库故事”,由此开创了中国现代清洗工业;30岁出头成功进行第一次并购整合,迄今已收购107家国内企业和4家西方公司;他没有系统学习过商战理论,却靠着 《毛泽东选集》的智慧引领,指挥若定地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跨国并购;他从未在中央部委任职,但却成了一家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人;他没有受过西式教育,英语也不熟练,却能和华尔街的银行家们称兄道弟。
任建新的传奇经历,显示他是一位双面骁将。
媒体曾这样描述:这位中国化工集团的总经理有着两张面孔,一面是亲和朴素,知恩重义;另一面,则是自信和铁腕。
1995年,蓝星集团从兰州迁入北京时,任建新为随同前来的1800名员工妥善解决了包括住房、配偶工作和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任建新看上去朴素而极具人情味,比如他能记住仅仅见过一面的无关紧要的来访者的名字,并在再次遇见时热情打招呼。任建新曾裁减了公司机关44%的冗员,连他的妻子都下了岗,但公司裁人,从不会解聘了事,任建新总是想办法开辟新的岗位,安置下岗员工。
因为念念不忘母亲临终时吃一碗牛肉面的遗愿,任建新后来投资了以拉面为主要产品的现代快餐连锁企业。他给拉面连锁企业命名为 “马兰拉面”———因为母亲姓马,他要以此来纪念逝去的母亲。15年来,这家连锁店在世界各国开办了500多家拉面店,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
在当选CCTV2007年度经济人物发表获奖感言时,任建新坦言: “我是在兰州生长的,兰州的牛肉面和我有很深的情结。”随着任建新的发言,现场大屏幕上忽然出现了他那逝去多年的母亲慈祥的大照片,毫无准备的任建新怔住了,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禁不住热泪盈眶。那一刻,他的内心回归到很多年前那个少年时代。重情重义是任建新的本色,然而在工作上尤其是决策过程中,他又极具铁腕作风,相当强硬和固执。1996年,他带上当时蓝星所有的流动资金收购江西星火化工厂,进入此前他一无所知的有机硅领域,正是有了这种决绝大胆的强硬做派,之后成功地将之发展成中国现在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商;在收购法国安迪苏后,任建新大胆撤换 CEO,就是“想让人知道,我 ‘能’免他”。
上世纪90年代,蓝星清洗(17.01,-0.61,-3.46%)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数亿元,那时便有人劝任建新改制,将他们自己一手打造的企业私有化,但任建新坚持把公司100%国有,说蓝星的发展不能违背 “兴业报国”的初衷,改制方案也从此被束之高阁。
在为企业求得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在外人看来十分固执的任建新放弃了个人的小利。迄今为止,无论是蓝星,还是中国化工旗下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里,都没有任建新的个人股份。这意味着,当任建新离开蓝星、离开中国化工时,他领取的将只有退休金。也正因如此,尽管20年来他完全独立控制着 “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集团公司”,但却从未在中国富人榜上出现过,这样的特立独行让很多人困惑不解。
任建新不爱富人运动———高尔夫,他也不会打网球,而是喜欢走路,他每天上班走5公里,然后坐车到公司。他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 《毛泽东选集》他读过11遍。任建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作为一个事无巨细的管理者,他鼓励手下的管理者亲历亲为。每天在办公室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节假日也不例外。 “我不是董事长、不是老板,所以只要是总经理能够事必躬亲的事最好事必躬亲,这就是我的管理理念和处世方式。”任建新说。
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和一系列企业重大转折之后,任建新欣喜地看到,中国化工超常规快速发展,改变了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格局,并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
“我的目标是让中国化工走上一条稳定发展、持续盈利的成功之路。”
任建新,这个中国的并购大王正款步走向世界的前端。

6.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的介绍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是中国化工集团旗下企业。前身为化工部星火化工厂,始建于1968年,是国家重点国防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生产大型企业,现隶属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1现已发展为拥有2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10万吨/年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8万吨/年烧碱等生产装置的企业。

7.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的企业介绍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产品主要包括上游有机硅单体,中间体硅氧烷系列,硅橡胶、硅油及下游深加工产品混炼胶,密封胶,液体硅橡胶,硅树脂,乳液等。
星火厂位于江西省永修县杨家岭,北望庐山,东临鄱阳湖,南距南昌机场18公里,京九铁路与昌九高速公路紧靠工厂的东西两侧,占地面积 1000公顷 ,现有职工2000余名,拥有19名外籍专家、5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名博士生、37名研究生以及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星火厂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生产国防化工产品——高能火箭燃料,为“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作出了特殊贡献。八十年代初开始进入化工新材料领域,九十年代初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万吨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如今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产品已成为主导产品,产品产量始终占中国同类产品的最大份额。其中有机硅单体产量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
2000年5月,以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为主体的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成功上市,为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产品产量、工业产值及销售收入实现了连年稳步增长,有机硅甲基单体合成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2009年8月9日,中国化工集团投资80亿元,引进法国BSI先进生产技术建设的大型项目——年产40万吨有机硅单体及24万吨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项目在星火厂开工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45亿元,建设一套年产20万吨有机硅单体及12万吨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加上正在进行的现有20万吨扩30万吨有机硅技术改造项目,2011年我厂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将上升到年产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并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优势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期工程建成后,中国化工集团将再投资在星火厂建设一套年产20万吨有机硅及12万吨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装置。到2015年全部建成后,星火厂有机硅单体年产量将达到7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8. 国际经济合作案例分析求高手!并购方式是中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捷径 ——中国蓝星企业收购法国安迪苏集团

因为我们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引进技术了,学到手了,马上就会成为别人的对手,在不是实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谁愿意为自己培养对手;并购你就等于把公司收入囊中了,公司所有东西都是你的,包括技术财产;
但其实这一个案例并不能反映真正的情况,这种东西虽然说我们做不出来,但是毕竟也不是什么关乎国家安危的技术,真正像因特尔芯片、先进发动机制造技术等等东西我们都是引进不了的;就算是俄罗斯这种卖我们飞机的国家,图纸给我们都没问题,但是发动机是不会给我们的。

所以,在一些虽然我们没有掌握,但是不关乎国家重大关切利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并购成功;

阅读全文

与中国蓝星集团公司江西有机硅项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5年山西上市公司资产净利率 浏览:74
金融机构责任追究原则 浏览:711
期货中盈亏平衡点 浏览:27
中美汇率影响因素 浏览:954
工行贵金属定投特点 浏览:276
天元机电股票 浏览:302
湘财证券官网电话 浏览:349
假设总杠杆系数大于 浏览:418
成都国银普惠金融服务外包有 浏览:432
天津银行北京分行经营贷款 浏览:733
私募股权投资杠杆 浏览:403
抓最佳组合买点趋势指标 浏览:702
河北银行理财双周本益赢 浏览:618
论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标 浏览:884
曲靖正规贷款 浏览:350
河南中小企业融资案例 浏览:97
股票每次2万 浏览:923
工商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浏览:35
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 浏览:131
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浏览: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