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东软熙康股东

东软熙康股东

发布时间:2022-12-23 03:55:55

A. 养老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1、永安林业(000663)

持有笔架山陵园管理所80%的股权,永安林业公司的年报显示永安市笔架内山陵园系本公司与永安市民政局于容1997年开始合作投资开发的项目,根据协议约定合作方永安市民政局按销售量提成,剩余利润归永安林业所有。

2、双箭股份(002381)

2012年10月与五名自然人股东共同设立桐乡和济养老服务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出资1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8%。此举表明公司开始正式涉足养老服务业。

3、新华保险(601336)

2012年12月公司于广州政府签署相关协议,将进入广州金融城,开展养老地产投资。

4、鱼跃医疗(002223)

公司“鱼跃牌血压计”和“鱼跃牌轮椅车”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鱼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5、海南椰岛(600238)

公司目前已形成以椰岛鹿龟酒为代表,包括椰岛海王酒、海口大曲、宝岛白、三椰春酒、川源酒等一系列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品群,是国内保健酒行业唯一上市公司。

B. 巨头频频战略入股 这个行业咋就这么惹人爱

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软件类公司获得国资或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投资,如南威软件拟引入电科投资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网络宣布战略投资东软控股等。

技术储备深厚、细分行业龙头地位,是这些软件类企业的共同关键词。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需求持续强劲,行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南威软件是国内“数字政府”行业的核心骨干企业、“互联网+政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行业领先企业,是国产自主软件创新和综合集成服务商。

9月22日晚,南威软件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吴志雄与电科投资(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唯一的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平台)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其所持有的3160万股公司股份转让给电科投资,占公司总股本的6%。预计在股份交割完成后,电科投资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公司表示,中国电科是国内唯一覆盖电子信息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本次引入中国电科旗下电科投资战略投资南威软件,将有利于双方在行业横向及纵向的优势互补,构建全产业链协作互动的生态圈,从而共同推进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东软控股

9月10日,网络宣布战略投资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东软控股”),投资金额总计14.43亿元,网络CTO王海峰将出任东软控股董事。

与此同时,网络和东软控股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智能城市、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等领域推进产业智能化变革。

公开资料显示,东软控股是一家投资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和教育培训的高科技投资与管理企业,是东软集团、东软教育科技、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望海等公司的主要投资者,投资布局涉及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企业互联、医疗设备、云医院、教育事业等多个行业。

在入股东软控股前,网络已于今年3月入股东软医疗,认缴出资额超过2200万元;其后在5 月 31 日,网络宣布与A股上市公司东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称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城市、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的落地和商业模式创新。

美亚柏科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领域龙头企业、网络空间安全及大数据信息化专家。

2019年3月底,美亚柏科创始股东为了改善公司股东结构,计划引入国投智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受此消息影响,4月2日复牌后,公司股价连续两日涨停。

资料显示,国投智能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在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投资平台。作为中央企业中最大的投资控股公司之一,国投在战略重点行业中一直积极发挥着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带头作用。

9月10日机构调研美亚柏科时,公司人士表示,国投主要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日常业务管理上主要依托现有领导班子。引入国投,可以在保持现有民企活力和创新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国投央企优势,有利于美亚的政府业务的推广,即“央企优势+民企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C. 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软集团子公司吗

现在没有东软集团了,改名叫东软股份有限公司了,各个部门也换名了。

D. 北京东软熙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北京东软熙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2015-03-2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6号楼3层315-4办公区。

北京东软熙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339697281M,企业法人宗文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东软熙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服务;软件开发;软件咨询;应用软件服务;基础软件服务;维修仪器仪表;维修办公设备;公共关系服务;企业策划、设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会议服务;健康管理、健康咨询(须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机械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日用品、医疗器械I类;预防保健咨询(须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北京东软熙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E. 国内大数据公司有哪些

国内大数据主力阵营:

1.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拥有交易数据和信用数据,更多是在搭建数据的流通、收集和分享的底层架构。

2.华为华为云服务
整合了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供专业稳定的IT基础设施平台,近来华为大数据存储实现了统一管理40PB文件系统

3.网络
网络的优势体现在海量的数据、沉淀十多年的用户行为数据、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前沿研究。近来网络正式发布大数据引擎,将在政府、医疗、金融、零售、教育等传统领域率先开展对外合作。

4.浪潮
浪潮互联网大数据采集中心已经采集超过2PB数据,并已建立5大类数据分类处理算法。近日成功发布海量存储系统的最新代表产品AS130000。

5.腾讯
腾讯拥有用户关系数据和基于此产生的社交数据,腾讯的思路主要是用数据改进产品,注重QZONE、微信、电商等产品的后端数据打通。

F. “九条命”的东软集团,刘积仁的资本野望

寻瑕以“寻瑕伺隙”的初心写过许多上市公司,本意是要在繁杂的公开信息中,弄清楚资本运作背后的底层逻辑和核心要害。

比如东旭集团的财务公司;英雄互娱的“融资-对赌-关联方收购”;天风证券的无实控人状态及关键时点的大笔融资;亿阳信通的上市公司保壳与集团破产强裁。

成败只是商战风云的表象,背后的核心逻辑才是资本运作的精髓。

曾经的校企“东软集团”,自1991年成立,至2020年,已经发展成为控制东软集团(SH.600718)、东软教育(HK.9616),并成功分拆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康信准备科创板上市的控股集团。而实际控制人也从东北大学变为刘积仁领导下的“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东软”资本运作的核心逻辑,正是分拆和MBO,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分拆推动创新业务发展,通过MBO促成对东软集团的控制。


刘积仁,中国第一位计算机专业博士,33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教授,建设中国第一个软件园,一手打造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软件帝国。

1988年,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成立,全部的家底是一间半的研究室,三台286电脑,三万元的研究经费。

从美国国家标准局学成归国,被破格提拔为教授的刘积仁就是在这样的研究环境里,搭建了一个技术转移中心。

1989年和1991年,主要生产 汽车 音响和 汽车 通信系统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两度到访东北大学,寻求 汽车 内部系统的研究合作,最终刘积仁的团队打动了阿尔派,获得了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开发公司和阿尔派合资成立了沈阳东工阿尔派软件研究所,后来又合并为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东软集团的起点,也是后来的上市主体。

东软的发展,以2011年为界,从2011年之前的“合”,走向2011年之后的“分”。

1993年至1995年,IPO还施行额度制的遥远时代,沈阳东大阿尔派因为背靠东北大学,属于冶金工业部部属院校企业,1995年获批取得上市额度,并于1996年成功上市。占发行前总股本10%的内部职工股400万股,分批上市流通。

上市之初,东大阿尔派的控股股东为东北大学软件中心,管理团队和员工的利益主要体现为400万内部职工股,但团队的诉求明显不止于此。

1998年,东北大学由冶金部部属变更为教育部直属,5月,东北大学软件中心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给东北软件集团,11月,宝钢集团对东北软件集团增资,公司更名为宝钢东软。1年后,宝钢集团、东北大学软件中心等向宝钢东软工会转让21%的股份,员工利益通过工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2001年,宝钢东软更名为东软集团,出于合规考量,宝钢东软工会最终量化为137名员工的持股平台沈阳慧旭 科技 。直至2008年,沈阳慧旭 科技 持有东软集团23.42%的股份,为仅次于东北大学的第二大股东。

2008年,证监会批准东软集团和东软股份合并,上市公司更名为“东软集团”。

一直并行发展的东软股份和东软集团合并,各方主体均获益颇丰。截至2010年底,大股东东北大学产业集团持有市值34.70亿元,员工持股平台作为第二大股东持有市值33.81亿元,阿尔派持有市值27.47亿元,宝钢持有市值19.54亿元。

2011年,东软集团第一阶段的发展,以员工持股平台的清算落幕,137名自然人股东均获得了不菲的财富。

2011年3月,持股平台转移至成都,更名为成都慧旭 科技 ,并通过法院裁定强制清算,将持股平台持有的股份分配给137名股东。白手起家创业,带领东北大学、阿尔派、宝钢、137名员工发家致富的刘积仁,落实股份后,共计持有上市公司716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的0.58%。

东软控股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向台前。

对于依靠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起步的东软控股而言,东软教育的意义非比寻常。东软控股的第一仗,就是拿下东软教育。

2011年11月,东软控股由大连康睿道联合东北大学和亿达投资共同组建。大连康睿道的背后,是刘积仁及另外22名自然人股东。

东软集团的教育业务起步于2001年,2007年起实现盈利,当年收入3.05亿元,盈利168万元。

2008年,在东软集团和东软控股合并后,教育板块以大连东软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纳入上市公司体系。

2011年12月,上市公司公告,东软控股以4.24亿元的对价,受让东软集团的教育资产,这个对价仅在合并净资产基础上,计入了10.43%的房屋土地增值。

2020年,东软教育申请香港联交所上市,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为1.15亿元、1.32亿元和1.39亿元。上市前夜成为“暗盘之王”,大涨超过25%,市值40亿元。

在剥离东软教育的同时,2012年,东软控股与亿达集团共同成立天津东软睿道,面向高校提供IT培训和人才服务,当年即实现利润3497万元。

东软教育的利润构成中,除了占比近80%的高等教育学费及住宿费之外,还包括依托东软控股实现的“产教融合”业务收入。

2012-2014年,东软集团向天津东软睿道支付服务费分别为3250万元、1.21亿元和1.33亿元。2015年以后,东软集团以合并方式披露关联交易金额,当年支付服务费1.78亿元,2019年,东软集团向东软控股支付的服务费高达3.9亿元。

上市公司东软集团剥离教育板块,并委托东软控股提供软件外包服务,外包毛利率13%,可谓一石二鸟,东软教育实现了稳定利润,东软控股及其股东获得了可观收益。

而当年,教育板块从上市公司剥离时,对价仅为净资产加上区区10.43%的评估增值,发展壮大直至独立上市的东软教育并没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

一边是原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减持,一边是管理团队及引入股东对东软控股的增资,东软控股通过两次增持上市公司,逐步巩固了东软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2015年起,一直跟随东软集团的主要股东东北大学、阿尔派、宝钢减持陆续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2015年3月,宝钢集团公告累计减持5.2%的股份,减持后持有股份占东软集团总股本4.72%。

2015年7月,阿尔派向东软控股转让东软集团5%股份,总对价10.66亿元。

2016年12月,东北大学产业集团公告,累计减持比例达到东软集团总股本的5%。

此同时,管理团队和引入的股东对东软控股增资,东软控股对上市公司则两次增持,最终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5年9月,中国人保向东软控股增资10.12亿元。

2015年12月,阿尔派向东软控股增资5.77亿元。

增资后,东软控股估值达到55.74亿元。但根据东软控股2014年年报,净资产3.7亿,净利润仅为3278.34万元。

2016年11月,大连康睿道控股子公司大连东软思维对东软控股增资,按照2015年的55.74亿估值,此番增资至10.82%,耗资超过6.76亿元,而大连东软思维2013年净资产仅为948万元。

东软控股能够按照40-50亿的估值先后三次融资超过22亿元,与2011年收购东软教育,实现外包服务收入密不可分,也因此获得了进一步控制东软集团的筹码。

2016年12月,东软控股对上市公司增持至10%,交易对价11.93亿元。

2017年1月,东软控股再度增持至11.37%,交易对价3.25亿元。

至此,伴随着原大股东东北大学和二股东阿尔派的相继减持,让出控股地位;东软控股以总计约25.84亿的对价,成为东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国人保、阿尔派和大连康睿道的增资款。2017年3月,东软控股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悉数质押。

2014年至2017年,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的方式,东软集团相继失去了对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和东软望海的控制。

东软大 健康 板块旗下,东软医疗,源于东北大学影像中心的CT设备;东软熙康是云医院板块的运营主体;东软望海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

2014年12月,东软集团公告,东软医疗拟引入投资者,弘毅投资、高盛、通和、东软控股采用受让老股和增资的方式,出资27.33亿元(其中增资16亿元),对东软医疗战略投资,投前估值25亿元。其中,东软控股出资9亿元,增资后持有东软医疗22.2%的股权。

2016年7月,经过两轮交割协议,东软集团失去对东软医疗的控制。

2017年9月,大连康睿道继续对东软医疗以42.54亿的估值,增资4.22亿元。

东软控股及大连康睿道,以总计约13.22亿的对价,获得了东软医疗约24.4%的股份。

2020年7月,东软医疗申请科创板上市,2019年末,东软医疗营业收入19亿元,而可比公司万东医疗营业收入9.8亿,市值73.8亿元。

与东软医疗的引战如出一辙,东软熙康引入弘毅、高盛、东软控股等投资者1.7亿美元的融资,随后又引入中国人保和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的6400万美元融资,直至2016年7月,东软集团失去对东软熙康的控制。

东软控股则通过对东软熙康两次增资4300万美元及9400万人民币,获得总计23.4%的股份。目前,东软熙康也在积极筹备科创板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分拆时间恰恰横跨了中国人保和阿尔派对东软控股的增资:

2014年12月,东软集团公告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分拆计划。

2015年9月和12月,中国人保和阿尔派按照40亿的投前估值对东软控股增资。

2016年4月,东软控股完成对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增资。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中国人保和阿尔派对东软控股增资时的估值,是否将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纳入考量。否则,难以解释对于净资产3.7亿,净利润3278万的公司,给出40亿估值的合理性。

东软望海的上市计划也在运筹之中。

2015年12月,平安健腾和东软控股通过增资和受让股份,对东软望海战略入股,其中,东软控股出资2.06亿元,总计获得14.07%股份。

2017年11月,平安人寿、泰康、东软控股以15.04亿元对东软望海进行增资,东软集团持有东软望海的股权比例降至29.3%,对东软望海不再控股。东软控股两轮出资总计2.23亿元,持股8.23%。

纵观东软发展史,用刘积仁的话来说,“以退为进, 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

2011年以前,以“合并”为主线,上市公司收购东北大学影像中心进军医疗板块,东软集团与东软股份合并,教育板块并入上市公司。

在“合并”的过程中,东软集团员工持股平台赚得第一桶金。

2011年以后,以“分拆”为主线,出售东软教育,分拆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和东软望海。

在“分拆”的过程中,东软控股受让东软教育的控股权,其软件外包业务获得支撑,并最终通过东软教育的独立上市,赚得盆满钵满。

同时,东软教育的股权增值,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分拆方案,又为东软控股2015年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高估值提供了支撑。“分拆”再次成就了东软控股和员工持股平台。

东软控股借“蛋”引“鸡”的资本运作模式,可谓精巧,实现了十年间的爆发式增长。但这一过程中,作为“孵化器”的上市公司,并没有获益:

收购教育资产后,上市公司和东软控股每年都会发生大规模的关联交易,支撑了东软控股的估值和东软教育的部分利润来源;

分拆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过程中,上市公司都承诺了回购责任,如果成功上市,包括东软控股在内的股东将获得巨额收益,一旦无法上市,则上市公司可能面临回购股份的或有负债风险;

分拆大 健康 板块的过程中,通过无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成功规避了证监会分拆上市的要求,

但2017年10月至今的三年间,东软集团市值跌去了50亿元,一路持续的分拆模式,真的是对上市公司最有利的选择吗?

刘积仁喜欢用“猫有九条命”来说东软每5年就换一个活法,对于刘积仁而言,股权投资大时代的春风,或将成就东软系企业悉数上市后,广阔的资本版图。

G. 东软集团的主要事件

2012年7月24日,东软集团爆出知识产权商业犯罪案,涉案人数多达28人,十余人被警方拘捕,案值总计6400余万元。公开的案情显示,“2011年5月份起,出于经济利益目的,东软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李某伙同东软某公司CT机研发部负责人张某、采购负责人岳某等人,以许诺高额经济利益为手段,相继鼓动原东软公司CT机研发部17名核心技术人员窃取公司医用CT机核心技术资料后,相继离职,聚集于北京某公司,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机械厂一厂房内,继续进行医用CT机的技术研发工作。”
该案没有走完调查审理阶段,最后的定刑和案值金额还没有确定。 2014年12月11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与弘毅投资、高盛等投资者签订协议,由上述投资者对东软集团旗下的两家子公司——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熙康”)进行增资扩股,交易涉及金额约38亿元。
其中,东软熙康将获得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协同创新等投资者共1.7亿美元(约合10.52亿人民币)的增资,同时为东软熙康管理团队及员工设置股权激励。投资完成后,东软集团仍是东软熙康的第一大股东,将持有32.81%的股权。

H. 东软核酸是什么背景

最近,全国各地疫情频发,成都作为西南的超大城市,那里的抗疫尤其牵动人心。
前几日,“成都核酸系统崩了”登上微博热搜,将东软推至风口浪尖。据网友反映,9月2日晚间,成都的核酸系统出现崩溃,虽然现场核酸采集的医护人员通过将手机高高举过头顶的方式来获得信号,然而却无济于事,事实上是成都的核酸检测系统出了问题。而该系统背后的开发企业正是“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回应成都核酸系统“崩溃”
9月3日,东软集团发布声明称,成都疫情以来,为应对成都大规模检测并发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东软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紧急上线,于9月2日04时,系统首次投入使用。
对于系统故障原因,东软表示,据技术专家研判,目前出现的系统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经排查,发现是网络出现故障,在恢复网络连接后,系统于14时左右再次恢复运行。具体网络故障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排查。
东软还称,新冠疫情以来,东软核酸检测系统已在国内17个省120多个地市部署应用,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人口超大型城市,已累计检测超过140亿人次。
然而当天下午4点32分,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发文称,“全市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各核酸检测点移动网络覆盖良好,没有出现网络拥塞和故障。”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对于故障原因,多方的表述不一,也让网友认为这是在“踢皮球”。随着讨论热度升温,很快#东软回应成都核酸系统异常#的微博热搜,达到了2亿多的阅读次数。
东软集团目前拥有近2万名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东软集团成立于1991年,199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拥有近2万名员工。其前身是东北大学下属的两家公司,即沈阳东大开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目前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有75家。
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东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83亿元,同比增长5.36%,实现净利润8302.92万元,业绩同比增长13.93%。基本每股收益0.07元,总资产193.91亿元,总负债96.26亿元,资产负债率49.64%,现金流净额为25.37亿元,现金流净增加额为6亿元。

从业务看,公司自主软件、产品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7.8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2.29%;系统集成业务实现收入5.0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4.88%。
分行业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智能汽车互联、企业互联及其他、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收入和智慧城市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53亿元、9.39亿元、5.54亿元和5.37亿元。

与高毛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软集团研发费用占比相较同行业公司偏低。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38亿元,占销售额的比重接近10。相比之下,同类上市公司中国软件研发费用9.72亿元,占销售额比重达27%,而另一家同类公司科大讯飞研发费用14.39亿元,占营业额比重17.9%。
子公司东软医疗4冲IPO
资料显示,除了A股上市公司东软集团外,刘积仁掌舵下的东软系还包括已赴港上市的东软教育,及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等方式从东软集团分拆出去的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康信、东软睿驰等准备上市的多个公司。
东软集团为第一大股东的东软医疗在9月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算上这次,东软医疗已经4次递交《招股书》。具体来看,2020年6月,东软医疗曾在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但2020年11月失败;2021年5月,东软医疗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个月后招股书未通过失去上市资格;2021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二次递表港交所,6个月后再次无进展而失效。此次是东软医疗第三次在港交所递表,也是东软医疗第四次冲刺IPO。
根据《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2018-2021年、2022年1-6月分别实现营收19.12亿元、19.07亿元、24.59亿元、28.03亿元和15.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0.82亿元、0.93亿元、1.02亿元和2.1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的利润绝大多数来自政府补贴。2019 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东软医疗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9250万元、1.68亿元、9970万元及8020万元,分别占同期净利润的113%、181%、34%、37%。
过去三年半,东软医疗的累计净利润为6.89亿元,同期累计获得政府补贴4.4亿元,政府补贴占其净利润比例高达64%!
2年多时间4次尝试IPO,当下又赶上大股东陷入舆论漩涡,东软医疗三度递表港交所能否如愿,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I. 中国有哪些公司在做大数据

大数据近几年来可谓蓬勃发展,它不仅是企业趋势,也是一个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技术创新。大数据对行业用户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掌握数据资产,进行智能化决策,已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大数据战略布局,并重新定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整理了在中国境内活跃的大数据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它们有的是计算机或者互联网领域的巨头,有的则是刚刚创办不久的初创企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看到了大数据带来的大机会,并毫不犹豫地挺进了这个领域。

在当前的互联网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尤其以企业为主,企业成为大数据应用的主体。大数据真能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吗?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随着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大数据新的奇妙的应用,帮助人们真正从中获益。大数据的应用已广泛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医疗、交通、金融、教育、体育、零售等各行各业。

J. 软件概念股及软件行业龙头股有哪些

中国软件、东软股份、浪潮软件、东软集团、榕基软件。

1、中国软件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软,股票简称:中国软件,股票代码:600536),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上市软件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注册资金1.6亿元,总资产超过20亿元,工作及配套环境近11万平米。拥有包括香港上市公司中软国际(股票代码:8216)在内的三十余家控参股公司和境内外分支机构。

2、东软股份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

3、浪潮软件

浪潮软件(SH:600756)原名为“山东泰山旅游索道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泰安市泰山索道总公司为基础进行改组,经泰安市体制改革委员会泰经改发1993第019号文批准设立,并经山东省体改委鲁体改生字1994第269号文批准创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A股于1996年9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

4、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

5、榕基软件

榕基软件成立于1993年10月,2007年10月整体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发展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计算机系统集成及技术支持和服务业务,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国内政府、军事机关、质检、能源和电信等行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CMMI-L3认证和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

阅读全文

与东软熙康股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红肠 浏览:959
华轩集团破产 浏览:887
也多佳价格 浏览:321
期货年终工作总结 浏览:640
私募基金理财招聘 浏览:257
杠杆定律教学视频 浏览:277
在外汇平台注册帐号 浏览:672
外汇中的非农 浏览:42
期货跳空怎么操作 浏览:425
大连友谊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595
小爱查一下实时汇率港币 浏览:167
360股份怎么买 浏览:728
如何在银行买理财 浏览:136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88
金牛化工股票行情查询 浏览:991
焦煤期货交割替代品肥煤 浏览:955
金融贷款利率计算器在线计算 浏览:307
均衡汇率的指导价值 浏览:215
1996年6月25日汇率 浏览:741
华泰证券网上办理上海指定交易 浏览: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