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是什么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是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步骤,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杠杆平衡的内容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的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❷ 杠杆平衡实验步骤
调节杠杆两侧的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的钩码,让杠杆平衡,并测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记录下来;最后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每一个钩码50g=0.05kg,重为:G=mg=0.05kg×10N/kg=0.5N】,(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步骤4、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步骤5、整理实验器材。
结论: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
❸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是什么
实验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1、首先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根据钩码质量,分别算出左右两端钩码受到的力。
4、改变钩码个数或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继续实验,再做两次并分别将数据记下。
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是置放连结在一个支撑点上的硬棒,这硬棒可以绕着支撑点旋转。古希腊人将杠杆归类为简单机械,并且严谨地研究出杠杆
的操作原理。某些杠杆能够将输入力放大,给出较大的输出力,这功能称为“杠杆作用”。杠杆的机械利益是输出力与输入力的比率。
实验要遵循控制变量法,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只有将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控制好,才能弄清实验中的因果关系。控制变量衍生到生活中的作用是控制一定影响因素从而得到真实的结果。
❹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若实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1)在实验时,为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调节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
(2)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适当调节.
(3)在杠杆右边、离支点3格的B处挂有2个钩码;
(4)计算得1.5N,若以b方向拉杠杆,由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而动力臂减小了,故动力增大.
故答案为:(1)水平,便于测量力臂; (2)右.
(3)在杠杆右边、离支点3格的B处挂有2个钩码;(4)1.5N,增大,力臂减小了.
❺ 实验中杠杆调平的目的是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的目的是①为了便于测量力臂;②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1)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从中寻求普遍规律.
❻ 杠杆水平位置平衡什么时候答便于测量力臂,什么时候答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谢谢!
解答: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一般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理由如下:
1.实验前,应该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水平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因为杠杆水平平衡时,杠杆的重心经过支点,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对实验没有影响。
2.实验时,每次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也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量钩码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测量力臂很方便。
❼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①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②若实验前没挂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有的拉力均竖直向下,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以便于力臂的测量;
(2)杠杆右端高,说明水平时重心在支点左边,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右调,使重心右移,杠杆才能平衡.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每个钩码的重力相等,每个格的距离也相等,左边钩码重与力臂的乘积为3×2=6,右边钩码重与力臂的乘积满足6就可以,所以可以在右端距支点3格处挂2个钩码.
(4)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
(5)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水平;便于直接读出力臂值;(2)右;(3)在右端距支点3格处挂2个钩码;
(4)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5)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❽ 跪求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具体步骤。先后顺序分好
探究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含支架)、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A
。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
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步骤4.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和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表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
(N)
动力臂l1
(cm)
动力×动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论证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1)A、B、C
B、螺母
C、0.1
D、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读取力臂)(3)记录数据只有一组,应多测多记几组数据
❾ 杠杆的平衡所需器材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弹簧秤、弹簧夹和钩码等.
(2)实验前,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图(a)所示,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3)实验过程中,挂上钩码后,杠杆向右端倾斜,应将左端钩码向左移动或将右端钩码向左移动,直到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便于读出力臂;
(4)实验的结论是:杠杆平衡时需要满足:F 1 l 1 =F 2 l 2 .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2)中点;左;平衡螺母;水平;(3)左;右侧钩码;水平;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值;(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❿ 杠杆的平衡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是什么
(1)不能只抄凭一组实验数据得袭出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偶然性出现。
(2)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1、(1)、平衡螺母水平
(2)、水平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杆原理
3、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本身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中不能再旋动两端的螺母
实验中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在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和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