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香港汇率制有哪些特征

香港汇率制有哪些特征

发布时间:2024-03-18 08:40:49

❶ 香港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
1.香港的固定汇率是指跟美元挂钩,当美元对其他货币上升,港币也会跟著上升,如果港币是浮动制,那是不应该受到美元的波动影响的。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2.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本位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实行固定汇率制。
3.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如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各成员国货币兑美元的官定比价就是平价,各成员国货币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1%波动,由中央银行出面干预。
4.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没有上下限波动幅度,而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1971年8月15日,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任由美元汇率自由浮动,到1973年,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外汇市场随着各种汇率的不停的浮动而不断发展。
拓展资料:
1.浮动汇率按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两种。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对本国货币的汇率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采取自由浮动汇率的国家几乎没有。由于汇率对国家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的均衡有重大影响,各国政府大多通过调整_省⒃谕饣闶谐∩下蚵敉饣阋约翱刂谱时疽贫刃问嚼纯刂苹懵实淖呦颉
2.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根据供求关系自由波动的汇率。浮动汇率制度与_肮潭ɑ懵手贫取毕喽远裕惫┕谇笫保懵示拖赂;_蠊诠┦保懵示蜕细
3.1973年2月12日,美国宣布美元贬值10%,接着各国货币不再与美元维持固定比价而实行浮动汇率。从此,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就成为历史的陈迹。
4.1978年4月1日起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次修改的协定,正式取消关于固定汇率制的条款,而代之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此宣告了战后固定汇率制的结束和浮动汇率制的实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浮动汇率。浮动汇率的类型有:_哉欠窀稍で郑煞治杂筛《凸芾砀《;_曰懵矢《姆绞角郑煞治ザ栏《凸餐《

❷ 香港汇率制度

香港汇率制度指的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Hong Kong's 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Exchange Rate System in Hong Kong),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

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它对香港的作用不言而喻,且一直是支持香港货币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

香港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一、优点:

稳定了币值,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

二、缺陷:

1、联系汇率制被认为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动荡中放弃了联系汇率制,大幅下调了官方汇率,并引进了双重汇率制。

2、中央银行采用联系汇率制,无法发挥最终贷款人的作用,不能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也不能直接融资来支援陷入问题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把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让给了所联系货币的管理当局。

3、联系美元的情况下,经济美元化,中央银行损失本币发行、本币需求增长和本币存量利息这三项铸币税收入。

❸ 香港联系汇率制有哪些特点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汇率制度选择的两个基本因素:经济基础和信心基础的阐述,以及对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容及运行机制作简单介绍,剖析了目前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在矛盾,并结合现状对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提出对香港未来汇率制度选择的看法:短期,坚持联系汇率制度;中期,也是过渡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长期,港币与人民币一体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摘 要 题】香港经济

【关 键 词】联系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理性预期

一、香港汇率制度现状

香港1983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最初的主要内容是将港元和美元的汇率固定于7.8:1的水平,使市场汇率在预定官价的上下2%范围内浮动。在此制度下,香港存在两个平行的外汇市场,即由外汇基金,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公开外汇市场和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货币兑换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相应地,存在官方固定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平行的汇率。而联系汇率制的运作,正是利用银行在上述平行市场上的竞争和套利活动进行的,也即政府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整个港元体系对美元的联系汇率;通过银行间的套利活动,市场汇率围绕着联系汇率波动并向后者趋近。

联系汇率制度建立之初,香港的经济传统上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将居民对港元的信心建立在对美元的信心的基础上,这种制度安排使得汇率制度的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相统一。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统一是否依然存在?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与香港经济联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地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由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0.75逐步下降到80年代的0.5,并于90年代进一步下滑接近于零。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的联系程度不断加深,两者经济增长相关系数在1990~1997年间上升到0.76,虽然这个趋势在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反转,但总的来说,香港经济与中国大陆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香港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大陆经济。(注: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国家统计局,美国商业部,中银国际预测。)

二、联系汇率制度利弊分析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香港的未来不确定,港元汇价曾在1983年秋天出现暴跌。为了恢复居民对港币的信心,稳定香港局势,联系汇率制度诞生。这种将港币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极大地增强了香港居民对港币的信心。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固定汇率制度适合小型开放经济体。2.联系汇率制度下采取港元钉住美元这一国际货币的手段,增强了人们对港币的信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还可以束缚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3.联系汇率制度非常简单,与其他汇率制度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联系汇率制度是高度规则化的金融制度,它的运行规则可以为普通公众所监督。

但是,联系汇率制给香港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让香港付出了高昂的成本。特别是在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背离的今天。

1.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以1991~1992年为例,当时香港为高通胀所困扰,本应以加息来抑制通胀率,但此时美国经济疲弱,美联储不断减息,香港只好紧随其后,从1991年初到1992年底共减息9次,普通居民饱受负利率之苦,1991年和1992年以加权消费指数计算的物价上涨水平更是达到11.7%和9.6%的高水平。

2.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受到限制,不利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固定汇率是向公众清楚地表明政府的意向,为了维持这种信誉,政府的财政政策就受到限制,而不能使用财政赤字政策调节经济发展,因为财政赤字使维持联系汇率制的基础——外汇储备减少,而外汇储备的减少使联系汇率制备受质疑和担心。但事实是,香港政府为了加快香港经济的复苏,已经连续3年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这在客观上动摇了联系汇率制度的基础。

3.在联系汇率制度下不能通过汇率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汇率杠杆功能放弃,而均衡的国际收支却是维系联系汇率制必不可少的条件。固守联系汇率不利于香港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做出调整。香港的有形贸易在过去一段时期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由于得益于无形贸易的发展才使得整个国际收支呈顺差状态。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对外贸易盈余有减少的趋势,这与多年采香港的对外竞争力削弱,出口增长乏力有关。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香港可以通过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汇率固定,香港无法对之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经济情况。

4.金融系统脆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汇率制度下发行基础货币({图})是有相应的美元外汇作为后盾的。但是这一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体系的乘数信用扩张后,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数额就会大大超过外汇储备。从理论上来说,只有外汇基金完全覆盖住{图}而不是{图}时,才可能彻底避免投机冲击。如果有某种外来冲击使公众信心动摇的情况,香港就有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二是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一旦出现银行危机,没有最后的贷款人,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经营中出现临时性困难时无法及时解决,从而加深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三、香港未来汇率制度选择分析

从汇率制度选择的两个基础因素出发,我们将对香港未来汇率制度走势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首先是在短期和长期的选择,对于这两个时期汇率制度的选择,学术界的看法比较一致,我们只作简短说明。至于中期(过渡期)的汇率制度选择,学术争议比较多,我们对此作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香港汇率制度在短期和长期的选择

短期内,联系汇率制有着极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而香港作为一个受外部影响很大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保持汇率制度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联系汇率制度给香港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是短期内继续实行联系汇率制的根本原因。仅从纯经济意义上的成本——收益权衡,香港兴许现在就应该放弃联系汇率制度。没有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制度变迁成本,这种成本首先是有盯住汇率制度的“路径依赖”惯性,使得放弃它的机会成本太大。其次是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境内不同经济主体产生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由于坚守联系汇率制有利于大动产所有者和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产免受汇率贬值引致的损失,这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汇率制度变迁需要付出很高的政治成本,最后是国际游资的环伺。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游资在香港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但它们并没有死心,时刻虎视眈眈联系汇率制度,稍有机会就会发起新一轮的攻击。综合考虑以上情况,联系汇率制度在短期内应该继续保持。

长期,港元应该与人民币一体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是因为:首先,香港的经济从长期看将会跟大陆联系更为紧密,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港元应该与人民币一体化。其次,居民对港元信心的问题。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使其在长期内成为世界上强大的经济体,如再加上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原有的障碍被扫清,港元与人民币一体化使得香港货币的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完全的统一,香港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二)香港在中期(过渡期)的汇率制度选择

中期的选择应该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这样选择的客观原因有:1.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过程将是复杂而漫长的,在一系列国内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人民币是不可能贸然自由兑换的。香港的经济将与大陆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按照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基础因素,港元应该实行对人民币的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所以这是不可能的。2.经济基础与信心的背离加深,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越来越大。香港的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大陆,而港元仍以固定比率盯住美元,居民对港元的信心仍建立在美元的基础上。随着这种背离程度的深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越来越大,最终将超过收益。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贸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不但不能享受到其好处,反而会损害国家经济。而香港在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是有着现实基础的。联系汇率制度在短期不能动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香港的经济情形不是很好,而且全球经济形势比较低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必须首先有个比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此时,即使国际游资想兴风作浪也无机可乘。联系汇率制度的放弃只能是香港政府主动的放弃,而且这种放弃的时机选择必须不给炒家机会。在中期,香港经济可能达至比较好的状态,那时,可以考虑改联系汇率制度为浮动汇率制度。其理由如下:

1.浮动汇率制度实施的首要条件就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理论有两个特点:一是人们对经济未来变化的理性预期总是尽可能最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所有可以被利用的信息,而不是仅仅靠过去的经验和经济的变化。二是理性预期理论并不排除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不排除不确定因素的随机变化会干扰人们预期的形成,使人们的预期值偏离实际值。但是,人们在预测未来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如果人们的预期行为遵循理性预期,则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为优,原因在于中央银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无维护某一汇率值的义务,因此,作为理性预期的社会公众只会按照市场规律来买卖外汇,确定均衡的汇率,即使存在汇率超调,也会迅速恢复外汇市场的均衡。香港虽然没有达到理性预期的理想状态,但也可以认为是次优状态。首先,香港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经济体,历年世界竞争力排名中,香港都是名列前茅,自由竞争在香港有着悠久的传统,自由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信息畅通,这也是理性预期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香港有着完善的法律制度。最后,有着产生理性预期的环境,还要有理性预期的人。人们有能力认识业已存在的种种信息,这样才能形成理性预期。香港经济发达,人们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总体素质比较高,相对而言可以认为近似达到该条件。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理性预期的先决条件全部实现,只要接近就可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已有的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香港完善的金融体系。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着完善的金融体系,短期外汇市场、外汇期货和期权市场都存在。这为实现理性预期提供了现实基础。当汇率发生非正常波动超出人们的理性预期时,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判断,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交易而获利,并在客观上使汇率回到理性预期的水平。在直接标价法条件下,当汇率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理性经济人将买入远期外汇合约和期货合约或者买入外汇看涨期权;当汇率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理性经济人则卖出远期外汇合约和期货合约或者是买入看跌期权。在这种市场力量拉动下,非正常波动将被熨平,汇率在正常的区间内浮动,这可以有效避免浮动汇率所带来的非正常波动的缺点。

3.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既有横向的成功参照,也有纵向的成功经验。新加坡与香港一样也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它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而且取得了成功。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同时,新加坡也成长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浮动汇率制度起到了很好的隔离作用。纵向上,香港在1974年11月26日~1983年10月17日之间就是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在最初运行的28个月内,浮动汇率制度运作的相当好。后来的解体是由于多重因素所致,这其中包括国际经济因素,如石油危机等,但使其被联系汇率制度所取代的决定性力量是政治因素。这些说明,香港实行浮动汇率制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4.香港在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将来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积累经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上主要货币之一,而世界上的主要货币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必然的汇率制度选择,这跟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情况相称,符合国家利益。从一种汇率制度转变到另一种汇率制度是要付出成本的。通过香港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降低汇率制度变革的成本。由于在长期,随着香港经济与大陆经济的不断融合,港币与人民币一体化是其惟一正确的选择。基于这点考虑,香港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使人民币走向国际主要货币的过程更加平稳,成本更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香港未来汇率制度短期内仍是联系汇率制度,中期(过渡期)浮动汇率制度可能是更好选择;在长期,港元将与人民币一体化,走向统一货币,汇率制度为浮动汇率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心丹.傅浩《人民币——港币汇率连动机制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年版。

(2) 饶余庆《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3) 丁剑平《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调整空间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2期。

【原文出处】税务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411

【原刊页号】75~77

【保留字段】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o1bjy096“人民币——港币汇率联系及其相关政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❹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

港元联系汇率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香港特区的发钞银行(目前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如发行港钞,要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现并入金融管理局)交存美元,并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2)如发钞银行向外汇基金退回港钞与“负债证明书”则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赎回美元。(3)众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港钞也按上述比价,向发钞银行交付美元领取港钞;如退回港钞,则按原比价,赎回美元。
上述联系汇率规定的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只适用于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发钞准备规定;在香港外汇市场上的港元与美元的交易并不受此约束,汇率变动由是擦汗那个供求力量决定。
由此可见,香港特区实际存在两种汇率,一种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发行汇率,也即1美元:7.8港元的联系汇率;另一种在外汇市场受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汇率。

❺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利

一、联系汇率制度简介
(一)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
香港的货币制度与汇率制度是融为一体的,在发展为贸易和金融中心期间,实行过不同类型的货币和汇率制度。
1.银本位时期。英国在1841年开始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当时中国采用复本位货币制度分两个层面实施:红铜、青铜或铸铁钱币-制钱用于小额交易;银锭用于大额商业交易、交税及储存财富。此外,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银元也成为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交易媒介。香港是贸易中心,银元被普遍采用,早期的港英殖民地政府曾经试图推广英镑作为香港的官方货币,但由于英镑并不普及而且供应短缺,无法以英镑收税,,港英政府遂于1863年宣布当时的国际货币-银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并于1866年开始发行香港本身的银元,直到1935年,香港的货币制度都是银本位。
2.与英镑挂钩时期。1935年11月,由于美国及其它地方银价飙升,后来由于全球白银危机,港英政府放弃银本位制度,并于1935年11月9日宣布港元为香港本地货币,与英镑的固定汇率为1港元兑1先令3便士即16港元兑1英镑的汇率与英镑挂钩。根据1935年颁布的《货币条例》,银行须向外汇基金交出用于支持该银行发行纸币的所有白银,以换取负债证明书,外汇基金则把受到的白银投资于英镑资产,这些负债证明书成为发钞银行发行纸币的法定支持。实际上,这种安排就是货币发行局制度。发钞银行日后若增发纸币,必须以英镑购买负债证明书。
3.浮动汇率时期。1972年6月,英国政府决定让英镑自由浮动。其后,港元一度与美元挂钩,由1972年6月开始,发钞银行可以港元购买负债证明书。1974年11月,由于美元弱势,港元改为自由浮动。虽然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后的最初两年运做很顺利,但自1977年开始,由于货币及信贷过度增长,导致贸易逆差扩大,通货膨胀高企,港元汇率持续下降,加上投机炒卖的活动 出现了少有的抢购商品风潮,令港元贬值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港英政府遂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稳定港元的新汇率政策,即按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二)联系汇率的运作
1.货币发行局制度。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属于货币发行局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必须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支持,透过严谨和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得以实施。
香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发行局,纸币大部分由3家发钞银行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发行。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基金的帐目,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钞纸币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基金收回等值美元。由政府经金管局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则由代理银行负责储存及向公众分发,金管局与代理银行之间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结算。
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资金流入或流出会令利率而非汇率出现调整。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出售与本地货币挂钩的外币(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换取本地货币(即资金流入),基础货币便会增加,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购入外币(即资金流出),基础货币旧会收缩。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会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会自动抵消原来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影响,而汇率一直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机制。为了减少利率过度波动,金管局会通过贴现窗提供流动资金。
2.金管局。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构内负责货币及银行体系稳定的机构,于1993年4月1日合并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处而成立,由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金管局行使中央银行功能。
金管局的最高领导为金融管理专员(总裁),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委任,金融管理员依据《外汇基金条理》、《银行业条例》、《存款保障计划条例》、《结算及交收系统条例》及其它有关条例及法规行使职能和权力。在金融管理专员所获转授或赋予的法定权力下,金管局的日常运作高度自主。
3.外汇基金。香港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是融为一体的,货币制度的核心是稳定港元的汇率,而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外汇基金,外汇基金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管理和支配的,用以控制港币发行,调节和稳定港元汇率的政府基金。
最初是港英政府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制时根据《货币条例》设立的。根据该条例,发钞银行需将库存的白银、银元及有价证券上缴外汇基金,换取外汇基金开出的负债证明书,才能发行港元纸币,这种货币制度是以100%英镑为准备金的英镑汇兑本位制。1974年港元与英镑脱钩自由浮动后,发钞银行该为记帐方式换取负债证明书而发行港币,港币发行时往往没有充足的外汇准备。1983年联系汇率制度建立之后,外汇基金为了维持港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承诺无限量地买卖港元现钞,成为了港元的实质性发行机构,发钞银行实际上只是扮演外汇基金代理人的角色。
根据《外汇基金条例》,财政司司长授权金管局管理外汇基金,财政司司长掌握外汇基金的控制权,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就外汇基金的投资政策和策略向财政司司长提供意见。外汇基金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合来管理,分别为支持组合及投资组合。支持组合为货币提供支持,投资组合则保障资产的价值及长期购买力。外汇基金雇佣全球外聘基金经理负责管理外汇基金约三分之一的总资产及所有股票组合。
4.外汇基金的运作机制包括“六项来源”、“四种用途”:“六项来源”是港元发行准备金、硬币发行准备金、拨入的财政储备、银行体系结算余额、外汇基金票据发行额、投资利润滚存。“四种用途”是调节港元汇价,充当最后贷款人,挽救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活动。
二、联系汇率制度的巩固
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和考验,联系汇率制度日趋完善。为巩固联系汇率制度使其可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抵御外界冲击,金管局在1987年开始陆续推行了多项货币改革措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次是:1998年9月推出巩固货币发行局制度的七项技术性措施,以及2005年5月推出的联系汇率制度的三项优化措施。
1998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香港金融市场承受了巨大的投机压力,银行同业拆借利息飙升,市场上广泛流传人民币将贬值及联系汇率不保的消息。金管局于1998年9月及时推出了七项巩固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技术性措施:其中两项主要的措施是:提供总结余的弱方兑换保证,即金管局保证在港元转弱至指定水平时,可以按固定汇率把港元兑换为美元;另一项是调整贴现窗机制,贴现窗指银行向金管局买出证券,以借出金管局隔夜港元的机制,过程中双方协定将由银行按照协定价格及日期回购该证券。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利率过度波动及由此造成的不利影响。
2003年底到2005年期间,由于美元疲弱,同时市场估计人民币升值及香港经济强劲复苏,大量资金流入香港。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港元利息均低于同期美元利息,仍无明显的资金流出。为了加强利率调节功能,金管局于2005年推出三项优化联系汇率制度运作的措施,包括:推出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强方兑换保证,即金管局保证在港元转强至指定水平时,可以按固定的汇率把美元兑换为港元;将弱方兑换保证的汇率定为7.85港元;金管局可在兑换范围内(即7.75~7.85之间)进行符合货币发行局原则的市场操作。
三、联系汇率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香港属于小规模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商品及服务贸易总额约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三倍,其中外资和外贸在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表明,联系汇率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初“政治应急”的作用,而发展成为使香港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外部的金融震荡和政治冲击的经济手段。对香港而言,由于其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对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本地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情况下,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非常重要,香港能受惠于美国大致稳定的货币环境及其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和合同的缔结以及国际资本的积聚。在这种情况下,用港元钉住美元,稳定汇率,减少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及经济合同的缔结及国际资本的汇集,从而给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机会。这些也可以说是导致联系汇率制度得以产生并持续下来的内在根源。
但联系汇率制度也有对香港的不利影响。首先,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货币管理当局不能推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汇率变化作为经济调节机制,与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比较,香港面临竞争对手的货币大幅贬值或出口市场经济衰退等情况时,香港的产品面临竞争力下降的局面;还有就是香港要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但由于香港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却可能不一致,香港的利率水平可能会不大适应本地的宏观经济形式,港元利率短暂偏离美元利率,产生利率差,而利率差波动有时可能会影响货币稳定,甚至被投机者操控以图利;港元在货币上继续与美元挂钩,同时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却受内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香港现行货币政策愈加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协调性,像热钱涌入,息口差距扩大正是这种不协调性的集中表现。
联系汇率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还可以束缚着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在80年代中英谈判前后和90年代香港回归过程中,联系汇率制度就起了积极的稳定作用。

联系汇率制度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分析如下:

首先,港币的发行是以100%的美元现钞为储备金的,而现钞只是最狭义的货币(M0)。现钞之外,加上各种存款,共同构成广义货币(M3)。目前,香港流通中的现钞为820多亿港币,香港的广义货币(M3)为28000亿港币左右(1997年三季度数字),其中有16000多亿港币存款(约占广义货币的60%)和相当于11000多亿港币的外币存款(主要是美元存款,占广义货币的40%)。 所以,香港虽然有超过7000亿港币的外汇储备,但是,如果有某种强大的外来冲击使公众信心动摇,从而有相当比例的港币存款要挤兑美元的话,香港就有可能发生信用危机。

第二,联系汇率制度使香港货币当局丧失了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在货币政策方面, 由于实行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1993年4月以来的香港货币当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丧失了运用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能力。譬如,9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有过热现象,货币当局应适当调高利率,使经济降温,健康发展。但是,因为港币与美元是固定汇率,套利行为迫使香港货币当局无法调高利率。港币的利率只能大体等于美元利率。所以,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联系汇率制度的薄弱环节就会变得明显起来,也就容易成为投机者进攻的对象。

第三,且不谈港币利率高对香港经济的抽紧作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对港币的影响也有两重性。一般说来,港币利率高有利于稳定港币。但是仔细想一想,港币与美元是固定汇率,港币为什么能比美元利率高?回答是,港币的风险高,公众认为联系汇率有可能失守,港币与美元的利差是对港币的风险补偿。如果注重于对港币汇率的分析,不妨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利差:假设港币与美元利率相同,而港币汇率偏高(港币贬值),即,在浮动汇率的条件下理解联系汇率(固定汇率)下港币利率偏高的问题——对真实浮动汇率的压力被转移到利率上去了。这样算来,港币与美元的利差越大,说明港币的汇率风险越高,联系汇率制下的港币所面临的累积的贬值压力越大。所以提高港币利率一方面对港币有稳定作用(揽存港币),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关于港币风险累积程度的预警指标(Indicator)。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利差过大,港币利率偏高不但不能稳定港币,反而会动摇公众对港币的信心。

四、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未来
联系汇率制度制度自1983年实施以来,港元汇率经历了1987年全球股灾、1990年波斯湾战争、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非典”风波仍能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香港经济具有的几个特点:
1.香港的经济结构灵活性,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香港金融体系健全、资金充裕、交投活跃、效率高,而且金融基础设施先进,金融监管标准高,能有效应付因实施联系汇率制度而可能出现的利率波动情况。
3.香港奉行审慎的理财政策,税制简单且税率低,公共开支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0%,特区政府的外债极少,积累了庞大的财政赢余,并以平衡预算为中期目标,汇率制度不会因为要支持政府赤字而受到不利影响。
4.香港官方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为联系汇率提供充分支持,这些储备由外汇基金管理,2005年9月底达到1,228亿美元,达到本地货币基础的3倍以上。
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会在任何时候都能适应任何经济体系,一个经济体不管推行何种汇率制度,都必须适应与其整体的宏观经济政策。每当香港的出现财政和经济问题时,人们对联系汇率的讨论就越热烈,并建议推行其它汇率制度,包括与另一种货币如欧元或人民币挂钩、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港元自由浮动、港元美元化等。在目前香港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宏观经济形式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不论采用任何一种新的汇率制度,势必会引起香港货币和经济结构的剧烈震荡,严重打击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触发大量资金流出,影响香港经济的长期发展。所以,联系汇率制度制度是香港货币制度的最佳选择,联系汇率制度必将持续运作下去。

❻ 大陆和香港的汇率一样吗

不一样,香港采用联系汇率制度,大陆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6)香港汇率制有哪些特征扩展阅读:

汇率标价: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为直接标价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如欧元0.9705即一欧元兑0.9705美元。

❼ 港元是固定汇率制的货币单位吗

港元兑美元汇率不变,属于固定汇率。

中国香港政府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新政策,以稳定港元汇价,将港元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一直维持至今。

拓展资料:
固定汇率,是指由政府规定该国货币同其他国家货币的比价,两国货币汇率波动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以内。

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兑换是以各自货币含金量作为基础,铸币的平价则是它们汇率的标准,此时汇率的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Goldpoints)的约束,这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

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茄戚基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该范围最高点叫“上限”,最低点叫“下限”。

当汇价涨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时,政府的中央银行要采取措施,使汇率维持不变。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本位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实行固定汇率制。优点
(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启缓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缺点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悄纳模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是浮动汇率的对称,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的官价。

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按此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当黄金官价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炒家冲击时,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政府进行干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

美国政府根据上述黄金官价,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但不得轻易改变。

汇率波动幅度应维持在固定比价的上下1%以内。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

阅读全文

与香港汇率制有哪些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落地要多久 浏览:836
郫县的上市公司 浏览:597
信威集团军工 浏览:479
交易大亨是诈骗 浏览:929
外汇期货贵金属杠杆可调吗 浏览:917
生猪期货证监会 浏览:734
非公开增发价格高 浏览:201
委托肯交易所平台 浏览:715
上市公司小额快速融资 浏览:228
融资融券杠杆杨方股票配资 浏览:703
杠杆力臂括号 浏览:700
建行家装贷款 浏览:863
用房产证做抵押贷款手续 浏览:291
杠杆平衡条件改进文献 浏览:128
普惠金融服务的是 浏览:10
昆明期货公司招聘信息 浏览:556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法律意见书 浏览:84
去金融的杠杆易去人心的杠杆难 浏览:486
人民币与澳元汇率将有什么变化 浏览:827
理财产品是否可代理购买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