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不存在自由浮动的汇率

不存在自由浮动的汇率

发布时间:2024-09-18 02:30:07

A. 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不能自由浮动

它还是植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环境,植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植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不平衡与不稳定。对于转轨中的中国金融来说,无论是金融市场制度缺陷,还是金融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组织机构的建立、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推出都与发达的市场体系相去很远。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人民币汇率制度想一步迈入自由浮动的体制,不仅中国经济没有相应的承受能力,而且还可能因这种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导致中国金融业的危机。还有,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中,由于大量的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必然会带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平衡与不稳定。面对这种情景,当刚打开国门的中国经济一步跨入国际市场时,肯定会面临着巨大风险。因此,中国汇率制度改革采取渐进方式是必由之路。
中国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对市场中人民币汇率正常的波动不会进行管理,但市场的波动过大时,央行的管理就会起到一种滤波器的作用,以便来熨平这种市场的异常波动,如外国的对冲基金要过度炒作人民币汇率时,央行就可能有作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管理性还会表现在防范危机的作用上,如在爆发战争、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特殊情况下,央行将采取特殊的干预手段。
总之,中国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国内外现实条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向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迈进的必经之路。它不仅具有市场法则的逻辑性,也由这次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实际经验得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B. 美国实行什么汇率制度不是自由浮动汇率制是什么

美国的汇率制度是二战后由固定汇率制度逐渐演变成浮动汇率制度。
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建立了黄金一美元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每年获得大量的铸币税,而且也通过高估美元(35USD=1盎司黄金,而市场价则高达39USD)无偿占用了其它国家的资源。
1971年8月15日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后,国际货币本位就变为纯粹的美元本位,各国对维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采取了积极的合作态度,这是因为:没有其他替代办法;美元仍能兑换其他通货,即它具有“市场可兑换性”;由于在有N个国家通货的世界里,只有N-l种汇率,而美国一直愿意承担第N 个国家的被动角色,其他国家则倾向将其货币低估。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临时委员会1976年1月在牙买加召开会议,通过了以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主张的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牙买加协定”。实际上,该体系是当时的一种权宜之计,但浮动汇率使美元有贬值权利;通过黄金非货币化,使美国赖掉其所欠外债;而SDR一直不能成为主要储备资产,国际货币制度出现事实上的美元本位。
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和美元的贬值,1995年美国开始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美国联合日本、法国等七国集团成员国央行,联手干预外汇市场,拉抬美元,奠定了强势美元的基础,并将该政策维持至今。在追求强势美元的七年里,美国获得了极大的益处,外国人大量持有美元或以美元计价的资产,致使美国的资本市场实力雄厚,流动性更强。
因此,从美国的汇率制度可以看出:美国的汇率制度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环境而变化;美国的汇率政策以及经济力量是支持其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强有力的保证。
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s)是指汇率的制定以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形成汇率之间的固定比值。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证汇率的稳定。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鉴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管理方式和宽松程度不一样,该制度又有诸多分类。按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按被盯住的货币不同,可分为盯住单一货币浮动以及盯住合成货币。

C. 港币为什么不实行自由浮动而要与美元挂钩

这个制度在一九八三年十月推行,在此之前 9年,港元一直自由浮动,汇率极为不稳定。由于当时并未设立有助当局管制货币供应或价格的制度,因而缺乏有效稳定货币的基础或任何货币调控机制 , 因此,在汇率浮动的第九年年终时,由于香港政治前景不明朗,影响各界对港元的信心,导致汇率急跌。实施联汇率制度,为港元提供了外在的稳定措施,并挽回人们对港元的信心。 根据一九八三年实行的联汇率制度的规定,发钞银行在发出和赎回银行纸币时,须按 1美元兑 7.8港元的固定汇率以美元缴付。负债证明书授予发钞银行发钞的权力;发出和赎回这些证明书时,须按上述固定汇率以美元缴付,并记入在外汇基金开立的帐户。由于实行这种制度,加上保证金可兑换成银行纸币,港元在外汇市场的汇率一直维持在接近固定汇率的水平。

D. 世界上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分别有哪些

一、 浮动汇率制度的概述

概念:一国货币当局不在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完全任凭市场供求自发地形成汇率,而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国家很少或几乎没有。各国政府往往都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或明或暗地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自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1973年主要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4月,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关于第二次修改协定条例”,正式废止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至此,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种类

一政府是否干预来划分

1.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自由涨落、自由调节,政府不加干预。

2.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使本国货币对外的汇率不致波动过大、或使汇率向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动,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二按浮动程度或浮动方式划分

⒈钉住型或无弹性型。将本币按固定比价同某一种外币或混合货币单位相联系,而本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随钉住货币与其他外币汇率的浮动而浮动。

⑴钉住某一种货币:于历史、地理等诸方面原因,有些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往来主要集中某一工业发达国家,或主要使用某一外国货币。

为使这种贸易、金融关系得到稳定发展,免受相互间汇率频繁变动的不利影响,这些国家通常使本币钉住该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如一些美洲国家的货币针住美元浮动;一些前法国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法国法郎浮动等。截止到1994年12月31日,钉住美元的国家有23个,钉住法国法郎的国家有14个,针住其他单一货币的国家有9个。

⑵钉住“一篮子”(也称“一揽子”)货币。一篮子货币通常是由几种世界主要货币或由与本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的货币组成的。特别提款权是一种最有名的一篮子货币,它由美元、日元、英镑、马克和法国法郎等五种货币按不同的比例构成,其价格随着这五种货币的汇率变化每日都进行调整,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日对外公布。

其他一篮子货币的货币构成都是由实行钉住政策的国家自由选择和调整的。这种浮动有两个特点,一是保值,二是波动幅度小,汇率走势稳定。实行这种汇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本国货币受某一国货币的支配。至1994年年底,钉住特别提款权的国家有4个,钉住其他一篮子货币的国家有21个。

⒉有限灵活型或有限弹性型。

一国货币的汇价钉住某一种货币或一组货币浮动,但与针住货币之间的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幅度。

⑴钉住某一货币浮动。亦称相对于一种货币的有限浮动型: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允许有一定的波动幅度,这个幅度必须维持在所钉住货币汇率的2.25%范围内(超过这个幅度即为较高弹性人而前边讲的 “盯住某一货币”型不存在汇价波动的幅度问题,即使有波动,其幅度也极小,一般不超过上下限1.0%。目前相对于一种货币有限度的浮动的国家有四个。

[2]针住一组货币浮动:称联合浮动或整体浮动,是指一些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集团,在成员国中的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并规定波动幅度,对其他国家货币则实行联合浮动,即浮动幅度保持大致一致。

⒊更为灵活型或高度弹性型。即汇率波动不受幅度的限制,以独立自主的原则进行汇率调整。

⑴根据一套指标浮动。指标因国而异,但大都是以本国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状况、消费物价指数及与本国贸易关系密切的有关国家物价变动的情况等作为调整本国货币汇率浮动的依据。目前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有智利、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三个国家。

⑵较灵活的管理浮动。指一国政府对汇价的制度与调走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但这种浮动方式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使汇率处于持续的波动之中。采用这种浮动方式的有中国、新加坡、韩国等32个国家。

⑶单独浮动。单独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形成固定比价,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实行浮动。采用这种浮动方式的有美国、日本、英国等58个国家。

上述根据浮动弹性分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归纳的方式,易于被人们广泛地接受。

三、浮动汇率的特点

⒈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变化剧烈。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各国政府不再规定货币的法定比价和汇率界限,也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其波动之频繁、波幅之大是固定汇率制度下所远不能比的。有时一天彼动幅度高达5%以上,一周波动竟能达10%以上。一遇政治、经济形势变动,其波幅更大。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对国际经济秩序带来了不稳定的影响。

⒉有管理的浮动是共性。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是不存在的。各国货币当局出于各种动机和考虑,都采取措施不同程度地对汇率的浮动进行干预,实际上都是管理浮动。只不过干预力度、干预频率大小有别。

⒊单独浮动是主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汇率安排中,单独浮动是主体,1994年已达 58个国家,占 IMF178个成员国的32.6%,形成三分天下具其一的局面。由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实行单独浮动方式,且它们对外贸易总额占整个世界贸易总额的70%左右,因此,它们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单独浮动是当前各种浮动汇率方式的主体。联合浮动的国家有10个,与单独浮动的国家一起,占IMF成员国的38.2%。这两种浮动方式的货币种类包括了当今世界上的多数主要货币和全部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故以上两种制度构成浮动汇率制度的主流。较灵活的管理浮动方式有32个国家,占18%,也是应予以充分重视的一种浮动制度。

⒋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英镑是各国的主要国际储备;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后,英镑被美元取而代之。在当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的国际储备除了美元、马克、日元外,还有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荷兰盾等,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

四、浮动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一浮动汇率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⒈防止外汇储备太量流失。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义务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当本币汇率下跌时,不必动用外汇储备去购进被抛售的本币,这样可以避免这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⒉节省国际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的涨落而自动达到平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支配,减少干预行动,国家需要的外汇储备的需求量自然可以减少。这就有助于节省国际储备,使更多的外汇能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根据市场供求,汇率不断调整,可以使

一国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从而免除长期不平衡的严重后果。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本国通货就会开始贬值,这种情况对出口有回将同时分布在盈余国和赤字国身上。

4.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使各国可以独立地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

5.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减少到最小限度。贸易上有密切联系的国家间容易通过固定汇率传播经济周期或通货膨胀。1971年至1972年发生的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就是同固定汇率制密切相关的。

6. 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二)浮动汇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⒈助长投机,加剧动荡。在这种制度下,汇率变动频繁且幅度大,为低买高抛的外汇投机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仅一般投机者参与投机活动,连银行和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⒉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汇率波动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使人们普遍产生不安全感。外贸成本和对外投资损益的不确定性加大,风险加大,使人们不愿意缔结长期贸易契约和进行长期国际投资,使国际商品流通和资金借贷受到严重影响。

⒊货币战加剧。实行汇率下浮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扩张国内经济,增加生产和就业。浮动汇率可能导致竞争性贬值,各国都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它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这就是以邻为壑的政策。而实行汇率上浮政策,则主要是为了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⒋具有通货膨胀倾向。浮动汇率有其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可使一国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不必担心国际收支问题。因为其汇率的下浮可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⒌一国际协调困难。浮动汇率制度助长各国在汇率上的利已主义或各自为政,削弱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剧国际经济关系的矛盾。

⒍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的控制削弱了,以致国际储备的增长超过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增长所需的程度。所以总的来讲浮动汇率制度是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

⒎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外汇汇率上升时,使广在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上涨,而这些产品又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所必需,故进口成本上升。外汇汇率下跌时,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而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不会在价格下跌时使外贸收入增加,贸易收支得不到改善。浮动汇率还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增大了风险。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在特定条件下均能发挥好的作用,条件改变后其缺点可能又很明显或突出。当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是防止浮动“过度”。从长期讲,以货币购买力平价作为浮动汇率的平均线,浮动幅度偏离均衡线就是“过度”。从短期看,要从货币资产的行市中去找均衡线,因为金融市场的行市变化快,对汇率的反应十分灵敏。

E. 什么是汇率风险

什么是汇率风险?
所谓汇率风险是指从签约到还款期间,因借贷货币汇率的波动,可能给债务人带来的经济损失。假设某债务人借入一笔100万美元的债务,由于其还款来源(出口收汇)是港元。借入时1美元兑换仔差76港元,等债务到期需偿还贷款时,因国际市场汇率波动,1美元可兑换78港元。不算利息,债务人因此要多支付20万港元才能足以偿还100万美元的债务本金。这20万港元就是汇率风险带给债务人的损失。当然,洞亮汇率波动也有可能给债务人带来汇率收益。但国际市场不可测因素很多,债务人应尽量规避汇率风险。
利率主要以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来划分,一般固定利率因可以预先锁定利息支付额,故风险较小,但筹资成本可能较高。而浮动利率较为灵活,但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风险也大。
作为对外借款人,应从以下几方面控制和防范外债风险:
一、重视所借外债币种的选择。从总体上讲,外债币种的选择应尽量与进出口结算币种相一致。除非很有把握地进行了汇率走势预测分析,一般地进口用什么币种或出口收哪种外汇,应尽可能地选择同币种的外债,以避免因汇率的变化造成不同币种兑换带来的汇率损失。同时应尽可能选择美元、日元、港元等流通性较强的币种签订外债契约,在一旦出现汇率风险时,可以及时采取货币互换等手段转嫁风险。
二、作好汇率预测,选择软硬货币搭配。尽可能作到借硬货币还软货币。在筹借时选择币值趋势上升的“硬货币”,在偿还时选择币值趋跌的“软货币”。这样,可以使借入的外债资金在数量上有一定的保证,并尽可能多地发挥效益;而在偿还时因债务币种汇率的下降,有可能降低偿债成本。
三、合理安排利率结构。利率是债务总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对于债务利率,筹资者不但要考虑债务货币现行利率水平的高低,还应考虑债务利率的变化和走势;既要考虑当前债务的利率水平,也要考虑整体债务利率结构的平衡。
一般来讲,当国际金融市场现行利率水平相对较低且有上升趋势时,应尽可能争取以固定利率签约;反之,应当考虑以浮动利率签约。当然,各种融资形式的利率高低也是相对的。其中既有整体利率水平的变化,也有个别融资利率水平的差异。究竟选择何种利率,除了应对国际融资市场进行周密的分析预测外,还应根据对外债资金的需要和欲投资的项目等具体情况来定。但一般合理的利率结构应是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各占一定比例。
四、注意在借款合同中加入保护性条款。如可考虑加入“可提前还款”条款,以备一旦浮动利率下的债务货币汇率趋升或在固定利率下的债务货币汇率趋跌,可采取提前还款、借新还旧的方式规避风险。另外还可以考虑加入“货币可转换”等条款。
五、注意长短期限搭配,防止形成偿债高峰。
六、重视提供对外担保,做好可行性研究分析。
七、谨慎出具安慰函。目前,国内有相当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外融资中,为了增强债权人的信任度,对外出具一种无实质代为偿付义务的道义支持函(即安慰函)。而在具体业务中,债权人对政府或母公司为其窗口公司或全资子公司出具的安慰函十分看重。根据国际惯例,当债务人难以偿还债务时,安慰函出具人往往或代为偿还债务,或继续予以支持,如果此时安慰函出具人不能代为清偿债务,或不能从道义上予以实际的支持,虽然债权人从法律上无权追索其代为履约,但很可能影响安慰函出具者及融资者今后的融资成本和对外信誉。
八、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化解外债风险。常见的用于化解外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外汇买卖和外汇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在此,仅简单介绍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利率互换是指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利用各自的筹资方式或渠道,分别筹措到币种、金额和期限相同但计息方法不同的债务,通过进行付息方式的调换,以期得到各自所需的利率种类,从而达到降低筹资成本和防范利率风险的目的。利率互换之所以发生,一是互换双方因其信用等级不同而存在筹资成本差异,信用级别较高的一方,筹资成本会低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一方,即前者筹资时要支付的利率会低于后者,而且,前者较易筹措到固定利率纳戚宽计息方式的资金,后者往往是从短期资金市场筹措浮动利率资金。二是存在相反的筹资意向,信用等级较高的一方希望或宁愿支付浮动利率,而信用等级较低的一方则更愿选择固定利率方式,这样双方就可以通过某种中介达成互换协议。互换后,可使双方的要求得到满足,降低筹资成本。
货币互换是指由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将各自筹集到的等值的、期限相同但不同货币、不同计息方法的债务或不同货币相同计息方法的债务进行货币和利率的调换,可由银行提供中介,也可以是一个筹资者和一家银行进行互换,其目的是把一种货币的债务换成另外一种货币的债务,以减少借款成本或防止由于远期汇率波动而造成的汇率风险。
九、防止借用外债中的金融诈骗行为。近年来,在我国对外筹资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欺骗性贷款或其他虚假贷款。诈骗者往往以金额大、利率低、期限长、手续简便,甚至答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将巨额资金调入境内为诱饵,骗取我国内求资心切者出具委托书、授权书、意向书,更有甚者,要求我境内金融机构开立保函。诈骗者再以这些文件为诱饵,到国际市场进行实质性的金融诈骗。因此,应通过正规渠道开展国际融资活动,按有关法规行事,切不可轻易授权,更不要轻易签署书面文件。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包括外国钞票、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等)和外币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外汇既然是一种资产,就可以和其他商品一样进行买卖。商品买卖是以货币购买商品,而外汇买卖则是以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这种由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就称为汇率或汇价。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来表示的,称为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来表示的,称为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即100美元、10000日元、100德国马克等外币等值于多少人民币。当100美元兑换840元人民币变为兑换850元人民币时,表明人民币的汇率下跌,即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则表示人民币升值。
在我国,银行挂出的外汇价目表上,通常同时标出外汇的买入价、卖出价和现钞价(或现钞买入价)。买入价是指银行买进外汇时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额。卖出价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时向客户收取的人民币数额。买入价总是低于卖出价,买卖的差价就是银行的收益。上述两种报价指的都是现汇价,即非现金方式的外汇兑换价格,交易后的外汇收付通过银行账户进行划转。现钞兑换的汇价则有所不同。由于外国现钞不能在本国流通,银行必须把买入的多余的现钞运送到各发行国,需要支出额外费用。所以,现钞买入价总是低于现汇买入价。现钞卖出价则与现汇卖出价一样。
世界上对汇率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固定汇率,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是自由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指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市场,使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自由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但现实世界上,所谓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是不存在的。如美国政府就经常通过发表市场谈话的形式,“说高”或“说低”美元,以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这就是一种间接干预。
外国货币种类繁多,一国货币当局要制定本国货币与每一种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十分麻烦,而且可能给套汇活动以可乘之机。因此,通常只选定一种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主要外国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制定本国货币与它之间的汇率,这就是参考汇率。然后再根据国际市场上该关键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本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这就是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目前各国一般都选择本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参考汇率,我国也是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参考汇率,据此套算出人民币同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
一般的外汇交易是在买卖双方成交后的当日或两日内进行外汇交割,这种即期外汇交易所采用的汇率就是即期汇率。但在国际市场上,有些商品交易从签订合同到实际收款或付款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汇率发生变化,产品的成本就会相应变化,从而造成汇率风险。为了锁定产品成本、回避汇率风险,企业在签订产品合同的同时与银行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设定将来办理外汇买卖时的汇率,这种外汇交易所采用的汇率就是远期汇率。远期汇率的期限一般为l~6个月,它有时高于即期汇率,有时低于即期汇率。
汇率政策选择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一种观点认为,汇率要么完全固定如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即货币发行局制度),要么完全浮动如美国、日本的自由浮动汇率,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安排容易招致投机者的攻击,货币当局往往在外汇储备被耗尽的情况下被迫让汇率自由浮动(如泰国、俄罗斯)或者完全固定(如马来西亚),而这种被动的调整通常会给当地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其内部经济、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如危机前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外债,一旦资本流向逆转,境内机构再也借不到外汇,却要集中偿付,结果就发生债务危机,因此,单靠汇率制度调整并不能自动纠正危机国家的上述结构性缺陷。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试图为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以减少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寻找统一的答案,但最终各国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国际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既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的汇率制度,也没有对各国任何时期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汇率制度。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职研究生网)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F. 为什么现实中不存在纯粹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纯粹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就跟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一样,虽然是以市场为主导,但是政府总是会根据市场的一些表现,和自己预期的相比较,如果相差太大,政府就会出面干预了,汇率制度也一样,一旦汇率严重侵害了某国的经济利益,该国政府就会出手了,所以一般不存在纯粹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比如我们中国就是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G. 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

一,汇率浮动形式多样化,包括自由浮动、管理浮动、盯住浮动、单一浮动、联合浮动等。
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并不是纯粹的自由浮动,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会对汇率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
三,由于汇率的变化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因此浮动汇率比固定汇率波动要频繁,而且波幅大。
四,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汇价成为汇率制度的组成部分。 一、浮动汇率制度的概述
一浮动汇率制度涵义
1. 概念: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完全任凭市场供求自发地形成汇率,而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国家很少或几乎没有。各国政府往往都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或明或暗地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⑴自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1973年主要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但浮动汇率制度却不是1973年以后才出现的新的汇率制度。
美国在1879年开始正式实行金本位制以前,曾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行过浮动汇率制度。在各国普遍实行金本位制以后,一些银本位国家的汇率仍然经常波动。例如,印度在1893年以前一直实行银本位制,印度卢比与金本位制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就经常随着金银比价的变化而波动。奥匈帝国的货币盾在1891年金本位制法案正式通过前,也曾一度处于浮动状态;甚至在1891年以后,仍有一段短暂的浮动时期。俄国的卢布在1897年实行金本位制以前,也曾经实行过浮动。
1919年 3月~1926年(1924年除外),法国实行法郎完全无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在30年代大危机时期英国曾于1932年底试行浮动汇率制。美国从1933年4月至1934年1月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即使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也照样有许多国家在其中某段时期实行过浮动汇率制度。
加拿大1950年9月实行浮动汇率,一直到1962年5月底再恢复为固定汇率,但1970年5月底又实行了浮动汇率。1971年5月,联邦德国与荷兰实行浮动汇率制。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后,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浮动汇率,直到1971年12月“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rseement)”后,才恢复固定汇率。1973年初,又爆发了一次新的美元危机,各主要金融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马克和日元,金价上涨,外汇市场关闭。同年2月12日,美国政府再次将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3美元。
美元第二次贬值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4月,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关于第二次修改协定条例”,正式废止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至此,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按政府是否干预来划分
1.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自由涨落、自由调节,政府不加干预。
2.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使本国货币对外的汇率不致波动过大、或使汇率向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动,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3.联合浮动汇率:是指当一些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集团,在成员国货币之间进行固定汇率制的同时,对非成员国货币实行共升共降的浮动汇率。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欧元区。
按浮动程度或浮动方式划分
⒈钉住型或无弹性型。将本币按固定比价同某一种外币或混合货币单位相联系,而本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随钉住货币与其他外币汇率的浮动而浮动。
⑴钉住某一种货币:于历史、地理等诸方面原因,有些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往来主要集中某一工业发达国家,或主要使用某一外国货币。
为使这种贸易、金融关系得到稳定发展,免受相互间汇率频繁变动的不利影响,这些国家通常使本币钉住该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如一些美洲国家的货币针住美元浮动;一些前法国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法国法郎浮动等。截止到1994年12月31日,钉住美元的国家有23个,钉住法国法郎的国家有14个,钉住其他单一货币的国家有9个。
⑵钉住“一篮子”(也称“一揽子”)货币。一篮子货币通常是由几种世界主要货币或由与本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的货币组成的。特别提款权是一种最有名的一篮子货币,它由美元、日元、英镑、马克和法国法郎等五种货币按不同的比例构成,其价格随着这五种货币的汇率变化每日都进行调整,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日对外公布。
其他一篮子货币的货币构成都是由实行钉住政策的国家自由选择和调整的。这种浮动有两个特点,一是保值,二是波动幅度小,汇率走势稳定。实行这种汇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本国货币受某一国货币的支配。至1994年年底,钉住特别提款权的国家有4个,钉住其他一篮子货币的国家有21个。
⒉有限灵活型或有限弹性型。
一国货币的汇价钉住某一种货币或一组货币浮动,但与钉住货币之间的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幅度。
⑴钉住某一货币浮动。亦称相对于一种货币的有限浮动型: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允许有一定的波动幅度,这个幅度必须维持在所钉住货币汇率的2.25%范围内(超过这个幅度即为较
高弹性人而前边讲的 “盯住某一货币”型不存在汇价波动的幅度问题,即使有波动,其幅度也极小,一般不超过上下限1.0%。目前相对于一种货币有限度的浮动的国家有四个。针住一组货币浮动:称联合浮动或整体浮动,是指一些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集团,在成员国中的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并规定波动幅度,对其他国家货币则实行联合浮动,即浮动幅度保持大致一致。
这种浮动形式是由1973年3月欧洲共同体的六个国家(法国、联邦德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丹麦)以及非共同体的瑞典和挪威共同建立联合浮动集团开始实行的,它规定成员国货币之间仍保持固定汇率,其波动幅度限制在2.25%以内。当两个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超出这个限度时,两国中央银行就有义务进行干预。对于成员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则任其受市场供求关系而自行上下浮动,不加干预,但其浮动幅度保持大致相同,联合浮动。英国的英镑和意大利的里拉虽曾一度加入这个联合浮动体系,但在1992年9月份的欧洲金融市场动荡中退出。截止1994年12月底,参与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包括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荷兰盾、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爱尔兰镑、西班牙比塞塔、葡萄牙埃斯库多和奥地利先令。
⒊更为灵活型或高度弹性型。即汇率波动不受幅度的限制,以独立自主的原则进行汇率调整。
⑴根据一套指标浮动。指标因国而异,但大都是以本国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状况、消费物价指数及与本国贸易关系密切的有关国家物价变动的情况等作为调整本国货币汇率浮动的依据。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有智利、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国家。
⑵较灵活的管理浮动。指一国政府对汇价的制度与调走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但这种浮动方式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使汇率处于持续的波动之中。采用这种浮动方式的有中国、新加坡、韩国等32个国家。
⑶单独浮动。单独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形成固定比价,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实行浮动。采用这种浮动方式的有美国、日本、英国等58个国家。
上述根据浮动弹性分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归纳的方式,易于被人们广泛地接受。 ⒈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变化剧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各国政府不再规定货币的法定比价和汇率界限,也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其波动之频繁、波幅之大是固定汇率制度下所远不能比的。有时一天彼动幅度高达5%以上,一周波动竟能达10%以上。一遇政治、经济形势变动,其波幅更大。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对国际经济秩序带来了不稳定的影响。
⒉有管理的浮动是共性。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是不存在的。各国货币当局出于各种动机和考虑,都采取措施不同程度地对汇率的浮动进行干预,实际上都是管理浮动。只不过干预力度、干预频率大小有别。
⒊单独浮动是主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汇率安排中,单独浮动是主体,1994年已达 58个国家,占 IMF178个成员国的32.6%,形成三分天下具其一的局面。由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实行单独浮动方式,且它们对外贸易总额占整个世界贸易总额的70%左右,因此,它们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单独浮动是当前各种浮动汇率方式的主体。联合浮动的国家有10个,与单独浮动的国家一起,占IMF成员国的38.2%。这两种浮动方式的货币种类包括了当今世界上的多数主要货币和全部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故以上两种制度构成浮动汇率制度的主流。较灵活的管理浮动方式有32个国家,占18%,也是应予以充分重视的一种浮动制度。
⒋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英镑是各国的主要国际储备;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后,英镑被美元取而代之。在当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的国际储备除了美元、马克、日元外,还有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荷兰盾等,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 浮动汇率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二是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
一、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就是要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理论和经验都表明,供求大体平衡时资源配置有效性高。如果供求不平衡,资源配置就难以实现最优。当总出口长期小于总进口,表明资源并未充分向出口部门配置,结果是外汇短缺,无法满足包括消费品和生产投资品在内的进口需求;当总出口持续明显大于总进口,就表明资源过多向出口部门配置,出口争取到的外汇无法通过进口消化,而是变为对外投资,当投资集中于境外低收益领域时,表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自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起,就已明确了基于市场供求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从实际考虑,由于经常项目中还包括收益,而收益和资本项目相关,所以在分析经常项目差额时,一般不考虑收益,而是直接分析贸易收支状况。鉴于数据的滞后,从数据的可获得性看,用海关口径的贸易收支更加直接和实际。
二、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来把握对汇率浮动的管理
对汇率浮动的管理主要体现三个取向:一是在宏观经济上要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异动,防止汇率过大波动和金融市场投机;二是汇率向引导优化资源配置、趋向国际收支平衡的方向调整;三是与大多数企业在资源配置优化过程中的承受力相适应,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关闭和裁员。
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理论,可将汇率看作经常项目差额或贸易收支差额的函数。如果函数关系是线性的,就可以根据差额情况相应地调整汇率。当然,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函数关系很可能是非线性的,因此汇率浮动过程中,要注重渐进、适度,根据国民经济的条件和国际收支的条件进行动态调整。
三、以一篮子货币作为汇率调节的参照系
汇率浮动主要是调节实体经济中的总进口和总出口,所以调节不能仅对一国的双边贸易状况,也不能仅看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从理论上看,最能代表贸易品国际比价的指标是实际有效汇率,即由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它既反映了美元和其他国际主要货币的交叉汇率的变化,也经过了对各国通货膨胀差异的调整。对货币篮子的构成存在多种意见,尽管要考虑贸易状况和参照资本流动等因素,但由于资本流动的规律性较差,因而总体上以贸易加权为主、适当加入其他考虑。具体选择上,有效汇率篮子中的货币应该多元化,以体现贸易和投资的多元化。在计算权重时,主要根据经常项目收支的情况,并结合资本项目收支和本国经济主体跨境收支的币种结构,选取与本国经济来往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以及经济交往中使用频繁的货币作为篮子货币。

阅读全文

与不存在自由浮动的汇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千万亿美元金融资产 浏览:683
杠杆滑槽 浏览:912
nok和usd实时汇率 浏览:765
不存在自由浮动的汇率 浏览:650
近7年欧元汇率 浏览:807
平安银行消费贷款产品 浏览:538
杠杆式期货是赌博吗 浏览:779
民生银行基金理财推荐 浏览:346
广州外汇名录登记 浏览:863
围海股份派 浏览:386
裴瑞股票 浏览:487
股市交易所诈骗案 浏览:153
江山化工股份交公积金 浏览:626
如何查看中金证金汇金的持仓情况 浏览:75
60克黄金手镯价格 浏览:360
信达证券券商评级 浏览:673
通达信黄金三角 浏览:136
期货空方交割 浏览:162
外汇只做数据行情 浏览:837
交易所私募公司债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