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耐心人士帮我说明一下 谢谢
知道“金融危机”专题
http://shi..com/shi/133484.html
新浪“金融危机”专题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usstock/cidai0915.shtml
腾讯“金融危机”专题
http://finance.qq.com/zt/2008/leiman/
B. 请各位经济学高手帮忙
次贷危机http://ke..com/view/1092871.html?wtp=tt
孙立坚:走为上计--中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明智策略
中国境内的学者和经济学家近期针对以上问题讨论热烈,其中最被关注的是:高度外向、依赖进出口贸易的中国,在目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是否能“独善其身”?
美国次贷危机彻底震碎了华尔街神话,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两家投资银先后倒下,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美国国际集团(AIG)等房地产和保险巨头则需美国国会大手笔斥资拯救,在美国经济被金融危机搞到奄奄一息的时刻,世界目光纷纷转向经济仍然茁壮增长的中国:金融危机会把中国拖下水吗?
中国境内的学者和经济学家近期针对以上问题讨论热烈,其中最被关注的是:高度外向、依赖进出口贸易的中国,在目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是否能“独善其身”?
学者:刺激内需是关键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在近期发表的两篇评论中强调,中国有条件争取到“独善其身”,“我们无须重复令全世界都羡慕的老生常谈——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潜力。大算盘不难打:只要国内需求有较大的扩展,这些年来为外需服务的庞大制造业能力,只要有一部分转向对内,中国经济不但可能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也许对全球经济‘过冬’也不无小补。”
周其仁认为,到了最后,困难只有一个:究竟怎样才能把中国的内需潜力释放出来?
他说,中国目前所谓内需不足主要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涉及的不仅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居民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到一半,这个比例实在太低。”
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访问时也提出同样的论点,他说,多年来,中国消费率持续走低,刺激消费的政策一直难以真正奏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占有的收入比重过高。
中国的税收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预算收入可能达到6万亿人民币(人民币1元约兑0.2新元),占GDP的21%,是20世纪90年代最低水平的两倍。国有企业利润也可能达到GDP的6%,还有大量预算外收入。总体而言,中国政府“收藏”了GDP三分之一的财富,或者是国民生产净值(GDP减去资本贬值)的40%。
谢国忠说:“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明显地转向政府这边。降低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可能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
让居民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更高比例、让他们掌控更多财富就能刺激内需?中国网民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热烈,据记者的观察,越来越多中国人拥有过去的“日本人思维”,给他们更多钱,他们会储蓄大部分,对内需的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前景不明朗、对前途没有信心,大家都有未雨绸缪的心理。
一名网民在滕讯网论坛中说:“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障一个公民的未来(教育、医疗、养老、就业),那这个国家不可能有内需,因为钱都要储蓄起来,预防这些问题。中国的内需?你能先分析一下中国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么?”
周其仁在其评论中强调,通货膨胀和景气收缩固然受全球趋势的影响,但并不意味每个国家只能被动跟随、无所作为。
他说:“以通胀为例,全球通胀抬头是事实,国际高油价高粮价的冲击也是事实,但在同样的全球环境里,各国通胀率从津巴布韦的百分之几百到日本的百分之二,大有差别。这说明各个国家还是可以通过主动的政策选择,在全球趋势的影响下有所作为、趋利避害的。”
另一方面,周其仁也认为,中国不是1988年的日本,中国的制造业产能庞大,面对国际市场升级空间广阔,转向为内需服务同样潜力巨大。此外,中国服务业还在初级阶段,国人收入增加,时间成本增加,对“方便”的需求方兴未艾,这些都是服务业的机会。
他还说:“中国在能源方面也有潜力。油价高,最不应该被吓倒的是中国,因为中国能源消费中的70%是煤。中国还有粮食生产的潜力与机会。中国还有很多土地没有经营好,原因之一就是粮价不够高。将国际上的高粮价适当传导给中国农民,增产潜力不会小。”
财政政策对经济应该“托一把”
《21世纪经济报道》上星期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中国仍存在相当程度的金融管制,是否能因此而在这场金融危机之中独善其身?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接受该报访问时说:“灾难的传导不会只通过金融层面,我们不能认为人民币不国际化、资本市场没有开放,中国就可以避过这场危机的影响。危机可以从贸易层面传导进来。我们这些年的高增长很大程度是靠外贸和外需,外需增长快,带动了一大批外向型产业的投资增长。”
中国金融协会副会长、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日前在“新浪”举办的一个论坛上则说:“前一段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好,金融的国际参与度还不够高,所以从目前时点来看影响还不算大,但不可大意。”
唐双宁说:“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金融已经没有国界,加入世贸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融为一体。”他特别表示对于经济危机的思考以及防范措施应该提前着手进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出台了《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各部委应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提高金融风险预警能力,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但这些只是通过协调机制同其他经济部门进行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培训学院院长王自力说:“事实上,要真正达到管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经济主导权的目的,可能还需要改变金融分业监管的局面。统一把预防、阻击热钱进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在充分掌握金融信息的前提下,对频繁进出中国金融市场的热钱保持高度的警惕,建立高效能的预警机制,密切监控热钱流入,规范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重点查处违法违规资金流入,并加强国际合作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可能带来的冲击。”
王自力也说:“当前,中国政府不仅要关注证券市场和楼价下跌对宏观经济面的影响,而且需要关注不断变幻的国际经济环境,及时进行调整。只要应对正确,国内市场就不会大乱,更不会真实衰退。”
谢国忠则认为,经济发展不能单靠股市、楼市支撑,中国接下来的路一定是要提高经济效率,改革是唯一出路。
谢国忠预测,美国经济见底并恢复估计要四五年。中国不能希望靠美国经济复苏把自己拉上来,而必须要另外杀出一条血路来,而“杀出血路”的利器,就是提升中国经济效率。他认为,“改革是唯一出路”。
他表示,从短期来看,两方面的政策很重要。从稳定需求来看,财政政策对经济应该“托一把”。考虑到出口企业和地产开发商的资产流动性问题,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越来越明显,一些财政刺激措施可以做“软着陆”的保障,例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网修建等,来缓冲下行风险,对经济长期发展也有好处。同时,要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他们的偿债能力问题。
“接下来(中长期)就应该找到经济低效率的地方并加以改变。(中国)在财政收支、金融资本政策控制、价格体系政府控制中存在着相当多低效率的地方。提高效率,中国经济就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扩大内需先刺激内需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所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其实就体现于大批中小企业的相继倒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中国的宏观调控措施令中小企业承受很大的压力,包括推高其融资成本,使它们纷纷转向地下钱庄借钱,从而负债累累。另外,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也让它们雪上加霜。
不过,次贷危机使美国人束紧腰带,大大削减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这才是对中国中小企业所造成的“最关键的影响”。“不少中小企业都属于出口型,美国是重要的出口市场,东西(产品)卖不到美国去了,就面对不得不转型的问题。”
以出口为导向经济模式行不通了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有6万7000家中小企业倒闭、超过2000万工人被解雇,说明了过去压低产品价格、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加上美国可能在增加出口量以调整贸易赤字的前提下,要求中国开放其市场,中国企业不但得扩大内需,还要提高竞争能力。提高技术、品牌管理力度和转入服务业,也就成为中小企业继续生存的先决条件。
然而,广大的中国民众重储蓄,或宁可放手一搏,投资股票以“钱生钱”。在这样的背景下,刺激内需、带动人们消费谈何容易?
对此,孙立坚说,首先必须认清人们不愿消费的原因。“老百姓后顾之忧太多,不管是住房、医疗、孩子教育还是养老,未来要用到钱的机会太多了,就把钱储蓄起来或进行投资。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此外,要刺激内需还得确保产品质量,否则中国人都不买“中国制造”,“钱还是流入其他国家”。孙立坚强调:“政府要两手抓,既确保企业能把东西卖出去,也要使老百姓愿意买。”
开展离岸业务 以降低投资美市场风险
孙立坚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对其外汇资产管理也带来挑战。他解释,中国自1978年开放以来,出口势头猛,累积了大量外汇储备,现在因美元贬值而蒙受损失。
“我们把产品价格压低,出口到美国去,赚了美元又让美国人去管理,可是他们却管得很糟。那么,我们是否能自己管理美元呢?”
孙立坚指出,中国拥有近1万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加上不少其他亚洲国家也有美元储备,预计全世界的美元有三分之二在亚洲国家手里。“大家都在问:美元可以投资到哪里去呢?是否能把美元拿到亚洲进行管理呢?”
他因此建议开展离岸业务,使中国投资机构能投资在发美元债券、有潜能的亚洲企业,以降低直接到美国市场投资的“政治风险”。
事实上,由于诸如中投公司等中国投资机构仍是国有企业,走出去时经常受到投资国怀疑,并面对较高的壁垒阻挡,以致如孙立坚所说的“无法彻底实现海外投资的战略和预期目标”。
他因此希望美国能在中国注资方面“解放思路”,不要对中国国有企业有戒心,以致经济举措蒙上浓浓的政治色彩。
C. 双绿财经晚报|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
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超万亿 利差空间明显压缩
在监管持续高压之下,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6月出现骤减。从人民银行披露的信贷收支数据来看,6月末,全国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合计约为10万亿元,较5月末大幅减少约1万亿元,利差空间也明显压缩。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近期发布报告称,结构性存款压降速度超预期,9月末完成既定压降目标难度并不大。该团队此前表示,按照监管要求,年内结构性存款或面临较大的压降压力,压降规模或达到万亿元级别甚至更高。(上证报)
跨境融资开放加速 粤港澳多银行发力跨境资产转让
专家建议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多位专家日前在“2020国际货币论坛”上表示,上半年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展现出较强的活力和韧性,外资对人民币金融资产兴趣浓厚,要多措并举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建议,打造人民币全球金融资产配置中心,一是要加快金融市场要素改革;二是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加大货币互换使用量;三是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适时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四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防范输入性风险。(中证报)
上市公司推进出口转内销 内需红利逐步释放
地方经济半年考 过半数省市GDP 回正
多地推动战略性重大兼并重组,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日前在2020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透露,“目前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已基本出清。”一批无效、低效的产能逐步退出市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但多位专家表示,防范钢铁产能过剩压力将长期存在。下一步钢铁行业将继续严禁扩大钢铁产能、降低产能置换比例,推动战略性重大兼并重组,开启从量变到质变的新一轮“去产能”。(经参)
黄金期货触及纪录新高 受避险需求增加和最活跃合约转换提振
随着美元大跌且全球经济担忧提振避险需求,黄金期货创下纪录新高,而且最活跃合约转换为已刷新 历史 高点的合约,也为上涨提供了进一步的推动力。最活跃的黄金期货合约创下1935.10美元/盎司的纪录新高。尽管直到上周五亚洲交易时段才公布最终数据,但12月合约在上周四便已超过8月合约、成为未平仓最多的合约。12月合约上周四一度触及每盎司1927.10美元,高于2011年最活跃合约的纪录高位1923.70美元。(环球时报)
澳洲联邦银行:若美联储考虑负利率 金价有望在2000美元上方维持涨势
基于目前的驱动因素,未来几个月金价很可能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关口,但届时可能需要美联储的帮助才能维持涨势;我们认为,要想金价继续在每盎司2000美元上方反弹,我们需要看到美联储考虑实施负利率;如果美联储这样做,那么将对美国10年期实际收益率施加巨大的下行压力。(新浪美股)
德国央行表示经济可能已在4月触底
德国央行在月度报告中表示:“由于新冠疫情,德国第二季度经济产出的降幅可能会明显大于第一季度。经济活动的最低点应该已在4月份达到”。最近的指标显示经济表现参差不齐。与之前的低迷相比,工业生产和出口的复苏“温和”。制造业企业称6月的经营状况“仍然很糟”。德国央行的每周活动指数“在最近几周显著上升,但在7月中旬仍明显为负”。“经济可能在下半年继续复苏。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也将提供帮助”。(路透社)
受疫情冲击 新加坡航空公司亏损额或再创纪录
新加坡航空公司势将再度遭受严重的季度亏损,此前新冠疫情导致其乘客数量大幅下降。新加坡航空公司一直入选Skytrax评选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之列。该航空公司本月警告称,预计第一财季将出现重大经营亏损。该公司在截至3月份的三个月中已经遭受了7.32亿新元(5.30亿美元)的纪录净亏损,当时燃油套期保值损失以及疫情引发的需求骤降对其构成打击。这使该航空公司在其48年 历史 中首次遭受年度亏损。(海外网)
韩国房地产总市值达GDP的2.6倍 创 历史 新高
韩国央行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韩国名义房产总市值同比增长7.4%,达5056.79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5万亿元),大约相当于去年名义GDP(1916.219万亿韩元)的2.6倍,创 历史 新高。这是韩国名义房产总市值自1995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突破5000万亿韩元大关。(韩联社)
摩根大通:料中资股迎来盈利预测调升 首选万科、药明生物及阿里
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指,中国次季GDP表现或好过市场预期,意味着在不确定因素及风险加剧前,可为中资股带来一波盈利预测调升。摩通指,业绩期过後下半年周期性因素会趋正常化,另看好疫情下消费模式改变,医疗、电商零售及线上 游戏 等领域的发展。该行对 健康 医疗、非必需性消费品、工业及房地产股予增持评级,预期政策有所支持,首选万科、阿里巴巴美股及药明生物。对资讯 科技 、多元化金融、原材料业、必需消费品及通讯服务行业看法中性;并建议减持能源、公用事业、银行及保险股。(彭博社)
阿里回应印度前雇员起诉:政策符合当地法律,案件还在审判中
阿里巴巴方面回应印度前雇员起诉称,UC一直坚定地致力于服务印度市场和保护本地员工的福利,政策符合当地法律。因为这件事还在审判中,无法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评论。另有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向透露,马云目前尚未收到传票。报道称,一名曾供职于阿里巴巴旗下UC 浏览器的印度雇员起诉称,他因对公司应用程序上的“审查制度”和“虚假新闻”内容提出反对,结果遭到解雇。(新浪 科技 )
华为轮值董事长:全球5G部署已告一段落,下阶段重点是应用
7月27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2020共赢未来全球线上峰会上做开幕致辞称,全球5G部署已告一段落,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行业应用,释放5G网络红利。“目前全球5G用户也超过了9000万,已部署了超过70万个5G基站,预计到年底,将会超过150万基站。全球5G部署已告一段落,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行业应用,释放5G红利。”郭平称,今年7月3日,3GPP的R16标准正式冻结,将进一步加速5G行业应用发展。(澎湃)
国家电网持续剥离房地产业务,拟转让四川一房企全部股权
7月27日,北京产权交易所预披露,国家电网间接全资子公司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四川金沙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预披露至8月21日结束。(中国新闻网)
海通证券:提前布局下一轮上涨行情
瑞信1亿美元投资蚂蚁集团估值1500亿美元 有望获利40%
据报道,知情人士称,2018年,在蚂蚁集团的上一轮融资中,瑞信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对蚂蚁金团投资了近1亿美元,对蚂蚁集团的估值为1500亿美元。而现在,如果投资者对蚂蚁集团的IPO认购需求旺盛,瑞信有望从这笔此前从未披露的投资中赚上一笔。根据Bernstein的一项估测,蚂蚁集团的估值料为2100亿美元,意味着较先前融资活动时又提高了40%。知情人士称,瑞信并不计划出售这部分蚂蚁集团股份。瑞信、蚂蚁集团不予置评。(彭博社)
中国石化:每年氢气产量超过300万吨,建成全球第二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从中国石化举办的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目前,中国石化每年氢气产量超过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公司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建立了全球第二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目前已建成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有着布局加氢站网络的天然优势和实际运营经验。与法液空加强氢能领域合作,加快氢能公司组建,有着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的坚定行动。(中国石化报)
D. 新西兰元对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一路走高
(不好意思,以下回答是近期人民币兑新西兰元汇率变化,刚注意到你是15年的问题。)
可以关注一下接下来要公布的中国对新西兰贸易数据。
希望能够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