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杆力臂怎么画
画杠杆力臂的正确步骤如下
①找到支点。支点就是在使用杠杆时,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也就是说,其他部位可以绕它转动,但是支点的位置一般是固定不动的。
杠杆,是初中力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内容,而学会画杠杆的力臂,这是非常基础也是必要的技能。但是,很多学誉野陪生根本不会画力臂,看到错综复杂的点和线,根本不知道哪一段距离才是力臂,一画就出错。
力臂就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直白点说,它是一段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点是支点,线是力的作用线。力臂就是一段距离,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画力臂无非就是作垂线,标垂线段。为庆蠢了做题快速准确,一定要熟悉并记住画力臂的步骤。
注意:也可以用一条两端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臂。
2. 力臂的杠杆力臂
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L1 【L1标在l左上角】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叫作“动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叫作“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2叫作“阻力臂”。如果把从动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动力臂,或把从阻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阻力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认识不清所致。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L2 L 2标在l右下角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作“阻力臂”。把从阻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阻力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对阻力臂的概念认识不清所致。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 F1×L1=F2×L2
作图关于力臂是要实线还是虚线,应参照课本。一般情况下为②。
①实线要在线段的两端画箭头,再标上l(abc)
②虚线要用大括号括起来,再标l(abc)
3. 如何画杠杆的力臂
1、定支点。找出杠杆绕着转到的点;
2、画作用线。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沿着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
3、作垂线。过力的作用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出垂直符号;
4、连两点。用大括号连接支点和垂足;
5、标力臂。在大括号旁边标出该力的力臂L。
4. 本人初二,跪求几道关于物理滑轮.杠杆及力的计算的题,本人物理不好,需要过程和答案,大哥大姐们,拜托了
1、通过一动滑轮用60 牛的拉力提起重为10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
(1)拉力做多少功?
(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解(1)S=2h=2×2m=4m
W用机械=FS=60N×4m=240J
(2)W手=Gh=100N×2m=200J
2、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但费距离),L1>L2时,F1<F2.
2)费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但省距离),L1 < L2时,F1 > F2.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
L1 = L2时,F1 = F2.
3、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答案: (1)17cm或5cm、8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
(2)①滑轮组的绕线方式②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做的额外功也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式无关
。
5. 什么叫力臂
支点到力(力的方向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6. 初二物理杠杆教案
教师们在教学生的同时,往往都会制定一个好的教案让学生更能理解里面的知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初二物理杠杆教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物理杠杆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②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1.2过程与方法 :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
②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②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杠杆平衡条件
2.2 教学难点 ①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杠杆平衡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奥秘吧?
观察图像中的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生】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
【板书】
杠杆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6.2 新知介绍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罐头,同学们的力气呢不够打开它。这个时候你会借助什么外界的器具?
【生】筷子、起子……
【师】那么这里的筷子和起子,为什么就能更方便地打开罐头呢?这里运用的原理又是什么?
在用
1、杠杆五要素
A.600N B.400N C.200N D.150N
7. 杠杆怎么画力臂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