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加杠杆也叫杠杆炒股或杠杆交易。
杠杆交易在股票投资中是一种常用的策略,主要是投资者通过借入资金来扩大其投资规模,以此期望获得更大的收益。具体来说,投资者使用自己的初始资金作为抵押,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取额外的资金来购买更多的股票。这种操作方式能够放大投资者的投资能力,使其以较小的本金控制更大的资产。
在股票市场中,杠杆交易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由于投资者通过借入资金进行交易,其面临的潜在损失和收益都被放大。如果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预期相符,投资者可以通过杠杆交易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如果市场走势不利,投资者不仅可能损失其初始投资资金,甚至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债务。
杠杆交易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使用融资融券账户、参与股票配资等。然而,这种策略需要投资者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充分的市场认知。建议投资者在决定使用杠杆交易之前,充分了解其风险,并谨慎做出决策。
总之,股票加杠杆是一种通过借入资金来扩大投资规模的方式,也被称为杠杆炒股或杠杆交易。虽然这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在决定使用这种策略时应该充分了解和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Ⅱ 去杠杆的含义与措施
去杠杆,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减少负债。比如你买了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剩下的70万从银行借,这就有了70万的负债,这就是所谓的“杠杆”。借钱扩大资产规模叫做“加杠杆”,还钱减少负债叫做“去杠杆”。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在使用杠杆。
从个人角度看,加杠杆最多的就是借钱买房。比如一套200万的房子,年薪5万的人不吃不喝需要40年。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攒够首付,然后向银行借钱来提前入住。
从企业角度看,很多企业因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回款慢,资金需求量大,这时候就需要向银行借钱来运作。
从政府角度看,修建基础设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资金方面,地方财政不够,所以需要向银行借钱。
银行也需要借钱,通过放贷赚钱,所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不够的时候就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借。
为什么要“去杠杆”?情况好的时候,大家都能赚钱。情况不好的时候,借的钱还不上,出现大量坏账,导致金融机构负债累累。利用高杠杆扩大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人们的需求,就会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贷款没关系,关键是怎么用这笔钱。
大多数钱被用来炒股、炒房,或者搞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而没有几个人去搞高科技和创新。这会导致社会产能结构失衡。想要搞创新,搞高科技的人贷不到钱,有多方面的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就是高杠杆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我国多年来一直加杠杆,尤其是2008年后,以高杠杆换取高增长。杠杆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不可控。
为了减少金融风险,让经济回归正常发展,必须去杠杆。去杠杆的方法包括不再贷款(缩紧信贷)和尽快还贷款(减少负债)。
央妈缩紧信贷,监管部门加强审核,不符合资格的一律不放贷,符合资格的少放贷,所以你可能贷不出款,因为市场上钱少了。
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能倒闭的就倒闭,卖了机器设备赶紧还钱。长期来看,这不行,根源在于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革。
去杠杆就像盲人做饭,一不小心就会烫伤或割伤自己,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