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涵乔财富杠杆炒股大家参与过吗哪里能加杠杆
如果需要补仓的话,觉得九五配这家的利息低。
⑵ 罗伯特·清崎的个人理论
罗伯特·清崎先生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揭示了这个世界上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人。他把人们分别放在直角坐标系的四个象限中,左上方的象限称为“工薪一族”(Employee),左下方称为“小生意人或自由职业者”(Self-employee),右上方为“企业拥有人”(Business owner),右下方为“投资者”(Investors)。他说,在很大程度上,每个象限的人按照类似的方式习以为常地安排着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和工作。但从收入来源上看,他们很不相同,生活也因此有很大的差异。 到底罗伯特·清崎想说明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E象限——工薪族
“单打独斗,靠能力吃饭;
投入一份劳动,赚一份收入。”
工薪族常说:“找份工作,好好干。”现在有一份工作不容易。为了能在职场上立足不败,大家不断装备自己。但无论怎么努力工作,赚的钱总是不够用,而且预期收入很有限。希望在正式工作之外能有一份额外收入的工薪族越来越多。他们最大的开支是子女教育和买房子。对许多人来说光这两项开支压力就很大。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许多家庭的预期开支也会加大。工薪族花钱也越来越谨慎。工薪族往往不敢想40岁以后会怎么样,说不定会突然发家?也许也还是那样?或者越来越差?
可以看到,工薪族单打独斗,靠能力吃饭。给老板干活,赚的都是自己的钱。一份劳动,赚取一份收入。在他们那儿能听到,“谈什么自由啊,旅游啊,家庭未来的开支能有份保障就不错了。”他们生活往往很被动。
总的来说,这些人期待着生活能有所改变,但是很多人只是“期望”着,并没有实践。工薪族往往把自己生活过的不好的原因归于“老板小气”“没有好机遇”等,当看到好的机遇的时候,有些人抓住了,渐渐地离开这个象限;而有的人则是不敢改变,害怕失败,想的太多。
从现实生活来讲,多数人都是从工薪族开始的,世界上很多富翁生长的环境都是很穷的,但是敢于改变的人渐渐离开了这个工薪层,不敢改变的人就盲目地过一辈子,并且安慰自己说“成功总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啊”“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没关系,够花就行。”“我天生就这命”等。从众思想是工薪阶层没有翻身的根本原因,工薪阶层只有改变了从众思想,往少数人的方向去发展,才能改变生活。
S象限——小生意人和自由职业者
“有帮手,但还得靠自己;
投入一份劳动,赚取一份收入。”
小生意人和自由职业者在生活中迈出了一大步,他们当老板,自己干。忙不过来的时候也找些帮手。希望生活能由此多一些保障,多一份自主。但他们很难给予“搭帮的人”更多的信任,结果再多的帮手,回头还是发现,“啥事不还得靠自己。”他们的生意也因个人而起伏。精力充足的时候,生意可能很兴隆;身体垮了,生意就跟着歇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生意好,人倒;生意不好,店倒。”有钱的时候担心钱会溜走;没钱的时候只能开脱“做生意就是有赚有赔”。在他们看来,生意场上有起有落,凡事难料。别人看着自己有钱,自己真不觉得快乐。
可以看到,小生意人和自由职业者基本上仍然是在单打独斗。有时候员工给自己打工,有时候自己给员工打工。做“老板”的酸甜苦辣他们都尝尽了。生活说主动也主动,说被动也被动。
所以这些老板也常想“生意怎么能走上平稳发展”?
好了,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左边两个象限。
这两个象限的人更多的时候是单打独斗,靠能力吃饭。一份劳动,一份收获。不自主不自由,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两个象限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5%。,其中E象限的人占80%以上;
那另外5%的人怎么赚钱,怎么生活呢?接下来,我们看看右边两象限的人有什么不同:
B象限——企业(系统)拥有人
“打造生意系统,建立资产;
一份辛劳,持续受益。”
这部分人纵观商海沉浮,体察民心所向,知道什么是定海神针。他们广纳贤良、人尽其才,对做生意充满信心。他们关注什么能产生持续不断的收入、怎么来做到这一点。即使历经挫折,他们仍然热情不减。他们付出不懈努力打造一个生意系统,积聚资产。生意稳中有升,收入源源不断,心态也相当富足。
目前社会上对系统拥有人的认同并不多,但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并不缺少信任,在生意上勇于开拓。社会因他们而富有活力,并走向有序经营。对他们来说,工作是一种乐趣,也是一份事业。他们奉献人生,也享受着人生。
I象限——投资者
“投资于生意系统,巩固并扩大资产;
一份辛劳,持续受益。”
现在许多人都愿意出资来参与投资活动,表面上这个人群在不断扩大,但真正的投资者仍然稀少。他们具有企业/系统拥有人的素质,能够识别什么是潜在的企业领袖,知道什么是可靠的资产和有效的生意运作系统。他们把钱放在合适的人所做的合适的事上,来保值增值。他们要的是强强合作,壮大别人,成就了自己。“富者越富”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最能充分展现。
他们信步人生,享受着无限自由。
我们也总结一下右边两个象限:
这两个象限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但他们满怀自信,也肯在别人身上投下信任。他们专注于建立或支持可靠的资产和生意系统,不断加长手中的财富杠杆。他们投入一份辛劳,换来的是持续收益。他们的生活自由自主,给社会经济带来活力和秩序,人人也能享受这种好处。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了,罗伯特·清崎想说的是,财务自由才能带来人生自由,要获得财务自由,就要具有企业拥有人的素质,关注你的资产,打造你的生意系统。最后,我真诚地祝愿大家能够成为一个企业拥有人,过上自由自主的生活。
⑶ 什么是财富杠杆作用
杠杆起放大或者是缩小的作用,财富杠杆就是用很少的精力赚了比较多的钱。精力乘以杠杆成数就是结果。
⑷ 如何看懂公司财务报表
财务三大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是展示一个公司财务状况最为主要的几个报表,如何才能看懂,这里教你几个技巧.
▌ 一、利润表的8条投资密码
1
好企业的销售成本越少越好
只有把销售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够把销售利润升到最高。
尽管销售成本就其数字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优势,但它却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的毛利润的大小。
通过分析企业的利润表就能够看出这个企业是否能够创造利润,是否具有持久竞争力。
企业能否盈利仅仅是一方面,还应该分析该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它是否需要大量研发以保持竞争力,是否需要通过财富杠杆以获取利润。
通过从利润表中挖掘的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个企业的经济增长原动力,因为利润的来源比利润本身更有意义。
2
长期盈利的关键指标是毛利率
企业的毛利润是企业的运营收入之根本,只有毛利率高的企业才有可能拥有高的净利润。
我们在观察企业是否有持续竞争优势时,可以参考企业的毛利率。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如何。
如果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在较高的水平;
企业就可以对其产品或服务自由定价,让售价远远高于其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成本。
如果企业缺乏持续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就只能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来定价,赚取微薄的利润。
如果一个公司的毛利率在40%以上,那么该公司大都具有某种持续竞争优势;
毛利率在40%以下,其处于高度竞争的行业;如果某一个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低于20%,那么该行业一定存在着过度竞争。
3
特别关注销售费用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
关注时可与收入进行挂钩来考核结构比的合理性,另外,对于固定性的费用可变固定为变动来进行管控。
4
衡量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的高低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销售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不容轻视。
我们一定要远离那些总是需要高额销售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的公司,努力寻找具有低销售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的公司。
一般来说,这类费用所占的比例越低,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就会越高。
⑸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现货): T+0交易,进出自由 双向交易,随意做多做空 以小博大,5倍的财富杠杆 简单快捷
河北航证纺织 大宗现货免费开户高返佣
⑹ 财务杠杆的作用有那些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ebit/[ebit-i-b/(1-t)]
财务杠杆系数可说明的问题如下:
①财务杠杆系数表明息前税前盈余增长引起的每股盈余的增长幅度。
②在资本总额、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盈余(投资者收益)也越大。
(3)控制财务杠杆的途径。
负债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的财务杠杆,一般可以表现为三种关系:
即负债与资产的对比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或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
在企业过高的杠杆比率的条件下,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着以下压力:
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的难度会大大提高。
假设企业的每年获利210万(未剔除债务利息前),是通过企业100万的自有资金与50万的借入资金运转而来。此时的资金结构是2/1。剔除10万元的息税后,可供分配利润为200万,每一万元自有资金可获2块钱利润。(假设企业把所有可供分配利润全部给普通股股东)
若资金结构发生变化,变为50万的自有资金与100万的借入资金。息税前利润还是210,那么肯定就不止剔除10万元息税了。撑破天20万。还剩190万的可供分配利润。每一万元的自有资金可获利3.8元。
这是你就要决策一下用那种资金结构比较好?除了考虑获利,还要考滤偿债。
给你一个例题,让你具体体会一下。
某公司欲筹集400万元以扩大生产规模。筹集资金的方式可采用增发普通股或长期借款方式。若增发普通股则计划以每股10元的价格增发40万股。若采用长期借款,则以10%的年利率借入400万元。已知该公司现有资产总额2000万,负债比率40%,年利率8%,普通股100万股。假定增加资金后息税前利润500万,所得税率为30%。我们用财务杠杆的方法来分析下,到底采取什么方式增资。
不知你有没有掌握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法?
通过计算,得当息税前利润为204万时,采用何种方式增资都是一样的,如果超过204万,那么采用长期借款方式,对普通股股东有利。
我们也可以用财务杠杆来进行决策。
主要用的是DFL的简化公式:DFL=EBIT/(EBIT-I)
计算出的DFL肯定是采用长期借款时的大。
参考资料:http://www.ooyao.com/bbs/html/20075/3479.htm 简单的说 就是固定的利息费用对每股净利润的影响 由于存在固定性利息费用 放大了这种影响 使得每股净利润的变动幅度超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
在资本总额及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账务利息通常都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如利息、融资租赁租金等)就会相对减少,就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反之,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增加,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盈余。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作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
⑺ 什么是财富杠杆原理
经济中的杠杆主要通过负债,用较少的本金支配更多的资产,撬动更大利润。具体的经济杠杆有: 1、政府杠杆:地方政府债务; 2、宏观杠杆:银行资产对GDP占比; 3、企业财务杠杆:企业负债。
⑻ 私募股权投资如何利用杠杆
所谓私募股权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并购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资金,那么,私募股权并购基金该如何利用杠杆呢?
以杠杆收购为主要模式的并购基金的收购可以创造公司价值,会让企业变得更加有效。这种价值的创造来自卓越的管理——好的计划、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好的经营方式;价值的创造来源于能动的董事会、管理层持股、资产整合和债务约束四者的协同作用。
杠杆收购(Leveraged-Buyout,简称LBO)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迅速成为美国80年代并购高潮中影响巨大的一种并购模式,目前已成为并购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
杠杆收购,是指收购主体(常常是并购基金或产业投资者)以目标公司(通常是上市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为抵押和担保举债融资取得收购资金,收购目标公司的一种企业并购形式。杠杆收购的财务结构中,股权投资占10%~20%,负债占80%~90%。而并购基金并不为相应的债务融资提供担保,完全以目标公司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作为融资担保。
与经济生活中大量的重要创新一样,杠杆收购是在经济主流领域以外发展起来的。杠杆收购处在金融的边缘地带,但由于它运用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和财务杠杆,使它演变为一种强有力的融资收购技术,同时又是一项对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与价值创造产生巨大影响的金融工程。
杠杆收购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第一,资本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利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中的金融工具和机构投资者,杠杆收购融资使公司新的资本结构能起到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其中,债务的约束控制了代理成本的提升,促进了主动性提高现金流机制的形成,从而也创造了股东价值。
事实上,一方面,不同的资本结构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影响着资本结构的制度安排。正如米勒教授所言:适当资本结构的选择可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率, 而好的治理结构又能确保公司经理层得到正好为其投资所需,但又不是更多的资金来完成有利可图的项目。也就是说,资本结构可通过股权和债权特有作用的发挥及其合理配置来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之间、出资人内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和行为。
第二,债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詹森等学者认为,债务支出减少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Free Cash Flow), 从而削减了经理从事低效投资的选择空间。在公众公司收益下滑的过程中,负债的核心问题是自由的现金流。
詹森(1991)对债务的作用得出了如下三个结论: 一是对现金流流失的控制。债务约束会帮助限制现金流的流失,通过强迫管理者偿还他们应该保留的资金,债务实际上是权益资本的替代品,在这种机制下,管理者会分散现金流而不会投资在低回报率或者是亏损的项目上。
二是债务是一个有力的适应变化的代理制度。对于所有为过度举债而陷入焦虑的公司而言,过度使用杠杆会起到副作用。它会使一个公司破产,卖掉部分公司股份,再重新关注于少量的一些核心业务。
三是预警作用。在其它环境中,债务合约的背离会创造出更大范围内的危机,从而促使高层做出更快的反应。
四是债务能够迫使管理者们采取一些价值创造的政策,他们通常不愿意采用这种政策。
在杠杆收购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债务约束作用,带来了公司治理的变革和股东价值革命,这已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所广泛接受。自19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了杠杆收购的治理模式。
杠杆收购向世人展示了金融结构对于公司价值创造的积极意义:融资方式不仅影响到现金流的分布,也影响到它的管理方式;价值创造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追求,杠杆收购的财富积累,不是短期的行为,也不是一种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它是积极的努力和对周围事态长期警觉的结果;是管理者与所有者利益和谐统一的结果,也是对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的结果。
杠杆收购对价值创造影响深远
收购的成功,最终取决于以价值创造战略为核心,把所有权激励与收购的财务结构、监督机制联系在一起,并促使它们的相互作用。杠杆收购中的价值创造是基于金融资本家作为股东所提供的咨询、决策和激励与控制。
第一,收购和掌控董事会——控制权约束。杠杆收购组织代表着拥有公司大量普通股的投资人,其掌控董事会的一个重要动机,在于使公司长期价值创造计划能够不受干扰地实施。在管理层和杠杆收购组织之间的责任分工一般是,经营战略的决定权和操作的选择权在管理层,而公司财政支出的控制权则在杠杆收购组织。
一是为了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要适度给经理自主权,遵守避免干预过程管理的原则;二是并购基金控制着董事会,而董事会应高度重视价值创造的决策和管理;保留着对董事会的多数控制权;三是董事会与管理阶层间不断进行沟通与讨论。
些控制董事会的措施,确保了董事们致力于达到股东所要求的目标。美国越来越多的公司现在正部分或全部采用这些措施,股东也越来越多地根据他们的意愿来评价公司董事和管理者这方面的行为。
第二,达成利益共同体——(MBO)利益协同。收购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使目标公司中尽可能多的人成为股东。如果经理们确实为股东(包括他们自己)的最大利益着想,他们就会正确地平衡公司所有成员的利益,会更加有效地致力于增加企业的长期和短期价值。将经营者和股东利益统一起来的经营目标,是杠杆收购投资于任何企业的一个前提。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是管理层持股(MBO)。并购交易结束后,管理层持股使收购后的公司能够大大提高绩效,即通过使经理们将相当多的个人财富(80%以上是借来的钱)投资于他们所管理的企业中,把他们变成为所有者,他们就有相当大的动机所有股东的最大利益服务;二是建立股票期权机制。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是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期权合约。股票期权使雇员能够享受公司股票增值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三是股票增值(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机制,即雇员可以以现金或股票或两者兼有的形式获取期权差价收益;四是建立管理薪酬机制。
实证分析显示,杠杆收购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使用财富杠杆把股权中一部分分配给管理阶层,构建管理激励机制,与管理层达成利益共同体,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另外,由于在大多数杠杆收购案例中,这些公司的管理人员也参与了收购活动, 所以大多数杠杆收购同时也是管理人员收购(MBO)。杠杆收购使处在边缘中的MBO成为公司治理的主流工具。在MBO中,由于收购活动的发生,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动机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股东价值的增加。
第三,结成伙伴关系——经营协同。成功的收购必须使所有者认同经理们的价值观。杠杆收购的合伙人机制通过MBO,以一种迫使每个人都关心企业长期生存能力和价值创造的方式把外部投资者(战略性买主或金融性买主)和经理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其目的是使其中的每个人不仅把获利能力和短期经营业绩的改善相权衡,而且与投资、创新和保值的长期战略相联系。
资产整合与价值创造
杠杆收购后,企业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剥离资产、削减劳动成本和再次上市来取得现金流和创造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整合能给公司带来更丰厚的现金流,整合是最有可能进行价值提升的工作。
Jensen(1989)认为杠杆收购的管理、补偿和金融结构直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和价值的回报。他认为,资产负债比率是杠杆收购的一大优势。究其原因,一部分可能是由于为了偿还债务而不得不努力卖出资产而收回现金,历史经验的证据也能对上述陈述做出相应的支持。Kaplan(1989)对杠杆收购者出售重组目标企业的频率做出了统计。在一年内,42家杠杆收购公司中的16家卖掉了至少10%的被全部买断的公司。美国学者Bhagat,Shleifer,Vishny(1990)提供了杠杆收购方比非杠杆收购方更倾向于将资产变现出售的证据。
有关整合创造价值的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证据是,马斯卡里拉和维兹派恩对重组活动的研究。他们发现,自杠杆收购操作后,全部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72个中有54个)都进行过至少一次的公司整合活动。这些活动中有资产重新调整(生产设施的重组、资产剥离等)、成本降低计划的启动、以及营销战略的改变(包括产品组合、产品质量、定价以及顾客服务)。这些公司重组的结果是,所有权私有的企业在经营绩效上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35个数据可得的案例中, 处于杠杆收购和再次公开上市(SIPO)中间状态的企业(期间中值为29个月)以不变价格计算的销售额增长了9.4%,毛利润和经营利润分别增长了27.0% 和 45.4%。
杠杆收购的资产整合,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剥离和出售低效资产和部门, 从价值毁灭型项目中抽回资本;削减和控制管理费用,降低代理费用;裁减冗员,简化公司管理机构;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市场附加值(即公司的市场价值)。
⑼ 高杠杆基金都有哪些
毫无疑问,牛市来临时,精明的投资者通常会选择业绩弹性和估值弹性较大的小市值股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运用积极的公司、开展融资融券活动,甚至直接投资于期权或者期货,通过这些“投资杠杆”给自己带来财富的精彩放大。
对于稳健乃至保守的基金投资者来说,如何寻找牛市时期的“财富杠杆”,以最低风险获得最大收益?
封闭式基金:“强杠杆效应”优势明显
如果投资者没有能力判断出未来的“冠军基金经理”来自哪只基金,那么封闭式基金或许是唯一,也是最佳的选择;如果投资者拥有预见未来“冠军基金经理”的水晶球,那么选择买入一些封闭式基金,在未来3年内也同样将有助于提升收益/风险比。
整体而言,当前封闭式基金生存环境已出现重大转折,并且正显示出巨大的投资价值,其中的奥妙就是封闭式基金牛市初期大幅折价带来的风险极低的“强杠杆效应”。
譬如,你有1.5万元,如何投资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若投资于某只封闭式基金(交易价格为1元,而基金净值为1.5元,剩余年限10年),可以购买1.5万份额,而投资于开放式基金(假设基金净值为1.5元),仅可获得1万份额。从短期来看,假设两年后封闭式基金净值仅上涨20%,为1.8元,而开放式基金净值上涨30%,能达到1.95元。但封闭式基金进行分红和折价率随期限缩短而降低,两者只要发生其一,就有较大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开放式基金收益水平。事实上,封闭式基金两年内只要分红0.30元,即使折价率不变,也可以获得与开放式基金相当的30%收益率。随着时间推移,按平均计算(实际情况可能是加速的)两年折价率至少缩小6%以上,收益又将因此增加10%以上,因此即使仅依靠折价缩小,封闭式基金的两年累计收益同样超过30%。因此短期来看,若封闭式基金分红和折价缩小同时发生,那么封闭式基金整体跑赢开放式基金几乎是必然的。
从长期持有角度来看,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杠杆优势更加明显。该杠杆最大的优势是上涨时有杠杆效应,下跌时杠杆作用消失,因为下跌时有期限契约提供足够保护,只要持有到期几乎无风险。当初按照净值2/3价格买入的封闭式基金,持有到期后相当于每年都提供5%的收益保护。
小盘基金:巧用资金杠杆中的“快鱼”
牛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板块轮动,热点不断,较小的资金规模有利于打游击战和运动战,只要操作得当,往往能够通过紧随热点而赚取更多的超额收益。因此,在牛市时期选择一个由良好管理人运作的、规模在20亿以下的中小盘基金,往往能够通过基金管理人有意识地提高资金周转率而获得资金杠杆效应,取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但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小盘基金净值的迅速上升,往往会招来大量申购,导致基金份额急剧上升,小盘基金最终演变成中盘基金、甚至大盘基金。这不但对原有基金管理人的资金运用能力提出新的考验,也降低了资金实际周转率,从而导致基金从拥有资金杠杆的“快鱼”演变成为了行动迟缓的“大象”,其继续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一个可供替代的选择就是购买小盘封闭式基金。
考虑到近年来封闭式基金一旦净值表现出色,基金经理就升任去管理开放式基金,这可能导致小盘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增长缺乏持续性。如果选择那些非明星经理制的基金管理公司,这种明显滑坡现象出现的概率就小很多,较典型的就是易方达旗下的几只小盘封闭式基金。
指数基金:中小盘指数基金是首选
牛市中,小市值股票表现通常远远超过大市值股票,因此买入大盘指数基金的收益可能远远落后于买入中小板指数基金的收益。目前,中小企业板市场股票数量不足60只,且市值规模严重不平衡。苏宁电器在中小板中的地位类似于主板市场的中国石化,而中国石化受到中国银行等不断发行的大盘蓝筹股挑战,其市场地位不断降低。
这对于中小板指数基金将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一是未来的中小板指数基金将更容易被操纵,波动比预想更大;二是作为一个高成长基金,未来急剧扩大的基金规模非但不会像主动型基金那样产生超额收益的摊薄效应,相反很可能出现自我增强和自我膨胀效应,导致中小板指数的持续大幅飙升。
因此从短期来看,未来中小盘指数基金面临着较大的过度波动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小市值股票所提供的更高成长性仍会体现为持续超额收益,中小指数基金也理所当然成为牛市时期可供选择的重要杠杆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