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移动重物ppt
怎 样 移 动 重 物
[ 2007-6-20 15:53:00 | By: 王剑 ]
2、怎 样 移 动 重 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单器材做杠杆平衡等观察实验,做实验记录,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和改造自然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
演示材料:各种工具(剪子、钳子、等)、硬木版、粗铁丝、投影课件、杠杆三点示意图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教学难点:分析生活中常用多种工具,理解体验各种工具往往是杠杆的变形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山上滚下来一块大石头挡住了道路,你能想办法把它移到一边去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讲解: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方法,其中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棍来撬。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叫做杠杆。书: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移动的硬棒。(板书:杠杆),
在杠杆上有三点: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被沉重的大石头压着的那点叫做重点(板书:重点),这个点承载着大石块的重量。手握住杠杆对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板书:力点)
2、指导学生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1)讨论: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是不是只要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
(2)研讨实验方法
讲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作个实验:(出示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有些象我们平时玩过的翘板,这块木版上画有刻度,在这里我们叫它杠杆尺。
讨论:你能有几种摆法使木板平衡?
各组领取实验材料
(3)分小组实验:
讲解:下面各组准备实验,看看你们能有多少种摆法使木板平衡,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4)汇报实验结果(汇报时可演示自己的实验)
分组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有什么发现?你知道了什么?
(5)教师小结(边演示):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可以知道,使用杠杆提起重物,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才会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就会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会不省力也不费力;
(6)实验:提问:把支点朝上,是否也省力?
用你做的小秤研究研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3讨论交流
师述: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
4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谈话: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能说出几种并讲出其中的道理吗?
(1)(出示剪子)讨论:剪子是不是杠杆?那里是支点、力点、重点?要剪一块很硬很硬的纸板,把纸板放在剪刀的哪个位置剪比较省力?为什么?
(2)(出示钳子)讨论:钳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力点、重点?为什么用钳子能截断很粗的铁丝?
(3)(演示用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的把钉子拔出来?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力点和重点?支点到哪一点的距离比较长?
(4)出示(镊子):这是什么?镊子是不是杠杆?在镊子上,哪里是支点、力点、重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比一比镊子和剪子夹粉笔头,那种工具比较方便?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象一根棍。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为了工作方便,有的还是费力的。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装置”
2提问: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
3讨论: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
四、布置作业
观察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的?
五附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案
实验题目:力点的位置与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假设和预测:当力点的位置与支点的距离越大时,用力会变小
实验器材:杠杆尺(中间可以自由转动,带有均匀刻度的直尺)
钩码、弹簧秤、铁架台、笔和记录纸
实验过程:1、将杠杆尺的中间悬挂在铁架台上,作为支点
2、用两个钩码悬掉在距离支点左边两格处
3、用弹簧秤分别拉在杠杆尺右侧的不同的位置上,
使杠杆尺平衡
4将弹簧秤在不同位置上的数据记录下来
5分析表格里的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
『贰』 如何学习财务数据分析,有哪些好工具
其实,随着企业ERP系统普遍以后,核算不再会是财务工作的重心。财务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将业务数据转化成财务数据再转化成可视化图表/dashboard给管理层做分析。相应的,工作也应该从收集、统计数据、做报表转变为分析数字背后的经营问题,上升到和管理层攀谈的程度,才是好的发展方向。
1、试着将程序性的工作用工具替代掉。
比如日报、周报、月报这类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可以交给报表工具,简单的展示分析交给BI。ERP的报表功能不全面,自由度也不高,现在很多报表工具都可以做到实时的数据填入和读取,做一张固定的模板,写好逻辑,自动导出就行。这个技术不够的话可以和信息部提需求,联合开发,或者小需求用VBA钻研一下也能解决大部分。
2、汇报时用好PPT和dashboard
其次,分析之后,成果需要展现被管理者认同才能实现初步价值。在汇报时,最直接的办法是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展示管理层关心的指标和数据。用简明的Dashboard来呈现,所以业余学习一些BI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从系统里面提取出凭证明细账数据到PowerPivot数据模型里,可视化呈现各类产品的成本构成并找到可改进的地方。带着成果和解决思路向领导汇报。
3、沉下来学习财务分析,拓展知识面
然而,关于分析,汇报展示是一方面,背后对财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你的分析是否严谨和扎实。所以除去以上说的报表工具、BI分析工具,最重要的是沉下心来学习财务分析,成为财务专家。
1.常规报表比如财务三大报表,可以用报表工具开发成固定模板,形成固定报表,只要数据导入就能实时查看,避免常常去处理数据。比如下图由报表工具FineReport制成,通过设计好一个固定模板,表头字段,计算公式,数据和数据库实时同步,实时在web端展示,可打印,导出,邮件抄送。
FineReport报表
FineReport报表
FineReport报表
2.利用自助式BI做dashboard来分析
首先EXCEL对数据的处理性能是有限的,传统报表工具做出来的数据就是1、2、3……表格式的数据导致大量筛选、复制、粘贴、核对工作。而且Excel很难实现实时数据更新,只做一个分析,前提是要收集好数据在输入表格。以上可以利用BI工具FineBI制作dashboard来解决,形成一个财务管理驾驶舱。操作上是将数据字段拖拖拽拽生成一个个分析图表,共同组合成一个主题的分析。
FineReport报表
而制作dashboard的关键在于在你要展示哪些关键指标,这个就和业务挂钩了。
财务报表是最直接,也是最需要静心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版块。学习财报,大概分为4个层次:
①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三大表)及各张表所反应的基本面;
②理解各报表基本要素(指标)的含义。如: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大概包括哪些?
③掌握财务报表常用的分析方法。如:反应企业运营能力的几个周转率指标,分别是怎么计算的,并反应了企业经营的什么信息?
④将财务报表与企业实际的经营业务相结合,来分析企业的局部经营情况;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指标
通过相关财务数据挖掘企业经营发展的相关信息,从而为评估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提供帮助。(基本分析)
组合分析:通过分析每一个证券风险收益特征,还有相关性。
行为分析:人们的心理活动,在股票大涨大跌的心理状态。通过研究群体心理学方式来进行买卖操作。
1.净现金流为正或为负并非判断企业财务现金流量监控的唯一指标,还要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企业扩张,现金流量为负;成熟了,为正)
2.现金流量结构可以反映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财务比率分析:
1.流动性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2.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
3.流动负债,企业要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偿付的各类短期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4.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由于存续期较短,它们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通常较接近。
5.常用的流动性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越高意味它们收回债款的风险越低。
流动资产过高:资产闲置。
流动负债过低:利用杠杆比较差
2是个比较常见的标准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财务杠杆比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风险指标。分析的是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企业的比较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权益乘数和负债权益比
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又称杠杆比率
负债权益比=负债/所有者权益
3个比率其实都是数值越大代表财务杠杆越高,负债越重。
3.利息倍数
1)前3个衡量债务的本金保障程度。衡量企业对于长期债务利息保障程度的是利息倍数。
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
对于债权人,利息倍数越高越安全。对于举债经营的企业来说,为了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利息倍数至少应该为1.
4.营运效率比率
1类是短期比率,另一类是长期比率。
1.存货周转率=年销售成本/年均存货
显示了企业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存货的周转次数。
越大说明,变现所用时间越短,存货管理效率越高。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周转一次需要多少天)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均应收账款
告诉我们能够以多块的速度收回销售收入,企业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周转率越大。说明应收账款变现,收回的速度越快。
总资产周转率=年销售收入/年均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盈利能力比率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每单位销售收入所产生的利润。薄利多销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每单位资产能带来的利润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成本。
特点是所考虑的净利润仅仅是股东可以获得的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权益报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其自由资本获利的能力强。
『叁』 谁能给我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幻灯片
申请的球队
『肆』 杠杆中的力臂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和对杠杆实例的观察,归纳出“杠杆是在力的作用下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能说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2、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分析、论证、评估,建立力臂概念。提高实验探究的分析、论证能力,增强实验评估意识;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采用比较法和综合分析法科学分析相关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会画杠杆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具体问题;5、在杠杆的模型建构中领悟物理模型建构的一般方法:选择样例——建立初步图示——图示改进——建立模型;在探究中领悟“科学的发现往往需要向前再迈一步”。【教学重、难点】1、认识杠杆,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2、在探究中建立“力臂”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准确画出杠杆“动力臂、阻力臂”。【设计思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吸收教材中活动设计的优点,重组教材结构,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探究活动。在活动、体验中认识杠杆,在杠杆的应用中寻求探究的需要,在探究、评估中建立力臂概念并获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整体设计由四组系列活动组成。系列活动一:认识杠杆。设置“拔图钉”、“寻找身体中的杠杆”两个层次的操作、体验活动,形成对杠杆模型的正确认知。系列活动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用弹簧测力计称象”创设探究背景,提出探究问题;通过模拟背景事件进行探究,形成杠杆平衡条件的初步结论;再通过实验论证、评估,明确力臂,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系列活动三:知识应用。通过“画力臂”完善对杠杆模型的认知,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系列活动四:课后探究。由“自学与归纳”、“观察与探究”组成,旨在加强对杠杆原理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流程图】【教学资源】实验器材:钉有图钉的木板、垫木、螺丝刀、羊角锤、扳手;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直尺、细线;视频资源:“羊角锤拔铁钉、开瓶器开瓶盖、扳手拧螺丝”录像,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杠杆活动1:拔图钉(教师)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请把它拔出来(图1)。(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拔出图钉。(教师)懂得使用工具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生活中还很多任务是采用工具来完成的。(学生)观察羊角锤拔铁钉、开瓶器开瓶盖、扳手拧螺丝(视频);观察撬石头、跷跷板、抽水机手柄(动画)。(教师)以上工具在工作时有何共同的特点?(教师)待学生回答出转动后,用flash演示并说明(图2):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lever)。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图中的O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2;活动2:寻找身体中的杠杆(学生)寻找并用动作表达出来。(教师)举例“昂首向天、提起足跟、手提重物” ;(教师)点评:尽管人体的各种运动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都是由骨骼在肌肉的作用下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现代科技工作者从人体手臂得到启发制造了航天飞机的机械臂用以抓捕卫星。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二层次的活动设计,通过用杠杆来认识杠杆,通过看杠杆来了解杠杆;通过寻找身体中的杠杆来体会杠杆,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构建杠杆模型。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出示探究背景] (教师)2001年6月22日,杭州的一位物理老师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并借助杠杆“称”出了一头质量约为3t的大像的质量(图3)。他的具体做法是用一根10m长的槽钢制作了一根杠杆,在离支点较近的位置挂上铁笼和大象,在离支点较远的位置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测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的示数。[提出探究问题] 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的大小与F2、l1、l2有何关系?[实验设计](教师)你能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出合适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吗?(师生共同讨论)模仿称象过程,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具体装置如图4:1、用木制杠杆代替槽钢,为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杠杆应在中点悬挂,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2、用钩码代替大象;3、l1、l2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4、实验中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记作F1,钩码的拉力记作F2,OA记作l1、OB记作l2。(师生)探讨步骤设计并确定实验记录表格。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步骤一: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步骤二:取F2=1N,l2=10 cm,l1=5cm,测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F1的大小;步骤三:l1、l2不变,增大F2,测出F1;步骤四:F2、l1不变,增大l2,测出F1;步骤五、F2、l2不变,增大l1,测出F1。(教师)引导学生明晰实验注意点:注意点一:弹簧测力计要调零;注意点二: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动,待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读数。[进行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参考数据):测量序号F2/Nl2/cml1/cmF1/N①11052②1.51053③1.51253.6④1.512151[实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做出分析结论:1、比较①、②,说明:l1、l2不变,增大F2,则F1 增大;比较②、③,说明:F2、l1不变,增大l2,则F1增大;比较③、④,说明:F2、l2不变,增大l1,则F1减小;2、综合分析①、②、③、④,可得杠杆平衡时: F1 l1= F2l2。3、引申分析:若l1>l2 则F1<F2 ,可以省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表达式中,F1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得的,F2是钩码的重力造成的拉力;那么l1、 l2究竟是什么呢?是指OA、OB的长度吗?[实验论证](教师)请学生采用图5的操作方式(弹簧测力计竖直上拉),用实验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实验中取F2=1.5N, OB=10cm,OA=15cm,先计算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再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请学生逐步倾斜弹簧测力计(如图6)。(学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生变化。(教师)弹簧测力计倾斜后F2、OB没有变化,是什么引起了F1的变化?[实验反思](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让F1为1.5N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假如F1 l1= F2l2成立,则l1为10cm。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寻找l1。(学生)通过测量发现l1为支点O到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见图7)。(教师)PPT演示,在杠杆中,我们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做“力臂”。(教师)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模仿称像所做的实验,结论是成立的呢?(学生)由于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拉力竖直向下,所以那时的OA、OB本就是力臂。(教师)点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以用字母表示成:F1 l1= F2l2。[探究感悟]阿基米德在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对此,你有何感想?(教师)尽管我们有着古老的文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就有了使用杆秤的记录,我们的祖先早就把杠杆应用于实际生活,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却与 “杠杆原理”擦肩而过。在今天的探究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另一启发就是“科学的发现往往需要我们向前再迈一步”。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中心,在本课重点的突破上采用了三步走,先是利用背景创设引起学生探究欲望,通过模拟背景进行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初步结论;接着通过对探究结论的验证、评估与反思明确再探方向;最后利用再探究,由学生在寻找中建立杠杆力臂的概念,在化解力臂认知难点的同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三、试一试问题一、标出图甲杠杆中的力F1、F2的力臂;问题二、图乙中,F1的作用点在A,请画出撬图钉时所需要的最小的力。学生作答,教师点评。解答如下:问题一:画力臂的方法,先找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用l1表示动力臂,用l2表示阻力臂(见图10甲)。问题二:由F1 l1= F2l2知, l1最大时,F1最小;连接OA即为最大的l1,从A点做OA的垂线向下即为F1的方向(见图10乙)。设计意图:问题一旨在加强对力臂的理解,问题二旨在加强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的同时,加深对力臂的理解。四、小结与作业(教师)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什么是杠杆,探究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中,我们通过测量找到了力臂。但这只是对杠杆有了初步认识,课后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自学与归纳 阅读书本第6页内容,解决称像问题中的计算,并归纳利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观察与探究 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有很多,它们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请观察、收集部分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如剪刀),利用杠杆原理分析它们的作用,并尝试分类。设计意图:延伸课堂探究思维,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