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美关系紧张对汇率的影响
5月9日至10日,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期间,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升至25%,并计划对额外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美贸易再掀波澜,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周之内贬值超千点,收于6.845,而且是在美元指数走弱的情况下大幅贬值。中美贸易战下,人民币汇率将向何处去?
我们认为,中美贸易冲突迭起势必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但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贬值的空间都没有。而若中美贸易谈判走向缓和,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更多支撑:金融对外开放带来外资流入,以及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区间,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因素。
看形势:中美贸易战势必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是市场供求推动的结果,其核心原因是中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提振了市场情绪,而与政策干预关联不大。而人民币汇率近期快速贬值,也与中美贸易谈判的反复相吻合(图1)。当前情境,与去年6月下旬美方决定加征关税后,人民币汇率的一波急贬有相似之处,但市场供求的主导性更强。当时,人民币中间价的拆解中可以看到政策助推贬值的影子;而上周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化也呈现出这一迹象,但市场供求是主导因素,逆周期因子是否助推贬值有待观察(图2)。上周期权市场反映人民币贬值预期快速蹿升,体现中美关系反复导致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转变。
看美元:人民币与美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元震荡偏强但缺乏持续大幅上行的动能,因此人民币汇率有阶段性的、较有限的贬值压力
当前,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近期受困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波折,欧洲经济复苏之路依然蹒跚反复,只有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强势的状态。不过,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表现强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美贸易谈判的转圜、得益于全球风险偏好的回升;而一旦中美贸易关系走向恶化,这一切可能都会打个折扣。根据IMF的测算,对中美之间所有贸易征收25%的关税,将使美国的GDP下降0.3%-0.6%,使中国的GDP下降0.5%-1.5%。近期,美国经济超预期的程度已持续弱于欧洲,其在中美贸易战中面临的“双输”冲击,将会进一步限制美元指数上行的空间(图3)。
看经济:外部冲击下需要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机械承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太可取
中美贸易战最直接的冲击就体现在出口上。2018年11月以来,全球出口增速大幅下挫,全球贸易向2015-2016年的形势演化。2018年对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导致这部分商品出口增速从20%下挫至-10%左右;美方此番对中国商品全面征收25%的关税,将对中国出口产生重大冲击。
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口凋敝已经构成中国经济减速的一条主线。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从20%下挫至8%,当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不再“保8”(从9.5%下降到7.9%),而是把新增就业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目标。国内政策也只进行了有限的宽松,继续践行房地产调控,当年4月12日人民币汇改也进行了一次比较实质性的改革,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从0.5%扩展到1%;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从6%下挫至-3%,当年8月11日的汇改引入了人民币中间价的市场定价,国内政策在宽松基础上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回顾过去,至少有两个启示:1)出口减速是倒逼中国加速改革调整的因素;2)出口减速要求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
当前中美贸易谈判正酣,美国率先加征关税,而中国不加干预,让人民币按市场供求方向贬值,是短期博弈的一个层面。但中美贸易谈判只要继续,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贬值的空间都没有:大幅升值,不符合当前人民币汇率并未明显低估的基本面,也会显著削弱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并可能加剧不利的资本流动压力;大幅贬值,不符合秉持重商主义理念、施压中国迅速削减对美贸易顺差的美方诉求。目前来看,中美汇率协议的大框架或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汇率部分相似:更加注重汇率(调整)规则的“公平”,而不以促成美元大幅贬值为目的。何况,人民币也不是美元指数的构成货币!
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走向缓和,那么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支撑。
第一个支撑是,金融对外开放带来外资流入。2019年,受益于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富时罗素GEIS指数集合纳入A股、彭博巴克莱指数纳入中国债券,海外资金被动流入将大幅增加,规模保守估计在1000亿美元以上。对比2018年中国国际收支总差额为1087.7亿美元,该体量不容小觑。而且,海外还可能继续主动增配中国。目前,全球资金对美国资产的配置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超高配),但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已经超过60%,中国又是新兴市场的佼佼者,海外资金的重新配置有望带来可观的外资流入。
第二个支撑是,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区间。
随着美联储暂停加息并于5月启动停止缩表计划,年初以来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倘若中美谈判走向缓和,以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以及中国政府不“走老路”的决心,中国利率下行速度应不会太快。短期内,中美利差能够提供一定缓冲,但其走向取决于中美贸易战的形势
②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关系中到底有多重要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关系中起到一个杠杆作用。它撬动着两国的经济使之保持在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局面,达到一种战略上的再平衡。
③ 政治课要做的时事政治播报 关于中美汇率什么关系的问题
这是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表现
中美汇率是美国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将1:6点几大幅度提高
其结果就会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使美国企业扩大生产增加美国就业。
这只是表面,其实质危害(以前回答过该问题先引用)
第一,阻碍我国对外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使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发生逆转
第二,加重通货紧缩,使宏观调控面临种种陷阱。
一是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产品成本走低,进而对国内价格产生一种比价效应,使关联产品价格下跌;
二是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会形成输入性通货紧缩,助长使用进口投入品部门及相竞争部门的价格下跌;
三是人民币汇率持续的升值预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超前的和赶浪头式的下行压力,造成市场运行的扭曲和紊乱,使通缩压力加倍放大;
四是持续强劲的本币升值压力和预期,还会通过金融和投资渠道对国内物价产生间接的、有时是非常强烈的紧缩冲击,如日本在日元升值诱发的泡沫经济破灭后,金融体系背负天文数字的呆坏账,出现了持续的信贷收缩,明显加重了日本的通缩。
④ 为什么今年一月美元对人民币大跌
1、10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1个百分点,随后两天,人民币汇率连续走低,而央行负责人认为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银根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但是实际上,根据“不可能三角”,既想降准释放流动性,又想汇率保持稳定,恐怕天底下没有那么好的事。什么是“不可能三角”?如下图,我们把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和固定汇率这三项分别置于三角形的三个角,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实现两项,这个很好理解,我们看三角形的每条边就知道了,举个例子,要想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就得牺牲固定汇率,变成浮动汇率,要想保持货币政策独立和固定汇率,就得牺牲资本自由流动,实行资本管制。
4、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形成了较大压力。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三次了,10月2日和3日,美联储主席连续两日表态,认为美国经济前景良好,宽松政策不再适合,未来将进一步加息直至超过中性利率,这种鹰派的表达加剧了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无疑是把刀子架在人民币上面,“我已经加了,并且还要加大力度加,你看着办”。对于美联储更激进加息的态度,特朗普也怒了,痛批美联储“你们疯了”。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的恶化、中美贸易继续站上风口的浪尖、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激进、国内货币政策的进退两难,导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形成趋势,技术上存在破“7”的可能。
⑤ 人民币汇率和美国就业是否有关为什么
肯定有关系,但这种关系只能是一时刺激美国国内的就业率,不是长久稳定的方式,但对美国缓解目前美国国内的失业率问题有一定帮助。
比如,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时,更加有利于美国国内企业向中国的出口,同时也可以限制中国企业对其的出口,进一步刺激美国国内经济,经济越有活力的国家相应的就业率就越高,反之在金融危机下经济发展速度低迷甚至倒退导致企业生存不下去再导致企业倒闭关门最后导致人民失业。
但这个并不是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的根本性问题,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更看重利益,所以在资本家大肆攫取利益的时候导致分配的不均衡,民众难以维持生计。这个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而这个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点。这也与目前中国国内的很多问题相类似,在邓爷爷的理论下造就了中国目前5%的富贵阶层,但90%的资本或者社会资源也集中在这些人或者企业中(国企也算),这个也是目前国际经济震荡使得中国民众的CPI指数上升原因之一。国家目前已经在对此进行调节,至少在中央的政策上已经有了先富带动后富,全民小康的思想。
⑥ 假如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上任以来首次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或许对东道国政府在国际经济问题上有时采取的模棱两可但又合乎法律要求的做法深感困惑。根据美国公法100-418号第3004款,对于中国这样对全球其他国家有经常项目盈余或对美国有高额双边贸易顺差的国家,美国财政部应对其是否操纵汇率,阻止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者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不公正的竞争优势作出评估。
左右为难的财政部长斯诺(John Snow)是否愿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相应采取某些制裁措施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美关系中最关键的“著火点”。不幸的是,美国国会议员和许多经济学家(如果还不是大多数的话)都没能认识到中国实行钉住汇率制度的动机所在:他们选择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保证国内金融稳定,而不是为了在国际出口市场获得不应有的贸易优势。上述法律条文将经常项目盈余视为所涉及国家操纵汇率的实质性证据,这是错误的想法。
的确,中国的贸易顺差非常庞大,而且还有可能继续扩大。从2000年到2004年,中美贸易顺差在世界各国对美贸易中是最高的。但2004年之后,石油出口国对美顺差合计规模一直都高于中国。
不过,两者关键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产品出口,这个出口大国让美国制造业感到了很大竞争压力,而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则被视为向美国企业输血的必要做法。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国会议员们认为来自中国的是“不公正”的竞争,而顺差更大的石油出口国则没有这顶帽子。而且,在美国庞大且不断上升的贸易赤字里,对中国的“赤字”已占到四分之一左右。今年截至目前,美国的贸易赤字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
第3004款不能分辨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及美国的贸易逆差反映了中美两国在储蓄率方面一高一低两个极端的情况。这种差距靠汇率调整是无力改变的。中国人的储蓄额甚至比国内投资额(占GDP的40%)还多;相比之下,美国的国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16%-17%,处于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而储蓄水平更是低得多。结果是,中国(像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很自然地总体上处于经常项目盈余状态,而美国处于赤字状态。
造成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来自商品贸易的部分大于服务)的原因之一是美国从其他国家借钱来弥补自身储蓄的不足。如果没有这些来自别国的储蓄使美国人得以消费更多商品、享受更多服务,美国将发生信贷危机。利率会升高,投资(无论是工业投资还是住宅投资)会下降。如果从外国的净借款突然减少,并引起经常项目赤字迅速下降,而美国人储蓄不足的情况没有改变,那么,美国经济将被迫进入一个类似1991-92年“信贷危机”时期的周期性下滑阶段。另一方面,如果这种减少是逐步的、延续多年的,那么,随著国内投资和经常项目赤字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应下降,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也将放缓。
有两个要点必须认清。首先,汇率调整并不能纠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以及储蓄与投资关系的失衡。其次,如果美国的储蓄率能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那么经常项目赤字也就会逐渐减少——从而无需对美元兑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名义汇率作任何重大调整,包括人民币。
美国储蓄规模的增长必定来自两个渠道:联邦政府和普通居民。(美国企业利润留存的储蓄很丰厚。)美国政府必须做出艰苦努力,削减联邦财政赤字。目前占GDP 3%-4%的赤字规模不啻是吸干全国储蓄的无底洞。用国际标准衡量,美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已经严重偏低。要解决美国人偏低甚至已是负值的储蓄问题,从理论上讲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但可以考虑带些“强迫”色彩的措施,比如在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计划之外再构建一套全国性的退休金计划。在这方面,新加坡的公积金(Provident Fund)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模式。
但是,设想一下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原因错误地断定为汇率问题所致,那会怎样呢?20多年前,当日本对美国出现创纪录的双边贸易顺差时,美国政府持续向日本施压,要求其提高日圆汇率。日圆果真从1971年的1美元兑360日圆一路飙升,直到1995年4月达到1美元兑80日圆的顶点。但由此也引发了80年代末期日本股市和地产市场的严重泡沫,1991年泡沫破灭后日本随即步入通货紧缩时代,陷入零利率怪圈,整个90年代成为日本“失落的十年”。但是,尽管日本GDP迅速下滑,日圆升值也并没有显著压低日本贸易顺差占其GDP的比例。实际上,经济低迷导致的进口萎缩抵消了日圆升值使出口减少的影响。
中国会重演这一幕吗?1994年至2005年7月21日,中国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人民币8.28元一线,并调整国内货币政策来保证这一点。这套政策的理念是,中国正在经历重大的金融转型期,国内各项货币指标很难解读,因此借用美元汇率来锚定中国的价格水平。这在熨平前一次国内价格激增和经济飞速增长时已经见效。90年代中期高高在上的通货膨胀率逐步回落,向美国靠拢——这一现象验证了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现在,中国承受著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这压力主要来自美国。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一直在缓慢升值——迄今只有3.5%。但3004款是促使美国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内容。2006年,中国CPI指数已降至1%,而美国同一指标超过3%。显然,人民币进一步大幅升值会将中国推入CPI开始下滑的境地。的确,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活力十足,但如果在错误理论指导下迫使人民币升值,就不能排除发生类似日本通货紧缩式经济衰退的可能。
那么,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胡锦涛和布什应该在什么基础上达成调整两国贸易失衡的共识呢?中国应该鼓励私人消费,以便消化巨额储蓄。中国刚刚制订的新的五年规划已经指明了这一方向。但美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严格控制联邦预算赤字,以弥补国内储蓄的不足。如果中国信守承诺,但美国不了了之,那么中国减少的贸易顺差(即减少对美国的借款)就意味著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利率会进一步上升。但是,不论这样一项广泛共识能否达成并实施,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对3004条款的解读都应该是直截了当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汇率操纵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好基本保持现状。
⑦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关系 1500字,急啊急啊……
美国的长期战略国策当然是遏制、延迟中国的复兴,毕竟,老大只能有一个!——这是基调!
只要中国不高兴,美国自然就高兴!问题是现在中美已经相互绑架,相互制约!美国捏着中国的睾丸,中国揪着美国的大鼻子!谁用下力,对方也得嗷嗷一阵子!当然,还是中国处下风!但是中国目前貌似要迎头赶上,渐渐摆脱处于下风的弱势,美帝当然要急!特别是危机后,处境更加不妙!不行,得想辙整整你!——这是现状。
人民币升值,就是美帝想的辙之一。这对美国来说有2大利好,其一为阳谋,可以增加中国出口成本,打压中国贸易,提振美国对中出口,增加产业内就业机会,减小逆差!其二为阴谋,美国投机政治资本已经在中国大量布局,看看干系你生活的产品,还有哪里没有外资的影子!据说高盛在中国养猪,你说邪恶不邪恶!更不要说楼市、股市里的一大堆牛鬼蛇神!资本获利出逃的路径只有一个:拉高后抛盘!所以,想想,谁在期盼人民币升值!?谁将获利!?
当然,一旦资本胜利大逃亡,中国也就危机了!
好了,尝试给你提供一个骨架,你展开就行了!要有理有据的写明白,1500字远远不够吧!
⑧ 中美关系
毫无疑问,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一直以来,中美关系都是中国外交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所以,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仅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和平与稳定。
自从1979年中美建交30多年以来,虽然麻烦频频,但双方“稳定”这一大的主题始终没有改变,而且,似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中美两国在如何处理双边关系这一问题上,一直都比较理智和成熟的,而且,必须成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中国不能随随便便与美国发生摩擦,即使发生了一些摩擦,我们也是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如果仅仅因为一些小的贸易摩擦,就影响到了中美关系的话,那美国势必也会抓住这种小缺点,小题大作,在各各方面为难中国,而一旦中国受到了美国的各种不公平待遇,首先势必会在经济上遭受巨大的损失,从而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我国的社会稳定肯定不利。所以,我国政府肯定会竭尽力去维持中美友好关系。当然,如果中美关系破裂,对美国也会有着强烈的影响。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美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势必也会考虑同样的问题。
最近,朝韩关系突然变得异常紧张,而且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天安舰事件后,朝鲜当局宣布与韩国当局断绝所有关系。朝鲜在处理朝韩关系这一问上,就一直是不明智的。本来就是邻国,而且,本来就是一家人。为何在面对天安舰事件是如此地不冷静?本来,他们两国人民流着相同的血,为何又如此仇视?朝鲜和韩国就像两个长不大的小孩子一样,发生了一点儿小摩擦,就小题大作。确实,朝鲜可以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战,但殊不知,一旦开战,美国肯定会以维和的名义驻兵韩国(美国最擅长维护别国的和平),到时损失最严重的肯定是朝鲜而非他国。而且真如此的话,美国在韩国的驻军肯定大大增加,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影响力。所以,只能用一句话来奉劝鲜当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以,希望朝鲜在处理朝韩关系上能够显得更成熟一些。这样,中美关系才不至于在接下来的短时间里变得更为不利,同时,也不至于使朝鲜人民遭受战争的灾难。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肯定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所以,美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给中国政府造成压力也是情理之中,但似乎近几个月来,美国的行为变得不可理喻了。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中美两国是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但对于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中国则不是能一直可以忍下去的。毕竟,一个中国是不争的事实,对台军售必须要经过大陆政府协商,而且,国家宪法规定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器,但不能对大陆政府构成成威胁。但美国政府,一再无视中国政府的主权,私自对台军售,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变本加厉,美国这种行为,一次又一次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相信,中国政府的忍耐力是足够强的,毕竟中美关系是一个大到不能倒的国际双边关系,中国政府出于各种原因,都必须忍耐。但是,一个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更何况是一个东方大国面对美国如此频繁的“挑衅”呢?所以,如果美国在未来的时间里,再有更多更过分的举动的话,中国政府有可能会“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所以说,中美关系并不一定一直是完好无损的,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变数,到底中美两国的关系会朝何方向发展,这就要看两国政府高层在未来的时间里会作出什么样的举动的。毕竟,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定数的,国际关系也是如此。
⑨ 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金融暗战:
逼人民币大幅升值
郎咸平在今年4月就曾警告国人,继成功打败欧元、维护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后,美国一定追寻下一个政治目的,那就是对付china。他认为,为了美国经济尽快复苏,为了不失去领导世界的地位,大约有30%的可能性,美国将对中国发起汇率大战。
当时,在美国还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际,中国经济在全球相对较好的表现,让全世界的china威胁论再度抬头。“中国可能左右世界的未来;中国与美国可合作成为G2,以携手领导世界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G2,就没有G20。”如此这般的种种言论,彷佛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经济非常强大的中国。
可是,正为这些言论沾沾自喜的国人,根本不相信郎咸平的警告。美国那边,却正如郎咸平所担忧的那样,悄然地展开了行动。
早在今年8月,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开出的一份报告,对各国的基本汇率进行了评估,其中提到让人民币贸易加权的有效汇率至少升值20%,对美元汇率则要升值40%。
9月下旬,在纽约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一如既往的表达互惠善意,但美国总统奥巴马却劈头盖脸般抛给中国领导人一句话:人民币应该升值,中国的出口应该减少。
由于全球很多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自然就有不少国家跟进。10月3号,七大工业国(G7)在土耳其联合发布会议公报,敦促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第二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度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向中国施压。
⑩ 中美关系(追分100)
中美贸易关系正处于敏感阶段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谈中美贸易摩擦
9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向中国提出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要求;10月,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和商务部长埃文斯先后访问北京,表示了对中美贸易逆差和公平贸易环境的关注;在10月举行的APEC高峰会前,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时,也提及了相关问题。
日前,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来华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本报记者就中美贸易摩擦对她进行了采访。她说,有关中美贸易关系的辩论正在美国展开,这意味着过去两年平静的美中整体关系正在接近一个敏感阶段,而这个阶段将会持续到美国周期性经济复苏之后,持续到明年美国总统选举之后。
巴尔舍夫斯基曾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曾是美国的贸易谈判首席代表和贸易政策首要制订者,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入世协议即是在她的任期内达成的。中国人对她的印象是“强硬但令人尊敬”。巴尔舍夫斯基现任威凯平国际律师事物所资深合伙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她做了“美中经济关系:挑战在前”的演讲。参会的一位高层人士说,她的演讲“刺耳却十分中肯”,和其他美国官员相比,中国人更喜欢接受她的意见。而她的老对手、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也当场表示,将会把巴尔舍夫斯基的精彩演讲稿转交给中国领导人。
贸易摩擦会动摇中美关系基础
巴尔舍夫斯基说,在1999年两国达成中国入世协议和其后一年关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辩论之后,到2000年,两国政府事实上已达成一个新的、相当稳定的共识。这一共识是三个因素的总和:对两国关系一旦发生根本性问题将产生的后果,两国政府有清醒的认识;对双边贸易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长期成功,两国有强烈的共同利益;在亚洲金融危机、朝核问题、中亚问题等一系列地区性问题上,两国有共同的立场。在这样的共识下,两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带来了美中关系15年来的第一个持久的平静阶段。但在最近几个月里,华盛顿对美中关系的争辩已经再次开始。
巴尔舍夫斯基认为,与20世纪90年代的辩论相比,这些摩擦并不直接指向中美政治关系的核心,而一直集中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但是,其重要性不应被低估。短期内,这种辩论可能波及到政治领域;长期来看,这一辩论涉及的是处在中美关系中心位置的经济问题。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美贸易问题颇似当年日美贸易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指责日本只重商业利益,逼日元升值,最终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巴尔舍夫斯基对这两场辩论做了对比,她说,美日关系的脆弱之处是可以解决的,因为日本是美国的盟国。这一点总会对涉及经济的国会决定和行政部门的政策,发挥抑制性影响。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不是盟国。虽然两国在有共同基础的问题上可以密切合作,但两国的安全关系颇为复杂,有时候容易波动。在此情况下,经济对美中两国关系整体稳定的影响,远比经济对美日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
中国已成为了美国国会以及下届总统竞选进行贸易政策辩论的中心议题。一项有7位参议员提出的议案,要求除非中国同意人民币汇率浮动,否则将对中国商品征收27.5%的关税。还有人提议,要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另外,也有人要求根据贸易法对中国的货币措施进行调查。巴尔舍夫斯基表示,这些提议很少能变成法律,但是立法建议的提出,是国会意见和广泛的美国社会意见的指示剂,而且是对行政部门施加压力的一种强有力方法。
上月,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孟克文在北京指出,美国商界已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普遍支持加强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在中小企业的压力下,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立场正在和其他传统上反对与中国深化经贸往来的团体靠拢,而大型企业此时却又因为不满中国开放市场的进度而不愿为中国说话。“如果国会现在召开一次听证会,要找一些企业举证指责中国,很多人会愿意出面,但是如果要一些大企业来为中国说话却不容易,他们现在都袖手旁观。”
美国加大指责火力的背后
美国抨击中国的背景是:美国经济衰退已持续3年。2001年和2002年,美国就业率降低,标志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持续两年的减弱。如果今年的就业率继续降低,将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首次。这些岗位流失的大部分,发生在制造业。美国报纸充斥着关于工厂倒闭、市长忧心重重、白领失业、家庭焦急、贸易竞争以及潜在的经济长期低迷的报道。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人惊叹。从1997年到2002年的5年中,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从620亿美元跃至1250亿美元,2003年可能会达到1600亿美元。按照美国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在2002年达到了1030亿美元,2003年可能超多过1300亿美元。
巴尔舍夫斯基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增长不仅迅速,而且集中在经济中最容易注意到的部分,即美国人在当地市场上、在壁橱里、在厨房和办公桌上看到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商品铺天盖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日前对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提出建议,“中国愿意进一步增加从美国的进口,但我们也希望美国减少或者取消对中国出口的限制。”对此,巴尔舍夫斯基表示,美国认为即使开放高技术领域,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因为美国计算过,这样做只能增加3%的对华出口。另外,很多美国政客还担心中国将高技术产品用于军事用途,这样政客们将受到巨大的压力。他们不愿为此承担风险,因为对于他们来讲,最高追求就是“重新当选”。
面对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巴尔舍夫斯基表示,“我不认为人民币浮动汇率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她说,当美国民众对两国贸易状况不满时,就会找一个最明显且最容易被攻击的目标,人民币汇率就承担了所有的不满,这一点,其实很多美国人心里都清楚。
为中国想对策
巴尔舍夫斯基警告说,如果中国不被视为已认识到全球不平衡所导致的问题,并愿意对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中国将会被越来越广泛地认为是造成问题的原因,真正成为美国经济疲软的“替罪羊”,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甚至会动摇两国的战略关系。
这位美国前贸易代表专门为中国提出了如下化解压力的建议。首先,全面执行在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WTO承诺。她认为全面履行WTO承诺至关重要,特别是加速执行某些承诺,尤其在服务业领域,是对缓和紧张形势有助的方法。其次,巴尔舍夫斯基表示,如果能把人民币和美元在更高的汇率上重新挂钩,或者采用一个更宽的汇率波动区间,自然会大大减缓压力。但是,中国必须伴之以银行业的改革,否则将对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造成伤害。第三,中国可以进一步改革出口退税政策。
此外,她还提出了一些其他选择,包括允许外国人更容易购买中国公司的证券,继续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长期财政债券,允许中国人携带更多的钱到海外,允许公司保留从国际销售获得的外汇,鼓励中国企业对在美国的生产性资产进行投资等。她认为,采取这几项或其中的一项会创造一种氛围,即让美国人看到,中国正在采取合作的态度解决问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缓和这场辩论,有助于确保中国不背上是一个只重商业利益而缺乏责任的经济强国的名声。
最后,她认为,中美两国正处在双边关系的敏感点上,虽还不是危机时刻,但困难和麻烦正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