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什么科目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反映企业接受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形成的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应根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⑵ 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相应的其他综合收益分别如何
债权性投资是指为取得债权所进行的投资。如购买公司债券、购买国库券等,均属于债权性投资。企业进行这种投资不是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剩余资产,而是为了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并保证按期收回本息。
上温馨提示:①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
②投资者应该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理财产品蕴含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判断自主参与交易,并自愿承担相关风险。
应答时间:2020-10-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最下面分录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什么还要做其他综合收益分录这两科目有关系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除了获得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外,其他相关的利得和损失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后续不得转入当期损益。当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把其他综合收益反向转到留存收益。
根据《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财会[2014]13 号,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增设“4401 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核算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本科目应按发行金融工具的种类等进行明细核算。
(3)购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佣金扩展阅读:
(一)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
一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
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二是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这里需区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
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⑷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什么时候对应其他综合收益,又什么时候对应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新准则新设置了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代替的是原先计入其他资本公积且最终会转入损益类科目的内容,现在其他综合收益主要核算以下内容: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2)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3)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持有至到期技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资本公积核算内容:
资本溢价明细核算接受投资者投资的金额超出其享有的注册资本份额的部分,或者发行股票的溢价金额;
其他资本公积明细: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除了实现净损益、分配现金股利、发生其他综合收益以外其他原因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投资单位确认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现在核算的内容主要: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分配股利、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时,投资单位要确认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权益工具核算内容: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分。
⑸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权益科目还是资产
是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权益投资和债权投资。核算权益投资的科目时使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权益工具投资可以分类有三种。
1、交易性FVTPL(报表列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2、非指定FVTPL(报表列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3、非交易性且指定FVOCL(报表列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5)购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佣金扩展阅读
权益工具投资-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权益工具投资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与基本借贷安排不一致,不能通过现金流量测试SPPI,根据金融资产三分类的原则,无需考虑其业务模式,而直接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对权益工具的投资和与此类投资相联系的合同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在有限情况下,如果用以确定公允价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价值的可能估计金额分布范围很广,而成本代表了该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的,该成本可代表其在该分布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恰当估计。
⑹ 甲公司购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共支付800万元,公允价值为850万元,差额为什么计入
公允估值和实际交易有出入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实际交易往往都会达不到公允估计的数值,毕竟投资方考虑到投资风险,都会压低一点价格
⑺ 出售其他权益工具 自购买至出售未缴纳所得税
1.先说税法角度。如果公司为盈利的,需要缴纳所得税。
不因会计处理是计入损益还是直接转入留存收益而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处置价款减去当初的投资成本。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2.分录。单就这一笔业务来说,不做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分录也是可以的。一个所得税计算期间还有其他业务,综合看所有业务的损益情况再做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分录也可以。
如果题目说就只有这一笔业务,则肯定需要做缴纳所得税的分录了。
⑻ 长期股权投资支付承销商佣金、手续费到底要不要计入投资成本呢
一、以企业合并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二、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8)购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佣金扩展阅读:
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本企业的子公司。通常,当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虽然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制权时,也说明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控制权,可以通过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判定: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
(2)根据章程或协议,投资企业有权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这种情况是指虽然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表决权资本,但根据章程、协议等有权任免董事会的董事,以达到实质上控制的目的。
(4)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但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会议,从而能够控制其财务和经营政策,使其达到实质上的控制。
⑼ 取得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一般购进原材料,按照材料进价借记原材料,按照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按照价税合计,如果银行存款支付的话,贷记银行存款。
(1)投资方:(视同销售)
借: 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
贷:原材料;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会计规定:投资为存货的,应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9)购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佣金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制作格式
格式
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