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什么
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因为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才和杠杆重合.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目的是
位置固定不变 省力
2.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要先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什么
我们物理老师讲过这个问题,是为了便与测量力臂,而且老师还着重强调了呢,绝对没错!
3. 调节杠杆平衡是为了便于测出力臂还是减少杠杆重力的影响
要分情况说明:
在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作用是:减少杠杆重力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力臂。
肯定正确,中考总复习必记知识点。
4. 华华同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她先调节______,使杠杆的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她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的水平位置平衡,因为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便于测量;
杠杆右端偏高,杠杆重心应右移将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均向右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根据F1L1=F2L2知:第1次实验中:F2=
F1L1 |
L2 |
3N×2cm |
3cm |
F1L1 |
F2 |
2N×4cm |
4N |
5.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左、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1)因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设计的拉力方向不要与杠杆垂直即可,如图:
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不再是力臂,这样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
得到结论就不能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故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水平;力臂;左;左;(1)见上图(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6.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使杠杆平衡是为了方便什么
使杠杆水平是为了方便读取
力臂
大小,同时还可以避免杠杆自重影响平衡
7. 调节杠杆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和防止杠杆自重产生影响的区别
B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使实验简单化,便于探究,故A正确;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而是通过移动砝码来调节衡量平衡,故B错误;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普遍遵循的物理规律,故C正确;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一定时,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动力臂大,动力就小,故D正确。故选B。
8.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_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设杠杆一格为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可以得到:2G×3L=3G×2L,所以将左边的钩码移动到C处,右边的钩码移动到b处.
或2G×6L=3G×4L,所以将左边的钩码移动到F处,右边的钩码移动到d处
故答案为:(1)力臂;(2)C;b(或F;d).
9. 调节杠杠平衡有利于测量什么
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本身才与竖直方向上的重力方向垂直,此时的力臂正好在杠杆上,是相应的杠杆的长度,所以测量起来会非常方便.
故答案为:水平,力臂.
10.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什么时候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什么时候是为了消除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挂上钩码之后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未挂钩之前是为了消除自重对实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