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考物理杠杆部分该如何学习
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知道杠杆的几种类别,并能列举实例说明。
省力杠杆:撬杠;
费力杠杆:门把手;
等臂杠杆:托盘天平。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多变,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等,考查的知识点多在:杠杆的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杠杆的分类。
误区提醒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杠杆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杆仍然在图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关系正确的是(B为OA的中点)()
A.F1>F2=G/2
B.F1=F2>G
C.F12=2G
D.F1>F2>G
解析:
当杠杆OA受两个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绳子拉力F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只要比较F1、F2二力关于对支点的力臂的长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正确选项为D。
❷ 杠杆在中考重要吗
中考杠杆大约只有1—2分,下半学期电学更重要。不过建议学好,毕竟杠杆也不是很难,何况中考多一分总是好的。理化更是抓分项目⋯⋯
❸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❹ 初三杠杆
(1)设肩点为O
500*AO=250*(1.8-AO)
AO=0.6m
(2)
C
减小阻力臂,使相同的阻力产生的阻力矩更小。
❺ 中考改革的“杠杆”如何撬动中职教育的最新相关信息
中考改革的“杠杆”如何撬动中职教育的最新相关信息
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极不重视,因此,考试中明显的标点错误屡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绩。另外,大小写错误也常有发生。有的甚至一篇文章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大写字母,再加上标点不正确,让人看了不知所云,以致直接影响考试成绩。
考生要根据所列要点,运用相应的提示词及正确的动词形式在稿纸上写出简单句。考生应熟悉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尽量使用简单句。在简单句的基础上,根据各句之间的关系适当加上一些连词,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凑,行文流畅。套用句型,能显示考生的英语基础扎实,提高作文档次。慎用长句是因为其成分多,结构复杂,所以出错的机会也多。
❻ 初三杠杆问题
请明确一下B和C的具体位置,最好给个图,谢谢。
❼ 初三杠杆定律
应该选B,因为若ab俩端点各增加5牛的力,则杠杆a端下沉说明他们的力臂不一样长,则这时F1小于F2,否则就不会平衡。当两边各加5牛的力杠杆a端下沉,所以L1大于L2所以离b端较近。
❽ 初三中考杠杆问题
这题是说的微微抬离地面,也就是说力臂是水平的。如果抬A端,则B点是支点,设杆的重心到B端的距离是L1 到A端的距离是 L2,则第一次抬A,F1L=GL1 抬B时,F2L=GL2,再两式相加得 F1L+F2L=G L1+GL2 即(F1+F2)L=G(L1+L2)=GL 所以G=F1+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