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杆定律的作用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能用较小的力举起更重的物体
2. 杠杆定律作图题
先注意明确力臂的定义: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再明确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在画力臂时,先在图上画出动力与阻力的作用线(用虚线,画长点儿,很多同学图画的不正确主要原因就是力的作用线画的太短),再过支点向动力或阻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注意必须是垂线(夹角90°),则垂线段就是力臂!一般还要将力臂标上相应的字母。
抓住以上几点,多练习些,熟了就会了。
3. 杠杆定律
杠杆定律
杠杆定律 定义:在结晶过程中,液、固二相的成分分别沿液相线和固相线变化。液、固二相的相对量关系,如同力学中的杠杆定律。因此,在相平衡的计算中,称式(1-9)为杠杆定律。必须注意:杠杆定律只适用于两相平衡区中,两平衡相的相对含量计算。 如图,合金x在温度T1由两相平衡并存,这时两相的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过x点作水平线交液相线和固相线于a、c点,在某一温度下液、固两相的相对量可用杠杆定律来计算
亲在网络上可以查到。
4. 杠杆定律的应用范围及用途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围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经典例题】
例1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二下册力学知识精讲》-18杠杆-杠杆及其五要素
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于一个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下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当按图所示施力时其支点为(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例2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二下册力学知识精讲》-18杠杆-杠杆及其五要素
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吊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 苹果的重力
B. 桔子的重力
C. 吊桔子的绳对杆的拉力
D. 吊苹果的绳对杆的拉力
【随堂练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用手转动地球仪时,地球仪可以看作一个杠杆 ( )
(2)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称为动力臂( )
(3)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可能相同( )
(4)杠杆一定是直的( )
2. 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苹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苹果对杆的压力
D.杆对桔子的支持力
3. 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
4. 如图是一种新型开瓶器,借助它可单手轻易开启啤酒瓶盖,该开瓶器可看作一个杠杆.下列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开瓶器工作时的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的是( )
答案
经典例题
例1:C;例2:D.
5. 杠杆定律 原理以及公式、用法
杠杆比率=正股现货价÷(认股证价格x换股比率)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专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属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来源于《论平面图形的平衡》。
6. 杠杆定律是什么
是杠杆平衡条件吧: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内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容们的力臂成反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 L1=W•L2。
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7. 初中的杠杆定律怎么作图,就是看不懂。。。急。
是怎样画力臂吧?画法如下:1、先弄清支点位置;2、明确力的位置,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过支点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4、标出垂直符号、相应的字母及大括号等。
8. 杠杆定律
270N,900乘30=70+30乘人用的力,绝对准确,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