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即人民币汇率升高,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汇率上升)。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值钱了,可以兑换更多外国货币,也意味着可以购买更多国外商品。进口产品和原材料,可以花更少的钱,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会导致人民币资产价格上涨。
升值会使出口受到冲击,因为人民币价格兑换成外币的价格比一起升高了。出口价格升高,自然订单会减少。出口企业受到冲击,甚至倒闭,工人会大批失业。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的外汇资产贬值、缩水。
(1)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扩展阅读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是决定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各种收支的总和。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应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汇率的变化,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本币贬值和外币升值,即汇率上升。相反,国际收支顺差导致汇率下降。应当指出的是,总体上,国际收支的变化决定了汇率的中长期趋势。
2、国民收入。如果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对货币的额外需求将增加货币价值,导致外汇贬值。当然,由国民收入变化引起的汇率是在贬值或上升,这取决于国民收入变化的原因。如果通过增加商品供应来增加国民收入,那么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将在较长时期内得到加强,汇率将下降。
如果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或扩大总需求来增加国民收入,那么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扩大进口不可避免地会满足过剩的需求,这将增加外汇需求,提高外汇汇率。
3、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率是汇率变动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发行过多的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需求,就会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降低了一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并使其相对于国内市场贬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国内市场的贬值必然导致外部贬值。由于汇率是两国货币的比较,货币发行量过大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较低,因此在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时,必须支付比本国货币更多的货币。
『贰』 如果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发生怎样的变化
再如:一些原来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跨国企业,可能会将投资转移到墨西哥或马来西亚,20世纪80年代,台湾也曾经历过中国现在的压力,在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40涨到1:25后,一些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纷纷转移到东莞。同样,有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传统产业又会从东莞转移到像中亚、越南等更不发达的地区。本来,中国还有很多地区,比如西部,可以容纳这些产业,但因为货币的调整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可能使得中国被迫提早经历产业空洞化的过程。
3) 还会破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
缘越来越近。升值业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
例如: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均是以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吸纳国内资金,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同时又产生了外资流入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触发了经济结构问题的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出现经济滑坡,从而被迫实行本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何为金融危机?这就好比是一户本来很穷的人家,来了一个巨富亲戚,
为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富裕”生活,因而外人便因其阔而借给这家人巨资,不料这户人家的富亲戚突然消失,留给这户人家的只有高筑的债台,并因此导致了借其巨债的朋友。一时间危机四起。
可见,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导致: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
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
4) 还有,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
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
(5)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
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
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三: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
汇率的变动与各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种货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政治说了算。
然而:盐川正十郎的提案则更像一场政治阴谋。手拿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如果是一个小孩问:这值多少?那么,这个小孩一定还幼稚到没有学会用钱。如果是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问,这值多少?那么,这就会引发一场风波。而这场风波就是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
最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先有日本财相在七国财长会上提出要求,后有美国财长斯诺讲话和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的声明,都呼吁人民币升值,近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又提出欲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格林斯潘的讲话,更是让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可谓是官民联合、齐心协力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发难。这场由日本挑起、美国担纲主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全面上演,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
其实,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考虑,盐川正十郎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没有道理。首先,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凭什么你中国却一枝独秀?中国的一枝独秀我们日本也有贡献,你看,日本从你们那里进口了多少商品。其次,人民币只有升值,日元才能够贬值,这样日本的出口产品才有竞争力。 中国经济具有廉价劳动力、高技术水平和廉价的货币3大优势,而三大因素中日本可能干涉的,只有最后一点——人民币汇率。日本甚至想借人民币升值的“利空”阻止本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但因为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不了企业的行动,所以他们就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使他们在国内达不到的目的,通过对人民币施加压力来达到。
迫使人民币升值,是日本争夺未来“亚元”主导权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美欧方面的动机似乎更为明显,就是为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消弱中国的经济实力,进而打击中国的国际影响。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仍然是贸易问题之争。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美元贬值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升值的国际压力日大。尽管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在没有形成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品牌)之前,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进行大幅调整;即使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中国也应该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汇率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像日本和德国那样,将自己大好的经济前景毁于一旦。
『叁』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详细一点
我国的汇率机制是国家控制的浮动机制,并非像美元、欧元等国家自由浮动。但是汇率变动也有各种原因有内部与外部原因,我国货币是禁止买卖的,所以汇率的变动主要卡国家政策等各方面原因。
在1999年至今的楼市上涨是国家经济发展加速、人人都知道房价过热所以国家提高了利率税收来压低炒楼现象。而在房市被国家所带来的高成本,人们开始进入股市,而在大盘长势超过6000点后,银行准备金被提高,印花税的上升,很明显的国家在有意的减慢经济发展速度,使其不要过快过热的发展、而在2007年为了增加农村人口经济发展,农产品价格开始上涨,这一行为不仅增加了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而且的城镇人口的消费带动了。中国人民喜欢存钱,所以国家呼吁人民消费,人们并没有太大的响应。而更具经济学家的说明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4%以内是正常的,而中国也是以每年4%左右的通胀。所以物价上涨是很正常的,但是随着物价上涨,人民的收入也在上升中。上海的最低收入从600元,一路提升到840元、960元、但是物价上涨要比工资上涨来的大。我认为其之间的差别有一部分是人名币汇率上升的关系。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上升与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
在国外方面,在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声明人民币不贬值,在国际上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而在国家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与出口大于进口的顺差。所以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中国城竞争关系的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再加之常年的顺差,中国政府有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还有我国原先汇率是盯紧美元的。与美元保持着常年的1:7.5的汇率。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外贸的大量顺差,使美国希望人民币贬值,但是中国政府不愿意变动汇率,美国就自身贬值,而中国政府也不傻,所以不在盯紧美元,而是盯住一栏货币,在07年美国受到次债危机的影响。美元狂跌。从而使得的人民币在上升,又加之中国国内的各种好消息使的人民币前途一片光明,人民币开始上升终于破7了在将来人民币的上升空间还是很的大。在中国国内人民希望人民币上升,这样国民出国旅游等活动。人们将从中获利,而在国际市场人民币上升会对出口带来影响,但是对进口国外高科技技术与设备是有利的。中国政府的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快速的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是人民币升值的一大动力
内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外部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观望是的人民币有着升值压力。
『肆』 二战后美元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原因1950~至今
上海吉姆门店
『伍』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是什么意思
1、实际有效汇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一国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被用于度量一个国家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被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被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2、名义有效汇率是根据一定的权重对测算国与若干样本国家的名义双边汇率进行加权得到的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5)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扩展阅读:
在具体的实证过程中,人们通常将有效汇率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以一国对外贸易伙伴国与该国的贸易额在该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为权数,将各贸易伙伴国的名义汇率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汇率指数,但由于名义有效汇率没有包括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化状况因而名义有效汇率不能反映一国相对于其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
『陆』 求入世至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情况
为了扭转通货紧缩不利局面,政府一直在努力各种举措:扩大国债发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连续降息、提高出口退税率、扩大财政支出,近期又大幅加薪以刺激内需。然而宏观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这时一些学者提出通过货币贬值以启动出口、促进价格回升的建议,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影响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入手,并分析实际汇率升值的原因,从而得出世纪之交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稳定的结论,并对“贬值有益论”的主要论点进行商榷。
一、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根据国际金融理论,影响汇率变化的长期因素主要有国际状况、通货膨胀差异和经济增长率差异,它们在较长时间内对汇率变化的作用,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而短期因素主要是指一些左右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央行干预和预期因素。
经常项目包括进出口贸易、利息、利润及劳务支付等。贸易收支是主要部分,我国从1994年开始一直保持着出口顺差,1999年上半年一度出现负增长(1999年一季度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7.95%,二季度微升1.3%,但目前已得到恢复,7月增长7.5%,8月增长17.8%,数据来源于《经济参考报》9月20日),9月更是增长了20%。按照这样的势头,我国今年总的贸易顺差将达到或超过去年的水平,即约400亿美元。
资本项目反映了资本的流动,外资流入我国主要是通过直接投资,该项占外资总额的70~80%,资本项目在1997年减小的情况下,1998年出现了63.2亿美元的逆差,反映出近期资本外流问题很突出。正因为资本外流,才使1998年经常项目有近300亿美元顺差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仅仅增长了51亿美元。
外汇储备项目近几年增长很快,但从1998年开始增幅减小。截止1999年9月底,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5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充足构筑了汇率稳定的坚实后盾。去年10月中旬国家放松对居民出境用汇的限制正是一种反映,但是超额外汇储备增大了机会成本,导致直接经济效率的损失。
我国的市场潜力,低成本优势和经济高增长都决定了外资持续进入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较长期趋势。因此国际收支状况支持人民币的稳定。
通货膨胀差异也是影响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率较高国家货币的汇率趋于下跌,而低通胀率国家的汇率趋于上升。有必要指出,1994年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开始持续下降,一直到今也没有回升趋势,1998年生产资料价格较上年下降3.1%,1999年一、二季度又分别下降5.4%和5.99%(数据来源于《经济参考报》1999年9月29日)。所以1994年至1996年消费物价指数上升并未构成对汇率贬值的压力。
目前我国出现通货紧缩情况,实际上支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的对内购买力实际上是增强了。
经济增长差异对汇率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来看,高的经济增长率会对本国币值的稳定起到较长时间的支持作用。1998年我国GDP增长7.8%,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而1999年也超过了7%。与此相反,美联储去年两次加息,反映出美国对通货膨胀升温及经济增长有可能会放慢的担心。
但从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来考察,人民币汇率稳定确实受到压力。
利率方面,央行自1996年以来已经连续七次降息。受降息影响,外商在华利润的利息收入减少使得外商将其兑换成外汇流回投资者所在国,同时也影响到外资流入的规模。同时降息导致了逃、套汇的增加。1998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267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240亿美元,而同期国家外汇储备仅仅增加7亿美元(数据来源于《国际商报》1999年2月15日)。这说明,国际收支顺差所余外汇,绝大部分未结汇卖给国家却留在企业和个人手中,更有一部分已经外流。降息的一个负效应是对汇率稳定构成威胁。
我们认为目前不要再降息了,降息已接近“流动性陷阱”的水平。1999年11月1日开始对存款利息征税将使一年期利率仅有1.8%水平,已经低于美国同期利率水平。目前可考虑利用通货紧缩、发债成本低的条件加大国债发行量,并适当扩大央行基础投放。
从央行干预角度,央行一再重申不贬值的承诺。我国实际上采用了名义汇率作为反通胀的工具,从199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已具有相当一致信和可信度,有理由相信政府仍然会维持名义汇率不变的稳定方案。
综上所述,人民币稳定有坚实基础。而由决定人民币长期均衡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来看,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易纲作出权威性的估计:美元与人民币之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1993年底为1∶7,1994年底为1∶7.3,1995年底为1∶7.5。199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人民币对内购买力不断增加,我们认为目前可贸易品平价大约仍为1∶7,而目前的名义汇率为1∶8.27,这就是说人民币从长期趋势看仍有升值的空间。
二、实际汇率升值并不表示汇率高估
实际汇率的涵义有好几种,本文中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用两种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用公式表示为:
Er=E·P*/P
式中Er为实际汇率,E为名义汇率,P*和P分别代表外国和本国的物价指数。
实际汇率可以测度两国间产品相对竞争能力的强弱,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Er可表示为E·P*与P的比例,在此处P*是美国国内价格水平,它是用美元表示的一个美国商品篮子的价格,用E代表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其单位是RMB/,因此E·P*代表了用人民币表示的一个美国商品篮子的价格,由此Er实际上表示了用人民币表示的美国与中国商品的价格之比。实际汇率上升(实际汇率贬值)意味着相对于美国商品,中国商品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
对Er=E·P*/P取对数然后求导,我们就得到:△Er=△E+△P*-△P
每个变量左边的“△”代表其变量的以百分比计算的变化率。由上式计算,1994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20.4%〔21.7%(中国通胀率)-2.6%(美国通胀率)+1.3%(名义汇率升值)〕,1995年人民币实际升值了14.8%,1996年再度升值了约3%。这三年累计实际升值38%,其中通货膨胀占据了相当大部分。而从1997年开始实际汇率开始贬值,这也主要是因为我国物价持续走低。有学者由1994年外汇汇率并轨后至1998年3月实际升值24%推断出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被高估,因此建议贬值。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1.人民币基期汇率定值过低。李罗力等通过模型研究发现1994年汇率并轨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如果是7.7,当年就有可能实现对外贸易的平衡,同时当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可能为15~17%,因此当时过低估计了人民币币值。因此随后几年实际汇率的大幅度升值是对当初币值低估的纠正。同时前文已分析1994年消费物价指数上升21.7%,可是影响出口成本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却在1993年大幅升值后下降,以消费物价指数代替可贸易品价格指数变化来计算实际汇率,会出现结果偏大的情况,即实际汇率并没有24%的升幅。
2.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传递程度比较低。汇率传递是指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程度。例如假设即期汇率1$Κ8.3RMB,一台中国制造电视机4150元,折算为美元为500$。如果人民币升值10%至7.47,这时以即期汇率该电视在美国应该以555.6(4150÷7.47)出售,但由于竞争激烈,厂商只能以530$出售,这说明汇率变化的传递是不完全的,530/500Κ1.06,即价格仅上升了6%,汇率传递程度为60%,其余40%被本国厂商以成本提高或利润缩小代价吸收掉了。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需求价格弹性较高,也就是说,汇率变化的传递程度较低。我国许多国内名牌产品在国外市场只能在地摊上出售即是反映。
3.人民币在1994-96年大幅实际升值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这充分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从本质来上讲劳动生产率才是决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而我国由于可以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并举,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会高于美国,这也支持人民币趋强。
根据以上三点,我们认为,仅根据实际汇率升值即断定实际汇率已经明显高估,过于随意。而Balassa-Sanmuelson效应显示出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往往高于非贸易品生产率,超过程度越高,总的生产力增速越快,非贸易品的价格相对于可贸易品的价格就越高,国内货币的实际价值以物价指数衡量就升值得越快。因此,实际汇率升值不一定导致以贸易品价格衡量的国际竞争力的损失。
三、对“人民币贬值有益论”主要观点的质疑
1.“贬值将大幅度提高出口竞争力”
我国的出口主要是由外国对我国商品的需求决定的,而后者又取决于外国居民的收入状况与出口商品价格,货币贬值对出口的影响还要考虑:(1)进口商品弹性问题,只有当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1),贬值才能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状况的效应。(2)货币贬值将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使该国贸易条件恶化。(3)从汇率变化到贸易收支的改变,存在着时滞,该段时期外贸状况将会继续恶化。这说明通过贬值大幅度增加出口,在理论上即有重重制约,而且亚洲国家在币值深度贬值后,出口状况并未好转,几乎无利润可得。实际上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滑坡主要在于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拉丁美洲、俄罗斯都处于经济危机后的复苏阶段,国内经济衰退,其收入下降,对进口需求大幅降低。而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情况下,去年前9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已取得增长也说明在东亚国家经济回升后其经济恢复为吸收中国产品提供了支持。此外我国采取的提高出口退税率、赋予私企外贸自营权、简化结汇手续、打击走私等多项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出口。
『柒』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或下降有什么经济含义,即表示人民币升值or贬值
是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表示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下降,表示人民币贬值。
『捌』 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
国际收支变动
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市场的外汇供应将增加,外汇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应将下降,人民币将面临贬值压力。
长期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和资本账户翻了一番,人民币也保持了升值趋势。如果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减缓,双向汇率变动的可能性将增加。
央行的调控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之外,还有中央银行的调控,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中最大的参与者,可以影响汇率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的快速升值,稳定汇率,中央银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购买以本币计价的外汇。
你买的外汇越多,调控力度就越大,这也体现在外汇储备的增加上。如果外汇储备增加,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6月份出现116.67亿美元的大幅下降,反映出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缓解,央行干预压力在下降。
热钱的流动
如果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将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加大。如果投机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减缓。中国新修订的外汇条例加强了对热钱流入的控制。同时,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减小,投机资本利润空间缩小,投机资本外流增加,人民币升值步伐放缓。
公众预期
如果公众期望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持有的外汇就会减少,尽快进行外汇结算,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如果公众期望人民币汇率贬值,他们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
据中央银行统计,长期以来,中国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变化不大,也表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比存款更愿意结汇。
美元价值的变化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反映了人民币与美元在当期的购买力。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如果美元贬值,人民币币值将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很大。如果美元升值,人民币币值将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例如,在最近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不断贬值。
通货膨胀的变化
如果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人民币的相对价值,即购买力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减轻。相反,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美元的价值就会下降,人民币的价值就会相对上升,人民币就会面临升值的压力。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美国。人民币币值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有所缓解。
『玖』 人民币名义汇率及实际汇率的变化,1990年至2009年度变化的数据及图表
1990 4.7832 1991 5.3234 1992 5.5146 1993 5.762 1994 8.6187 1995 8.3514 1996 8.3142 1997 8.2898 1998 8.279 1999 8.2783 2000 8.2785 2001 8.2771 2002 8.2769 2003 8.277 2004 8.2768 2005 8.1949 2006 7.9926 2007 7.5215 2008 6.9451 后面的我也查不到了。。。 攒RP~
『拾』 90年代至今人民币汇率变化历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兑换人民币金额。特别说明:1949年-1952年采用浮动汇率换算,53-71年都是2.462。
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影响汇率变化因素:
(1)国际收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升值;如果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但美元却保持长期的强势,这是很特殊的情况,也是许多专业人士正在研讨的课题。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其汇率下降。当然利率影响的资本流动是需要考虑远期汇率的影响,只有当利率变动抵消未来汇率不利变动仍有足够的好处,资本才能在国际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