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贸易赤字如何影响真实汇率和贸易余额,结合有关汇率理论,分析目前人民币汇率的
贸易赤字就是做生意赔钱了,本国汇率降低吧。
B. 国际收支情况(顺差或逆差)、汇率、利率、本币升降值之间的关系
贸易逆差
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称为出超,即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外汇有净收入,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若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或叫贸易赤字。表明一国的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贸易顺差
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
1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贸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 “ 入超 ”,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3 .贸易平衡( Balance of Trade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 ( 地区 ) 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贸易顺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C. 国际收支赤字,为什么会带来本国货币的贬值
国际收支赤字就是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造成了外汇升值而本币贬值。
本币贬值的影响:
1、本币贬值对进出口收入有影响。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产品的价格,使国外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
2、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本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发展,推动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3、本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那么人们将会把资金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
(3)贸易赤字和汇率图扩展阅读:
货币主义分析
货币主义者认为,逆差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货币需求增量小于国内信用水平增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货币需求应由外汇顺差弥补,而过度国内信用创造反映为赤字。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完全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变化。
前者过量对产出和就业的长期影响完全为外汇储备的流失所抵偿。在固定汇率制和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独立于国内信贷政策。正是外汇储备的变化而非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弥补了国内货币需求和国内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货币主义关于补偿的原理,即当货币需求不变,减少外汇储备,必然提高国内信贷水平。
货币主义者还认为,超过货币需求的超额货币供给有四条出路:购买国内、国外实物资产,购买国内、国外金融资产。其中只有购买国内实物资产的部分后果,即提高产出,可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其余各种途径都将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总之,从整体上看,超额货币供给是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D. 贸易逆差 汇率
汇率是指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一般来说,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意味着市场上自发的外汇供给小于自发的外汇需求,本国货币将出现贬值的压力,按直接(间接)标价法的本国货币的汇率将升高(降低),同一数量的外国货币将换取更多更多数量的本国货币。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是建立在浮动汇率体制下的汇率。
E. 关于贸易顺差(逆差)、国际收支、汇率及物价的关系
以你的分析角度而言确实如此,但是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而言,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与很多货币政策都息息相关,所以仅仅从国际收支而言是这样影响汇率和物价的。
F. 预算赤字如何影响真实汇率和贸易余额,结合有关汇率理论分析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政府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关系是政府预算赤字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贸易赤字。政府预算赤字,政府会想到发行货币来还债,货币一旦发行过量,本国货币就会贬值,出口换取的外汇就会减少,支出增多,从而发生贸易赤字。
政府预算赤字:政府预算小于政府实际支出,预算赤字。外贸赤字:也叫外贸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
G. 贸易逆差与汇率的关系
理论上,贸易逆差,即出口小于进口,国际市场上对本币的需要小于对外币的需要,外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本币币值)下降.在直接标价法下(以单位外币折合成本币的表示法)汇率上升.
H. 美元汇率过高产生的贸易赤字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国的货币汇率过高(该国货币比较强)会导致贸易赤字?
首先,是因为美元兑日元的汇率高(即美元强、日元弱)导致美国的贸易赤字(即日本的贸易盈余)。原因是,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货币越强(越升值),该国的出口产品越昂贵、进口商品越廉价,该国越容易形成贸易赤字。
举例:1美元兑240日元,那么美国生产的东西假如卖1美元,到了日本,就卖240日元。假如美元贬值,贬为1美元兑120日元,那么美国生产的同样的1美元的东西到了日本,价格仅为120日元,在日本就会很好卖,日本会加大进口,美国大量出口该商品,使美国出口增加,导致贸易顺差。同理,当美元升值(或者说汇率很高)的时候,打击美国出口,鼓励美国进口(外国商品在美国卖的很便宜),从而形成美国的贸易赤字。
第二个问题,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账面亏损
假如日本原来持有1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在1:240的条件下,相当于240亿日元的财富。那么日元升值后,变为1:120,此时原来1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相当于120亿日元,财富大大缩水,形成账面损失(以日元计价的)。
供参考。
I. 贸易赤字什么意思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也称为“入超”或“贸易赤字”,是“出超”的对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
成因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国会贸易赤字调查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一个关于贸易逆差成因的调查报告。在他们看来,其成因主要在于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诸如: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条件以及美国本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消失等。不过,报告更多地是强调外部因素。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在巨额财政赤字背景下,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
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很有说服力,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又与贸易赤字一样逐年扩大,2003财年达3750亿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521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但是,这难以完全解释美国巨额逆差,因为1989-1992年财政赤字在大幅度扩大,但贸易赤字却在缩小;1993-2000年财政赤字逐年缩小,1998年开始出现“扭亏为盈”,2000年更是出现2370亿美元的高额盈余,但贸易赤字却在逐年扩大。即便考虑“时滞”因素,亦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逆差。
也有一些学者强调中国因素在美国当前巨额贸易逆差中的作用,但更多的学者从经济繁荣与旺盛的社会总需求来分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这一观点亦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肯定。
在宏观经济体系之中,一国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皆因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总需求过于旺盛。或者说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症结是总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当前,美国总消费约占GDP的82%,而总储蓄率又非常之低,经济系统中内生出强大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美国进口增长的也主要表现为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消费品的进口比1994年增长了107.3%。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学者斯特芬和克穆一通过对1996-1999年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繁荣至少能解释32%的贸易逆差。
以上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在我们看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旺盛的社会总需求,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
J. 请问贸易逆差,贸易赤字,和人民币不跟美元挂钩是什么意思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
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麽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
1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贸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 “ 入超 ”,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3.所谓挂钩就是固定一个兑换比率,比如固定一美元等于八元人民币,其实现在早就不是这样了,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现在不仅中国的人民币没有和美元挂钩,很多国家都没有再和美元挂钩了,原来之所以和美元挂钩是因为美国经济发达,经济稳定,美元坚挺,所以大家都愿意和美元挂钩,现在虽然美国经济还是很发达,可是存在的问题业不少了,美元不再坚挺稳定,更确切点说是美元在持续贬值,就拿人民币来说吧,现在早就1:7.3几了,美元对其他国货币也是一样的,几乎都在贬值
至于黄金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相比美元和其他国的汇率,黄金和美元的这种关系还好一点,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比美元更好的货币来和黄金挂钩,所以就暂且还是以美元来和黄金进行兑换,其实现在欧元,日元,等很多国家的额货币都挺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