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存款利率会相应的提高,起到一个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作用。
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程度,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程度。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在短期市场价格还没有做出即使调整,所以市场价格还是(p1),所以实际货币供应量增加(MS2/P1)当货币量增加后货币供需交于点2。所以有增加了货币量,货币的回报就会变少,所以R1减少到R2,就可以看到R2和外币交于3。
(1)通货膨胀率汇率利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当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㈡ 通货膨胀、利率与外汇汇率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的货币美元就由于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差扩大,在资金市场上的吸引力相对提高,资金就会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流向美元,使美元受到追捧而升值,从这方面看美国提高利率对美元的汇率有支持;但是,提高利率会引起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下跌,表明在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由于国际游资是要寻找投资回报的,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游资在美国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必然要离开美国,到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样又会对美元的汇率构成贬值的压力。另外,利率的上升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从这些方面看,加息最终使汇率受到损害。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995年,美国因为担心经济过热而提高利率,导致道琼斯股票指数的暴跌,最终使美元的汇率在当年创下历史最低记录。
以上信息由EFD为您提供
㈢ 通货膨胀与利率。
调整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经济手段。货币贬值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降低人民购买力,打击消费者积极性,不利于市场发展。政府一般会提高利率,吸引群众把资金投入银行,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回笼资金。
【补充】
此外,应对通货膨胀,政府还可以:
减少财政支出,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
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税收
减少货币的发行量
提高存货利息,使大型企业减少资料 亦可提高存款利息,减少公民非必须消费,达到节约生产资料的目的
提高基准利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㈣ 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怎样计算
计算公式:(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从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数字,即公式为: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也可以将公式简化为名义利率-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一般银行存款及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利率都是按名义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储户或投资者收到的利息回报就会被通胀侵蚀。
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4)通货膨胀率汇率利率扩展阅读:
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最终得到的负回报-亏损,既负利率。
负利率环境将诱使储蓄从银行体系流出,刺激投资和消费,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并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央行一般都会通过持续加息的方式来改变经济体的负利率运行状态,抑制通胀,资产市场的泡沫也会逐步消退。
所以,股票投资者在实际利率为负的初期还可以继续加码,但如果负利率持续时间过长,由宏观调控引发的风险就会加大,需要随时考虑退场。
㈤ 通货膨胀与利率的关系
单纯的通货膨胀和利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也就是社会中流动的货币太多了,那么为了抑制继续通胀,国家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提高利率,提高利率一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把钱存在银行,因为利息高了,二是减少贷款,因为贷款的利率高了,成本也高了,这样减少货币供给,可以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今天刚刚公布的消息,利率又提高了0.5%,就是因为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表现形式
一般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家三盅说:通货膨胀书写价格历史,供求关系描绘价格波段。(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history is inflation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curve is supply-demand relation.)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网络--通货膨胀
㈥ 通货膨胀率和汇率的变化关系是同方向变化吗
是同方向变化的。如果通货膨胀率增长,则汇率会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增长而增长;如果通货膨胀率降低,则汇率会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降低而降低。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程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程度。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上升,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下降,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6)通货膨胀率汇率利率扩展阅读:
汇率的影响因素:
1、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其汇率下降。
当然利率影响的资本流动是需要考虑远期汇率的影响,只有当利率变动抵消未来汇率不利变动仍有足够的好处,资本才能在国际间流动。
2、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3、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4、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5、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㈦ 汇率,利率,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关于三者的研究有很多,说法也不太一致。我把我知道的一些可能算是最基础的知识说一下吧。
总体来说,通胀率高时,往往意味货币供应多,利率降低;汇率取决于两国间的利率的对比,因此要看两国利率的变化。
几个公式:
关于利率与通货膨胀。有名的是费雪效应和泰勒规则。
根据费雪效应:i=r+βp。
其中i为名义利率,r为实际利率,p为通货膨胀预期,β为名义利率因通货膨胀预期而做出的反应。
根据泰勒规则:i=π+gy+h(π-π‘)+i’。
其中,i为短期利率,π为通货膨胀(相当于P的百分比),y为实际收入对其预期的偏离程度的百分比,π‘和i’为常数,前者一般是人们计划实现的通胀目标,后者为估计得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斜率为(1+h)。
泰勒规则很明确地显示了利率与通胀的关系,往往被用来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性公式。
关于利率与汇率。比较有名的是以一价定律为基础。
由于一价定律,实际收益在交易后各国应趋同。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则Y(1+Rh)=Y*E0(1+Rf)/Et
其中,Y表示货币量,Rh为本国利率,E0为本国当期汇率,Rf为外币利率,Et为远期汇率。
整理得:Et/E0=(1+Rh)/(1+Rf)。
关于汇率与通货膨胀。有很多理论,其中购买力评价说和货币分析说比较有名。
绝对购买力平价:r=Pa/Pb。
其中r为汇率,Pa为A国物价总指数,Pb为B国物价总指数。
相对购买力平价:r1=r0*【(Pa1/Pb1)/(Pa0/Pb0)】。
其中r1为远期汇率,r0为基期汇率。Pa1、Pb1、Pa0、Pb0分别为AB两国远期和基期物价总指数。
物价总指数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因此上述公式就将汇率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
货币分析说是在购买力评价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一步强调了货币供给(通胀)对汇率的影响。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
或许关于三者还有其他公式证明其关系,但俺就不知道了。。。
上述内容仅做参考。
㈧ 通货膨胀率和汇率的变化关系
通货膨胀和汇率的关系非常复杂,因为存在着理论和现实不符的事实。
首先说说通货膨胀和汇率的负相关关系。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胀水平高的国家其货币必然对通胀水平低的国家的货币贬值。但是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个不足,其一在于其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并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其二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
在我的理解角度,通货膨胀和汇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关系。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流通货币为X,B国流通货币为Y,其中A国的通胀水平高于B国的通胀水平。这里不妨再假设A国的通胀率为20%/年,B国的通胀率为0%/年,目前X对Y的汇率为1:5。若有一种商品M,在第一时期在A国的价格为20单位的X,在B国为110单位的Y,那么按照名义汇率计算,从A国进口M时,只要用100单位的Y换成20单位的X就可以以比国内的价格低的价格得到商品M,那么进口比使用国内的要合算,因此B国的贸易商就会选择进口M,使得资本比B流到A,使X升值。但随着通胀,1年后,商品M在A国的价格变成24单位的X而在B国的价格不变还是110单位的Y。再假设汇率在1年的变动又回到X:Y=1:5,那么在B国从A国进口M时,就要用120单位的Y换24单位的X,因此进口M的价格比国内价格要高,但反过来看,在A国向B国进口M就变得有利可图,因为只要用22单位的X就可以换到110单位的Y,比国内价格要低,从而资本向B国流动,使得X对Y贬值。
这里说一下实际汇率的计算方法:实际汇率=名义汇率*P^/P,其中P^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在上例中,第一时期X:Y的实际汇率e*=5*20/110=0.909,第二时期X:Y的实际汇率e*=5*24/110=1.091,可见本国通货膨胀上升可使实际汇率上升,从而不利本国商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相对于名义汇率,国际贸易中更看重的是实际汇率,根据公式,当外国的通胀水平高于本国时,*P^/P大于1,外币实际汇率上升,刺激本国商品出口,使本国货币升值;当本国的通胀水平高于外国时,*P^/P小于1,外币实际汇率下降,刺激本国进口,使本国货币贬值。
以上是通货膨胀和汇率的负相关,但通常通货膨胀的发生会让该国的央行制定严厉的货币政策,通常的表现形式为高利率。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下,若本国利率高于外国而存在利差则会吸引资本大量涌入,从而推高本国汇率。
其实这说到底就是贸易帐和资本帐的问题,若资本流入大于贸易逆差,则货币依然可以稳定升值,正如美国和英国的情况一样。反观日本,这个国家是最能证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的。日本10多年来的通货紧缩,理应使日元强势。然而实际汇率的低迷而带来顺差的好处因为日本低利率政策所引起的流动性陷阱所抵消,造成日本资金结构性外流,从而使日元长期处于低位。
经济学的
㈨ 知道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怎么算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EffectiveInterestRate/Realinterestrate)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则该国货币的信用度更好,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
应答时间:2020-10-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