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年级下册新版数学书一至三单元计算公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分之y=k(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乘以y=k(一定)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 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书90页
1、(1)1:101 (2)1/9;乘3 (3)3:1;3:1400;3:4 (4)5:3;4/35
2、9:3 18:69:3=18;6
3、不成比例,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成正比例
4、5.4/(1+8)=0.6kg
氢:0.6×1=0.6(kg)
氧:0.6×8=4.8(kg)
5:8×350=2800(dm²)2800/10=280(块 )
『叁』 数学书六年级下所有公式
数学是逻辑思维,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
『肆』 六年级数学书上有趣的平衡利用的是杠杆原理还是反比例回答要有理有据,有重谢。
应该是反比例,是用数量乘间隔
『伍』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重要公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分之y=k(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乘以y=k(一定)。
数学公式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一些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法。
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陆』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30个例题和公式
【人教版】练习十三(教材第78~79)⒈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
1.65 -15.7 5/6 2340 96%
⑴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品均气温是(-15.7)℃。
⑵六(2)班(5/6)的同学喜欢运动。
⑶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家庭电视机拥有率高达(96%)。
⑷杨老师身高(1.65)。
⑸某市今年参加马拉松的人数是(2340)。
⒉下面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把它们的面积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用数字序号标明它们的大小。(按大到小的顺序)
国 家 面积/平方千米 面积/平方千米
中国 9600000 960万
俄罗斯 17075400 1708万
美国 9372614 937万
加拿大 9970610 997万
中国的陆地面就居世界第(3),而人口数居世界第一,有1295330000,约(13)亿人。
⒊一种商品打七折销售,“七折“表示原价的(70)%。如果这种商品原价100元,现在便宜了(30)元。
⒋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含义。
23 0.52 2/3 203.7
表示2个十 表示2个百分之一 表示2个三分之一 表示2个百
⒌在下表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4 2/5 40%
0.75 3/4 75%
0.8 4/5 80%
⒍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789【>】759 5/12【>】7/20 1.3元【=】1.30元 32.63【<】40.7 3.58【<】3.61 1.39吨【>】913千克
⒎直接写出得数。
5.65x10=56.5 2.8x100=280 0.006x1000=6 0.396x10=3.96 0.418x100=41.8 71.2x1000=71200
⒏填一填。
12的因数:2,4,6,12
15的因数:6,18
12和15的公因数:1,3
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
30以内的倍数:4,8,16,20,28
30以内6的倍数:6,18
30以内4和6的最小倍数是(12)
⒐下面的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⑴把0.56扩大到它的1000被是560。 (√)
⑵0是正数。 (×)
⑶一个数的倒数不一定比这个数小 (√)
⑷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柒』 六年级数学书上有趣的平衡利用的是杠杆原理回答要有理有据,有重谢。
估计是天平吧
那就是利用杠杆原理啊 他属于等臂杠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捌』 小学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公式。小学全部的(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玖』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P54~55
4题的答案:
算式方法: 50000厘米=0.5千米 1.8÷0.5=3.6厘米
比例方法: 1.8千米=180000厘米 1:50000=x:180000
第二空的求图上距离的方法和上面一样。
第三空求实际距离
算式方法 60000000厘米=600千米 600×15=9000千米
比例方法 15:x=1:60000000
5题的答案:
算式方法: 40000000厘米=400千米 1900÷400=4.75厘米
比例方法: 1900千米=190000000厘米 1:40000000=x:190000000
6题地答案:
算式方法 5000000厘米=50千米 3.4×50=170千米
比例方法 3.4:x=1:5000000
这是不是你们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哟
你照这个方法作,肯定没得错
『拾』 六年级下册数学杠杆原理的公式
杠杆原理的背后隐藏着数学原理,那就是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