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负债经营效应
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筹资效益
由前述可知,财务杠杆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有一种放大效应,当企业运用了负债,财务杠杆的效应就会显现。但是负债并非越多越好,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筹集资金后资金的利润率是否大于利息率,如果是,则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一种正杠杆的效应;反之,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一种负杠杆的效应。当然,这仅仅是对单种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进行阐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筹资的渠道很多,财务杠杆效应往往是通过组合的筹资结构体现的。
㈡ 什么是负债经营的好处和财务杠杆利益
负债经营能给公司的所有者带来收益上的好处,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负债经营的优势是明显的。
1.负债经营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要承担较大风险,但相对而言,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采用权益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债权性投资风险比股权性投资小,相应地所要求的报酬率也低。于是,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就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
另一方面,负债经营可以从“税收屏障”受益。由于负债筹资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使企业能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在这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下,在资金总额一定时,一定比例的负债经营能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负债经营能给所有者带来“杠杆效应”
由于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会给每股收益带来幅度更大的波动,这即财务管理中经营论及的“财务杠杆效应”。由于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在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所有者的收益率即权益资本收益率能在资本收益率增加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对于较快地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3.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样,企业实际偿还款项的真实价值必然低于其所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4.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中,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到企业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㈢ 举债经营为什么会加剧经营杠杆
企业适度举债,除了税赋的好处外,通常还能减低公司的代理人成本。因为在企业举债经营的环境下,管理层会随时面临还款的压力,这在无形中或许会减低管理层对剩余现金的滥用,从而抑制盲目的投资行为。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所谓的财务杠杆效应也与此类似,只不过财务杠杆的支点是负债。如果负债得当的话,由此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会远远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就像阿基米德只用一只胳膊的力量,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道理一样。根据这个看来,只有利润率足够大,则企业的负债越多,运用自有资金就越少,那么财务杠杆效应的空间也就越大。可是,人人都知道,支点放置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是被地球撬起还是撬起地球。同样,负债的多少也关系到是赚得盆满钵满还是赔得一塌糊涂。
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
公司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持续地为股东创造利润并提供投资回报。因此,股东投资价值的大小关键也就取决于单位投资额所可能提供的投资回报的大小。利润是公司得以建立并努力追求的目标,公司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股东的权益报酬率(股东所投资的每一块钱所得到的回报)与公司的资产报酬率(公司每投入一块钱所产生的利润)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我们观察现实中的公司运作却发现,几乎很少的公司这两个指标是完全相同的。例如,我们观察2007年微软、沃尔玛、IBM和通用汽车的年度报告便可发现:它们的资产报酬率分别是22%、8%、9%和3%,但它们的权益报酬率却分别是44%、20%、33%和18%。很显然,这些公司提供给股东的回报要远高于它们各自的资产回报率。而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充分地利用了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
事实上,微软的资产报酬率是最高的(22%),微软负债对权益报酬率的放大作用几乎是一倍(45%),而通用电器的资产报酬率最低(3%),通用电器负债对权益报酬率的放大作用几乎是6倍(18%),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观察这4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便不难看出,财务杠杆对公司权益报酬率的放大作用了。微软的资产负债率为50%,而通用电器的资产负债率则超过了80%。所以您所给出的70%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同样的道理。
举债似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它既能有效地放大权益报酬率,同时还具有税盾和减轻代理人问题的优点,那么,企业举债的比例是否越多越好呢?其实不然。
首先,企业举债比例越高,银行所要求利率也就会越高,这就要求企业有较高的资产报酬率来支付银行利率,无形中也就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其次,过高的银行负债会增大经营中资金调度的压力,财务弹性因此而减低,当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引起公司的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造成资金链断流,而这种危机对公司正常经营的影响,也许是无法恰当估量的,有时甚至是灭顶的。
因此,企业适度举债,既要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周期、资产构成和盈利水平,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司债务危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成本,从而维持一个最佳资本结构。何为最佳?在理论上很难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值,它需要企业家的经验与直觉判断。
㈣ 负债经营的利弊
负债经营就是债务人或企业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的形式,利用债权人或他人资金,从而达到企业规模扩张,增加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因此,负债经营理所当然地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然而,债务是要偿还的,企业负债经营又必须以特定的偿付责任和一定偿债能力为保证,并讲求负债规模、负债结构及负债效益,否则,企业可能由此陷入不良的债务危机当中。因此,对企业负债经营,有必要对其利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预防、解决。
企业负债经营的益处
——企业负债经营能有效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投资者来说,债权收益率固定,除非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外,一般都能到期收回本金,其风险要比股权投资小,相应地要求报酬率也低,而且债务筹资费用也较股权筹资为低。因此,债务资金成本较股权资金成本为低。另外,负债经营可以从“减税效应”中获益。由于债务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能使企业获得减少交纳所得税的好处。在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下,当资金总额一定时,一定比例的负债经营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由于对债权人的利息支付是一项与企业赢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企业收益将会以更大程度增加,即财务杠杆效应。同时,企业可利用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新的利润。因此,一定程度负债经营对提高企业收益率有着重要作用。
——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债务偿还仍然以其账面价值为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样,企业实际偿还款项真实价值低于其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在企业筹集资金时,如果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本,势必带来股权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集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又不影响企业控制权,有利于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负债经营同时也是公司改善治理机制的一种外在监督因素的引入。企业负债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可以引入债权人的监督来减少股东与经理人员的代理成本。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资本的回收和增值,必定会对企业的运行进行关注,这无形中就起到了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从而减少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成本。负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手段,也是公司改善其治理机制的一种外在监督因素的引入。
负债经营的风险
——“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利息的负担,在资金利润率下降时,投资者收益率将会以更快速度下降。
——无力偿付债务风险。对于负债经营,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利用负债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企业利润额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被迫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
——再筹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保证程度降低,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增大而要求更高报酬率,作为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借款筹资成本大大提高,难度加大。
企业应如何适度负债
——增强风险意识,按需举债,量力而行。权益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入资金是要偿还的,由于负债取得与偿还在时间上的先后分离,极易造成企业乐于举债,不思偿还。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均于人们抱有此种思想认识有关。因此,企业举债,进行负债经营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零负债”,以减少损失,避免破产。在经济繁荣、复苏阶段,市场供求趋旺,企业可适当增加负债,抓住有利投资机会迅速发展。此外,在政府鼓励投资时,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充分利用债务资金进行投资和经营。
行业因素:如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经营利润稳中有升,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利用债务资金提高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如处于所得税率较高的行业中的企业,由于债务利息是税前利润扣除,增加负债可减少所得税,可适当提高负债额,但对那些高风险,需要大量科研经费,产品试制期较长的企业,不应过多使用债务融资。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包括企业规模、企业经营收入多变性以及企业的赢利性。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品有广阔发展前景,可适当扩大企业负债规模,企业规模扩大可进行多样化经营,有效分散经营风险。其次,企业的经营收入变化过大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应地减少负债能力,而企业赢利能力是其负债能力的标志与保证,赢利能力较低,则负债规模将受到限制。
偿债能力。在确定企业负债规模时应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以期确定一个合理的负债规模,避免举债过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付能力分析、长期偿付能力分析、偿付能力与现金流量分析,企业应该根据这些指标分析,确定自己的偿债能力后相应举债。
——对负债进行监测。如果出现一些不良状况,如存货剧增,销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企业都应密切注意。如存货包括材料和产成品等,为了避免或减少出现停工待料、停业待货以及出于价格考虑,企业需要储存存货,但过多存货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各项开支,存货占用资金是有成本的,占用过多会使利息支出增加并导致利润损失,各项开支增加更直接导致使用成本上升,进行存货管理,就要尽力在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最佳结合。对于应收账款,企业应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按期收回。一般来讲,拖欠时间越长,款项收回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可能性越大,对此,企业应实施严密监督,随时掌握回收情况。实施对应收账款情况监督,可通过账龄分析表进行,通过该表企业可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多少欠款超过信用期,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账,采取不同收账方式,制定出经济、可行收账政策。
调整财务结构。通过对财务结构调整,避免出现资金错配现象,即短期负债用于购置房地产项目,中长期负债用于短期用途,使企业非营运资产损失得到分担、消化和吸收,使企业长短期财务结构趋于合理,以减轻到期支付压力和风险,使企业赢得时间,缓解短期负担,做好非营运资产改良和处置工作,扩大产品销路,开拓新产品。
调整经营结构。这是资产重组中关键的一环。因为发生债务危机尤其是严重债务危机,大多数企业都是存在过多非营运资产和产品适销对路问题,所以,债权人往往要求企业在财务结构调整的同时作出经营结构的调整,因为即使债权人在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或部分债务豁免方面作出让步,如果经营结构不调整,非营运资产是不能减少、改良或消除的,则企业将来偿债责任是无法履行的。
㈤ 为什么要“负债经营”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在未来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只有通过借入方式取得的债务资金才构成负债经营的内涵。
1.负债经营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要承担较大风险,但相对而言,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采用权益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债权性投资风险比股权性投资小,相应地所要求的报酬率也低。于是,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就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
另一方面,负债经营可以从“税收屏障”受益。由于负债筹资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使企业能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在这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下,在资金总额一定时,一定比例的负债经营能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负债经营能给所有者带来“杠杆效应”
由于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会给每股收益带来幅度更大的波动,这即财务管理中经营论及的“财务杠杆效应”。由于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在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所有者的收益率即权益资本收益率能在资本收益率增加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对于较快地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3.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样,企业实际偿还款项的真实价值必然低于其所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4.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中,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到企业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㈥ 负债经营为什么会有杠杆作用如何利用财务杠杆如果负债对企业是件好事,那为什么还要出售股票融资呢
负债经营会有债务费用的产生比如6%,但是公司借贷一年产生的收益就可能远远超过6%,可能是16%。这样在没有增加所有者投资的前提下收益增加,或者净资产利润率得以提高。这就是杠杆效用。合理的利用借贷,利用债务的杠杆效用。但是负债过高则会产生一个财务风险,如果经营遇到问题则利润率受损,甚至导致支付受困,严重的导致破产。当年的巨人集团就是典型的例子。出售股票是邀请更多的投资人投资公司的业务,一方面使投资风险得以分散,一方面可以聚集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商业发展。尤其是向公众发行的股票,还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这些都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只是目前还无法量化。如果公司出售则会体现在商誉当中。
㈦ 如何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负债经营效应
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复杂,这上面很难说的清楚
通俗的说呢,就是充分使用好手上的资金,并且是回报率越高越好
建议你去会计师事务所去咨询下,他们会针对你的实际情况给你分析的更透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