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汇率上升会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主要的影响将会体现在对外贸易上,比如以前用100块人民币就可以购买到进口的东西,现在汇率上升可能只需要86块,这个是进口,然后出口我们是吃亏的,就是把这个反过来了,以前我们出口是100块一件东西,但是由于汇率上升,对方只需要支付86块就可以了.也就是我们所赚到的外汇会相对减少,进口上我们可以用相对少的钱,所以进口的商品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我们的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
麻烦采纳,谢谢!
② 汇率上升对中国的影响
五大弊端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2]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 第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454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还有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也是其中的原因。人民币升值是和美元的比价升值,美元贬值可以诱发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农副产品约20种:包括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燕麦、大麦、黑麦、猪腩、活猪、活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棉花、羊毛、糖、橙汁、菜籽油等,其中大豆、玉米、小麦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这些商品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对于我国就是输入了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资本逐利的本能,国际热钱纷纷涌入我国,我国就需要兑换相应多的人民币,这些热钱以短期盈利为目的,进入房地产市场炒高了房价,进入农产品市场炒高了农产品,前一段的“蒜你狠”“豆你玩”·····都是热钱的杰作。
③ 中国汇率升高有什么好处
楼上完全说反了。
汇率升高,也就是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用来调换更多数量的美元。
而对那些出口商品到美国的中国企业来说汇率的提高将意味着如果他们用同样的美元价格在美国销售他们的商品换回来的美元所能兑换的人民币减少了。因为他们是用人民币来支付员工的工资,购买原材料,支付水电,房租等费用,以及向政府缴税的。所以他们就必须在降低利润和提高价格方面作出选择。但如果提高价格将意味着其商品在美国的竞争力下降。如果不提高价格就意味着利润的减少甚至亏损。这可能意味着工厂开工不足,甚至倒闭。
当然对于从美国进口货物到中国的企业来说是好事,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用同样的美元价格在美国购买到的商品到中国用人民币价格销售时的成本降低了。
另外中国用美元在国际上购买资源的成本也相应会降低。
④ 人民币汇率提高会有什么影响
国家的出口产品会因为人民币升值受到一定的影响,就是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相对于外国进口商来讲是成本增加,出口的数量有所减少。可因为中国商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20----30%的人民币升值,不会很大的影响中国商品的竞争力。
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的劳务输出,很小程度的影响外国投资(同样的投资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增加投资成本)。因人民币升值,增强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会导致进口增加,缩小我国的贸易逆差额。(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银行坏账上升,带来失业问题,FDI(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农村地区发生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对外作用削弱,中国对WTO的承诺难以实现,进而带来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以及亚洲经济的放缓。
(4)中国汇率提高的影响吗扩展阅读: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并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其会使出口产品成本上升,降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因素,特别是在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方面,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⑤ 汇率上涨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潜在好处:对偿还外债有利,对进口贸易有利,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利,对中国的海外投资有利,对人民币朝向区域货币和国际货币方向迈进有利。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弊更多。
第一,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商品以“价廉物美”打进世界市场,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以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二,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数量将减少。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缺少外资,或者是外资骤减,将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虽然人民币升值对已在华投资或在华拥有资金的外国企业家有利,因为他们的资产将会增值,但却会使即将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家裹足不前。因此,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
第三,对发展中国的国内旅游业不利。人民币一旦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将起负作用。当然,人民币升值,也会促进中国人出外旅行,但由此带来的外汇流失对中国也是不利。
第四,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中国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美元储备便会缩水。
第五,中国经济有可能失控。维持货币汇率稳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金融货币体系还很不健全,一旦大幅度调整货币汇率,失控的可能性很高。
日本就是很好的借鉴,日元汇率的大调整(大升降),把这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卷进经济混乱的深渊,从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至今,日本经济始终无法复苏。
现在我们再到回人民币升值好处之一的“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利”这一点。在地球村里,人民币升值,我们应该享受更多价廉物美的货物,就象克林顿时代的美国,东西很便宜,人民生活水平也高;日本也一样,日元汇率的大调整时,日元非常好用,日本趁机购置了大量海外资产,现在每年会计结算日,都有几万亿美元汇回日本(搞外汇的人对这波行情都情有独钟),现在日本国内就是停滞,但它的海外收入也是惊人的。但为什么我们人民币升值了,但我们却感到越来越不好用呢?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平价。人民币的购买力实际上在下降,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内实际上是在贬值!!!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由于人民币对外的升值,我们的外汇储备正承受每三个月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也就说,我们都在为美帝国打工。
违背自然规律,必将遭到它的惩罚,这样的教训我们还少吗?
⑥ 中国的上调利率会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产生怎样的影响
利率上升会导致汇率上升。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1.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
2.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⑦ 中国汇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提高有利于增加进口
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也将降低出口和降低顺差,然后是GDP增长速度受影响
不过放心,只要汇率不提高的太出格,对老百姓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⑧ 人民币汇率增长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吗
全球经济正在见证一次重大的不同寻常的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一个“常态”的商业周期中,当劳动力市场变得紧张,同时工资开始上涨而引起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增长会进入“逆风”上行的环境。本轮商业周期中的“逆风”就是由于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还有美国经济巨大的经常项目账户赤字。
美国经济中巨大的经常项目账户赤字与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上涨是高度相关的。美国是全球经济中最大的能源产品进口国。在2002-2004年期间,仅仅日益增长的原油账单,就占了美国贸易赤字增长量的30.9%。一般而言,在历史上类似的时期,日益增长的能源产品进口价格会占到美国贸易赤字的一半以上。
进一步讲,历史上,从高价格商品收益类型的经济体一般同时会遭受外债和外币账单支付的问题,同时,它们会利用出口商品的高收入来弥补它们的收支平衡表。因此,它们的好运气会引起全球储蓄率的提高。作为结果的低实际利率就会引发盎格鲁撒克逊经济体消费者消费更多商品,因此,我认为,这成为了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的剩余部分。
美国经济中巨大的经常项目账户赤字增加了全球经济中的美元供给。中国施行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日益增长的美元供给正在触发中国的房地产繁荣。这样所带来的主要结果便是熤泄经济正在处于着过热的阶段。经济增长过快吸引了投机者对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投机性投资。热钱流入中国使得中国经济更加过热,同时国际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也上涨到更高的水平。因此,美国贸易赤字持续增加。从中国经济的角度来说,最佳解决方案是美国提高利率来冷却它的消费热情,这将会导致热钱流入中国的结束。我认为,这将会是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最佳方案。
然而,美国已开始担心经济增长速度变得太慢,因此,提高利率的意愿很勉强。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有可能通过寻求减少贸易赤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软着陆,方式是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中国投资泡沫的一次硬着陆很可能会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我认为,如果中国经济中的投资出现严重衰退,对于美国来说,更低的进口价格将会导致它的贸易赤字下降三分之一左右。美国经济非常看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将会消失。美元将会转向走强,就类似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所发生的那样。美联储有可能开始削减利率,这样就可以延长美国房地产泡沫存在的时间。简而言之,中国经济的硬着陆将会带来美国民众消费成本的降低,同时会刺激美国的资产价格上涨,就类似于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候的美国经济。
美联储不断提高利率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利益,然而,如果中国投资泡沫出现硬着陆,这更加符合美国经济的利益。我认为,目前熣庵志置娓加可以近似概括为:在引导全球经济进入减速阶段的关键时候,两大经济体的利益是相反的。
人民币升值压力是战略博弈
在中国人民币汇率机制上不断施加更大的压力应该被看作是中国和美国之间在如何引导本轮商业周期结束的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如果美联储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账户赤字,在本轮经济周期的最低迷时期,中国有可能会实现相对比较好的经济增长率,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会下降到3%以下。如果中国经济出现了硬着陆,美国有可能在全球经济都处于低迷的时候保持相对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就如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一样。
除了相反的经济周期利益之外,在逼迫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还有其他两个利益集团在发挥作用。一些美国的产业处于严峻的生存压力之下,它们在组织院外集团来游说美国国会反对中国;纺织品行业是一个典型案例。华盛顿的一些策略思想家们也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美国的地位构成了战略上的挑战。他们鼓吹对中国施行“牵制”政策。“9·11”事件基本解决之后,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因为伊拉克已经被征服,他们又将遏止中国经济的大棒举起。
这三个利益集团似乎都认可有一种方式:中国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将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并减轻美国所面临问题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施行更具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并没有成为它们的主要语言。这些利益集团所需要的最终结果是中国人民币大幅升值。
中国经济增长的硬着陆将符合美国经济的短期利益。就如同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它将会迫使世界其他地方的资本资助美国经济,方式为更低的价格和更多剩余的储蓄。然而,这将会延长美国经济中的资产泡沫,同时也会为美国经济的未来带来更大的问题。不过,至少从短期来看,美国将有可能从中国经济增长的硬着陆中受益。
美国制造业中的大部分都受到了严峻的竞争挑战。轻工业和汽车业是最明显的例子。轻工业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了全球市场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欧洲和日本正在经历着同样的产业外流。汽车行业是最能体现美国竞争力流失的行业。它占据了美国贸易赤字的的五分之一。这一赤字绝大部分是因为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受惠于货币因素而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比美国企业要强得多。
华盛顿的军事和智囊机构总是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杞人忧天。针对中国强大的负面观点在2001年曾经占据了统治地位,当时美国政府部门将中国视为在战略上的潜在竞争对手。只有“9·11”事件才转移了华盛顿的注意焦点。伊拉克的局势有可能会稳定下来犝庥锌赡芑崾沟枚灾泄采取敌视态度的华盛顿政客们再次向中国施加压力。
我认为,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军事和智囊机构把中国视为了美国最大的威胁。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将变得更大一些(见表),因为中国从更低的基础上开始工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将会比那些成熟的经济体更能获得效益。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巨大,在未来三十年里,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有可能会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样一个戏剧性地转变对美国来说将会是意味着一种战略上的意义。
中美能够形成共荣关系
以上是对中美关系持有比较负面看法的群体。然而,中美关系同样也存在正面的因素。否则,中国和美国不可能发展出如此紧密的经济关系。首先,中国努力发展经济的对外开放进程是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的。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比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获得了更加成功的发展。中国国内的需求已经成为了美国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利润来源。中国对于美国企业盈利的重要性只会比现在更多,不会减少。
第二,美国企业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上的廉价劳动力,因此美国市场上的日用消费品的价格很低。廉价中国商品的实用性已经给拥有强大行销和商标实力的美国公司部门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积累。中国的低成本生产和美国的销售创造力显示出了联合起来的共赢效应。在过去的这几年里,如果不是最多,那也是很多,高利润公司取得的成功大多和此密切相关。
中国贸易迅速增长的最大赢家是美国的消费者。廉价的中国商品提高了美国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虽然他们的收入已经停止增长了。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对美国的社会贡献巨大。
第三,美国和中国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在私人层面。尽管中国和美国拥有非常不同的文化,但是它们在经济活跃性上同样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美国人和中国人经常会在中国联合开办公司和做买卖。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我认为,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私人层面的良好关系是保持这两个国家友好关系的最大希望所在。中国不应该和华盛顿的少数人打拳击,同时,双边关系的发展应该拓展到美国社会内部。
中国拥有足够的忍耐力
目前,最直接的挑战是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认为,拖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美联储会持续地提高利率,全球商业周期将会冷却下来,同时石油价格和其他的原材料价格也会开始下降。全球经济有可能会出现对中国经济发展最有利的“触底”。
很可能会从华盛顿的一些角落里传出一些噪音;但是这会造成实质性地影响吗?
贸易制裁是华盛顿对中国挥舞的大棒。我认为,这种威胁并不会成为现实。1000万美国工人可能与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有关,标准普尔500公司中15%的利润来自于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加价。对中国贸易的严重干扰有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实质上,来自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叫嚣有可能导致对美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危机,这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美国国会有可能会奋力争取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法案在国会通过,即使这样做将会伤害到美国经济自身。著名的《史密斯—豪立贸易保护法案》(Smooth-Hawley)将美国经济推进了大萧条时代。我认为,当它卷土重来的时候,美国政府部门不太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
因为投机者听到了美国政府部门的讲话,日益增加的热钱流入将是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但是它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吗?中国总还是有能力吸纳这些流入的热钱的,因为人民币的收益率比美元的收益率低很多。在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的上涨有可能会用行政手段和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方式得到控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更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将赋予中国更多的发言权。我认为,热钱流入并不是一个不可以克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