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民国时期的银圆和美圆的汇率是多少
20世纪前半期,我国一块银圆(或国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呢?我们可以参考历史上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来计算。但一方面,物价随年月的变迁而变迁,另一方面,物价又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只能做一个大概的描述。
以大米、猪肉、白糖、植物油和棉布等衣食用品在上海市场的价格为例:
1872年上白米为每旧石(音担)2.7银圆,计算大米的容量单位1旧石=10斗=160旧斤=177.7市斤(许多人通常误认为1石=100市斤是搞错了),就是说当时每斤上白米价格为1.5分银圆。这时期1块银圆大约折合今人民币1百多元。
1901年米价为每旧石4银圆,也就是每斤2.2分钱。这时期的1块银圆大约折合今人民币70元左右。
1911-1919年米价恒定为每旧石(178斤)6银圆,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圆可以买30斤上等大米;猪肉每斤平均1角2分-1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8斤猪肉;棉布每市尺1角钱,1银圆可以买10尺棉布;白糖每斤6分钱,植物油每斤7-9分钱;食盐每斤1-2分钱。……这时期“一块钱”大约折合今人民币40-50元。
1920-1925年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9.5银圆,1市石=160市斤,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钱,1银圆可以买18斤大米;猪肉每斤平均1角4分-1角5分钱,1银圆可以买7斤猪肉;棉布每市尺大约1角2分-1角4分钱,1银圆可以买8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食盐每斤2-3分钱。……这时期“一块钱”大约折合今人民币35—40元左右。
1926-1936年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10.2银圆,也就是每市斤大米6分多钱;或者说,1银圆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大约2角-2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4-5斤猪肉;棉布每市尺大约1角5分-1角8分钱,1银圆可以买6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5分钱,植物油每斤2角钱,食盐每斤3-5分钱。……这时期“一块钱”大约折合今人民币30—35元左右。
当时上海的物价比北京(1928年以后称为北平)高出大约10-20%,一般说来,南方的物价比北方高些,城市的物价更比乡镇要高得多。
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大洋)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洋钿)可以请两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银圆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块银圆可以买10张入场券。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银圆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呐喊》售价7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由此,我们对于清末民初一块银圆(或国币)的价值可以得到一个具体的概念。
⑵ 民国时期的法币,和银元美元英镑汇率是多少啊
民国时期的法币和银元美元英镑汇率是多少,汇率的问题是近代才有的那个时候只不过是以黄金白银为单位的进行进行换算的
⑶ 民国三十年一法币可抵多少美元
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是国民政府在民国时期实施的货币政策之意,在当时也称作是法币改革,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一直使用的货币都是银元。到了1935年之后,国民政府才开始使用法币。法币政策统一货币的发行权,将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钞票都定为法币,所有粮食纳完税之后,都要公司款项分明的收付,全部白银收归国库作为法币的备用金。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国际金价以及银价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受国际影响飙升的刺激,南京国民政府也决定实施法币政策。国民政府在实时限定期限内回收其他纸币的政策,并且规定了一切公款思想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来支付。将市面上的银元收为国有。
⑷ 民国时期两万美金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民国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1,那时20000美金相当于人民币30000元,
当时的国内物价水平,猪肉大概0.75元每斤,大米0.12元。可以购买2000斤猪肉或者12000多斤大米。按照现在猪肉10元多,大米2元多的价格来计算,实际购买力相当于2-2.4万。
当然如果不以农副产品作为参照物,或其他农副产品参照也不好说,主要大米和猪肉算是国家管制比较严的。
(4)国民时期法币兑美元的汇率扩展阅读:
那时候的主要物资、物价和现在差异很大,很难绝对化以纯货币价值进行丈量。如果要强行进行对比的话,只能拿近百年来相价格最稳定的的黄金作为中间砝码进行推算。
首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被打破前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价值非常稳定。而从可查询的资料中1944年1月美国规定了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推算起来的话也就是说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
⑸ 1946年的美币汇率是多少,100美金可以换多少大洋
1946年的时候,国内经过国民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银元(即大洋)已经再流通,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是法币。当时的1美元=2000法币。即100美元可以兑换到200000元法币。
抗战胜利后,法币大量超发当时的国内进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代。这个阶段法币虽然进行了货币的国际化,但是法币兑换美元的比例也是快速下跌。
在这个时期,法币兑美元的汇率也是贬值到2000:1。当时的国民政府本来想通过法币的国际化来化解危机,但是西方经济学并不适用于当时的中国。最后法币的国际化并没有解救国内的经济,反而使当时的国民政府损失惨重。
各位大仙,对于小仙的上述观点,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⑹ 民国时期的汇率制度是怎样的
民国用法币和金圆券
⑺ 一枚袁大头在民国时期相当于多少美元多少英镑及汇率变化
经换算,一战前一枚袁大头约等于0。514美元、0。107英镑
⑻ 民国时期1美元 等于多少大洋!
民国时一美元等于2.4枚大洋。
大洋为圆形,价值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主要有袁大头等,实际上民国初年的中国货币是两、圆并用。
因为各银元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因此大宗交易,以及资本账结算,仍然会使用银两为单位。而由不同的银圆转至银两,有一定的折让。直至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圆,才规定所有交易及结账以圆为单位。
(8)国民时期法币兑美元的汇率扩展阅读:
大洋收藏注意事项:
从袁大头本身的所含的金属银的成分来说并值不了多少钱,但是作为一个收藏品,并不是可以这样的来衡量其价值的。从国内收藏品市场的拍卖情况来看,光绪元宝云南造库平七钱二分以160万元人民币起拍,而最终以769.5万元的高价成交了。
可见银元的价格是在逐渐的走高的,特别是存世量比较稀少的银元,更是受到了藏家们的追捧,因此往往能拍出高价。如今袁大头的价格应该在1万元左右,而一些品相好或者有其他特殊之处的银元的价格,应该就会更高。
⑼ 法币(中国民国时期的一种货币,不是法国的)兑换RMB的汇率是神马
因国民党统治后期实行恶心通货膨胀政策,大量发行法币,甚至有100万的面值,后有发行金元券去代法币,兑换路率为1:100万,但又通货膨胀发行50万的金元券。新中国建立之后以1:50万的比例回收金元券,故人民币:法币大致为1:100万*50万.人民币值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