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账务处理汇兑损益调整美元户是按那个汇率计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交易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中间价)或近似汇率折算,所以不会产生汇兑损益;
2、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按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与入账时产生的差额记入当期汇兑损益,这里的即期汇率也是当日的人行公布的外汇牌价(这里的美元牌价)的中间价。
『贰』 月末结转汇兑损益的汇率按照什么汇率结转
借:汇兑损益贷:银行存款(各外汇账户)
[根据账面余额*(月初汇率-月末的汇率)]
应收账款(外币往来调户)
[根据账面余额*(月初汇率-月末的汇率)]
应付账款(外币往来调户)
[根据账面余额*(月初汇率-月末的汇率)]
。。。。。(所有涉及到外币的账户)
『叁』 外贸公司汇兑损益以哪个汇率为准
汇兑损益是用来平账的科目,由于汇率变动而造成的账目差额,必须利用汇兑损益科目将账目做平,不应该以某个汇率为准。
『肆』 汇兑损益
每年年初定一个固定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每次收到外汇就按此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当实际发生结汇核算时,就按银行的现行汇率记账,与之前的入账的差额,通过财务费用反映核算。在年终时,就按12月31日银行外汇的汇率,将其调整为实际汇率,差额部分都是通过财务费用来核算。
『伍』 关于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账务处理,汇兑损益做那边,按什么利率来折算,是月末吗,还是
你的问题实际是三个问题,分别回答吧。
1)汇兑损益做那边?
汇兑损益是财务费用下的核算科目,如果损失借记”汇兑损益“,如果增益,贷记”汇兑损益“。
2)按什么利率来折算?
按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当日人民币对外币的中间价计算该笔或本期汇兑损益。
3)是月末吗?
日常经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人民币金额,并于每月最后一天按央行的汇率进行调整。即交易时按当天汇率折算成人民币记账,月底那天按当天汇率计算本月的汇兑损益调整记账。
如果公司有外汇“资本账户”或“结算账户”,即使本月没有发生外汇交易,月末也需要按央行的汇率折算汇兑损益,并反映在当期会计报表上。
『陆』 结转汇兑损益,当月做关于汇率的应收应付凭证,汇率是根据月初的汇率还是上月底的汇率来做到月末,结转
汇率可以用月初的汇率也可以用月末的汇率,企业一经选定不能随意更改。
『柒』 汇兑损益的汇率如何确定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捌』 结汇的汇兑损益按照哪个汇率
结汇的时候,按实际收到的人民币数字计入人民币帐户,按实际支付的美元乘以帐面记帐汇率贷记外币帐户,记帐汇率为当月月初汇率。按其差额,计入当期汇兑损失或者汇兑收益。
『玖』 汇兑损益计入什么科目
“汇兑损益是属于财务费用下的二级科目,企业需调汇的科目:银行存款 、应收帐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借方登记损失,贷方登记收益。”
汇兑损益和财务费用两者是不一样的。
汇兑损益是明细科目也就是二级科目,而财务费用是一级科目。
汇兑损益是货币性外币项目根据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损益,其一般是计入到财务费用的,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
①在资产资本化期间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时需要将其计入资产成本(也就是资本化);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
财务费用核算的还有其他事项,比如借款利息费用化的部分、票据贴现等。
一般认为,只要汇率发生变动,就应在期末确认其汇兑损益实现,而不管其实实际的业务是否已经发生。也有人认为,本期汇兑损益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准,即以实际的外币买入卖出已经发生,外币性的债权、债务在本期已经结算,以此作为确认汇兑损益的依据,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要递延到以后会计期间,即当实际业务发生或已经结算完成后,才能作为已实现汇兑损益,计入该期的损益表。
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
汇兑损益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每个月的月初第一天的汇率为当月做帐时用的汇率,在下个月的第一天会有一个新的汇率,这时需要把帐面的外币折算人民币的金额按照新的汇率进行计算,并调整帐面数字,调整数字时产生的差异就是汇兑损益。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将外币与人民币相互兑换时,由于银行采用的价格和帐面上的汇率不一致,产生的差价就是汇兑损益。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购汇时
借: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每月月末调整汇率时,若月初汇率低于上期汇率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银行存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应收帐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预付帐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应付帐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预收帐款(外币)
『拾』 用友U8汇兑损益的期末汇率应该在哪里设置
用友U8汇兑损益的期末汇率设置
1.在“基础档案-财务-外币设置”中加入你需要的外币种类;
2.然后将你的现金银行类的外币科目加上“外币核算”(建立帐套是要选择有“外币核算”,
如当时未选择,以帐套主管进入“系统管理”的该帐套,修改帐套信息);
3.然后在“基础档案-财务-外币设置”中将汇率录入,建议选择固定汇率(固定汇率为每月录入的汇率,浮动汇率为每天录入的汇率),作调整时,录入调整汇率;
4.最后在“总账-期末-转账生成”中选择汇率结转即可(本月凭证都记账后,损益类结转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