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去杠杆为什么现在要去杠杆
私募排排网为您解答:
去杠杆:
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再贷款给你。你增加了负债,银行增加了资产。同样别人也这么做,如此以来,少量的货币得以创造出大量的信用,金融就是这么神奇。
而去杠杆呢?就是让你减少负债,同时银行也减少资产。资产与负债同时缩减,就是咱们经常听新闻中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就是这个原理。
为什么要去杠杆?
美联储已带动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加息,但很明显市场流动性已经收紧。市场的钱少了,现金流就很容易出问题。一旦这些债还不上,大量的坏账对银行来说是毁灭性的,银行如果出问题了,则会直接引发系统性风险。一环紧扣一环。
此外,根据利率平价原理,美国加息中国不加息,就会产生利差,资金为了套利,抛出人民币买入美元,人民币就会贬值,资本外流,最终导致外汇储备流失。而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等小国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维护汇率稳定,才导致经济崩溃,血的教训历历在目。
因此国内监管层采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变相加息,适当释放流动性的形式降杠杆,让经济不至于硬着陆。
答案转载自www.simuwang.com
② 谁有《去杠杆化、负财富效应与信贷市场萎缩——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向何处去》一文的全文doc或pdf
这个花了很长时间找的。
次贷、杠杆和CDS:美国金融危机到底有多严重
对美国金融危机,学术界最普遍的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DefaultSwap,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使用几个假想的例子,试图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
【杠杆】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CDS合同】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允许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CDS市场】C在旁边眼红了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合同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合同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合同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合同就在市场上反复地炒,现在CDS合同的市场总值已经炒到了62万亿美元。
【次贷】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次贷危机】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那一天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地付,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那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于是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哪里,反正有B做保险合同。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合同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合同在哪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合同,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合同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合同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金融危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CDS合同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美元危机】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一个接一个倒闭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合同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保险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保险。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③ 美联储“缩表”如期而至 对中国有何影响
对中国而言,在美联储缩表的同时,企业“去杠杆”以及房价泡沫无以为继都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当前所推动的金融维稳政策或已成功稳住国内金融失衡的风险,但美联储缩表引爆的核爆冲击波才正要向中国袭来。
④ 股市交易中,加杠杆和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你好,加杠杆是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一定的杠杆倍率借贷资金用于投资,以小博大的经济行为。
【案例】
以融资方式买入股票,假设小王有10万元本金用于投资,2017年小王投资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3万元;
假设小王通过某种借贷方式,借了20万元,2017年小王以30万元资金投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9万元,去掉借贷利息2万元,小王盈利7万元,小王在杠杆的帮助下,将盈利从30%扩大到70%;
假设小王通过A,以10万元借贷了20万元,又通过B,以30万元借贷了60万元,2017年小王以90万元资金投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27万元,去掉利息8万元,小王盈利19万元,在杠杆的帮助下,小王将盈利从30%扩大到190%。
减杠杆是指通过降低杠杆倍率或减少杠杆方式减少债务的过程,就是把原来通过各种渠道借来的钱还回去。
【案例】
假设小王有10万元本金,并向A借贷20万元,小王投资的股票亏损了10%,那么小王亏损了3万元,小王担心继续亏损,及时抛售股票,并将借贷的20元还给A并支付利息,小王共亏损5万元,剩余5万元本金。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⑤ 经济学里“杠杆”和“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分别解释如下:
一、杠杆,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主要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即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则可能会增大,常见的比如有福汇环球金汇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资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
二、“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充满了大量复杂的、杠杆倍数高的投资工具。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加入“去杠杆化”的行列,这些投资工具就会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场也面临着萎缩,相关行业受创,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缩减,将会导致经济衰退。
⑥ 中国式缩表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中国式缩表对我们的钱袋有啥影响
一、股市和商品期货
在整个减量博弈的背景下,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股市都很难具备上涨的支撑。
二、债市
在全社会负债同比增速向下的一个大的背景下,加上央行大力加强去杠杆,债市收益率会有一个下降的势头。
三、楼市
按照现在银行对房贷收紧的态势国内银行间资金利率会持续走高,中央缩减资产负债表,楼市杠杆资金减少,短期来看房价会有一个下跌的趋势。
缩表意味着‘释放长期优质资产+回收投机性资金’。缩表是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中国式缩表效果比加息还有猛。
⑦ 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
杠杆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金融去杠杆的首要波及场所是货币市场,从余额宝的收益上,数亿计投资者已经亲身体会到了去杠杆产生的威力。但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影响,人们感知到的是金融去杠杆的广度,在深度上的体会还是要回归到股市中。
从最近的中国股市来看,特别是沪深300指数最近承受的抛售压力,已经明显显示出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影响正从货币市场逐步扩散到股市中。在沪深300指数中银行类板块的承压更为显著,从K线的形态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顶部大阴线,这是股价对这一轮金融去杠杆、资金逐渐昂贵的直接表现。为什么在股市中首当其冲的会是银行类的板块呢?银行类股票是在上一轮的央行降准降息中收益最为显著的股票,每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股票往往会得到支撑走强,这是对行业的基本面体现。同样,在这一轮的金融去杠杆过程中,曾经的最大受益者将轮回为最大的压力承受者。
目前市场主流预期,中国股市将会面临一波预期之中的、可控的有效回调。这一波的回调将会是后期健康稳步增长的蓄力过程。伴随着整个金融去杠杆的有效推进,资金将会从庞大的影子银行、金融市场逐步流向有竞争优势、具备强大增长前景的企业中去,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才能够有效生存,而浪费型、产能过剩的行业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结果。当然,这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比此前采用行政力量去主导要聪明得多。
⑧ 金融去杠杆 扩表 缩表 央行资产负债 啥意思
就好
⑨ 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以及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杠杆率,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9)去杠杆与缩表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去杠杆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对中国影响很小。
由于实行资本账户的管制,中国绝大多数的对外金融投资都是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投资的形式进行。这类投资一向稳健保守,基本不会涉足高度杠杆化的金融产品,即使有所损失,也不能与其他类型投资者的损失相提并论。
其次,“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和“投资者的去杠杆化”对中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