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拉,若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
故选C.
㈡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先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应调节______,使杠杆在_____
(1)为了方便的读出力臂,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①设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一个钩码重为G,
杠杆左端:2G×2L=4GL,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在B位置挂钩码的个数:
nG×L=4GL
n=4;
②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2)当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时,力臂变小,即L1<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N×2L=F×L1,即F=
2N×2L |
L1 |
㈢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两端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其目的是
(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两端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其目的是这是为了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算出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进行比较,发现1组数据有误,且实际值比记录值少了; 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者F 1 L 1 =F 2 L 2 或者
故答案为: (1)这是为了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 (2)1;少;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者F 1 L 1 =F 2 L 2 或者
|
㈣ 小明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水
解答:解:(1)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杠杆重力的力臂为0.
(2)如图,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F1的力臂是OD,而不是OA,小明误将OA当作动力臂.
故答案为:(1)0;(2)误将OA当作动力臂.
㈤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1)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2)4; (3)大于. |
㈥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一个小格代表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杠杆的右端:2G×2L=4GL,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也应该是4GL,所以在左边B处第1格处挂4个钩码.
把B点作为动力作用点,此时动力臂为L,小于阻力臂2L,所以此时为费力杠杆;
(3)当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时,力臂变小,即L1<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N×2L=F×L1,因为L1<4L,所以F>1N;
(4)将弹簧测力计作用在图甲中的D点,只有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时,力才和杠杆垂直,其力臂最大为4L,拉力才是最小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N×2L=F×4L,可得拉力F=1N.
故答案为:(1)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4;费力;(3)大于;(4)竖直向上;1N.
㈦ 如图1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
(1)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
实验中只有一次实验就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很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因此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
(3)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测量不正确;
(4)设一钩码重为G,一格为L,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4G×3L=12GL;
右边=2G×6L=3G×4L=4G×3L=12GL,所以可以在第6个格处挂2个钩码,或在第4个格处挂3个钩码.
(5)第2次实验中杠杆右面挂了4个钩码,每个重0.5N,则阻力F2=0.5N×4=2N;
(6)第3次实验中,拉力的方向向右倾斜,导致动力臂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动力就会变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左;左;(2)F1L1=F2L2;不合理;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3)杠杆的自身重力对平衡造成影响;(4)在第6个格处挂2个钩码;在第4个格处挂3个钩码;(5)2;(6)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或动力臂测量错误).
㈧ (1)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
(1)①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②4③大于(2)①速度②质量③速度动能
㈨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则
(1)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则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但此时拉力与杠杆不垂直,所以力臂变短,力变大,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1N. 要想在C位置施加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竖直向下的方向. 故答案为:(1)右;(2)力臂;(3)4;(3)大于;竖直向下. ㈩ (1)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①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②
(1)①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③当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时,力臂变小,即L1<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N×2L=F×L1,因为L1<4L,所以F>1N. (2)①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的质量,改变的是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因此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②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改变的是钢球的质量,因此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③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控制钢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钢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来比较钢球动能大小,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故答案为:(1)①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②4;③大于; (2)①速度;②质量;③速度;动能. 与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先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财经媒体股票关联交易
浏览:759
房产中介佣金支付承诺书
浏览:972
理财基金债卷
浏览:492
参股瑞达期货股东
浏览:619
通达信幅图黑马线指标公式
浏览:337
农行期货出金时间
浏览:267
电汇汇率与现钞汇率的关系
浏览:43
金融信息咨询服务是干嘛的
浏览:301
杠杆的阻力点和动力点
浏览:947
铜产品的出厂价格
浏览:156
盐酸能溶解贵金属吗
浏览:166
做期货推广好不好
浏览:596
交易所平台
浏览:423
电信托管服务器价格
浏览:489
支付宝的基金和理财哪个收益好安全
浏览:232
郑醇期货1909最新价格
浏览:173
陕西煤业历史最高价格
浏览:450
陈浩指标
浏览:327
长江证券上市咨询
浏览:606
2019兴业银行最新理财产品
浏览: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