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长期股权投资汇率折算

长期股权投资汇率折算

发布时间:2021-10-16 23:19:31

1. 长期股权投资外币汇兑损益计入什么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不产生汇兑差额 投的时候是多少钱 就是多少钱 以后汇率在变他都不变 这个跟实收资本是一样的

2. 在编合并抵消分录时对境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成本位币么

资产类账户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按交易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使用近似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按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项目除外)。
这样折算后,因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折算汇率不是同一时点的,所以会出现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3. 外地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于

实收资本 按 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确定入账,而不是合同规定的
资本公积 按 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确定入账。
盈余公积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进行外币迅速腾飞报表的折算时,利润表项目按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在实际工作空间中,多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因此,盈余公积也应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折算,因为净利润的产生是在一年中不断积累的。
未分配利润 要根据 净利润、派发的现金股利、提取的盈余众多创造公积确定。
有什么问题我们继续讨论。

4. 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由原25%增加至60%,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算会计政策变更吗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比较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企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之间的变更;坏账损失的核算在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之间的变更;外币折算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或其它方法之间的变更等。

5. 外币报表折算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哪个汇率

取得长投时肯定是按主体的本位币核算长投成本,后续在单体层面不涉及汇率变化的问题。
外币报表折算,资产一律按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折算,实操中可能存在孙公司,子公司,母公司三者本位币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存在先折算再合并,或先合并再折算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再最终层面结果一致,但折算汇率都是资产负债表日汇率 。

6. 合并报表时,对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如何处理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分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方法:

(1)递延处理.

在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但是将未实现的损益记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也称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当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6)长期股权投资汇率折算扩展阅读

外币报表折算是对会计报表的一种处理,处理的是以外币为币种的报表,处理的目的是将其转化为以记账本位币或要求币种的报表。进行外币折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单纯的转化成特定币种的报表。会计报表是给有需要的进行阅读的,既包括企业的领导人员、企业的员工、政府、投资者、银行、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阅读人群可能来自不同国家,语种不一样,因此阅读会计报表的习惯也就不一样,为了方便需要的人阅读,而将财务报表转化成阅读人需要的币种,这只是一种单纯的币种转换,这种方法并不会产生折算差额。

第二个是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先折算外币报表。一般而说,跨国公司的总公司会设立在一个大城市,而在其他城市甚至是二线的成立会设立很多的分公司。

跨国公司在计算其资产负债情况时,需要将各个子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这时就需要先进行财务报表的折算,以满足母公司的计算需要。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折算,会打破原先各个子公司已经平衡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会产生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外币报表的折算差额。

7.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内容包括哪些

成一、应用基础的比较与分析 不同的核算方法不仅对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对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的认识也不相同。 成本法认为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和会计主体。投资企业只有在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以原有资产增减变动为条件的经济业务,或对被投资单位税后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要求权实现时,才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为实际收到或确定将收到的利润或股利。 权益法认为被投资单位是投资企业的一个有机组部分,被投资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资企业的经济活动,投资企业对此均应在活动发生时或年终进行会计结算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则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从财务的角度不难推导出,非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一般应为投资额与市场利率的乘积,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无实质联系;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最后则为所享净投资额(所有者权益)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的乘积,体现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整体一致性。 二、应用范围的比较与分析 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范围通常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或会计核算制度的明确规定。根据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实质控制权,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用成本法,反之则应用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相关内容还表明,当企业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应使用完全权益法。虽然现行的行业会计制度并未就权益法的具体类型加以说明和限定,但从有关应用举例及说明上看,所用的权益法应是非完全权益法。 显然,前述规定是不完善的,它并未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实际上,在这一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即使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难以使其对被投资单位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被投资单位的盈亏及资产的受赠等行为仍会在实质上对其财务状况及相关指标产生影响。如果投资企业仍按前述规定选用成本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投资企业投放到相关长期股权投资上的那部分资产的运营状况将得不到充分的披露,进而极大地影响到投资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例如,我国大量上市公司即使盈利也从未进行过利润分配,这就使得许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法人股东(投资企业)未能在其会计报表上反映出这部分投资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使用权益法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应是最优的选择。 三、应用过程的比较与分析 核算方法的应用过程就是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以及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过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具体包括取得税后利润、发生税后亏损。进行利润分配、接受实物捐赠、出现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产生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所谓股权投资差额则指取得股权的支出与其所代表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为借差,反之为贷差。无论何种差额,在投资企业个别会计报表上是不作直接反映的。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化一般都不进行确认,只有在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收到利润(行业会计制度)或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时,投资企业才按实际收到的利润或应当收到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科目,贷 记“投资收益”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或无利可分的情况下,投资企业不作任何反映。当然,这种只认盈利不认亏损的做法对投资企业单个会计报表而言,是有停谨慎性原则的;另外,通过不同的法规对同一会计事项规定了不同的确认标准,不仅缺乏规范性,而且违背了可比性原则。 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前述相关变化均视同投资企业自己相应项目的变化,一旦被投资单位发生这些变化,投资企业就应进行恰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被投资单位实际支付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其它相关变化,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投权投资”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在完全权益法下,不涉及到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问题。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投资企业应按本期的分摊额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按我国规定,分摊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法,分摊年限借差不超过1O年,贷差不短于10年。

8. 被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不考虑汇率折算,为什么投资企业不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当然是,要按变动后的账面价值按比例划分

9. 关联公司投资汇率差记什么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规定,题中,虽然A企业借取美元时折算汇率为8,但是,在实际投资时,应当按照投资日的当日汇率(从题中看,题中企业折算汇率采用的是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则:

A企业:
借取美元时:
借: 银行存款 8元(1美元)
贷: 其他应付款 8元(1美元)

实际投资时:
借: 长期股权投资 7元
贷: 银行存款 7元(1美元)

月末,结转汇兑损益(假设:1、借取美元与投资业务发生于同一个月份;2、借取美元前,“其他应付款” 、“银行存款”科目的相关外汇明细科目无余额;3、月末汇率为7):
“其他应付款”科目:
结转前人民币余额 = 8元
结转前美元余额 = 1美元
汇兑收益 = 8 - 1 * 7 = 1元

借:其他应付款 1元
贷:财务费用 1元

“银行存款”科目:
结转前人民币余额 = 8 - 7 = 1元
结转前美元余额 = 0美元
汇兑损失 = 1 - 0 * 7 = 1元

借:财务费用 1元
贷:银行存款 1元

可见,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为7元,与对应的B公司的“实收资本”科目余额一致,不产生所谓的差异,编制合并报表时直接抵销即可。

阅读全文

与长期股权投资汇率折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财经媒体股票关联交易 浏览:759
房产中介佣金支付承诺书 浏览:972
理财基金债卷 浏览:492
参股瑞达期货股东 浏览:619
通达信幅图黑马线指标公式 浏览:337
农行期货出金时间 浏览:267
电汇汇率与现钞汇率的关系 浏览:43
金融信息咨询服务是干嘛的 浏览:301
杠杆的阻力点和动力点 浏览:947
铜产品的出厂价格 浏览:156
盐酸能溶解贵金属吗 浏览:166
做期货推广好不好 浏览:596
交易所平台 浏览:423
电信托管服务器价格 浏览:489
支付宝的基金和理财哪个收益好安全 浏览:232
郑醇期货1909最新价格 浏览:173
陕西煤业历史最高价格 浏览:450
陈浩指标 浏览:327
长江证券上市咨询 浏览:606
2019兴业银行最新理财产品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