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亿使用五十倍杠杆做空一个点能赚多少钱
岂能赚多少钱,谁也没有做过这些行业,只有做过这些行业的人应该会知道能赚多少钱。
Ⅱ 杰西利弗莫尔和索罗斯和巴菲特哪个厉害点
总结:他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杰西是总统的朋友,儿子是军人,老婆的大明星,而且最厉害的时候1年就赚美国GDP的42分之一以上!当今无论那个都无法做到,最牛逼的是他一人能做到,试问还有谁!?,第二个巴菲特的老婆和他的老婆比差太多了。儿子也是。
财富:杰西秒杀巴菲特,杰西相当于现在的万亿级别
著作:杰西的著作百年不倒!从来没给超越,只有给模仿!
理论:所有技术派,甚至基本面派的先祖。
精度:一发子弹唯一的一次机会,都能赢!胜率超过9成!哪怕加杠杆!
速度:1年就赚美国42分之一的GDP的钱!而且是纯利!相当于开超级跑车(用了火箭引擎的特殊跑车)
从股神级别比较,最重要看,跌到低谷还能再登到类似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能力,而不是最高的能力,从难度看,杰西的难度比巴菲特难太多了,巴菲特是通过做保险,无限子弹,杰西最厉害的时候,一发子弹,就打赢一个非常重要的战争。并且一人能打赢N个兵团,以一档万,试问还有谁?杰西最少从400到十多亿美元(对比GDP换算,估计等于现在上万亿美元,最少几千亿美元估计差不多一个中国的总GDP)身价,巴菲特能吗?
从速度比,杰西快太多了。简直神一样的速度,徐翔,索罗斯,巴菲特,没一个能比得上,而且是一人比一个团队这样能力,更难。
所以,杰西秒杀巴菲特。
Ⅲ 巴菲特投资公式
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在寻找一套公式,以图复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50年取得的神奇回报,但都徒劳无功。近日,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发现了巴菲特的投资秘诀。
12月26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1月份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找到了这套公式。论文作者都有深厚的学术资历,他们供职的AQR资产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着多只对冲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产品,资产规模达900亿美元。
论文作者分析了巴菲特从1964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来的投资成绩。他们的公式含有十多个单项,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专注于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即波动性低于平均水平、价格相对于账面价值(市率,一种值指标)的比率不高的股票。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看好利润增长高于平均速度、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当作股息派发出去的股票。
公式的第二部分将会令人错愕:它要求用“保证金交易”来投资这些股票,也就是借钱买股,买进的数量比不借钱能够买到的更多。研究人员发现,要达到巴菲特那样的长期回报,投资组合需要有60%的借入比例,也就是说,借款比例足以让每100美元的投资组合持有160美元“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
论文作者之一、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AQR公司副总裁安德烈亚·弗拉奇尼(Andrea Frazzini)说,在巴菲特整个职业生涯中,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平均杠杆率一直与上述水平相当。
采用保证金交易当然可以放大利润。当行情不妙的时候,它也会增加潜在损失。但上文所述的公式是将保证金交易的大量使用同风险远低于市场的股票结合,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投资组合的风险仍然可以不高于大市。
无可否认的是,大量使用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始终存在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的风险——如果所持资产跌幅太大,那么就要存入更多的现金。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过去50年里一直能够避开这种风险,虽然严重依赖于杠杆,其自然年度最差的回报率也就是亏损9.6%,而且其账面价值的波动性也低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S&P 500)。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明显缺失一个因素,它没有解释巴菲特为什么大量投资非上市公司。研究人员表示,这没有必要,因为他所投上市公司的表现好于非上市公司。
巴菲特常常鼓吹他挑选优秀管理人员的能力,但研究人员发现,其回报“更多地源于选股,而非他对管理层的影响”。
不幸的是,研究人员总结出来的这套投资公式散户应用起来不一定容易。比如它要求投资一大篮子多样化的股票。另外,对于一个依靠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来说,坚守这套公式也有可能遇到挑战。
但是,你或许还是能够在不借钱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运用研究人员总结出的这套公式。比如,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面有现金,你可以把这些现金加到已经配置于股市的那部分中去。这在事实上是自己给自己借钱,也就相当于做保证金交易。巴菲特从他公司的其他部门借钱,当然也就是这种办法。
Ⅳ 巴菲特最狠的一句话
想必没有人可以拒绝金钱的诱惑,只要是光明正大地挣钱,其实是无可厚非的。而如今这个社会,可以分成两种人,就是有钱人和穷人。而如今也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而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想必有不少人会说,富人有钱有人脉,做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而且失败了也不怕。但是这个难道就是你穷一辈子的借口吗?反观这个世界,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并不在少数。
很多人之所以很难挣大钱关键在于毁在自己的“穷人思维”上!
而就拿炒股来说,也是这个现象,对于富人来说炒股是“锦上添花”,而对于穷人来说炒股往往是亏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而著名的炒股名人巴菲特一句话点透中国股市:“穷人式”炒股,下半生很难挣大钱!
巴菲特从小就靠自己的双手赚取零花钱。长大后的巴菲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金融行业,开始尝试投资,并且创立了自己的伯克希尔投资公司,成为了投资界的龙头企业。
而巴菲特的投资经验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很多商界大佬不惜花重金学习巴菲特投资的成功经验。而针对中国股市,巴菲特为何一针见血指出“穷人式”炒股很难发大财?
其实巴菲特这里指的“穷人式”炒股指的是穷人思维,很多穷人投资股市往往是急于求成,希望可以快速捞一笔钱,而越是这样想,越容易亏空。
很多人之所以穷,并不是穷在没钱没人脉,而是在于自己的思维,穷人在股市里往往追求“快速式”发财,但是投资股市本来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带着这种思维多半会输的遍体鳞伤。
在巴菲特看来,中国股市存在很多穷人,妄图通过股市“发财”,会导致出现以下几种行为;
1、因为贪小便宜而导致频繁交易,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不断亏损;
2、一股脑的追求上涨的股票,而一旦看到下跌股票立马撤出,做事情畏畏缩缩,不够成熟稳重,注定失败;
3、无风险意识地使用杠杆;
4、这点最常见,很多中国的散户,炒股的时候喜欢盲目地抄底,就是在熊市的进行过程中或许是按耐不住想及时收手。
而巴菲特这里说的“穷人式”炒股和“穷人”思维其实是一个意思,如今有很多人总是盲目做着发大财的梦想,而不去脚踏实地付出努力,带着“一夜暴富”的心态赚钱,最后往往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
而很多“穷人”思维的人里,做事情犹豫不决,畏畏缩缩,又想一口吃成胖子,而在有一点亏损时,又紧张不已。做事情毛毛躁躁,格局比较小,这样的人往往很难在股市崭露头角,更别说发大财了。
而巴菲特一句话就一针见血指出了很多人为什么很难挣大钱的原因,可以说巴菲特的观点值得许多人深思。谁都有发大钱的机会,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跳出“穷人”思维。
而巴菲特这一生从来不会盲目投资,更不会急于求成,巴菲特一开始也是一无所有,到如今的身价4000亿,一路走过来稳扎稳打,他的投资经验时非常宝贵的。
巴菲特这一生还有一个兴趣是阅读书籍,通过阅读书籍的学习,巴菲特也从别人的经验里学到了投资的知识,巴菲特坦言阅读书籍对于他投资事业来说帮助很大。曾经巴菲特就在月报上看到关于中石油报道的相关文章,并对此产生了兴趣,最终选择了投资这块领域获得了一大笔钱财。
巴菲特之所以能被人称为“股神”,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巴菲特一直坚持“学到老活到老”的做人原则,他每天会花好几个小时用来阅读书籍来充实提高自己。巴菲特表示:读书是最省钱的投资,是回报最大的投资。
普通人如何能像巴菲特一样让读书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呢?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总是抱怨自己很难发大财,不如把平时的时间抽一点出来,把这些时间用在阅读书籍上,只有把自己充实好了,对所从事的行业比如投资行业了解透彻才能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选择有价值的读物,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到了下半生想挣大钱,不如静下心来,看看巴菲特相关的书籍。比如我最近读的这套巴菲特的书籍就很好,这套书籍在各大平台的销量都是名列前茅,而且这套书籍更是受到商人的热捧,成了许多商界大佬的枕边书。
这套书涵盖了很多赚钱方式以及富人思维,通过很多具体案例的分析,浅显易懂,哪怕再小白,这套书也能很快读懂。通过每天花十几分钟阅读这套书,可以让你掌握财富密码,学习到巴菲特的赚钱理念,让你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
如果你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推荐你看看这套书,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学会更好地理财;
如果你是为人父母,推荐你看看这套书,并且买一套回家给孩子看,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财,从小树立好自己的目标,学习巴菲特身上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为自己以后的财富之路构思好蓝图
Ⅳ 索罗斯,罗杰斯和巴菲特他们的投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分别是商品股票、外汇、期货三大类资产著名的交易者,他们三位谁的投资功力是最高的呢?首先,索罗斯和罗杰斯获利都是建立在高杠杆交易的基础上,而巴菲特更多是靠资金的规模和资金的低成本获利,他的获利方法一方面在于选股的眼光独到,一方面带有浓厚的保险资金追求安全性的投资风格。巴菲特的长期投资和保险资金的特点密不可分,保险资金就是追求长周期收支平衡的业务,长期投资和长期资金是匹配的。保险资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对股市的投资长期安全稳定的获利,并且高于投保者的保费,保险资金就赢了。连巴菲特自己也承认经营效益最好的不是他管理的资金而是他管理的保险公司。巴菲特的商业价值链主要赢利点在于保险,他的经营模式是保险+价值投资这种复合的增长方式,理解这一点就对巴菲特的投资功力有所了解了。巴菲特不仅要关注于投资,还要关注保险公司的经营,因为有两个关注,所以他势必分心。
索罗斯和罗杰斯原来是合作伙伴,他们双剑合璧的时候也是量子基金效益最好的时候,收益率超过同期的彼得林奇和巴菲特,(1970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他在量子基金的十年里,量子基金的复合收益高达37%,超过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林奇的30%。),他们两个谁的投资功力更高确实很难说。但他们成名都源自高杆杆交易,高杆杆交易比低杠杆交易更接近投资的本质:前者更加要求风险控制和利润成长达到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杰西·利维摩尔四次破产,技术分析大师江恩也输给了高杠杆交易,谁能在高杠杆交易上长期获利,谁才是投资世界真正的王者。
高杠杆交易现在越来越复杂,期货和现货对冲,期权又和期货对冲,期权又属于过于复杂的衍生品。在期货交易市场上流传的信条是:市场总是对的,不要和趋势做对。由于高杠杆放大了风险,就要去极其精确地判断趋势、时间窗口和波动区间。但是市场的波动率是无法控制的,大多数交易者选择了跟随市场的策略。索罗斯则提出了反身性理论,他认为由于投资者的群盲性市场经常是错误的,交易者要利用市场的错误进行交易。反身性理论是索罗斯外汇交易的基础。罗杰斯则是一个把价值投资用于期货这个以趋势交易为主的市场上,他常常是看到了某种商品长期的价值成长趋势,然后再进行中期的操作。由于外汇市场过于宏大与复杂,操作难度更大,索罗斯很难象90年代成为市场的领跑者。而罗杰斯预测未来商品市场依然有牛市,我觉得罗杰斯仍有可能在21世纪继续走在时代的前列,尤其他是三大交易者中最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的人。罗杰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周游列国,他比巴菲特好动;索罗斯虽然视野宏大,但是有些高高在上,罗杰斯则是依靠自己的双脚踏上每一块可能出现投资机遇的土地。我更看好罗杰斯一些,但是索罗斯对于海航的投资说明他的潜能无限,他有时会扮演股权投资者。
Ⅵ 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4种杠杆是什么
1,合伙人资金,巴菲特从合伙人那儿募资,资金成本是6%,巴菲特只有赚的超过6%才提取超额收益的25%,如果亏损了,还要弥补亏损后再提成,这其实是一种承诺最低收益的募资方式。因为巴菲特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很有信心,他相信他一定会赚回来更多,才敢承诺最低收益,这样的良心条款使他募集到不少资金,而这些资金对于巴菲特来说就是非常好的杠杆。
2,巴菲特合伙公司的杠杆,巴菲特在给合伙人的信中写道,他在投资过程中一般不使用杠杆,只是在具有确定利润的套利交易中使用杠杆,而且不会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5%。这里的杠杆类似券商的融资融券,巴菲特不是不用融资融券的,是在套利交易中大量使用的,而这些杠杆的使用又提高了套利交易和组合的整体收益率,他不会直接融资买普通股票。
3,具有控制权企业的资金:巴菲特买到很多烟蒂股,如果公司不错又一直低估,他就大量买入取得控制权。特别是伯克希尔,他取得控制权后,这家企业的所有资金都是归他支配的,他可以从企业的流动资产抽出大量资金,投资到高利润的企业,他从伯克希尔抽出资金收购了国民赔偿公司和其他的公司,而在收购的过程中还可以从金融机构取得并购贷款。这也是拥有一家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
4,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和其他公司的资金:巴菲特通过他控制的伯克希尔和蓝筹印花,多元零售这些公司和芒格合作收购了大量的金融公司,和保险公司和实业公司(喜诗糖果等)这些公司成为为他制造弹药(现金)的工厂,如下图:
Ⅶ 为什么说巴菲特卖出指数看跌期权是免费杠杆
是的 国外平台 买入占用保证金多 卖出如果过夜甚至不扣过夜费 还倒给你一定的费用。
Ⅷ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为富翁,原因很多。当然,在他的投资生涯的后半期,他已经不仅仅在做股票了,他拥有了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特殊性,给他的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还没有成本。再加上资金规模的巨大,他能够影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这都是他成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资,他的后半期并不是仅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润。老巴能成为首富,因为他即是一名优秀的投机者,更大层面上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所以,作为我们中小投资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后半段的投资经验,我们要研究他从穷光蛋发家致富的过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将来您要发了财,您也能象他一样搞这些资本运做,毕竟谁钱多,谁的投资途径就更广泛吗。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的人格特质非常符合股票市场。比如,他个性沉静,喜欢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奋,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兴趣;个性非常稳定,没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习性;人品非常优秀;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几乎不受外界的影响等等。
其次,这个人在发财之前有过长期的投资失败经历。根据他的传记,老巴这个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场。但是他和我们大多数散户一样走的是技术分析的道路,炒短线。这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没赚到钱(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经过,却没有注意在发财之前他所经历的长期失败过程)。正是长期的失败经历,他本人又非常善于思考,使他对资本市场的投机机理有着非常刻骨的理解。这种经历是每个投资者都要经过的课程,只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或着不善于思考,总结不出有用的经验。所以,老巴在走上价值投资道路后,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不仅仅懂得企业投资,而且精通投机,是一个兼备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资,他的抛售时机把握的简直太精确了,几乎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这都是他在青少年时期炒短线积累的投机经验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来就搞价值投资,我支持新手应该用至少5年的时间在股市里炒短线,表面上看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只有这种浪费才能让一个人终身能立足于这个市场。只有短线的经历才能真正让一个人把握好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也可以说是技术分析的升华。
最后,老巴在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二战以后的经济腾飞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国60年代的大盘走势图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发财和其他生意一样,都需要耐心与执著,别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见笑了!
Ⅸ 巴菲特最成功是什么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是保险公司负成本的浮存金和顺带而来的杠杆率,这是他是成功关键因素。
从巴菲特的职业生涯来看,“股神”的评价跟事实相比是严重错位的,也绝然不能反映巴菲特的真实能力和成就,巴菲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投资家,应该被定义为“企业并购之王”或“投资之王”纯粹通过股票投资成为另一个巴菲特或许只是天方夜谭。
巴菲特最非凡的商业计划,就是设计了伯克希尔本身的商业模式。他将伯克希尔打造成一个保险控股集团,然后利用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去收购企业和证券投资,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杠杆作用来放大收益。从模式本身来说,已比很多控股公司有了先天的优势。所以后面的运营,事半功倍。结果是公司的规模远大于同行,而且发展速度也快得多。
在具体投资上,巴菲特也是有计划的,比如投资组合的构建,他会设想各种经济情况和不利环境,来检验自己的投资组合,并做好各种应对方案。这就是所谓“重要的是建造方舟,而不是预测暴风雨”。
巴菲特总是在其账户上保持充足的现金,为可能的危机和突然出现的投资机会做好了准备。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很多经典之作,如1987在美国市场崩盘时,大手笔买入可口可乐;在次债危机时,当信贷冻结,包括通用电气和高盛这样世界闻名的公司都资金短缺,不得已向巴菲特这个白衣骑士发出了求救信号。结果是,巴菲特抓住了有利的时间窗口,以令人眼红的有利条件,获得了通用电气和高盛的可转换优先股。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些人会抱怨生活,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其实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平时准备了一只凳子,当机会来临时,你可以站在凳子上,抓住机会。但如果你平常没有准备,或凳子的高度不够,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无法抓住。这个道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投资领域,都是相通的。
Ⅹ 巴菲特为什么不喜欢负债的企业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没有负债的企业,最让人放心。负债意味着使用财务杠杆,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让我们看一看巴菲特名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曾经谈过,计算公司价值是将未来现金流折现的现值相加,折现系数是WACC,即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是指股权和债权的加权平均。公司价值和公司的权益价值(市值),有如下关系:
普通股股东权益(市值)=公司价值(EV)-债务-优先股股东权益+现金及等价物
从公式可以发现,债务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借贷,使用财务杠杆,可以提升公司现金流,增加公司价值,但同时债务本身就是一个“减项”,会令权益价值(市值)减少。一加一减,会达成一个平衡点。
上述公式做一转换,就是常见的公司价值的计算公式:
公司价值(EV)=普通股股东权益(市值)+债务+优先股股东权益-现金及等价物。
巴菲特不喜欢负债型企业,还与经营杠杆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