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计算汇兑损益
假如某企业采用当月月初的汇率作为记帐汇率,当月1日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5.70元人民币。上月末该企业银行存款美元户余额为2万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5.60元人民币,折合人民币余额11.2万元。本月发生应收帐款2万美元。月份终了,将外币帐户的外币余额按月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汇帐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周整后的各外币帐户人民币余额与原帐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作当期财务费用。假设当月末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5.80元。
(1)汇兑损益调整的汇率怎么取扩展阅读: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是汇兑损益的计算根据记帐方法的不同,计算也不同。下面我们就外汇统帐制会计和外汇分帐制会计方法下,如何计算汇兑损益,分别予以说明。采用外汇统帐制会计核算的企业中汇兑损益的计算原会计制度规定,“已实现的汇兑损益才入帐”,即当外币业务发生时,记帐汇率与帐面汇率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入帐。新会计制度采用了外币帐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国家外汇牌价进行调整,平时业务发生时不再计算汇兑损益,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按编制会计报表日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外币帐户帐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为汇兑损益,列作当期损益进行处理。
㈡ 汇兑损益是怎么调整的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从处理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会计报表,进行立即认定,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递延处理。
对于“已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清算当期的损益表,影响当期的损益;而“未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项目,则应递延至其发生,即递延至交易实际清算时,再列入损益表。
总之,对于交易损益而言,只有当其实际发生时,才会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应当计入损益表。此外,某些与取得长期资产或产生长期负债有关的汇兑损益,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当在长期资产的使用期或长期债务的有效期内进行摊销。
换算损益由于不涉及不同的会计期间,所以不存在递延与否的问题。
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㈢ 期末如何调整汇兑损益
汇率用银行公布的月初的第一个中间价就可以,所有银行公布的中间价都是相同的,所以不用贷外管局网站查询那么麻烦,一般登录中行网站就可以了。
记账汇率使用中间价,不能使用买入卖出价格。
㈣ 月末汇兑损益怎么算调整分录如何做
5月支付了外方一笔费用,当时的账务处理:
借 管理费用 10000美元 汇率6.98 698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美元 69800
5月31日的中间牌价为6.9472,月末应该如何调整汇兑损益呢,怎么做分录呀
汇兑损益一般在期末进行调整,期末指的是月末、季末或年末。
建议:如果汇率变化小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年末调整,如果汇率波动很大,应采用按月或季度来调整。
分录
1、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溢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2、汇兑收益
借: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在编制上述科目分录时,除财务费用外,其余科目的金额均应编制如下:
XXX科目 外币 0.00 人民币:损、溢金额
损溢计算公式
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期末汇率-期末该外币账户的人民币余额
1、>0
资产类科目,表示汇兑收益
负债类科目,表示汇兑损失
2、<0
资产类科目,表示汇兑损失
负债类科目,表示汇兑收益
㈤ 如何做会计分录,调整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㈥ 汇兑损益(期末调整汇率设置为7.8)在用友软件中怎么做要详细的步骤
外币设置的调整汇率设置为7.8,然后再总账--期末--转账定义--汇兑损益--凭证类别为转账凭证---汇兑损益入账科目为:汇兑损益或财务费用
转账生成--选择汇兑损益结转--保存凭证
㈦ 应收账款的汇兑损益调整
1、没有收到货款(欧元)就不用计算汇率,也不用入账;如果收到了货款,合同没有约定,按收到日实际汇率入账,此时,没有汇兑损益的问题。
2、入账时都按实际汇率计算,没有汇兑损益的问题。汇兑损益只在两种情况下产生:1)结汇或收款、付款时,按实际汇率计算后与账面值的差额;2)报表日,为了反映报表日价值的真实性,做一笔汇兑损益,按报表日外汇中间价。
我觉得你把汇兑损益弄复杂了。
业主确认进度款300万欧,分录正确。
收到200万欧工程款时,按当日汇率(1:8.45)
借:内部往来 1690 (200*8.45)
贷:应收账款 1690
此时,都是外币业务,没有涉及汇兑和月末报表,所以不用按8.5计算入账后再做汇兑损益,直接用当日牌价(8.45)入账。
月末再按当日的欧元汇率计算一遍,差额计入汇兑损益。这样就不会有你说的问题了。
3500万是你们的预收账款,如果不是跨年度的先挂账,完工后一并结转;如果是跨年度的项目,年底可以按完工程度结转一部分收入和成本。
㈧ 怎么调整汇兑损益和结转
1、调整分录( 盈余)
借 : 银行存款(现金)
贷: 汇兑损益
结转
借 : 汇兑损益
贷: 财务费用
2、调整分录(亏损)
借 :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现金)
结转
借 :财务费用
贷: 汇兑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规定:“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因此,对预收、预付款项,期末不应按现行汇率调整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汇兑损益结转的范围
(一)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
(二)以可确定金额的外币货币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应收、应付往来或借款等)
(三)实收资本、损益类科目不需期末调汇
汇兑损益结转的时间
(一)购汇、结汇的业务在凭证入账的分录中同时结转汇兑损益
(二)期末需结转汇兑损益的科目在月末最后一天结转
㈨ 请问汇兑损益调整怎么处理啊,汇率怎么确定,有个港币账户每个季度会产生一笔利息,现在要做汇兑损益调整
你可以去外汇管理局官网或者人民银行网站都会有汇率公布的。
列如12月1日港币汇率=79.139(对应100人民币),12月16日汇率为78.914,12月31日汇率为78.887,。(一般调整是用月末的汇率调整的。)
假设月初港币为10000元,那么相当于人民币10000*79.139=791390元。
12月16日产生利息14港元,那利息收入=14*78.914=1104.80元(港币为10000+14=10014)
12月31日港币价值应该为10014*78.914=789974.42元(港币为10000+14=10014)
但是前面1日和16日账面上价值合计为791390+1104.80=792494.80元,和实际31日差额为789974.42-792494.80=-2520.38
差额就要做汇兑损益调整: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2520.38
贷 银行存款-港币账户 36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