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盈利额
甲企业财务杠杆系数=10%/(10%-75%*8%)=2.5;
股本=1000*25%/1=250万股
每股盈利=(1000*10%-1000%*75%*8%)*(1-33%)/250=0.27元。
乙企业财务杠杆系数=10%/(10%-25%*8%)=1.25
股本=1000*75%/1=750万股
每股盈利=(1000*10%-1000%*25%*8%)*(1-33%)/750=0.09元。
增加50
%后你自己带入数据算吧 是正确的
2. 求财务杠杆系数及每股收益
DFL(甲)=1
每股净收益=[120*(1-33%)]/2000=0.0402元/股
DFL(乙)=EBIT/[EBIT-I-(D/1-T)]=120/(120-500*8%)=1.5
每股净收益=[120-500*8%](1-33%)/1500=0.0357元/股
DFL(丙)=EBIT/[EBIT-I-(D/1-T)]=120/(120-1000*8%)=3
每股收益=[120-1000*8%](1-33%)/1000=0.0268元/股
3.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
DFL=750/750-2000*10%=1.36
净利润=(750-*2000*10%)*(1-33%)=368.5
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368.5/60=6.14
4.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DFL=(△EPS/EPS)/(△EBIT/EBIT)。
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于预测企业的税后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主要还是用于测定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一般认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税后利润受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影响越大,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意义:
DFL表示当EBIT变动1倍时EPS变动的倍数。用来衡量筹资风险,DFL的值越大,筹资风险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在应用财务杠杆系数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程度时,必须注意其应用条件,即企业息后利润大于零,且资本规模、资本结构、债务利率等因素基本确定时,才能使计算出的财务杠杆系数具有实际价值。
5. 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
经营杠杆系数=(2600-1200)/(2600-1200-700)=2
财务杠杆系数=(2600-1200-700)/(2600-1200-700-600*10%-1000*6%/(1-25%))=1.25
每股收益=((2600-1200-700-600*10%)*(1-25%)-1000*6%)/(2000/20)=4.2元
股利支付率=2/4.2=47.62%
6.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
你好,财务杠杆系数(DFL,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回润变动率的倍数答,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计算公式:公式一;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DFL=(△EPS/EPS)/(△EBIT/EBIT);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公式二;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由EPS=(EBIT-I)(1-T)/N;△EPS=△EBIT(1-T)/N;得DFL=EBIT/(EBIT-I);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公式三;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公式应改写为:DFL=EBIT/[EBIT-I-(PD/(1-T))];式中:PD为优先股股利。
7. 财务杠杆收益怎么算出来的
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
由
eps=(ebit-i)(1-t)/n
△eps=△ebit(1-t)/n
得
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公式应改写为:
dfl=ebit/[ebit-i-pd/(1-t)]
式中:pd为优先股股利。
8. 关于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收益的计算。
B公司的2001年的财务杠杆系数=01年的息税前利润/(01年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50万+10万)/50万
=1.2
所得税率=所得税/税前利润=10/50=20%
B公司2002年的每股收益=(2002年的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1-所得税率)/普通股股数
=(60万-10万)*(1-20%)/10万=4元/股
9. 财务杠杆的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租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9)财务杠杆每股收益算法扩展阅读:
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 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见,当负债在全部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从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时,其所有者会得到更大的额外收益,若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其所有者会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效应成为财务杠杆的作用。
财务杠杆作用的后果
不同的财务杠杆将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后果。
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将发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获得更大的额外收益。这种由财务杠杆作用带来的额外利润就是财务杠杆利益。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将发生负面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这些额外损失便构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10. 财务杠杆比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财务杠杆比率指反映公司通过债务筹资的比率。财务杠杆使企业能够控制大于自己权益资本的资源。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投资回报率高于负债成本,财务杠杆的增加就会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反,如果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就面临财务危机的威胁。
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但上市公司中,处于高速增长期的企业,其经营活动中难以产生大量的现金流量,所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用来衡量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较为妥当。
财务杠杆作用
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FL—— 财务杠杆系数;
Δ EPS—— 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 普通股每股收益;
Δ EBIT——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
EBIT——变动前的息前税前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