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财务杠杆效应的效应表现
1.利息抵税效应
一方面,负债相对于权益资本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减少上缴税金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负债免征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减少了企业上缴所得税,也就相对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
2.高额收益效应
债务资本和和权益资本一样获取相应的投资利润,虽然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求偿权在先,但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人和到期的本金,而所创造的剩余高额利润全部归权益资本所有,提高了权益资本利润率,这就是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杠杆是一种税后效用,因为无论是债务资本产生的利润还是权益资本产生的利润都要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财务杠杆的最终效用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l-所得税税率)。在负债比率、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大;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零;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负。所以,财务杠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效用,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效用、收益程度如何,取决于资本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的对比关系。 1.财务危机效应
负债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固定的成本费用,给企业增加了定期支付的压力。首先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还会面临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又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费用,企业破产后,其资产所有权将让渡给债权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宣布破产之前企业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财务危机成本。例如,由于企业负债过多,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失去期望的收益;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
所有这些间接成本都不表现为企业直接的现金支出,但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过大,资不抵债,或者是无力归还到期的流动负债,都会引起债权人催要债务,甚至向法院起诉,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
2.利益冲突效应
即过度的负债有可能会引起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有者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利润均归所有者,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所有者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所有者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所有者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新的债务资本,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也会损害原债权人的利益,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加大。而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人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为了防止发行新债,债权人也会在契约中加人回售条款,即如果发行新债,允许原债券持有者按面值将证券售还给公司。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给企业带来一种无形的损失。
② 你如何理解负债融资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
负债融资成本是利息,你拿这个钱赚得多于利息的部分就是负债获利,财务杠杆就此产生。
由于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息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负效应带来的损失。
简而言之,如果借钱成本低于借款所创新的收益就是财务杠杆正效应;反之则为负效应。
供参考。
③ 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一:企业的财务活动充满着风险。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有资产供求变化、利润水平变动、企业获利能力的变化、企业财务杠杆利用程度等。其中,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影响最大。财务风险随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二: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因素有:
1、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的大小直接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大小);
2、负债的利息率(在资本总额、资本结构和息税前利润率相同的情况下,负债利息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收益);
3、资本结构(企业的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二者组成企业的资本结构。而其中的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即负债比率是影响财务杠杆因素之一)。
④ 财务杠杆效应理论
1.
财务杠杆效应是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的存在,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2.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是指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它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形式。
3.
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只要企业存在固定资本成本,每股收益的变动率就会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就存在财务杠杆效应。
(2):不同的息税前利润水平具有不同的财务杠杆程度(息税前利润水平越高,财务杠杆程度越低)——用财务杠杆系数(dfl)衡量。
⑤ 股票期权具有财务杠杆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股票期权买卖不同与股票买卖,不是全款交易,属于保证金交易。
你买卖1万元的股票就是支付或得到1万元,但如果是期权交易,就不是了,如果交易所要求10%的保证金,那么1万元的期权交易,你只需存入保证金账户1千元,就可以交易了。换句话说,你手头的1万元,可以进行10万元的期权交易,收益和风险都放大了10倍,即有10倍的杠杆。
跟期货交易性质相同,期权交易都是远期交割的,然后根据市场波动,决定你的得失,和是否需要补充保证金。你可以选择到期交割,还是中途随时平仓。不说太多了,你主要把财务杠杆理解了,我就完成任务了,其他的想玩的话,还需要学习,摸清其中的风险。
祝你发财!
⑥ 你如何理解负债融资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
你好,负债融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资金的必然选择。但是这种筹资方式,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一般认为,企业只有在最佳的资本结构下,才会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对负债融资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有所启示。
⑦ 从哪些方面分析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EBIT/EBIT-I 主要看资产负债率,只要总资产利润率大于银行利率就能卯劲儿贷款,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贷款多了财务风险大,现金流易出问题,华尔街百年投行不就是贪婪过度死命玩儿杠杆,死在现金流上。咱们国家,国企不算,就说民企,只要是上升期 利润高的企业都负债累累,不过这是主动负债,利于成长
⑧ 什么是财务杠杆效应!请举例!谢谢,
财务杠杆效应编辑本段财务杠杆效应的含义: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编辑本段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杠杆
(一)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三)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财务杠杆的实际运用编辑本段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150 150 15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⑥=④-⑤ 150 112.65 90.24
所得税 ⑦=⑥×25% 37.5 28.1625 22.5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112.5 84.4875 67.6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11.25% 16.90% 33.84%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1.33 1.66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6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 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60 60 6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⑥=④-⑤ 60 22.65 0.24
所得税 ⑦=⑥×25% 15 5.6625 0.0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45 16.9875 0.1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4.5% 3.40 % 0.09%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2.65 250
通过表一我们可以发现,在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权益资本的的净利润率就越高,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但是在表二中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60的时候,情况则相反。企业的负债率越高,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越低,财务杠杆同样也越高。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51个百分点[(33.84%-11.25%)÷(150-6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51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使得企业的收益不尽如人意,而且越是使用财务杠杆,损失就越大。在表二中,息税前利润为60,负债比例为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250,也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60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就将以250倍的速度下降,可见其中所暴露的财务风险。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的话,企业就可以很好的避免掉这部分的财务风险,即使经营状况好页无法取得杠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