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汇率的稳定性与最优货币政策

汇率的稳定性与最优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2021-10-22 14:52:40

⑴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意义

汇率虽然重要,但是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它不是第一位需要采取措施的对象。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而这并不主要取决于汇率的改动。评价汇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稳定与否、形成机制是市场还是行政的、水平是不是均衡。在这三个方面,稳定应该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机制和水平。汇率稳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稳定国内经济。

李汇率问题作为一个货币问题肯定是派生的问题,原生问题应该是经济问题,是贸易问题,贸易问题原生于生产问题和生产布局重新调整的问题,看透这层逻辑问题,措施就应该比较好选择了。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第二个好处是,有助于提高国家形象,有助于中国更广阔地参与国际事物,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对话有一个稳定的基础,这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

目前如果不坚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会在诸多方面造成消极影响。首先,会造成内部的不稳定。前一段时间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自己内部先乱起来,结果造成极大的压力。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目前我国居民有四千六百多亿私人外币资产,包括存在境内和境外的。这已经足够大到能够对我们金融体系稳定产生影响的程度。

其次,会造成外部不稳定。今年1-8月份,一方面外币储备增长非常快,另一方面外债在增加,这意味着我们在借钱形成外汇储备,这是一个很不利的影响。这时如果汇率政策产生一些调整,将会对国内经济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如果不调整,这种压力就会积累。目前,由于汇率变动压力存在,所以对经济造成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打消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任何预期。比较大的政策改变必须在市场上没有强烈投机预期的情况下才能够采取。

第三,涉及到货币政策问题,使得货币政策调整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经济政策理论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可采取手段的数量不能少于解决目标的数量。现在至少有两个目标,而手段只有一个,即现在我们货币政策手段几乎只有发央行票据了。这个时候要面对不同目标就会有问题,比如利率水平,根据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应该上调,但是根据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外汇储备情况,又应该下调。这时候很难做出决策。

⑵ 货币政策与汇率的关系

扩张性货币政策,下调利率
影响流通中的货币供给,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增多
国内投资变旺,货币贬值
减少进口,刺激出口

⑶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汇率稳定是吗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一般在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时使用货币政策效果较好,可以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
我国从2005年起,已改变原来的固定汇率制,所以,固定汇率不再是货币政策的目标。

⑷ 货币政策与汇率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知道货币政策是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汇率受货币的供给影响的。我们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一、存款准备金制度;二、再贴现政策;三、公开市场业务。


下面举例说明:


当我国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1%升2%,也就是说银行的100元存款,由原来的1元升到2元交给央行保管。银行原来可以借出去的是99元,现在是98元,市场流通的货币减少。根据供求关系,人民币供给减少,市场需求人民币强烈,人民币汇率升,如图:


反之,央行存款准备金率1%降到0.5%,人民币供给增加,市场需求人民币疲软,人民币汇率降。


同理,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导致货币供应量变化,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化。

⑸ 论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一国货币价格(此处我认为用价格更合适),即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单纯来讲,一国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市场利率下降,使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货币贬值;反之,该国货币升值。
但这一切都是两者间简单的关系,而且其影响结果也是短期的而非长期。因为货币价格变化不仅受到本国与他国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受到本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比如我国采取紧缩政策,造成市场资金短缺,促使货币市场利率相比其他国家要高,自然吸引一部分外资入境,使人民币汇率升高。而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向上,对于外资的安全性也有保障,同样加快外资流入,推高人民币汇率。但如果一国央行推行宽松政策,导致货币贬值,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吸引外资入境,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推高该国货币汇率,当然这多半是经济强国才可能会出现此情况。并非一国央行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即所谓加大印钞速度就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要关注央行的整体操作,即一方面投放基础货币,一方面是否在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回笼货币做对冲操作。同时,投资者的盈利预期也是推高货币价格的重要因素。比如日元在前期因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汇率下跌。但下跌程度过大,使投资者认为日元已跌至较低水平,就开始大量购入日元,在短期内反而推高了日元汇率。k另外,一国货币价格与该国的贸易状况也互相影响,如该国贸易顺差导致本货升值,该国贸易逆差导致本货贬值,而本货贬值又促进贸易出口。无论一国实行紧缩与宽松政策,都是一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辩证地看待货币政策与汇率的关系,并要结合该国国内经济形势与国际间贸易状况。同时还要参照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状况,他国货币的主动贬值程度也对我国货币价格有影响。另外,一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减少,也会使投资者对该国货币汇率变化产生下降的预期,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该国货币,导致该国货币加速贬值。
所以说,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纯影响该国货币价格,有很多因素互为因果。经济学研究对于过去与现在的的经济问题能够提供可靠的分析,但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能依据现有的数据和理论,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并针对国际经济变化做相应调整。

⑹ 金融 三元悖论 (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

资本的自由流动是指不受任何因素影响流入和流出。假设大量资本流入国内,必然由于某特定的货币政策或者汇率提升影响。资本流入国内会导致通胀,是货币贬值,本币没有升值。三元悖论是说假如一个国家想根据自己需求(非外部环境迫使)制定货币政策,如果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利率提升则汇率下降,反之),如果保持汇率稳定(利率提升则资本流入,反之)。香港选择的是和美国后者固定汇率,美国加息香港必然跟进。中国不是。

⑺ 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日益彰显(图)
2010-10-20 04:27:00来源: 证券时报(深圳)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证券时报记者 贾 壮

央行在意想不到的时间推出了意料之中的一项政策——加息,很显然,这是冲着通胀去的,即将公布的9月份通胀数据很有可能超过了外界的预期,实际的通胀压力或许比想象的要大。

由于物价涨幅的回升,自今年2月以来,中国已连续7个月出现“负利率”的情况。8月份CPI回升至3.5%,创下年内新高,也是2008年10月之后的最高点。更值得担忧的是,通胀有日趋恶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占据CPI统计最大权重的食品价格节节攀升,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也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

央行对通胀的担忧从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的表述可以看出端倪,在例会后的新闻稿中,央行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管理通胀预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与以往例会的表述明显不同的是,此次例会将“防通胀”提到了首位,并且着重强调了任务的艰巨性。

中国经济的强劲走势也为央行宣布加息增加了底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今年6—7月之间,相关部门一度担心经济会过度下滑,但随着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的反弹,以及预期中9月份数据可能会继续反弹,调控当局对于经济继续下滑的担忧暂告消退,多部委加码房地产调控也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上半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但进入三季度以来,蠢蠢欲动的房价开始逐渐吞噬已经取得的调控效果。因此,国务院再次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各部委也陆续推出相应举措,而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收紧银根。应该说,房地产调控效果不彰是促使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加息的理由可以找出千条万条,但央行昨日宣布加息还是让绝大多数市场人士大跌眼镜,原因是目前中国加息缺少必要的国际环境。首先,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暂缓刺激政策的退出步伐,美、欧、日等经济体甚至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增加了刺激的力度;其次,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制造了大量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充斥全球市场,四处寻找投资标的,中国此时收紧货币政策将会继续刺激热钱流入。

基于以上判断,多数市场人士得出结论,中国短期内不会加息,但实际的情况却与预期完全相反。目前来看,中国调控当局的决策思路与研究机构的分析框架有明显差异,在现有的环境下宣布加息,说明中国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更加重视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独立性,着重以国内经济因素作为决策参考。

国内的因素不仅仅是居民消费价格快速上涨,还有潜在的资产泡沫压力。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称,由于实际利率正随着通胀预期的升高而在负区间内越陷越深,信贷控制并不足以控制资产价格通胀。随着量化宽松的到来,流动性的涌入会进一步升高。如果中国仍使用目前的政策组合来应对全球量化宽松的大环境,最大的风险可能并不是制造业部门相对美国或其他亚洲经济体失去竞争力,而是过度投资和资产泡沫。

当然,中国在汇率政策方面的灵活性也为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创造了条件,鲁政委称,6 月19 日进一步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弹性的恢复,已消除了其对利率政策的制约。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

⑻ 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一个对GDP影响大

在稳定汇率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排除了一个干扰因素。 即使不排除,也必定是财政政策对其的影响大, 因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sustainable fund对于汇率的影响实现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是通过各种率的调控间接对经济进行影响。 而另一方面,我们知道,GDP=C+I+G+X-M, 财政政策的手段就是通过改变税率和Gov spending 而直接影响经济环,即直接作用于C,I,G,X,M, 所以说财政政策的效果更为直接, 但由于其的效果过于直接,而且具有冲突性,滞后性,不灵活性,改变消费习惯,对非弹性消费品造成价格不稳定等缺点, 不能很好的被把握,所以应用不如货币政策有效,只有在出现明显问题的时候才用到,用以辅助货币政策和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

⑼ 如果要稳定人民币汇率,我国应当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为什么

要建立人民币发行的机制,控制发行的上限和下限,要同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规模。
数量过少,会导致通缩,对经济发展有负作用。
数量过多,会导致通胀,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贬值。
这两种情况都会对人民币的汇率造成冲击,导致汇率不稳定。

⑽ 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货币的供求关系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这些政策在影响宏观经济的同时,必然要影响到汇率的走向。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因为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目标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政策侧重点。
1、宽松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货币的供求关系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当中央银行认为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就会采取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或者同时降低央行的基准利率,以刺激商业信贷行为,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如果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就可能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同时采取加息的措辞,以此来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经济的正常稳步发展,因为过快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或者产生过多的银行潜在不良信贷,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货币政策倾向,中央银行会综合考虑经济运行各方面的因素,决定时采取宽松性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比如2004年之前的十几年间,由于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增速减缓甚至部分行业的衰退迹象,且还受到了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拖累,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在2001年后经历了连续13次降息,将美联储的基准利率从6.50%降低到了1.00%,其中多次采用了50基点的降息幅度,1.00%的利率水平在六大非美货币中都只能算低息货币;直到2004年6月,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愈发明显,为了控制美国经济复苏过程的正常发展,同时抑制美国房价的走高压力,美联储开始宣布加息,这一加息就是连续17次,每次25基点,直到2006年的8月9日才暂停加息,而基准利率已经提升到了4.25%,较开始提升利率之前的1.00%翻了4倍多。
美联储这十几年间向我们展示了典型的宽松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也起到了美联储预想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央行的政策都那么管用,日本由于在10年内出现了4次明显的经济衰退,银行遭遇信贷危机(银行有钱不敢放贷,企业需要贷款却贷不到),此时,即便是日本央行在1999年将日元的基准利率降低到了零利率,也最终没能对日本经济产生明显的刺激,直到2004年下半年,随着美国经济的率先复苏,才带动日本和其他经济体经济步入复苏,日本央行也在2006年的3月宣布结束宽松性货币政策。

2、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是稳定货币汇率,但在本币与外币的比率中,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会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性采取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也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强弱货币政策。
几十年来,最坚持强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美元,即便是在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在实质上采取了一些非强势货币的手段,但20多年来,总的来说美国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都是偏向于支持强势美元政策的。在口头上,美国官员一致都是坚持强势货币政策不变的,因为只有强势的美元货币政策,才能在经济衰退期尽量稳定留在美国的大量国际游资,不至于因为经济衰退而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能源(比如石油等)、劳动密集型日用品(如内衣、纺织品等)和低值易耗品等,美国采取强势货币政策有利于国内消费者购买到更廉价的商品。过去几年,我们在关注外汇新闻的时候,经常性地可以听到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已经于2006年年初退休)支持强势美元的报道。
而最坚持弱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日元,由于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日元的弱势有助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有更好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每当日元持续上涨的时候,日本央行和财务省官员经常站出来讲话声称要干预外汇市场日元的走势,特别是在2003年,日元和其他非美货币一致上涨的时候,日本央行多次对日元的走势进行了实质性的干预,干预资金至少超过20万亿日元,这还只是日本央行已经承认的部分干预数据。而对于大家不怎么关注的挪威克朗,实际上是弱势货币政策另一个代表。

阅读全文

与汇率的稳定性与最优货币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宏源期货乌鲁木齐营业厅客服电话 浏览:519
晋中银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572
工行法人理财产品最新 浏览:155
股票市场 浏览:879
股东查账如何发现问题 浏览:236
融资融券打新举例 浏览:900
2019公司境外汇款的规定 浏览:616
600664股票价格 浏览:679
美国贷款银行有哪些 浏览:841
期货原油外汇通 浏览:684
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有本金保障吗 浏览:324
sps财务指标 浏览:641
期货投资公司挂靠 浏览:109
期货白银盈亏怎么计算 浏览:105
瑞达期货关联上市公司 浏览:530
期货老师公开课件 浏览:485
依赖科技股票 浏览:71
mcst指标选股 浏览:263
上市公司未融资公司 浏览:39
长江证券乐享赚钱吗 浏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