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脱离欧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中欧关系
作为欧盟内部的一支重要力量,英国在中欧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脱欧”后预计英国的对华态度不会出现重大转折,但英国与欧盟“分手”后,将出现欧盟与英国各自与中国“打交道”的局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原是欧盟大国,对华态度积极,英国的对华政策对欧盟产生过不小影响。例如,在呼吁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英国持积极的对华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教授指出,英国脱离欧盟,中国就缺少了一个影响欧盟对华政策的重要抓手。
英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英国的国际地位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身份,还在于它是欧盟这棵“大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脱欧”后英国的国际重要性将会下降,这将给中英关系,特别是双方的经贸关系带来新考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弘说,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很可能会将原本交由伦敦处理的金融业务移交给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或其他城市,避免由一个非欧盟国家提供服务带来的不便。而这将引发连锁反应,金融机构为获得更多业务可能不得不外迁,伦敦金融业或将因此受到冲击。
冯仲平指出,中国企业之所以要进入英国,不只是因为看中英国市场本身,更因为它们还把英国视为通往欧洲的门户。对于这些企业,尤其是金融类企业来说,英国“脱欧”后作为欧洲门户的作用必然弱化,中国企业对英国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
此外,英国“脱欧”后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短期内可能导致伦敦股市和英镑汇率出现剧烈波动,人民币汇率及中国的金融市场将受波及。但总体来看,鉴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中英经贸往来的连续性,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及中英经济关系的影响有限。
合作机遇可能增多
也有专家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不一定全是负面的。英欧分家之后,双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能都会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从而给中英和中欧合作创造新机遇。
英国一向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英关系已步入“黄金时代”,各领域合作进展显著。2015年以来,中英经贸合作成绩喜人,中国的不少银行和金融企业选择在英国开展业务,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加速推进。英国不少专家和金融界人士纷纷看好中英金融合作和中英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前景。
周弘说,英国拥有不少全球化的产业,东亚地区有很多英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范围。英国“脱欧”后很可能继续向东看,甚至更加向东看,中国与英国的合作机会将更多。
而从欧盟的角度来看,周弘认为,英国脱离欧盟后,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一些领域的对接会更加直接。“不需要绕弯了,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可能会更加紧密。”
她说,与英国一样,欧盟也会更加积极向东看。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进一步把中国和欧洲联系起来。欧盟和英国都向东看,中国同它们的合作机遇可能增多。
⑵ 英国脱离欧盟以后,英镑短期内为什么会贬值,长期来看英镑汇率会怎样变化呢
英镑还是低位震荡,脱欧事件带来的后续影响繁多,近期汇率变动不大,进出口贸易被严重打击,国内就业人口变化
⑶ 英国退出欧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016年6月24日,注定将被载入历史。英国成功脱离欧盟。这个结果将使英国步上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但是英国脱离欧盟会对中国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1、赴英留学一年能省数万元。
如果脱欧,英镑汇率势必大跌,那对于去英国留学和旅游的人来说,算是一大利好。花旗估计,若英国脱欧,英镑对美元或累跌10%至20%。按在英留学一年学费1.5万英镑、生活费1万英镑计算,可能因此一年节省2.4-4.8万元人民币。
《欧洲时报》援引SIUK英国教育协会高级留学教育顾问表示,如果英国脱欧,直接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欧盟学生减少。为了平衡国际学生数量,英国大学会相对缩减招生,预计中国学生入学要求将会持续提高。
一旦脱离欧盟,英国作为国际留学目的地将失去其背后更大的‘欧盟概念’,一些留学生可能会转向法国、德国等欧洲主体国家或美国。
2、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
如果脱欧,英镑汇率势必大跌,虽说对于去英国留学和旅游的人来说是利好。但短期内在外汇市场,脱欧后英镑的贬值,将会美元升值,进而带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经济学家称,英国脱离欧盟可能使金融市场恐慌,导致中国内地资本外流,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挑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管理。
3、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将被打乱。
如果英国决定退出欧盟,伦敦作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或面临挑战,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多少会有些影响。
近年来,伦敦着力推进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仅在2015年,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国债;中英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扩大互换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
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然而一旦英国脱欧,这项货币红利就不复存在,人民币通过英国在欧洲推广的战略所带来的成本也大大增加。中国的金融机构就需要考虑分散到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等地,需要付出一定的调整成本。
4、中欧贸易合作或将面临变局。
公投一旦决定英国脱离欧盟这个拥有5亿人口的巨大统一市场,英国经济短期内发展将受到冲击,几乎可以肯定英镑必然延续目前的跌势,继续贬值;而失去第二大经济体的欧盟也将遭受一场“强度相当于欧债危机”的金融震荡。
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经济影响可能会波及中国的出口,特别是一旦欧盟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将影响中欧双边贸易。英国也大力推动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如果这份资金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协定成功签署,将为中国带来巨额的贸易订单,有助于全面打开欧洲市场。
然而,一旦英国脱欧成功,中国通过英国加强与欧盟合作的战略计划将会变得困难重重。英国脱离欧盟无异于间接打破中国和欧盟无形的合作纽带,使得中国不得不另外选择其他方式加紧和欧盟的合作,而前期铺垫的各种政策贸易的影响也很有可能大打折扣,成为高额的沉没成本。长期来说,英国脱欧可能推动欧洲大陆,尤其是中欧和东欧国家,更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5、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通道”不再。
中国在欧洲市场拥有5亿潜在客户,然而,由于保护主义的原因,中国企业往往被拒之门外。
而英国被视为欧盟内主张贸易、投资自由化最为积极的国家,所以不少中国企业将英国选为在整个欧洲的生产基地,将伦敦作为“进入欧洲的通道”。
如果英国脱离欧盟,英欧之间可能产生的贸易壁垒将减少这些企业在英国生产的意愿,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前往布鲁塞尔或是都柏林这样拥有自由市场便利的欧盟内的地区。
6、中国人或迎来海外置业窗口期。
此外,脱欧公投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已经给英国商业及住宅房地产市场造成负面影响。近几个月,国际投资者对英国商业房产投资的热情明显下降,观望情绪加重。有业者预测,一旦英国脱欧,英国房价将下跌,再加上届时英镑贬值,将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市场震荡,这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将是一个绝好的窗口期”。
有业内人士甚至将此次公投比作又一次“类似于2008年的中国投资者机遇期”。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平均房价下跌约25%,伦敦房产均价在当年下滑约6%,英镑对人民币也贬值三分之一,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相当于英国房价贬值一半左右。
鉴于供求关系仍是英国房产目前的主要决定因素,英国房价在未来5年仍然看好,预期将增幅25%左右,对看重长期收益的投资者更有利。
⑷ 英国脱离欧盟英镑对人民币汇率涨还是跌
会跌,而且跌很多
⑸ 英国是否退出欧盟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摘要】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最终结果宣布退出欧盟,这一结果必将对英国、欧盟甚至全球的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本文从英国退出欧盟的原因入手,分析英国退欧成本,并探析短期内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态势,以及中长期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负溢出效应。
【关键词】英国 退欧 全球经济 影响
2016年6月23日,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英国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次日公布的结果超出广泛预期:51.89%的投票者支持英国退出欧盟,这也预示着英国将启动脱离欧盟的按钮。英国作为欧盟贡献率最高、最有影响力的成员国之一,其退欧决定必将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
一、英国退出欧盟的原因
英国加入欧盟40多年来,与欧盟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脱欧的情愫始终存在,其中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原因。就经济成本方面来看:
(一)直接财政成本
高昂的直接财政成本是英国退出欧盟的首要原因。2015年,据欧洲委员统计,欧盟预算合计1450亿欧元,英国的贡献率占比高达12.57%,约182.3亿欧元,仅次于德国(21.36%)及法国(15.72%)。更让英国感到不满的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重创后,一些欧盟成员国的贡献度显著降低,欧盟应对危机的举措好比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拯救“问题国家”。因此节约向
⑹ 英国脱欧对外汇有什么影响
英国脱欧对外汇的影响
近三年来,欧债危机不断发酵,已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欧盟的“离心离德”倾向,其中最具杀伤力的,是欧盟“三驾马车”之一的英国公民决定退出欧盟国,英国脱欧后,我们要知道对外汇有什么影响,别以为英国脱欧跟你没关系,其实,关系大着。
英国脱欧后对外汇有什么影响:英国脱欧成功对多种货币将受冲击,在经历由英国退欧民调所导致的几个月市场波动和焦虑之后,外汇市场投资者将在下周得到英国退欧与否的最终结果,市场的中值预期依然是英国将会避免退欧。
如果上述预期在下周得以确认,那么这将会打开英镑、挪威克朗、瑞典克朗、澳元、纽元以及加元上涨的大门。
与此同时,像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将会回吐近期涨幅,风险的平衡也会为欧元提供支撑,但是会施压瑞郎和日元。
考虑到英国退欧公投在美联储近期鸽派转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预计英国留欧会提振市场的加息预期,从而也将会对美元提供一定支撑。
毫无疑问,英国退欧风险将会在英国退欧公投之前进一步蔓延,尤其是在英国民调显示英国退欧支持率高于留欧支持率的情况下。
外汇市场的流动性预计将会进一步恶化,因为许多投资者希望在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公布之后在进行押注。因此,我们对市场短期风险持非常谨慎态度。外汇返佣能极大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投资者应善加利用。
事实上,持续上升的退欧风险迄今为止已经不同程度上对包括欧元在内的欧洲G10货币造成下行压力。
也就是说,英国退欧一旦成为现实将会对导致市场动荡,从而将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并最终进一步施压澳元、加元以及纽元下行。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将进一步推涨日元,尽管日本央行的外汇干预可能会限制其一定涨幅,但是最终日元的升值仍或“难以阻挡”。
英国的退欧风险已经促使投资者押注美联储直到2018年才会进一步加息。
由于此前,美元录得一定下跌,因此预期美元在英国退欧公投来临之际,与其它G10货币相比会表现出一定的强劲韧性。
⑺ 为什么英国脱欧会对汇率造成影响
在短期内,英国退欧还是会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首先是外汇市场,退欧后英镑和欧元的汇率可能会贬值,美元升值,进而带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⑻ 为什么英国脱欧会对汇率产生这样大的影响
当然了 脱欧 改变了两个经济体的环境 和 经济状况 所以汇率会波动很大
⑼ 为什么英国人民公投结果是离开欧盟呢 卡梅伦首相辞职 这些对英镑的汇率,英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40多年,英国人为什么执着于退欧
每一个学过高中地理或政治的中国人,都知道英国是欧洲的一部分,也是欧盟的成员国之一,不过大部分英国人可不是这么想的。欧盟委员会民调机构欧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的数据告诉我们,从1992年开始,“欧洲人”的身份就是欧盟国家里大部分人的共识(51%-63%之间徘徊),2015年却只有35%的英国人愿意承认自己或多或少算是个欧洲人。
在欧盟国家,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欧盟,但是英国人对欧盟格外地缺乏好感。欧洲晴雨表的民调做了几十年,不管是问到“欧盟成员国身份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者是“对欧盟的印象”,英国人几乎总是要比其他国家的人更不待见欧盟。当2011年最后一次被问及“作为成员国,本国是否从欧盟中获益”时,欧盟国家平均有52%的人认为有所获益,英国这一数字只有可怜的35%。
上述枯燥的民调数字,反映的是英国几十年如一日的怀疑欧盟情绪——也就是疑欧主义(Euroscepticism)。疑欧主义哪里都有,只是英国独树一帜。为什么英国要在6月23日举行退欧公投?一句“英国首相卡梅伦兑现上次竞选的承诺”,肯定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了解英国的疑欧主义,就能理解英国退欧公投究竟是怎样由生米煮成了熟饭。
从一开始,英国对融入欧洲就没什么兴趣。
绝大多数国家,当初决定加入欧盟或者其前身,都是出于清晰而长远的理由。法国和德国等6国于1951年创建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为了消除恐惧,让欧洲大国之间再无战事;6国中弱小的比利时,则希望自己有更大的话语权;1980年代西班牙、葡萄牙还有希腊因为担心重返右翼独裁,才要加入欧洲共同体;对于新近的东欧国家,如波兰、匈牙利和爱沙尼亚,欧盟成员国身份是免遭俄罗斯欺凌的屏障,也是后共产主义时代新生活的开始。
但是从一开始,英国就对欧洲一体化作壁上观。1946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瑞士苏黎世发表了战后演讲,他不仅呼吁法国和德国和解,还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Europe)。虽然这么说,丘吉尔并没有把英国考虑在内。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夜,丘吉尔与法国将军戴高乐(de Gaulle)争论道,如果英国必须在欧洲和大海中做出选择,“她总是会选择大海”。
20世纪前半叶欧洲大陆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灾难,相比起来,英国从1783年就没有输过一场重大战争,从1066年就没有被征服过,二战对英国来说更多的是荣耀,而不是恐惧。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英国的反应都十分冷淡,英国甚至只派出了二流的贸易官员前去观察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
直到1961年时任英国首相、保守党人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被欧洲经济共同体优异的经济表现所打动,才开始寻求加入。1950-1971年,西欧12个经济体GDP年增长4.7%,即使是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也不能阻挡日趋一体化的欧洲享受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也就是说,英国最初寻求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基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分析成本与收益之后得出的理性结果,而不是像别的国家那样感性地追求一个“更紧密的联盟”。
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感觉自己处处受排挤而且格格不入。
英国把自己同欧洲的关系视为一场交易,等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入欧洲共同体,以及等到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时,英国发现自己和欧洲之间实在是有些“同床异梦”。现在英国疑欧派的许多立场,其实就是40多年前英国人抱怨的回响。当时的欧共体盛行区域性贸易保护主义,对欧洲大陆外的世界漠不关心,这和英国的经济自由主义理念不符。欧共体采取共同农业政策、共同渔业政策以及预算摊派政策,为此英国每年都要支付一笔钱用于其他成员国的农业及渔业补贴,以至于英国年年都是欧共体的预算净贡献国,不少人直呼“上当受骗”。
付出很多,收益很少,英国自然对欧盟及其前身产生了更多的不满和敌意。1975年,英国举行退出欧共体的公投,如果不是时任英国首相、工党人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与欧共体进行重新谈判,引入预算修正等机制,就不会有高达67%的英国人选择留在欧共体。至于人尽皆知的英国首相、保守党人撒切尔夫人,在整个1980年代都继续致力于削减英国天文数字般的“摊派”费,坚持“把我们的钱要回来”,英国最终得以享受欧共体预算摊派的一部分折扣与补偿。
除了经济利益上的考量,许多英国人至始至终都在怀疑,加入欧洲共同体/欧盟会使英国国家主权遭到侵蚀。英国不成文宪法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议会主权原则,也就是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立法权力,1972年英国为加入欧洲共同体而引入的《欧洲共同体法案》(European Communities Act)却规定,欧洲法律凌驾于各成员国国内法律之上。尽管如此,撒切尔夫人还是在1975年为公投留在欧共体摇旗呐喊,她觉得每个大国都不得不让渡一部分主权权利,以创造更有效率的政治单位。
正当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派政府为建立一个欧共体单一市场而努力时,法国、西德、意大利等国却想对欧共体进行改革。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acques Delors)也将注意力放在了欧共体机构改革上,撒切尔夫人于是怒发冲冠地在比利时布鲁日发表了1988年的著名演讲,表示英国希望看到主权国家之间自愿联合的欧洲,而不是像美国那样联邦主义的欧洲。她不愿意看到英国被一个位于布鲁塞尔的超国家组织所遥遥支配。可惜撒切尔夫人孤掌难鸣,英国注定是欧共体(以及未来的欧盟)一个尴尬的成员国。
欧盟的确需要痛改前非,但如今的退欧派大多是自相矛盾的空想家。
英国天生对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感兴趣,根深蒂固的疑欧主义很大程度上注定了英国不会加入欧元区、申根协定。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促成了欧盟的成立,但由保守党人约翰·梅杰(John Major)领导的英国政府却坚持要求在加入《马约》规定的单一货币体系——欧元区问题上有选择权。1997年,工党人托尼·布莱尔就任英国首相,继续让英国待在欧元区外,而2010年上台的保守党人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干脆解散了布莱尔时期建立的加入欧元筹备小组。时至今日英国都没有加入欧元区。
事实证明,1980-1990年代英国的疑欧派们是正确的。那时候的挺欧派都是十足的空想家,他们天真地幻想一个没有边界的欧洲、有着单一货币体系的欧洲,会神奇地进化成“欧洲合众国”,就像50年前丘吉尔设想的那样。疑欧派们指出了只有货币统一,而没有财政统一的结构只能导致灾难。欧元区长期相对英国的高通货膨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以及著名的欧债危机就是对欧元说不的最有力理由。
不过欧盟不再是20年前的欧盟,欧洲更不是二战刚结束时的欧洲,独一无二英式疑欧主义,如今也延伸到了移民等议题上。遗憾的是,今天的那些退欧派,反过来却成了空想家。许多信奉自由市场的退欧派,给出了自相矛盾的退欧理由。
英国保守党成员、欧洲议会议员丹尼尔·汉纳(Daniel Hannan)炙手可热的退欧文章里认为,英国退出欧洲,可以将英国从一个由布鲁塞尔官僚运行的不民主超国家组织中解放出来,尽情享受欧洲自由贸易区的好处。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个非欧盟国家,只能有限地接入欧盟单一市场。你拒绝欧盟的规制,你就得接受英国对欧盟出口下滑的经济现实。要想保证退欧后英国经济最大程度不受损害,你就得乖乖接受欧盟的规制,那这和留欧又有什么区别?
退欧派另外一个重要论据是退出欧盟就不用再向欧盟其他国家“进贡”,根据英国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数据,2014/2015英国缴纳的预算摊派费仅为公共开支的1.2%。这同时让退欧派的主战场——主权让渡问题黯然失色,因为多亏了保守党和工党政府一如既往地不加入欧元区,才使得英国保留了货币政策的主权。英国尽可能保留了最大的主权,而让渡了小部分主权给了欧盟、北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换取更大的回报。难怪纵使欧盟有千百种不如意,许多长期坚持疑欧主义却头脑清醒的英国人,这次的表态都惊人一致:“我是一个疑欧派,但是我不支持退欧。”
——网易上这么说的
⑽ 英国脱欧后英镑汇率会有哪些变化
在经过9个多月的酝酿后,英国政府于3月29日宣布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和欧盟的“离婚官司”正式开打。在经历了去年6月“脱欧”公投导致英镑汇率大幅下跌之后,程序的启动估计又会让一拨人心潮澎湃,但是英镑汇率是涨是跌,都是未知的。
专家分析称,在这个节点上,开启“脱欧”程序不会对英镑造成太大影响,市场也不会对此有太大反应。开启“脱欧”程序不重要,重要的是谈判的具体过程。
对于投资者来说,开启“脱欧”程序,其实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真正能决定英镑走势的,其实是“脱欧”谈判的细节。通俗点说,离婚官司中涉及财产分割的那些条款,才会真正触及双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