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美国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和在中国的汇率一样吗
一样。
固定汇率制是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为确定汇率的基准,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分以下两类:
(1)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其特点是: 决定各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各国金铸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汇率的波动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相对稳定;汇率的形成是自发的,各国没有专门制订和管理汇率的机构,国际间对于汇率也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定。
(2) 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规定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根据法定含金量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即黄金平价。
(1)美国的钱和人民币汇率扩展阅读:
调节措施
1、运用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贴现率使利率发生变动,引起本国币值发生变动和刺激国际资本流动,以引起外汇供求状况改变,进而引起汇率变动。当汇率上升,有超过汇率波动上限趋势时,该国货币当局常常提高贴现率,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上升。
这一方面使通货收缩,本币实际币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从而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使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使汇率维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之内。
当汇率下跌、低于规定下限时,则降低贴现率、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下降,使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本币对内价值降低、资本外流,本国外汇需求增加,最终使汇率在规定的幅度内变化。
2、调整外汇黄金储备
一国为了满足其对外政治、经济往来需要,都必须保有一定数量黄金和外汇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不仅是国际交往的周转金,也是维持汇率稳定的后备力量,还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
管理当局经常利用所掌握的黄金和外汇储备,通过参与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买卖外汇)平抑外汇供求关系 ,以维持汇率在规定的上下限内波动。
3、实行外汇管制
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异常严峻和国际收支长期恶化,黄金外汇储备不足,无力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卖外汇以进行干预,则借助于外汇管制手段,如直接限制外汇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汇率的变动。
② 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关系
人民币汇率定义:“汇率”亦称“汇价”,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人民币汇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报价,即1人民币或者100人民币兑换成多少美元。人民币升值相应的人民币汇率升高了。
美元指数主要由美元对欧元、日元、英镑等6种货币加权汇率计算得到的,跟人民币汇率没有对应关系。美元指数的上涨,意味着美元对非美货币汇率的上升,美元指数虽然和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关系,但美元指数的上涨还是会影响到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而中国却是持有美元最多的国家。所以美国单方面让人民币升值成本最低,获利最大。 因为对人民币贬值以后,美指至少暂时仍然看上去“坚挺”但是做为中国,如果美指没有变化,升值后的人民币其实是对所有的世界主要货币的升值。这相当于让中国为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负责”, 中国就算是钱多人傻也是有心无力的。所以中国如果顶不住美国的压力,也会想方设法对其他货币进行大幅贬值,最后结果还是要拉低美指。
③ 美国一块钱可以换算人民币多少元
人民币美元实时汇率:
1人民币=0.1427美元
1美元=7.0063人民币
④ 美国美元和中国人民币
人民币汇改历史回顾
汇率制度作为一国主要的经济制度,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与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汇率制度(1949至1952年)。这时期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可看成是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主要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的日用品生活费比价三者的加权平均数来调整。因此,这时期汇率变动呈现剧烈波动的特点。例如,1949年1月18日,1美元兑80元人民币(这里的人民币均是指旧人民币)。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汇率制度(1953至1980年)。这时期的我国汇率制度又分为两个阶段:(1)1953年至1972年。这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动呈现出基本稳定的特征,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此阶段,人民币汇率不再充当调节对外经济交往的工具,外贸盈亏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与平衡。(2)1973年至1980年。这一阶段,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
第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94年)。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1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2)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3)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第四,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取消外了双重汇率制度,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4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营,各外汇指定银行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在规定的上下幅度内决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卖外汇。这时期人民币汇率有以下几个特点:(1)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直接制定,而是由外汇指定银行自行确定和调整;(2)由外汇指定银行制定出的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并以此形成了统一的汇率;(3)亚洲货币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处于超稳定状况,并单一钉住美元(参见表一)。
纵观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进程,不难发现它有如下5个特征:(1)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并不僵化,汇率制度及其汇率的变动基本上是根据国内外情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2)国内外物价水平变动或出口成本的变化,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主要依据;(3)汇率水平主要是向下调整,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4)双轨制发挥了很大的影响,政府的干预力度比较大;(5)1994年以来汇率制度虽属管理浮动,但事实上一直实行的是固定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不合理。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化趋势
在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国际汇率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在选择何种汇率制度上态度不一结果不同,但从国际货币基金的资料来看也呈现了一种趋势,即更多的国家选择了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例如,在1999年IMF改变传统的汇率制度分法前,实行钉住型或无弹性型的国家有64个,有限灵活或有弹性型的国家有17个,更加灵活或较高弹性型(包括按一套指标调整、管理浮动和独立浮动)的国家有101个。1999年IMF对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无论按旧方法,还是根据新分类,在各国的实践中选择更加灵活汇率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是占大多数的,同时也表明这是一国未来汇率制度选择的一个重要取向或参考依据。
人民币汇改特点与方向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并向上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即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本次改革至少有两个特点:(1)“微改”。首先,表现在从原来实际钉住单一美元更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来调节汇率。篮子货币着重会在与我国国际经济交易比较密切的国家和地区中选取,具体来说是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活动中占较大比重的国家、地区的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其次,表现为汇率水平向微调整2%。(2)重在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既是现在也是将来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重头戏。(3)不屈服外界的压力,主动改革的结果。应该说,本次改革保持了主体汇率制度不变,在这基础上进行了局部但又很关键的改革,对防范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风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维护对外经贸环境的稳定、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以及经济的稳健发展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当然,改革不会就此停止。从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践和经验来看,一国汇率制度是可以根据一国的具体情况,例如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开放与发展程度等,来具体确定、转换,总的趋势是更加灵活。我国也一样。从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与改革上并不僵化,今后可根据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完善市场汇率形成的环境,实施真正的可上下浮动的、有目标区间的汇率制度,由此渐进地过渡到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这里特别强调,持续的、不计成本地维持一种汇率制度将隐藏着极大的风险,持续的、单边的向上浮动或向下浮动也不是汇率调整的最优选择。
参考资料:http://www.cass.net.cn/chinese/s36_jrs/show_News.asp?id=5340
⑤ 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和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这是美元,美元对人民币现时汇率:
1美元=6.3628人民币元
补充: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符号:$)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官方货币。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
美元纸币正面主景图案为人物头像,主色调为黑色。背面主景图案为建筑,主色调为绿色,但不同版别的颜色少有差异,如1934年版背面为深绿色,1950年版背面为草绿色,1963年版背面均为墨绿色。上面的签名是财政部长的签名,不同发行年代是不同的财政部长。
纸币样式
1美元券(1993)正面是首任美国总统乔
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肖像,背景主景是美国国玺(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
2美元券(1976)正面是第3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肖像,斯图亚特(G.C.Stuart)原作。背面是杰弗逊故居(1976年以前版)、独立宣言签字会场(1976年以后版)。
5美元券(1995、1999)正面是废除美国奴隶制的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肖像。背面是位于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
10美元券(1999)正面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5-1804)肖像。背面是美国财政部大楼。
20美元券(1995、1996、2004)正面是第7届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1767-1845)肖像。背面是白宫,美国总统府。
50美元券(1990、1996)正面是第18届总统尤利斯.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1885)肖像。背面是美国国会大厦。
100美元券(1988、1996)正面不是总统,而是著名科学家,政治家,金融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肖像,因为他曾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起草著名的《独立宣言》。背面是费城独立纪念堂。
⑥ 美国和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中国央行这个周一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设定在1=6.3021元。。低于上周五的6.3072元。1年期美元兑人民币无本金远期报人民币6.3310/6.3360元,高于上周五尾盘的人民币6.3295/6.3325元,懂点的话就知道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一年很有可能可能将贬值0.4%。
⑦ 为什么美国的美元比中国的人民币值钱
汇率就是财富的比值
通俗一点的陈述就是
很久以前,A国和B国相互贸易往来,都是用贵金属做货币,假如都是成色一样的金币做货币,那么,就不存在兑换的问题,汇率就是1:1
后来A国想了坏点子,把黄金的成色全都换成了原来的一般,那么B国的商人也不傻,他们到A国来兑换的时候就一个B币换2个A币,这样汇率就是2:1,于是就产生了汇率的概念。
后来,时代在发展啊,到了纸币时代了,那一张破纸值什么钱啊,其实啊,纸币是国家信用,那国家信用靠什么来支撑呢?一是靠国家所拥有的财富,二靠政局的稳定与否,简单的理解所有货币价值=国家财富价值,那么汇率就是以下公式;
汇率=A国财富价值/B国财富价值=A国单位货币价值/B单位国货币价值
货单位币价值=国家财富/单位货币数量
看什么影响汇率,就看什么影响国家财富
一、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AB两国要相互贸易哦,不可以闭关锁国嘛,A国从B国年底一盘算,挣了钱,贸易顺差。那么就是A国财富增加,B国财富减少,那么比如影响到汇率的变动,导致货币价值提高,即A币更值钱,反之变理解
二、国民收入。比如年底一盘算,AB两国贸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没有赚到,但是A国人们勤劳无比,GDP猛增,而B国能就发展不利,GDP没有变。那么就是A国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单位货币数量也没变,导致单位货币价值提高,汇率发生变化。A币走强,更加值钱了。反之便可理解
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比如年底一盘算,AB两国贸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没有赚到,AB两国的国家财富也没有变化,可是A国人民银行脑袋一发热,把市场的货币量提高了一倍,就是说单位货币数量增加一倍,自然就是通货膨胀拉,那直接导致单位货币价值变成原来的1/2,钱不值钱了,那么导致汇率发生变动,A币走低,汇率也走低,反之就理解
四,利率水平的差异。假如AB所有情况都一样,但是A国利率比B国,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B国人为了获的高利息,把钱到存到A国去了。以较少的利息获得较大的财富增加,导致单位货币价值提高,汇率发生变动,A币走强,汇率走高。反之便可理解
五,政治局面和社会是否稳定,这个很容易理解,社会动荡,导致财富消失和外逃,社会财富减少,单位货币价值减少,汇率发生变动。
PS:
自由浮动汇率是向楼上说的这样决定的
它体现了完全由市场供求因素决定的货币汇率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采用自由浮动汇率
还有受官方管制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脏脏浮动)或爬行钉住汇率制(crawling peg)
爬行钉住汇率制(crawling peg)
是视通货膨胀情况,允许货币逐渐升值或贬值的一种汇率制度。在此制度下,平时汇率是固定不变的,但视通货膨胀的程度而定,必要时可每个一段时间作微小的调整。
肮脏互动汇率制/有管理浮动汇率制(dirty float/managed float)
指一种官方不公开汇率目标的汇率制度。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汇率维持在其不公开的目标水平,而目标水平可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日本 中国 新加坡等国均采用非自由浮动汇率制
而美国 欧盟的货币也并非就是完全自由浮动
理论上供求决定了市场价格
⑧ 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意味着什么
说的通俗点就是人民币跟美元的兑换值,一块钱人民币换多少美元。
目前貌似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这样不好啊~
利进口不利出口啊~
汇率升高的时候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出口货物的时候却只能换回比以前更少的钱。
而且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上升的话,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