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未来的一个月内)
未来一个月极大可能是盘整,理由有:
1.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因素:a. 政策需要我内国货币升值,容b. 贸易还是顺差,c.通货膨胀抬头,d.外汇储备还是在增加
2.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因素: a.资金在外逃,b.GDP很难大涨,
3.从USDCNY的走势曲线来看,前短时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将进入盘整阶段。从CNY远期期货来看,CNY远期是贬值
综合结论是:盘整
『贰』 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未来的走势会如何
人民币会持续贬值,因为超发太多,美元未来5年会持续升值。
『叁』 人民币未来汇率走势分析
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已有三年时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趋于减弱,尤其是中美第一阶回段经贸协议达答成,市场信心得到部分修复。
二是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且在全球负利率资产扩容背景下,全球资本看好中国,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境内金融资产。
三是未来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回宽松,均加大了美元指数走弱的风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基本面韧性较强以及逆周期外汇管理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利于防止大幅单边贬值预期的形成。
但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则给出了不同看法:目前人民币汇率仍处在技术性贬值周期的通道中。从长周期看,贬值区间还没有完全修复好,技术周期的调整还会继续。“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双边波动、以稳为主、偏向贬值的趋势。”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此前撰文称,下一阶段,中国央行将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保持汇率弹性,并在市场出现顺周期苗头时实施必要的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肆』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原因分析
11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前日上调226点至6.5897,中间价升至2018年6月27日以来最高点。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先抑后扬。年初人民币汇率下行,至5月底曾一度收于7.1455,随后开始上涨。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5月底的低点已升值近8%,同期,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升值幅度超3%。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平均为6.9586,较2019年全年均值仍贬值了0.86%。
此轮人民币汇率上涨已经引发业内专家关注。综合专家们的观点,此轮人民币汇率上涨推力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和中国国际贸易方面表现强于预期;另一方面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和财政政策表现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本轮人民币汇率升值具有坚实的基础,几乎所有汇率影响因素都对人民币形成了利好。
——中国经济率先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进出口和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都实现了顺差,这是人民币汇率上涨的基本面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0.7%,实现由负转正。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707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7%。其中,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42亿美元。
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让当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全球经济为之一振,其各项数据甚至好于此前诸多境外机构的乐观预期。
——美元指数大幅下行是推动人民币汇率上涨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衡量美元价格的美元指数从103点下降到目前93点附近,回落幅度接近10%。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撰文指出,美元指数趋势性走弱对人民币汇率有反向升值推动作用。同期,欧元兑美元升值也超过10%。
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时,都采用量化宽松、超量化宽松,甚至是超超量化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全球市场流动性泛滥。
反观中国始终保持正常货币政策,中国国债利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债券利率的利差扩大。多数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上涨客观上扩大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在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账户下,不论股票还是债券市场,外资持续流入改善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客观上支撑了人民币汇率。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6826.7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加866.21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34%,自2018年12月以来,连续23个月增加。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初步统计,证券市场方面,三季度境外投资境内证券逾700亿美元。
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外资要买人民币资产,首先要兑换人民币。外资持续流入增加人民币需求。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属于正常波动,影响人民币升贬值的因素同时存在,只不过不同时期里不同的因素占上风。
“未来,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基础上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是有涨有跌、大开大合的双向震荡走势。”管涛说,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加大,波动幅度也加大,企业和个人要增强风险意识,不要去“赌”汇率的涨跌走势。
(原标题《人民币汇率缘何上涨?》。编辑 袁华明)
『伍』 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是升值趋势还是贬值趋势
分析人士表示,受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欧版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元走强等影响,综合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这一趋势或将维持一段时间。不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大,2015年人民币汇率料将不会大幅下滑,出口企业仍需着力于加快培育新竞争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直接从6.1247大幅贬至6.1342,进入6.13阶段。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当日最低探至6.2572,单日浮动幅度达1.93%,接近2%的最大浮动幅度,并且创下近8个月新低。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是欧版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为跨境资本流出中国增加了压力。1月22日下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推出欧版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虽从3月起实施,但由其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显现。欧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15,为2003年来首次。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经过连续下跌之后,在1月26日破天荒地跌到7.00以下,为2001年6月以来首次。实际上,从2014年经济数据出来之后,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就在增强。2014年GDP、CPI和外贸增幅等数据公布之后,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缩风险加大等预期增强,推动了看空人民币的力量。加上受欧版量化宽松以及全球多国央行降息的影响,美元总体走强、人民币总体贬值的走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随着中国逐步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以及资本项目改革加快,资金流出将增多;美元由量化宽松时期的低息转为预期加息,曾经活跃于美元债务市场的中国企业偿债压力将增大,也会导致资本流向美国。
不过,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也存在。中国经济增长虽然转入中低速,但规模和速度仍然领先全球,人民币资产规模庞大,而且随着促改革、调结构等举措和投资项目的落实,中国经济将慢慢筑底回升,看好人民币的人会增多。
欧版量化宽松政策所提供的大量流动性毫无疑问会产生溢出效应,而美元汇率的走强又会带动资金回流美国,增强全球未来的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前低后高,后半年呈现总体升值的走势。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整体上不会有太大贬值压力,对于非美元货币甚至还将被动升值。
『陆』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
以“8·11汇改”为分水岭,人民币汇率彻底告别单边升值模式,有弹性的双向浮动成为新常内态。未来,容人民币将在双向波动中,长期保持趋势性稳定,并坚守调节中国经济内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币有望加大双向波动力度。8·11汇改以来,人民币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贬值,但也有部分阶段小幅升值,并非单边走势。
未来还是希望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