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杠杆经营风险管理

杠杆经营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21-10-30 13:13:54

㈠ 何为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有何作用

经营杠杆复又称营业杠杆制或营运杠杆,而财务杠杆是筹资管理中一个工具。

经营杠杆是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而财务杠杆的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㈡ 试述杠杆效应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有三种,即: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综合杠杆。内
1、经营杠杆容与企业经营风险的关系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与经营杠杆有重要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财务杠杆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敏感程度,它衡量了由于企业使用财务杠杆而引起的风险增加相对额。财务杠杆系数是对财务风险的量化,但并非财务风险的同义词。财务风险是企业使用财务杠杆所导致的。
3、综合杠杆与企业总风险的关系
综合杠杆系数是对总风险大小的量化。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综合杠杆系数越大,总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由综合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进行组合,以获得一个理想的综合杠杆系数和企业总风险。在选择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组合时,应以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㈢ 我财务管理所谓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1.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导致利润变动率大于销售变动率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营业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活动引起收益的变化也越大;收益波动的幅度大,说明收益的质量低。因而会导致债务人和投资者对自身收益的要求会提高。

  2. 财务杠杆则是由于负债融资引起的。较高的财务杠杆意味着企业利用债务融资的可能性降低,这可能使企业无法维持原有的增长率,从而损害了收益的稳定性;同时较高的财务杠杆也意味着融资成本增加,收益质量下降。故较高的财务杠杆同样会降低收益质量,债务人和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导致资本成本上升。




㈣ 如何理解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反向搭配

这两种风险通常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来表示,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来具有放大盈利波动性的作用,从而影响企业的风险与收益,通过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管理层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即为了控制某一总杠杆系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经营杠杆系数较高的公司可以在较低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反之亦然。所以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要反向搭配。

㈤ 企业如何应对高杠杆债务风险 有哪些有效的解法

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税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债务管理。(一)改革税制,充实地方政府税收来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债务而无能力按期偿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以及相应产生的后果,因此也可以说是政府收入不足带来的风险。“营改增”改革以后,会出现地方政府自主财源进一步减少的局面。现在地方财政本来就拮据,地方税收下降后将更加捉襟见肘。所以,要改革税制,给地方政府足够的税收来源,增加其自主税源,增加其收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二)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专项转移支付太多,一般转移支付太少。而专项转移支付的特点就是锁定用途,决策权在中央部门,导致地方政府缺乏自主权。因此,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来统筹财力,确保应急之需。(三)强化预算约束。为使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法制化,必须强化地方财政预算约束,提高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的透明度。但同时为拓宽地方融资渠道,国家应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发债权。(四)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立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使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渠道合理,额度相当,风险可控,有效地防止债务风险的发生。

㈥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在企业的管理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经营杠杆系数
1、含义: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原始基本(跨期)计算公式:
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业务量变动百分比
=(△EBIT/EBIT)/(△X/X)
变形简化(基期)计算公式:
DOL=基期贡献边际/(基期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1+FC/M3、经营杠杆系数计算与说明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4、当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当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此时,企业只能保本。若销售额稍有增加便可能出现盈利,若销售额稍有减少,便会发生亏损。
5、结论: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就会存在并发挥作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或等于1的;经营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系数成正比。
二、财务杠杆系数
1、含义:普通股每股收益(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税息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基本公式 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
=(△EPS/EPS)/(△M/M)
变形公式 DFL=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
3、作用:它可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财务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财务风险的高低。
4、财务杠杆计算与说明
①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EBIT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②在资本总额、EBIT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高。
5、结论:负债是财务杠杆作用的前提,无负债则不会产生财务杠杆收益或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用越强,财务风险越大。

㈦ 研究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关系,哪些可以是控制变量

那就进行杠杆与经营风险关系,控制变量有很多的,特别是市场的一些经济变动等等。

㈧ 什么是财务杠杆风险

财务杠杆系数(DFL)= 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

简介
论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
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
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第三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总结
我们在明确了财务杠杆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伴随着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和减少财务风险。

(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就是: 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① (此处的企业投资收益率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所以即息税前利润率) 因而可得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②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③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负债比率×利息率) =息税前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率) ④ 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负债比率、息税前利润率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权资本收益率变动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主权资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权资金收益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主权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150 150 150 利息费用 ⑤=②×10% 0 50 80 税前利润 ⑥=④-⑤ 150 100 70 所得税 ⑦=⑥×35% 52.5 35 24.5 税后净利 ⑧=⑥-⑦ 97.5 65 45.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⑨=⑧÷③ 9.75% 13% 22.75%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1.5 2.14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 负债比率 0% 50% 80% 息税前利润 90 90 90 利息费用 0 50 80 税前利润 90 40 10 所得税 31.5 14 3.5 税后净利 58.5 26 6.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5.85% 5.2% 3.25% 财务杠杆系数 1 2.25 9 对比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在全部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3.25个百分点〔(22.75%-3.25%)÷(15%-9%)〕,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3.25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由于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财务杠杆系数则是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体现,那么影响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影响两者的三个主要因素:
1、息税前利润率:
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由计算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却是呈相同方向的。
2、负债的利息率:
同样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而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即负债的利息率越低,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提高,而当负债的利息率提高时,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降低。那种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片面的观点。
3、资本结构:
根据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负债比率即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也是影响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相同。即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也就是说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但负债比率对主权资金收益率的影响不仅不同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也不同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负债比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表现为正的影响,反之,表现为负的影响。 上述因素在影响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在影响财务风险。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响财务风险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旦预计企业将出现财务风险,就应该采取措施回避和转移。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他人的做法,其具体做法是通过选择那些利率可浮动,偿还期可伸缩的债务资金,以使债权人与企业共担一部分财务风险。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不恰当地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㈨ 经营杠杆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经营杠杆定义 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 经营杠杆原理 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样,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在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就常根据计划期产销量变动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1)经营杠杆系数计算。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来降低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 控制经营杠杆的途径 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金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率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经营杠杆 一方面是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单价和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就会增加,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因为分母还要减去一个固定成本,分母总是小于分子的,因此同时增加一个数值时,相对于金额较大的分子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而相对于金额较小的分母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则整个式子越小,即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举例:如边际贡献=100,固定成本=20,则经营杠杆系数=100/(100-20)=1.25,当由于单价上升而使边际贡献增加20时,即边际贡献=120,固定成本不变,则120/(120-20)=1.2<1.25,即经营杠杆系数变小,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其他也一样分析。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知道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则越大,如果单价和销售量增加,那不相当于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吗?经营风险就会越小的,经营杠杆系数也会越小,所以其与经营杠杆系数呈反方向变化。 经营杠杆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 F即固定成本 EBIT为息税前收益 Tcm为边际贡献经营杠杆理解一方面:是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单价和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就会增加,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因为分母还要减去一个固定成本,分母总是小于分子的,因此同时增加一个数值时,相对于金额较大的分子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而相对于金额较小的分母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则整个式子越小,即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举例:如边际贡献=100,固定成本=20,则经营杠杆系数=100/(100-20)=1.25,当由于单价上升而使边际贡献增加20时,即边际贡献=120,固定成本不变,则120/(120-20)=1.2<1.25,即经营杠杆系数变小,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其他也一样分析。 另一方面: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则越大,如果单价和销售量增加,那相当于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经营风险就会越小的,经营杠杆系数也会越小,所以其与经营杠杆系数呈反方向变化。

㈩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

简单说,财务杠杆越大,财务风险越大,经营杠杆越大,经营风险越大.联合杠杆就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财务杠杆是固定利息费用引起的,经营杠杆是固定成本引起的.详细的你可以看一本财务管理的书,都会有定义,公式,以及例子的详细介绍.

阅读全文

与杠杆经营风险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搭建流程 浏览:696
中国南车集团长江公司 浏览:967
工行私人银行理财怎么样 浏览:260
简述外汇储备的管理特征 浏览:865
股票退市问题 浏览:38
中信信托新疆 浏览:368
融资城投资人的利益 浏览:874
收藏纸币价格 浏览:918
Gcp硅谷融资 浏览:244
贵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浏览:127
涉及到金融营销的金融机构有 浏览:307
上汽大众退金融服务费 浏览:744
国元证券怎么激活手机交易 浏览:473
华为镜头股票 浏览:204
标准外汇正规吗 浏览:525
海丝云交易 浏览:877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会员 浏览:752
上证50杠杆 浏览:437
我国发展利率期货研究 浏览:745
理财非保本浮动收益安全吗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