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用利率平价条件和货币分析法对于利率上升汇率如何变化的结果不同
关于汇率的理论有很多
他们经常会的出一些相反的例子
因为关注的因素不一样
购买力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两国货币所具有的价值之比
2国货币交换
就是用本国的购买力换外国的购买力
而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商品供应没有增加,
那么本国市场上的物价就会上升
那么本币的购买力降低,本币就贬值了
弹性价格分析法把货币因素看成是决定性的,而把其他因素看做是次要的,他们只会通过影响货币供求而产生作用
由著名经济学家弗伦克尔在1976年提出的。它建立在三个主要假设上: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持续有效;货币需求函数形式是稳定的;非抵补利率平价成立。国内货币供给决定了国内物价水
2. 如何理解利率平价理论中利率和汇率的关系
关于汇率理论
经些相反例
关注素
购买力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汇率决定基础两货币所具价值比
2货币交换
用本购买力换外购买力
本民收入增加商品供应没增加
本市场物价升
本币购买力降低本币贬值
弹性价格析货币素看决定性其素看做要通影响货币供求产作用
由著名经济家弗伦克尔1976提建立三主要假设:购买力平价理论期持续效;货币需求函数形式稳定;非抵补利率平价立内货币供给决定内物价水
3. 请从利率平价说角度论述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关系
请从利率平价说的角度论述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关系。
答:国际间资金流动会汇率和利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就是汇率的利率平价说。又分为两种:
(1)套补的利率平价。当投资者在不同金融市场上自由追逐高收益率,并采取持有远期合约的套补方式交易时,市场最终会使利率与汇率间形成下列关系:(f-e)/e=(i - i*)。它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4. 请经济学高手回答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利息=本金*利率,利息是金额的概念,利率是一个比例!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账户来影响汇率。当利率上升,信贷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价格下降,进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出口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外汇供应增加,外汇汇率下降,而当地货币的汇率正在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贷扩张和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外汇需求将增加,外汇汇率将上升,本币的汇率将下降。实际利率下降导致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
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影响汇率。当一个国家的利率上升时,它将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当地货币和外汇供应的需求,导致当地货币汇率上升和外汇汇率下降。此外,一国的利率上升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入的增加,而资本外流的下降减少了国际收支逆差,并支持了当地货币汇率的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外流,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进外汇汇率上升和下降。当地货币的汇率。
汇率变化对利率的影响汇率变化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的,即通过影响国内价格水平和影响短期资本流动间接影响利率。首先,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提高进口商品成本,推高总体价格水平,导致国内价格上涨,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情况有利于债务人和债权人,导致借款资本的供需不平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恰恰与上述相反。其次,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时,往往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预期该国的货币汇率会进一步下跌。在当地货币贬值的影响下,将导致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本供给减少将促进本币的利率上升。如果当地货币的汇率下降,则预期汇率将反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的增加将增加国内资本供应,导致本币的利率下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可以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它将导致该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国内资金供应增加,资金供应增加将导致利率下降。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将导致该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则可能导致国内资金供应减少,而资金供应的减少将影响利率。
(4)抵补利率平价分析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扩展阅读
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
1、经常账户方面。利率变化通过影响企业成本进而影响出口,引起国际收支变化,最终影响汇率变动。如利率上升时,企业成本增加,使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出口额减少,引起国际收支转向逆差,带来本币贬值压力或直接导致本币汇率下跌。
2、资本账户方面。利率变化通过影响套利资本流动,引起国际收支变化,最终影响汇率变动。如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国际收支转向顺差,带来本币升值压力或直接导致本币升值。
5. 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有什么区别
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又叫做无抵补利率平价)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抵补利率平价的概述:指可以在外汇远期进行抵补,其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2、非抵补利率平价的概述:无抵补利率平价是是关于利率与汇率关系的一种假说。
二、两者的前提不同:
1、抵补利率平价的前提:汇率的远期升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
2、非抵补利率平价的前提:以投资的收益为前提。
三、两者的表现不同:
1、抵补利率平价的表现:高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
2、非抵补利率平价的表现:投资者追逐利润的本性会确保市场达到均衡,此时投资于有风险的外币资产的预期收益与投资于风险的本币资产的收益相等。
6. 如何理解利率平价理论中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呢
先解释“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 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Hypothesis
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某期限的外国利率,表示某期限的本国利率;表示1元本币能兑换多少外币,上升表示1元本币能换到的外币增加了、也就是外币贬值,上标e表示预期未来的情况,而表示在式子中对应的利率到期时,即期汇率的变化百分比。
恰如题主所问:假如外币利率高,未抛补利率平价岂不是告诉我们外币未来要贬值(注意是未来要贬值,贬值的时间=利率的期限)?是的,的确如此,否则有超额报酬!假设现在即期利率是1本币=100外币;一年期外国利率=4%,一年期本国利率=1%。投资100元本币、比较两种投资策略:
1) 存国内一年,一年后获得100*(1+1%)=101元;
2) 存国外一年,现在换成10,000元外币,一年后变成外币10,400元,而一年后的即期汇率是。要使两种策略有相同的回报,必须等于10,400/101=102.97,否则策略2将比策略1提供更高的回报。在这里上升了约3%(注意S上升是贬值),约等于两国利差。——用套利的思路来想这个问题就会明白“未抛补利率平价”的意义了。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为何不成立
未抛补利率评价在现实中一般不成立,原因很多,以下简单讲几点。首先,在现实中利差往往长期存在!在上一段的例子中一个投资者被假设为要在1年后把外币换回本币,但1年之后如果利差仍然存在,是不是高利息的外币仍然对投资者有吸引力,所以外币的需求仍然很大、不见得要贬值啊!是从世界银行网站找的贷款利率的数据:
三条线从上到下分别是澳大利亚、中国和日本。其实日本从1992年开始就保持超低利率很久了……而中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高利率很久了…… 所以一直有交易者从日本筹资、到高利率国(例如澳大利亚)套利,这就是著名的 Japanese Yen Carry Trade.
7.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上升,但别国也同幅度上升,则汇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虽有上升,但别国利率上升更快,则该国利率相对来说反而下降了,其汇率也会趋于下跌.另外,利率的变化对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汇率预期变动的因素,只有当外国利率加汇率的预期变动率之和大于本国利率时,把资金移往外国才会有利可图,这便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十分著名的国际资金套买活动的"利率平价理论"(详见第六章).
最后,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当该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会使出口扩大,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其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不过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利率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短期的,一国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汇率坚挺,其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很容易引起汇率的高估,而汇率高估一旦被市场投资者(投机者)所认识,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里根入主白宫以后,为了缓和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复苏,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其结果使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持续上扬,但是1985年,伴随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美元高估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从而引发了1985年秋天美元开始大幅度贬值的风潮.
8. 利率与汇率有什么联系或影响如:利率上升汇率会上升吗
利率和汇率的交互影响
发布日期:2010-10-21
利率和汇率都是资金价格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借贷资金的价格(由国内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后者是两国货币的比价或外国货币的价格(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通过影响两国之间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来实现资金的转移,汇率则通过影响两国的国际贸易来实现资金的转移。那么利率和汇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呢?
一、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一)从资本项目角度看
在短期套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利率的变动影响到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进而影响到汇率,这是一种短期效应。一般情况下,本国利率上升,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币升值。本国利率下降,国际短期资本流出,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供给增加,本币贬值。
(二)从资产转换角度看
本国利率的变动意味着本币资产相对外币资产的收益率发生了变动,这种影响是一种短期效应。本国利率上升,则本币资产收益率随之上升,居民会更多地把外币资产转换为本币资产以获取高收益,由此外汇市场上外币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利率下降,则本币资产收益率随之下降,居民会更多把本币资产转换为外币资产以获取高收益,由此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
(三)从利率平价角度来看
在外汇市场均衡时,持有任何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是相等的。如果以i,j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货币,以R代表收益率,则利率平价所决定的外汇市场均衡的数学表达式为:Ri=Rj。倘若利率不同,持有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也就不同,往往会产生套汇活动,即买进利率较高的A种外汇,同时卖出利率较低的B种外汇。这种市场行为会引起A种货币升值,B种货币贬值,当然这种影响是一种短期效应,因为当两种货币的收益率不同时,套汇机制会很快使两种货币的收益率趋同。具体来说,在本币利率提高的情况下,国际套利资本流入,促使本币升值,同时,国际套利资本的流入使国内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相对充裕,国外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相对不足,这将促使国内市场利率下降和国外市场利率上升,利差因此而缩小。当然有时本国政府会主动调低利率(或者外国政府主动调高利率)以缩小利差,阻止本币持续升值。
(四)从购买力平价角度看
利率的变动通过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来影响汇率,这种影响是一种长期效应。本国利率上升会降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若此时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不变,欲维持货币市场均衡只有通过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得以实现,而这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国利率上升反映了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会降低人们持有实际货币余额的愿望,若此时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只有通过本国价格水平上升才能降低实际货币余额,而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本币贬值。
为什么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的结论与从前面三个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不存在直接的影响关系,而是间接的影响关系(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所以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是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购买力平价不能解释短期内的汇率行为。
受2007年7月全面爆发的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和就业市场持续疲软,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威胁。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将利息降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