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物理杠杆问题
原因是支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实验用的杠杆不是理想杠杆,它既有几何形状又有重量,重心在几何中心,支点与杠杆接触点也不是理想中的几何点,而是一个面积很小的面。在水平位置时杠杆平衡,当杠杆倾斜时,支点有一个很小的位移从而破坏杠杆平衡。支点总是向着下降的一方移动,使下降方力臂减小,因而自然回到水平位置平衡。
⑵ 麻烦帮忙找一些初中物理电学难题和杠杆滑轮的难题,压轴题,拉分题(酌情加分)
一道中考试题试着做做
⑶ 初中物理杠杆部分好难啊,谁能告诉一下怎么回事儿
人们通常把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一、五要素: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1支点:杠杆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
2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作用点)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 注意:在分析杠杆平衡问题时,不能仅仅以力的大小来判断,一定要从基本知识考虑,做到解决问题有根有据,切忌凭主观感觉来解题。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定滑轮和动滑轮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杠杆平衡的条件(文字表达式):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力臂的关键性概念:1:垂直距离,千万不能理解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 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2/F1=L1/L2 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1/n杠杆原理
"大头沉"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用它来称量。例如:天平 许多情况下,杠杆是倾斜静止的,这是因为杠杆受到几个平衡力的作用。
一类:支点在动力点和阻力点的中间。称为第一类杠杆。既可能省力的,也可能费力的,主要由支点的位置决定,或者说由臂的长度决定。动力臂与阻力臂长度一致,所以这类杠杆是等臂杠杆。例:跷跷板,剪刀,船桨,(运煤气罐等重物的)手推车,鞋拔子,塔吊,撬钉扳手等。 二类:阻力点在动力点和支点中间。称为第二类杠杆。由于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滑轮组
杆。例:坚果夹子,门,钉书机,跳水板,扳手,开(啤酒)瓶器,(运水泥、砖的)手推车。 三类: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称为第三类杠杆。特点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然而能够节省距离。例:镊子,手臂,鱼竿,皮划艇的桨,下颚,锹、扫帚、球棍等以一手为支点,一手为动力的器械。 另外,像轮轴这类的工具也属于一种变形杠杆。就拿最简单、相似于第一类杠杆的定滑轮来介绍,滑轮轴心好比支点,两端物体的拉力好比杠杆的两端施力,而如果滑轮是一个完美的圆,施力臂和阻力臂皆将是圆的半径。
编辑本段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一根结实的棍子(最好不会弯又非常轻),就能当作一根杠杆了。上图中,方形代表重物、圆形代表支持点、箭头代表用,这样,你看出来了吧?在杠杆右杠杆实验
边向下杠杆是等臂杠杆;第二种是重点在中间,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第三种是力点在中间,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例如:剪刀、钉锤、拔钉器……杠杆可能省力可能费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这要看力点和支点的距离: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还要看重点(阻力点)和支点的距离:重点离支点越近则越省力,越远就越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如定滑轮和天平,就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省力杠杆例如: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这种杠力点一定比重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是省力的。 如果我们分别用花剪(刀刃比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较长)剪纸板时,花剪较省力但是费时;而洋裁剪则费力但是省时。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杠杆的应用 1.剪较硬物体 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剪开硬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大。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的剪刀。 2.剪纸或布 用较小的力就能剪开纸或布之类较软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小,同时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较长。用动力臂较短、阻力臂较长的剪刀。 3.剪树枝 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这就要求剪刀的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要长。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⑷ 初二物理杠杆好难……
其实只要好好听课就没有什么难的啊
再多做做练习
加油哦~~~~
⑸ 初中物理杠杆问题,
呵呵,可能是你生活见过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吧,但是这题不一定是省力的啊!省力杠杆有一个条件,就是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在这题中,只是说C点是支点,并没有说明动力臂和阻力臂哪个大,具有不确定因素,所以题中凡是带肯定的判断都是错的。
根据你的图,我也画了一个图,你看看,此杠杆是否是省力的。
注意:杠杆的省力与否是与它的作用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有关的。
⑹ 初二物理 杠杆方面的难题--高手来!
首先根据杠抄杆原理F1*L1=F2*L2,可知B端挂着球所受到的拉力F1=39.2N
(19.6*OA=F1*OB).然后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杠杆的拉力、浮力和重力)可知:F1+f=mg
,其中浮力f=ρvg
,ρ是水的密度,10的3次方kg/m3。可以得出球的体积v,再根据铁的密度ρ1=7.8g/cm3,
用m=ρ1*v,算出的m与5
kg
比较,结果是大于5
kg
,所以它就是空心的了。(m算得是7.8kg)
因为我们用的ρ1是铁的真实密度。
⑺ 初中物理 杠杆!!难题
首先建立情景把示意图画出来,此题中球是一个杠杆,球与台阶交接点位支点,球心为球受重力的重心(即杠杆阻力的作用点)由球心竖直向下的方向即阻力方向。由支点作阻力方向垂线及阻力(球重力)力臂,由勾股定理力臂长为40cm(垂足与圆心之间为50cm-20cm=30cm,圆心与支点间距为半径50cm);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
,阻力阻力臂(即f2l2)乘积一定,当动力臂(l1
)最大时动力(f1)最福贰弟荷郗沽甸泰鼎骏小,直径作为力臂比圆的弦大,所以连接支点圆心延长至圆周作此直径垂线,即位最大力方向,动力臂为100cm,代入方程:f1*100cm=1000n*40cm
所以动力f1
为400n
⑻ 初中物理杠杆较难题
F1*L1=F2*L2F1=3/5*G,F2=2/*F1=3/2*F23/2*F2*L1=F2*L2L1/L2=2/3
⑼ 初三物理杠杆原理,一道难题啊
设重心在距离A端L处,距离B端L1处
根据杠杆原理有
拉A端 mg*L1=F1(L+L1)
拉B端 mg*L=F2(L1+L)
二式相加得
mg(L1+L)=(F1+F2)(L1+L)
mg=F1+F2
⑽ 求初中物理杠杆的计算题,五道以上,带答案。最好是难点的
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在这里http://wenku..com/view/74e7b53783c4bb4cf7ecd14b.html
满意请采纳,谢谢。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