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市“杠杆”和“去杠杆”分别是怎么回事
股市“杠杆”和“去杠杆”分别是怎么回事?杠杆股票是以借款方式取得资金来购买的股票,特别是指利用保证金信用交易而购买的股票。股票去杠杆指的是监管部门为了更好的治理和管理这个行业做出的举动。
㈡ 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以及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杠杆率,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2)去杠杆与强监管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去杠杆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对中国影响很小。
由于实行资本账户的管制,中国绝大多数的对外金融投资都是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投资的形式进行。这类投资一向稳健保守,基本不会涉足高度杠杆化的金融产品,即使有所损失,也不能与其他类型投资者的损失相提并论。
其次,“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和“投资者的去杠杆化”对中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㈢ 什么是去杠杆为什么现在要去杠杆
私募排排网为您解答:
去杠杆:
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再贷款给你。你增加了负债,银行增加了资产。同样别人也这么做,如此以来,少量的货币得以创造出大量的信用,金融就是这么神奇。
而去杠杆呢?就是让你减少负债,同时银行也减少资产。资产与负债同时缩减,就是咱们经常听新闻中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就是这个原理。
为什么要去杠杆?
美联储已带动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加息,但很明显市场流动性已经收紧。市场的钱少了,现金流就很容易出问题。一旦这些债还不上,大量的坏账对银行来说是毁灭性的,银行如果出问题了,则会直接引发系统性风险。一环紧扣一环。
此外,根据利率平价原理,美国加息中国不加息,就会产生利差,资金为了套利,抛出人民币买入美元,人民币就会贬值,资本外流,最终导致外汇储备流失。而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等小国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维护汇率稳定,才导致经济崩溃,血的教训历历在目。
因此国内监管层采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变相加息,适当释放流动性的形式降杠杆,让经济不至于硬着陆。
答案转载自www.simuwang.com
㈣ 经济学里“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去库存化分成两类,即狭义库存和广义库存。狭义去库存化仅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譬如企业降低原材料库存,这一点可能较快实现。广义去库存化,即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不会很快结束,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使得消化过剩产能要比狭义的去库存化更长期、更痛苦。
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4)去杠杆与强监管扩展阅读:
去产能的重要性
1、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2、当前,我国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对于中央提出的化解产能过剩的要求,发改委将从五个方坚定不移地落实:
1、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严禁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2、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
3、要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
4、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5、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对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奖补。
㈤ 经济学里“杠杆”和“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分别解释如下:
一、杠杆,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主要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即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则可能会增大,常见的比如有福汇环球金汇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资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
二、“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充满了大量复杂的、杠杆倍数高的投资工具。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加入“去杠杆化”的行列,这些投资工具就会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场也面临着萎缩,相关行业受创,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缩减,将会导致经济衰退。
㈥ 中国去杠杆有五大主要举措有哪些
去杠杆的5项主要措施是:以处理僵尸企业为抓手解决国企杠杆率过高问题、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杠杆率、切实解决不良资产、加强对大资管行业的监管以及关注货币供给。
㈦ 为什么监管这么有决心去杠杆,其底层逻辑是什么
金融杠杆(leverage)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
至于如何稳步去杠杆那是监管层的问题,跟咱们没关系!有时间多琢磨怎么赚钱吧?
㈧ 去杠杆有多难,连央行与财政部都吵架了
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与新中国同日诞生,地位之尊不言而知。而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则比较复杂,虽然一直叫着这个名字,但自1948年成立到80年代中期,实为部分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之责,直至1984年1月1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的职能,其商业银行业务由同日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继承,这才应该算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所以,市场人士通常调侃说央行是妈、财政是爸无不道理,标准的老夫少妻搭配。正如夫妻间没有不拌嘴的,央行和财政相互之间吵吵闹闹的历史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追溯到有中央银行开始的30多年前,也颇为正常。
普通人只知道央行是释放流动性的源头,殊不知财政存款也是另一股可以释放出流动性的蓄水池,财政收入、名目繁多的基金、按赤字计划发行的国债等,都存在央行表报上。所以,才有李博士早几年就说财政要盘活存量,这两天又说要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解决存量资金闲置的说法。财政只要支出了,就相当于增加广义货币,对减轻央行流动性压力不言而喻。
这次央行和财政互怼,客观说,央行还是略占理的,她是看着信用投放急转直下,诸多企业因流动性断裂而违约甚至倒闭,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在眼前,捉急啊!
在央行看来,货币不能大放水,就算放了也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对银行来说,则面临整体的表外资产回表内,导致倾巢之下没有完卵,各家银行纷纷惜贷;站在财政部角度,则是地方隐形负债太多,又管不了地方政府,你丫银行也跟着一起干了不少坏事,所以也不想管。
这种情况下,内心戏都是想让对方去稳信用,不要让自己最后擦屁股。恰如本刊早在这场旷世之怼之前,就提出的“都在甩锅,谁来接盘?”这一发聋振聩的对天当歌!
文章指出,当前这种囧境无非是三个层面导致:一是表外理财,银行甩锅不管,到期不续;二是地方政府对各类平台风险的甩锅;三是监管只顾政治正确,政策层层加码,不考虑缓冲,其实也是对过去监管弱化存在的问题甩锅。
所以说,目前的僵局,不仅是货币政策抬,财政、监管同时都得抬。特别是商业机构自己造出来的几十万亿的表外,也不能当甩锅侠,不管了。现在表外之前穿透后的主体,多多少少还有一些白名单,自已还要制定回表的计划,穿透后多多少少还有白名单,不能当甩锅侠。
好吧,现在央行、财政部都出来公开表达过观点了,负责监管的银保会,也该你们出来走两步了。难道不知道吗,整个市场众望所归、同仇敌忾地一致认为:这锅,其实应该银保监来背。
㈨ 去杠杆和强监管使得M2在低位运行了吗
短期看,去杠杆、强监管使得M2在低位运行。2017年以来,在去杠杆形势下,多个金融监管政策密集出台,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控制杠杆率、禁止过度期限错配、严禁监管套利等。如2017年底,针对资管业务存在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监管套利、刚性兑付等问题,设定了统一的标准规则;针对“现金贷”乱象,明确了原则底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清理整顿措施等。
据央行初步测算,2017年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全年同比少增,下拉M2增速超过4个百分点。同时,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对此也有所印证。2017年末,金融机构持有的M2增长7.2%,比整体M2增速低1个百分点,住户和企事业单位持有的M2增速则高于整体M2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