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被高估该国的中央银行将被迫采取哪种干预,这将对其国际储备和货
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收支逆差
㈡ 请问汇率被高估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好像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来体现的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机制。
就是说P1/P2=汇率
我记得我们书上的例子是 Big Mac在每个国家的价格
列了一长串 然后说明人民币是低估货币
瑞士法郎是高估货币。
你可以看看购买力平价的网络
㈢ 为什么外汇市场上本币汇率高估,会导致本币大量抛压,从而贬值
本币汇率高,很多会将本币兑换成其他币种,这样同一的本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其他货币,本币大量抛售,从而贬值
㈣ 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1、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对国家来说,会有三个影响: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2、汇率高估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高于其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在自由外汇市场上,汇率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一般不存在高估现象。而在由官方外汇机构制定汇率时,则会出现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过高地估计本国货币的价值,提高本国货币汇率的现象。
3、汇率高估实际上可以表示为本国货币升值的幅度高于其国内通货膨胀与国外通货膨胀差额,也就是本国货币汇率高于相对购买力平价。按照相对购买力定理,由于各国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会相应降低各国的实际购买力,因此,汇率也要相应地按各国通货膨胀的比例偏离旧的平价。如果本国没有按照两国通货膨胀情况调整旧的平价,而采用低于本国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数来计算汇率,则会出现本国货币汇率高估。
㈤ 求助!《国际金融》中的“喝啤酒难题
现在这种直来直去的套利很少见到,大部分都是要拐几个弯的,比如掉期套利
故事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的小镇上。一个游客在墨西哥一边的小镇上,用0.1比索买了一杯啤酒,他付了1比索,找回0.9比索。他到美国一边的小镇上,发现美元和比索的汇率是1美元∶0.9比索。他把剩下的0.9比索换了1美元,用0.1美元买了一杯啤酒,找回0.9美元。回到墨西哥的小镇上,他发现比索和美元的汇率是1比索∶0.9美元。于是,他把0.9美元换为1比索,又买啤酒喝,这样在两个小镇上喝来喝去,总还是有1美元或1比索。换言之,他喝到了免费啤酒。
套利活动
这位游客能在两国不断地喝到免费啤酒,在于这两国的汇率是不同的。在美国,美元与比索的汇率是1∶0.9,但在墨西哥,美元和比索的汇率约为1∶1.1。在墨西哥,比索与美元的汇率是1∶0.9,但在美国,比索与美元的汇率约为1∶1.1。这位游客正是靠这两国汇率的差异,进行套利(arbitrage)活动,喝到了免费啤酒。免费啤酒是指喝酒的人没花钱,但酒店还是得到钱的。谁付了钱呢?如果美国的汇率正确,墨西哥低估了比索的价值,啤酒钱是由墨西哥出的。如果墨西哥的汇率正确,美国低估了美元的价值,啤酒钱是由美国出的。如果两国的汇率都不正确,则钱由双方共同支付。
当汇率定得不正确时,就会有人从事套利活动,即把一种货币在汇率高估的地方换成另一种货币,再把另一种货币拿到汇率低估的地方换为原来的货币,套汇是市场上套利活动的一种,套利就是在价格低的地方买,在价格高的地方卖,获取其差额。在国家严格控制外汇,并规定汇率,且汇率与货币实际购买力不一致时,必定有套汇出现。旧中国时四大家族正是通过套汇攫取国家财产的,在我们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套汇赚钱的人也不少。如果只有美墨边界上的游客喝点免费啤酒,损失倒不大。但如果两国的交易不只一杯啤酒,套汇者也不止一个游客,那损失可就大了。
㈥ 为什么固定汇率制度会导致本币高估
固定汇率制度不仅可能导致本币被高估,也有可能导致本币被低估。根据利率平价条件,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等于汇率的升(贬)值率。
在这里,我假设本国是中国,外国是美国,本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利率平价条件,这种情况下,本币应该贬值5%,但是由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所以汇率被固定,本币无法进行贬值,但实际上,由于本国更高的通胀率,本币相对于美元已经贬值了,官方汇率却不变,因此本币被高估。
㈦ 高估本币汇率相当于本币升值还是贬值
一国货币被高估,意味着该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价格上升(升值),会造成该种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㈧ 为什么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本币汇率高估,会减少出口,扩大进口
本币被高估,就相当于浮动汇率中的本币升值,升值是出口价格变得相对较贵,所以减少了出口。另外,当一国汇率高估会引起资本外逃,出现资本金融项目逆差。
㈨ 若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往往会出现什么
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对国家来说,会有三个影响: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汇率高估实际上可以表示为本国货币升值的幅度高于其国内通货膨胀与国外通货膨胀差额,也就是本国货币汇率高于相对购买力平价。
按照相对购买力定理,由于各国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会相应降低各国的实际购买力,因此,汇率也要相应地按各国通货膨胀的比例偏离旧的平价。
(9)鲁政委汇率高估不解决扩展阅读
在自由外汇市场上,汇率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一般不存在高估现象。而在由官方外汇机构制定汇率时,则会出现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过高地估计本国货币的价值,提高本国货币汇率的现象。
例如,美、日两国发生通货膨胀,美国的通货膨胀使物价指数由原来的1OO%上升为200%,而日本的通货膨胀使物价指数由原来的100%上升为140%,假设原来的美元对日元的汇价为:1美元=1 80日元,那么,出现通货膨胀后的汇率应为:1美元=180×70%=120日元。
假如美国以低于其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如为175%)计算汇率,汇率为:1美元=180×80%=144日元。
㈩ 关于汇率高估
你是想说本币被高估吧~~
被高估的意思就是这个货币本来不值那么多钱,但是却因为大家都高看它一眼所以比理论的价格要高。
①对于进出口。这个国家并不是那么发达,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就像我国建国初期的USD1=RMB2.8就是很明显的人民币被高估了】由于货币被高估使它的出口量变小,就无法创汇于是无法购买外国先进商品,经济还是落后。尤其对于出口中低端商品的国家来说这种情况更是明显。
②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本币被高估就意味着同一货币量表示的商品增加,即为商品的价格下降,在长期低价格的情况下,人们不会因为价格下跌而更多个购买某种商品于是表现为需求不足。而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又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