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由于使用杠杆时摩擦非常小,故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
100J
(18kg*0.5m*10N/kg)/0.9=100J
楼上的理解错误了
㈡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题
1 W=Pt=168*10=1680J
2 W=FS'=2FS=2*F*2=1680J
F=420N
N=G-F=80N
p地=N/S=2000pa
G物=p物Vg=800N
G物+G动=2*F
G动=40N
3 F浮=p水Vg=400N (设g=10)
G物+G动-F浮=2*F'
F’=220N
效率=(G物-F浮)*h/(F‘*2h)=90.9%
㈢ 杠杆的机械效率 物体的位置
设杠杆对O点的力臂为L,并且F作用下,使重物提升距离H1,则有:
G提升高度:H2=(F2/F1)*H1
杠杆重心提升高度:H3=(L/F1)*H1
力矩平衡:F*F1=G*F2+S*L
能量守恒:F*H1=G*H2+S*H3
机械效能=G*H2/(F*H1)=G*H2/(G*H2+S*H3)=1/[1+S*H3/(G*H2)]
由于S*H3/(G*H2)=S*(L/F1)*H1/[G*(F2/F1)*H1]=S*L/(G*F2)
从上式中可看出,S,L,G是已知固定量,而F2即物体与O点的力臂与物体的悬挂位置有关,因此机械效能与物体悬挂位置是有关的,并且
机械效能=1/[1+S*L/(G*F2)]=G*H2/(G*H2+S*H3)
简单解释:做几个极端情况的下解释帮你来理解这道题。
设定杠杆的重心在A点处,杠杆势能的变化量就是F对杠杆所做的无用功。
1、如果物体悬挂在0点,那么不论F如何作用杠杆,F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都等于0(物体提升高度为0),F做的功都变成杠杆的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因此,机械效率为0。
2、如果物体悬挂在A点,那么F做的功W1,杠杆的重力势能增加量W2,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量W3,则
W1=W2+W3
机械效能=W3/W1>0
很显然,例子1和例子2唯一不同的就是物体的悬挂位置,也因此导致了机械效能的不同,就是说机械效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如果杠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很明显,不论物体在哪,机械效能均等于100%,也就是说,机械效能与物体的位置无关。
现在明白了吗?
㈣ 几个物理问题
D应该说甲机器中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
D在实际情况中,机械效率都小于1,不可能大于100%,0.8%太小了,这样的机械用它干吗?所以选D合适
A
杠杆对物体做功的功率=150*0.2/2
杠杆的机械效率=(150*0.2)/(50*0.8)
㈤ 杠杆机械效率
在一个杠杆中,保护动力臂、重物质量不变,增大阻力臂的长度,不一定能增大机械效率。当杠杆的重心在支点时,效率最高。只是摩擦力的额外功通常与杠杆的总质量相关。总质量变大。摩擦常常也会变大。
㈥ 任何机械做功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A、剪纸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力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
C、使用动滑轮不可以省功,故C错误;
D、只要有使用机械,不可避免地要多做些额外功,所以有用功肯定比总功小,机械效率肯定是小于100%,故D正确;
故选D.
㈦ 杠杆效率
杠杆的机械效率
很普通假如不计摩擦等浪费的力。机械效率就为1,也就是100%,就是有用功=总功假如计算摩擦等浪费的力,机械率也很高,因为浪费的力很小,就是
机械效率=W有用/W总(W有用+W无用)
无用功就是摩擦力做的功实际上就是普通的机械效率公式
,没什么特别的
㈧ 同一个杠杆在不同支点上以不同方向拉同一个重物,机械效率会怎么变
机械效率不变。
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
有用功就是G的机械能变化=重力*距离 .可以看出如果是匀速向上拉F=重力 机械效率是100% 如果不是匀速 要想G上升一样的距离 F必须大于重力 机械效率小于100%1.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可以得到杠杆可以让动力变小 但是做的功=动力*力作用的距离 是不变的.(如果不计杠杆摩擦,题目中提到轻质杠杆这种理想状态,应该不计摩擦)总功=有用功 机械效率还是100% 如果有摩擦,机械效率小于100%。
㈨ 杠杆比率
杠杠比率是一种负债融资方式,主要是在国外的外汇 期货中使用,有1:25 1:100 1:400等。比如说吧,如果你炒外汇,选择1:100杠杆的,相当于投入1块钱就可以用100块钱,如果你买对了方向,收益是十分可观的。关键是要设好止损,否则连本金都会亏没的。
早在古希腊与罗马时期,就有隐含选择权概念的使用权的运用。在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的交易中,选择权再度被广泛地使用,但随着郁金香市场的萎缩,选择权市场也宣告破灭。
十八、十九世纪时,欧美相继出现比较有组织的选择权交易,然而交易标的物仍然以农产品为主。在20世纪初期,选择权的交易被视为赌博性很高的交易行为。直到1934年,美国证管会(SEC)在证券法实施之后,才将选择权的交易纳入管理。同时,一些经纪商也组织一个协会(Put and Call Brokers and Dealers Association)。在此一协会的运作下,选择权交易具备店头市场(Over The Counter)的报价与交易网络。
自1973年以来,选择权市场以相当快的速度在成长;不但各期货交易所陆续推出各种交易标的物的选择权交易,而且各国也纷纷建立选择权的交易市场。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有关外汇选择权的理论才逐渐发展成型。外汇选择权的理论发展之所以比较晚的原因在于,有关处理两种货币间的利率问题,到70年代末期才获得解决。就所有的金融商品选择权而言,外汇选择权的“参数”构成是最复杂的。大部分选择权的“参数”不包含利率及股利的部分,而股票选择权只包含股利的部分而已;然而外汇选择权的参数却包含两种货币的利率,其复杂的程度不难想象。
就外汇选择权的市场而言,选择权可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期货交易所的外汇期货选择权市场,其所交易的选择权是以期货交易所中交易的外汇期货(Currency Futures)为本体,而所衍生出的选择权。其契约规格、波动幅度、交易与交割方式、保证金的计算与清算均由交易所作规定。此外汇期货选择权的交易只限于在期货交易所中进行。第二种是现货外汇选择权,现货外汇选择权的交易就如同外汇现货交易一般,由买卖双方自行决定金额、期间、价格等契约内容,只要买卖双方同意交易的内容即可。一般而言,现货外汇选择权的交易是由交易双方自行议定,并未透过任何的中介机构,因此以店头市场(Over The Counter
㈩ 杠杆的机械效率是不是接近100%
这要看具体情况了.
比如铰接处用精密轴承,可以认为接近100%.
否则,就不确定了.主要根据情况看摩擦力大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