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财务管理学中杠杆分析包括哪些
财务管理学中杠杆分析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分析。
『贰』 杠杆原理的分析
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叫做杠杆。
五要素:动力,阻力,
,
和
1、
:杠杆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
2、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
:
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
,用L1表示。
5、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
,用L2表示。
亦称“
条件”。要使
,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
)的大小跟它们的
成反比。动力×动
=阻力×阻
,用
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叁』 杠杆的五个要素
首先你要了解杠复杆这个概念制: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那个“固定点”就是杠杆最重要的是“支点”。其他4个要素:动力(让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阻力臂。
两个力臂都是支点到力方向的垂直距离。。。。。。手写给分吧
『肆』 求杠杆一课程设计
【设计理念】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工具杠杆谈起,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猜想、探究,从而得到杠杆概念及其平衡条件。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用具】 1.学生自备的工具。(剪刀、直尺、木棍等) 2.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3.杆秤、水果、汽水瓶、多媒体、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学生如何打开汽水瓶盖,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工具”的话题。 让学生展示自带的工具,说明它们的用途和好处。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展示: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例如扳手、羊角锤、订书机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大型机械吗?是否了解它们的用途?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鼓励,并利用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汽车、飞机、轮船等)。 介绍:我国古代就有了使用各种机械的先例。指出,虽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但勤劳的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的各种简单工具,改善了生产条件,方便了生活。 多媒体显示:古代天平、桔槔、舂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教师总结并指出: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教师提问: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认识杠杆: 学生活动1 让学生观察桔槔(多媒体显示)。 学生活动2 学生观察教师用木棍撬重物的过程。 学生活动3 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学生活动4 找到上述桔槔、木棍撬重物的固定点。 学生活动5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压水画面,观察固定点。 学生活动6 教师让学生用杆秤称水果。提问:杆秤是不是杠杆?它的固定点在哪里?并由此导入以下内容。 认识杠杆的几个科学术语: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F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F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学生活动7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几个杠杆示意图,学生指出图中的支点、动力、阻力。并作出动力臂、阻力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活动8 让学生使用杆秤称不同个数的水果,引出杠杆平衡概念。 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9 学生观察:教师开门时的两种不同情形:一次在门把手附近用力,一次在门轴附近用力,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要想使杠杆转动或静止,需要力的大小可能与力臂的大小有关。 学生活动10 学生按照教材61面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提示学生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11 学生处理实验数据,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教师随机抽出4个小组,每组取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依次排除错误的猜想,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处理实验数据时,要注意与前面的猜想结合起来。) 实验结论: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提出问题:在本次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开始的时候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伍』 杠杆五要素
杠杆五要素是: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2、阻力:专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属F2来表示。
3、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4、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5)杠杆教学内容及分析扩展阅读:
1、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2、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3、杠杆原理 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4、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