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会出现汇率超掉(国际金融)
汇率超调
摘自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当货币供给增加之后,汇率的最初贬值会大于汇率的长期贬值,即本币会“超跌”。这种汇率对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的现象,称为“汇率超调”。汇率超调是一种重要现象,因为它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汇率的日常波动可以有如此之大。
汇率超调的经济解释来自于货币平价条件。如果我们假定在货币供给增加之前,人们没有预期到美元/欧元汇率的变动,汇率超调现象将比较容易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利率与某一给定的欧元利率相等。美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对欧元的利率不产生影响,但会使美元利率下降,并低于欧元利率。货币供给增加后的美元利率会一直低于欧元利率,直到美国的价格水平完成长期调整。但是为了使外汇市场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保持均衡,欧元存款的利率优势必须被美元相对于欧元的预期升值所抵消。
简单说,在美国货币供给增加以后,利率和汇率会立即下跌,但是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并不会立即下跌,而是缓慢的下跌。商品价格的下跌会使美元相对于欧元的汇率有上升趋势,所以从长期来看,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应该是先跌后升。而只有当美元/欧元汇率过度时,市场参与者才会预期到美元相对于欧元将出现升值。
汇率超调是短期价格水平刚性的直接后果。如果假设当货币供给增加之后,价格水平能够立即调整到新的长期水平并使得实际货币供给并不增加,那么,美元利率就不会下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以汇率超调来维持外汇市场的均衡。只要汇率立即跳到新的长期水平,市场就会继续保持均衡状态。
⑵ 泰铢遭做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14年前索罗斯大肆做空泰铢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这些年来对这次事件的分析文章数不胜数,但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什么因素才是导致泰铢惨败的关键? 有人说是因为泰铢可自由兑换导致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庆幸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因此便没有被做空之忧。这种想法非常幼稚,全世界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那么多,为什么美元,澳元没有被做空? 有人说是因为泰国外汇储备太少导致的,只有区区几百亿美元。持这种观点的人同样庆幸于中国外汇储备之雄厚,认为世界上没人能做空拥有3万亿美元储备的中国。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也经不起推敲。举个例子,中国股市目前市值近30万亿人民币,可高盛一篇文章就使沪深两市狂跌7%。就像肥水之战中的前秦,空有百万雄兵,一句“秦兵败矣”的喊声便将其彻底击垮。 还有人说是因为泰国政府的汇率政策有问题,泰国选择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而此时泰国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严重,短期外债过多,银行呆坏账严重,汇率已经明显虚高。
⑶ 为什么97金融危机时抛售泰铢,买进美元,会导致泰铢直线下跌
80年代时候,泰铢与美元保持一定价(相对固定),1美元=24泰铢(大致数),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良好,泰国经济发展也好(当时被称为亚洲经济发展四小龙之一),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两者发展均良好,这个相对固定的比价没有什么问题.
90年中期,泰国经济发展缓慢了,美国经济发展稳定,两种货币还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泰铢的价值明显被高估了,索罗斯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泰铢没有贬值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借了大量泰铢,借来后兑换成美元(以1美元=24泰铢价格),当借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他在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和泰国与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引起拥有泰铢的人们在市场上抛售泰铢,并且还利用期货市场杠杆作用,使抛售放大.当时泰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购买泰铢(大概250亿美元),用光了储备还不能维持泰铢稳定,泰国放弃了努力,泰铢贬值.(1美元=40泰铢,这是大致数)
这时索罗斯就抛美元,购泰铢,进行偿还,从中获取借时与还时的差价,1美元赚了16泰铢.这是钉住单一货币(美元)汇率制度的问题造成的.
⑷ 泰铢对人民币汇率 2015年为什么跌
货币兑换 1泰铢=0.1804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5.5447泰铢 汇率查询途径: 1.在期货外汇行情软件上附带外汇行情走势; 2.各大财经网站也有外汇报价; 3.通过手机自带的外汇查询工具也可查询汇率情况; 4.手机期货行情软件大多也带有主要货币汇率
⑸ 为啥泰国政府在97年7月宣布不再干预本国汇率后,泰铢(泰国货币)就开始狂跌
货币价值是和该国经济水平与前景预期有关的
泰国当时经济存在巨大泡沫,泰铢理论上应该贬值,但泰国政府用政策干预使泰铢保持高汇率
一旦宣布放弃干预之后,国际投机者立刻大举卖空泰铢以获利,同时投资者的恐慌性卖出也加剧了跌势
⑹ 最近人民币兑泰铢为什么一直都在降
由于全球资金争购泰国资产,泰铢海内外市场价格正向十年来最高收盘迈进。因海外市场抢购泰铢,促使十六日一度升值百分之二至二十九点九铢兑一美元,创一九九七年以来新高。
泰铢在西方资本的围追堵截下不断升值,人民币兑换泰铢的汇率当然会越来越低。
⑺ 为什么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泰铢就会跌呢
量子基金大量卖,如果想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泰国必须大量买,可是泰国政府没有这么多钱,所以只好放弃,任由它自由浮动,就是自由下跌
以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炒家,当时利用杠杆卖出了几千亿美元的泰铢,像泰国这样的小国,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接货。
后来量子基金以同样的方式攻击港元,香港政府胜利了,量子基金损失惨重。因为香港背后有中国政府。据说,97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动用火车运了大量美金给香港。
⑻ 1997年泰铢为什么贬值
根本原因是泰铢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和经常项目赤字。
具体操作:对冲基金在泰国的银行开立泰铢账户,然后向泰国的银行借入大量泰铢,并按照泰国央行的汇率换成美元,造成泰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如果泰国不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其外汇储备将被兑换干净,所以泰国政府只能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放任泰铢贬值。
⑼ 东南亚危机中泰铢贬值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首先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当时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此外泰国的外汇政策不当。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泰国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泰国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另一些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出口替代” 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首先起始于泰国,1997年2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投机家在2~3月份从泰国银行买入高达150亿美元的远期泰铢合约,并于2~5月间数次大量抛售泰铢,压低泰铢现货市场的汇率,引起泰国金融市场的动摇。5月份起,国际投机者不断冲击泰铢,泰国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抵御无效、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后,被迫于7月2日宣布放弃主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铢随之大幅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