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圣财神: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有何深意
最近几周,受美元大涨推动,人民币贬值步伐快于预期,由此引发了资本加速外流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动荡的担忧。分析人士称为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央行下调了美元在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中的权重。
眼下人民币兑美元有望出现20多年来的最大年度跌幅。以下是上述技术调整对人民币的意义:
1. 中国对人民币汇率有何期望?
简短的回答是:中国希望人民币汇率可以回调一些,但不要过于疲软。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央行寻求让人民币缓慢下跌,但同时试图控制其下跌速度,以避免引发过度的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能够增强中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尽管中国已反复承诺不会加入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来提振出口,但中国许多的官员和学者都认为在经历了数年的升值后,人民币已经被高估了。
但决策者也不希望冒险,所以不会放手让市场力量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在他们看来,完全由市场力量推动可能导致人民币“超调”下行,公众对国内经济的总体信心可能会因此受到打击。有鉴于此,中国央行一直在努力尝试,希望在运用人民币汇率支撑经济和防止过多资金流出中国之间取得平衡。
2. 备受关注的汇率指数篮子是什么?
目前在这一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中有13种货币,中国央行在制定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即每日中间价)时使用该货币篮子作为依据之一。美元在其中的权重最大,为26.4%,是过去一年推动人民币币值变化的主导因素。
现在,随着对美元持续上扬(明年美国加息步伐加快可能会导致这一局面发生)的担忧加剧,中国央行把包括韩圆和沙特里亚尔在内的另外11种货币纳入货币篮子。这一变更稀释了美元在设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时的作用。从明年1月1日起,美元及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如里亚尔和港元)在新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30.5%,低于目前的33%。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可能有助于缓解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3. 这种调整对中国稳定人民币汇率及减少资本外流的举措会产生什么影响?
调整后的货币篮子可能仅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人民币汇率。部分原因是,多数投资者仍重点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表现,而不是人民币兑这一篮子货币的价值。因此,货币篮子的最新组合不太可能改变许多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悲观预期。另一方面,通过在货币篮子中加入土耳其里拉等一些表现不佳的新兴市场货币,人民币兑这一更广泛货币组合的整体表现可能更好。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已接近四个月高点,尽管兑美元触及八年低点。
中国目前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打破在人民币走弱与资本外流扩大之间形成的负反馈回路。许多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称,要阻止资本外流,中国政府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加强资本控制力度。
4. 中国资本外流及人民币汇率下跌受哪些因素驱动?
中国资本外流加剧背后有三个主要因素:中国公司试图偿还近年来累积起来的大规模美元债务;在国内资本泡沫加剧之际个人投资者向海外市场寻求更高回报;面对国内经济持续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随着人民币贬值,国内公司和个人将资金转移出境的愿望更加强烈,进而加大了人民币的下行压力。为了阻止更多资金流出,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国公司和个人境外投资的限制。但明年这场将资本留在国内的战斗可能会更加艰难,因为许多投资者预计人民币将进一步下跌。
5. 此举是否与政治因素有关?是否是向美国政府释放信号?
不必过度解读。分析师认为,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的调整更多的是中国央行履行自己遏制人民币大幅贬值和抑制资本外流的职能。中国央行早就承诺将持续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而特朗普(Donald Trump)是在中国央行做出这一承诺几个月后才赢得美国大选的。尽管特朗普威胁要给中国上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但过去一年中国所做的只是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持,避免人民币贬值幅度过大。中国最近采取的措施也符合这一策略,尽管中国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敦促相关部门让人民币尽快触底。
6. 这项措施的目的是否在于稳定和控制?
许多分析人士表示,对汇率指数篮子进行调整会让中国央行有更多腾挪的空间,在美元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确保人民币不过快贬值,因此是中国加强人民币汇率控制的一种手段。这和本月早些时候召开的高层会议上传达的信息是一致的,中国领导人在这次会上表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将是明年的一项主要经济任务。
② 一个国家的汇率降低导致的贬值和通货膨胀的贬值有联系吗也即一个国家汇率降低与人民生活有关吗
楼上说得有道理,汇率导致的贬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即出口的产品在国外市场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从而增强竞争力,进而可以赚取更多的外汇,不利的方面主要是国民在购买进口产品和外汇时花费更高了,美国目前有意使美元贬值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高额的贸易逆差;
而过度的通货膨胀导致的贬值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处: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③ 求助 人民币与日元那个值钱
当然人民币值钱了,
意义:人民币贬值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
1、短期后果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若贬值,将会引发新一轮为增强竞争力的货币贬值,不仅使亚洲经济复苏遥遥无期,甚至可能再度引发金融危机。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是被迫的,是危机的产物。从货币贬值后的形势来看,货币贬值似乎并未给各国带来多少好处。东盟四国出口的进口依存度很高。如印尼出口的进口依存度为 60%,泰国出口的进口依存度也达42%,即由于贬值带来的出口扩大因为进口成本的上升被抵消。另外,韩国与台湾的出口产品一般来说有较高的技术与资本含量,因此韩元与台币的贬值对中国的出口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出口增长可能下降的原因不是亚洲国家货币的贬值,而是占中国出口比例较大的亚洲各国经济不景气使其市场需求收缩,对中国的出口吸纳能力降低。而一旦中国的人民币贬值,则会明显提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加大亚洲各国经济复苏的压力。另外从国际舆论上讲会对中国不利。中国人民币不贬值,国际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对亚洲作出的贡献,阻止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而一旦人民币贬值,舆论将是另一个调子,认为中国的贬值是主动的有意的行为,旨在搞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加剧亚洲各国的恶性竞争并极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货币贬值,加深灾难。
2、中期后果
人民币贬值将会给中美经济与政治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接近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这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如果人民币贬值,将使中国对美出口形势更加有利。目前因为亚洲各国的货币贬值,已经使本币坚挺的美国出口困难加大,美国国内对此颇有赘言。如果中国的货币再贬值,则中美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更使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键国家美国对中国的阻力加大。
3、人民币贬值会造成信心的崩溃
许多专家认为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信心危机”。而中国的人民币稳定使西方国家对亚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信心。至少中国不发生危机,以中国偌大的内需市场,能够吸纳危机国家一定的出口,有助于其经济走出困境。而人民币一旦贬值,不仅亚洲人心恐慌,美国也可能出现信心恐慌。因为人民币没有贬值,亚洲危机的冲击在中国的边境线上被止住了。若中国放弃人民币稳定的政策,则止住危机的责任将主要由美国承担。如果美国不来承担这个责任,则亚洲危机可能蔓延世界。因此人民币稳定与否,实质上是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即亚洲金融危机在1998年是被中国所消化,就此告一段落,还是转移出去,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另外对亚洲的信心主要取决于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主要是由美国操纵。在人民币不贬值的情况下,美国希望在中国经济的带动下,亚洲经济有望走出低谷。而一旦人民币贬值,亚洲溃不成军,美国对亚洲经济最后的信心也会动摇,这对吸引外资帮助亚洲经济复苏毫无益处。
4、人民币贬值会加剧对港币的压力
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因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而受到袭击,短期利率急剧上升,股市、地产惨跌。人民币的贬值将会在市场心理上进一步孤立港币,对于维系港币汇率制度、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稳定与经济稳定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人民币贬值好处
首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5年来发行6600亿国债,政府的直接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至2个百分点。同时,2002年中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达到18%,是上年同期增长速度的两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逐渐接近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也超过了一半以上。
其次,在全球高科技泡沫破裂、全球经济走入低谷之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并拥有充足劳动力供给的中国,势必会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因为回避风险、追求利润是资本的本能。从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为何能在去年吸引527亿美元的外国投资,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国际投资最多的国家。
第三,在全国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与住房制度改革相伴的房地产及相关产品如装修、家具等的消费,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即使是论促进出口增长的因素,也不能抹杀非汇率原因,尤其是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增长的作用。中国连续若干年的贸易顺差,平均15% 的出口退税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尽管出口退税并不违背国际贸易惯例和WTO原则,但由于其实施中的种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在刺激出口的同时,也扭曲了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水平,在对国内经济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引来了国外愈来愈强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
人民币贬值可“一石多鸟”
进入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传出新信息:在我国一以贯之近5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要被注入越来越多“积极”的内涵。统计显示,从 1997年到2001年,M2、M1年均增长分别为14.8%和1.45%,比同期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高出5个百分点。单从这一点说,很难断言货币供应不足。然而,消费物价指数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货币调控目标与GDP增长和物价变动之和挂钩,已不能完全反映经济运行所需资金的真实情况。加之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产生储蓄防变思想倾向,使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日显疲态,适时淡出已成为各方共识,长期处于“配角”地位的货币政策应及时策应,尽快上升为“主角”,与调整后的财政政策同时发挥作用。总的政策倾向应是放松银根,在保证经济增长前提下,容忍适度的通货膨胀率。
在WTO框架内,中国承诺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已为时不远,在规则允许的期限内,实施人民币的政策性贬值,将能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刺激国内消费。因为在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投资的力度将会减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降低;对于出口的贡献度,也不能有过高的指望;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当属国内消费,而本币贬值恰恰可以刺激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水平,将通货膨胀对低收入阶层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次,可以保持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若能及时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既可舒缓外国给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又能达到为财政松绑的目的。
第三,调整国内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中国已经全方位对外开放,外贸依存度已达45%以上,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影响。但是,汇率的变动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人民币贬值,可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扩大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抵御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
第四,为财政金融政策开辟更广阔的操作空间。与通货紧缩相比,适度的通货膨胀,不仅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更有效的使用空间,还可使财政政策的运用更有余地。譬如,通过取消出口退税而节省的财力可用于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公务员工资、补助弱势群体等。
第五,为今后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积蓄能量。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在增强国民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应看到,一些人的狂妄、自大心理也得以暴露,有些人只看到综合国力和总体经济规模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而忽略人均经济指标。殊不知,近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总量,仅及 1.26亿人口之日本的1/4和2.8亿人口之美国的1/8,哪里有骄傲的资本。人民币贬值,尽管会降低本国经济以美元计价所占全球比重,但却可避开各国关注的锋芒,为未来人民币开放资本项目积蓄能量,可谓“韬光养晦”。
综上所述,人民币现在已经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关头,无论是从国内经济还是国际贸易往来角度,都需要认真对待。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国的呼声不能完全无视,但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又不能丧失自我,任人摆布。当前,如何处理好人民币汇率问题,与其说是一项经济决策,不如说是一项政治决策。为了回应各国的呼吁,抑制中国的出口增长,笔者认为,宁可降低或完全取消出口退税,也要守住人民币汇率。在科学测算出口退税效应及部分“假出口,真骗税”影响之后,以取消出口退税为前提,人民币至少应有5%-10%的贬值空间。谨此建议我国政府,利用人民币尚未完全市场化之机,充分利用中央银行的资产管理功能,选择适当的时机,调低人民币币值,充分利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导向作用,真正发挥汇率政策“一石多鸟”的作用。
④ 日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利与弊,从政治经济,分析全
近期,日元贬值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影响我国总需求。日元贬值将直接减少我国对日出口,扩大从日进口,从而使贸易逆差扩大。由于中国的出口结构与日本没有直接竞争关系,日元贬值更多的是间接影响我国的外需,如日元贬值引发亚洲其他货币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不利于我国对亚洲和亚洲以外地区的出口。另外,日元贬值会影响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
其次,引起国际财富再分配。与我国有关的有两点:一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资产的价值缩水,造成损失;二是我国政府和企业负担的日元外债减轻,从而受益。
再次,产生人民币贬值压力。目前,日元贬值尚不会直接冲击人民币汇率。但我国加入WTO后要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日元贬值及其引发的亚洲货币贬值可能加剧我国汇率的波动。当前,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维持亚洲经济的稳定,是一种政治上负责任的做法,但我国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如果这次日元贬值超过我们的容忍限度,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日元贬值所带来的外溢效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给其他国家造成升值压力,甚至引发汇率战、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加剧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波动性;三是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从而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
发达国家货币的竞相贬值,对以出口为主要拉动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影响不言而喻,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上世纪30年代“以邻为壑”的贸易战又将重演,担忧流动性的泛滥将冲击本国实体经济。对此,日前闭幕的G20会议就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达成共识。而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G20会议上也提出,发达国家应妥善处理好财政整顿与经济复苏的关系,在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中期财政可持续,并减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外溢效应。
⑤ 什么是以邻为壑的汇率制度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就是只顾自己利益,而将困难给别人。
⑥ 经济战略中以邻为壑的意思
经济战略中以邻为壑,就是一国采取的政策行动尽管对本国经济有利,却损害了别国的经济。
以邻为壑的具体解释
读音:yǐ lín wéi hè。
释义: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告子章句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译文:大禹治水,是顺应水的本性而行事,所以大禹使水流注四海,现在你是将水引导附近的国家。
引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位主义者。”
(6)中国不搞以邻为壑汇率贬值扩展阅读
近义词
1、嫁祸于人
读音:jià huò yú rén。
释义: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如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译文:韩国所以不把上党让给强大的秦国而主动送给赵国,实质上是想嫁祸给我们赵国。
2、怨天尤人
读音:yuàn tiān yóu rén。
释义: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⑦ 人民币贬值,有什么意义
至少你去国外,很有自豪感,东南亚以后可以不用兑换当地币
⑧ 改革开放主要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第一,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中国已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继续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并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我们将新布局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我们将加快制定配套法规,确保严格实施《外商投资法》。我们将以公平竞争、开放合作推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第二,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中国将着力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执法,加强对外国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杜绝强制技术转让,完善商业秘密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创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同各国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基础上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第三,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我们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高质量产品。我们愿意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第四,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中国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将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共同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第五,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我们高度重视履行同各国达成的多边和双边经贸协议,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建立有约束的国际协议履约执行机制,按照扩大开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在行政许可、市场监管等方面规范各级政府行为,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扭曲市场的不合理规定、补贴和做法,公平对待所有企业和经营者,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⑨ 人民币为什么贬值股票基金怎样么
人民币贬值可能造成的后果
1、短期后果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若贬值,将会引发新一轮为增强竞争力的货币贬值,不仅使亚洲经济复苏遥遥无期,甚至可能再度引发金融危机。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是被迫的,是危机的产物。从货币贬值后的形势来看,货币贬值似乎并未给各国带来多少好处。东盟四国出口的进口依存度很高。如印尼出口的进口依存度为 60%,泰国出口的进口依存度也达42%,即由于贬值带来的出口扩大因为进口成本的上升被抵消。另外,韩国与台湾的出口产品一般来说有较高的技术与资本含量,因此韩元与台币的贬值对中国的出口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出口增长可能下降的原因不是亚洲国家货币的贬值,而是占中国出口比例较大的亚洲各国经济不景气使其市场需求收缩,对中国的出口吸纳能力降低。而一旦中国的人民币贬值,则会明显提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加大亚洲各国经济复苏的压力。另外从国际舆论上讲会对中国不利。中国人民币不贬值,国际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对亚洲作出的贡献,阻止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而一旦人民币贬值,舆论将是另一个调子,认为中国的贬值是主动的有意的行为,旨在搞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加剧亚洲各国的恶性竞争并极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货币贬值,加深灾难。
2、中期后果
人民币贬值将会给中美经济与政治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接近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这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如果人民币贬值,将使中国对美出口形势更加有利。目前因为亚洲各国的货币贬值,已经使本币坚挺的美国出口困难加大,美国国内对此颇有赘言。如果中国的货币再贬值,则中美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更使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键国家美国对中国的阻力加大。
3、人民币贬值会造成信心的崩溃
许多专家认为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信心危机”。而中国的人民币稳定使西方国家对亚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信心。至少中国不发生危机,以中国偌大的内需市场,能够吸纳危机国家一定的出口,有助于其经济走出困境。而人民币一旦贬值,不仅亚洲人心恐慌,美国也可能出现信心恐慌。因为人民币没有贬值,亚洲危机的冲击在中国的边境线上被止住了。若中国放弃人民币稳定的政策,则止住危机的责任将主要由美国承担。如果美国不来承担这个责任,则亚洲危机可能蔓延世界。因此人民币稳定与否,实质上是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即亚洲金融危机在1998年是被中国所消化,就此告一段落,还是转移出去,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另外对亚洲的信心主要取决于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主要是由美国操纵。在人民币不贬值的情况下,美国希望在中国经济的带动下,亚洲经济有望走出低谷。而一旦人民币贬值,亚洲溃不成军,美国对亚洲经济最后的信心也会动摇,这对吸引外资帮助亚洲经济复苏毫无益处。
4、人民币贬值会加剧对港币的压力
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因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而受到袭击,短期利率急剧上升,股市、地产惨跌。人民币的贬值将会在市场心理上进一步孤立港币,对于维系港币汇率制度、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稳定与经济稳定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人民币贬值好处
首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5年来发行6600亿国债,政府的直接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至2个百分点。同时,2002年中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达到18%,是上年同期增长速度的两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逐渐接近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也超过了一半以上。
其次,在全球高科技泡沫破裂、全球经济走入低谷之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并拥有充足劳动力供给的中国,势必会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因为回避风险、追求利润是资本的本能。从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为何能在去年吸引527亿美元的外国投资,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国际投资最多的国家。
第三,在全国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与住房制度改革相伴的房地产及相关产品如装修、家具等的消费,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即使是论促进出口增长的因素,也不能抹杀非汇率原因,尤其是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增长的作用。中国连续若干年的贸易顺差,平均15% 的出口退税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尽管出口退税并不违背国际贸易惯例和WTO原则,但由于其实施中的种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在刺激出口的同时,也扭曲了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水平,在对国内经济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引来了国外愈来愈强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
人民币贬值可“一石多鸟”
进入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传出新信息:在我国一以贯之近5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要被注入越来越多“积极”的内涵。统计显示,从 1997年到2001年,M2、M1年均增长分别为14.8%和1.45%,比同期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高出5个百分点。单从这一点说,很难断言货币供应不足。然而,消费物价指数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货币调控目标与GDP增长和物价变动之和挂钩,已不能完全反映经济运行所需资金的真实情况。加之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产生储蓄防变思想倾向,使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日显疲态,适时淡出已成为各方共识,长期处于“配角”地位的货币政策应及时策应,尽快上升为“主角”,与调整后的财政政策同时发挥作用。总的政策倾向应是放松银根,在保证经济增长前提下,容忍适度的通货膨胀率。
在WTO框架内,中国承诺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已为时不远,在规则允许的期限内,实施人民币的政策性贬值,将能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刺激国内消费。因为在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投资的力度将会减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降低;对于出口的贡献度,也不能有过高的指望;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当属国内消费,而本币贬值恰恰可以刺激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水平,将通货膨胀对低收入阶层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次,可以保持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若能及时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既可舒缓外国给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又能达到为财政松绑的目的。
第三,调整国内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中国已经全方位对外开放,外贸依存度已达45%以上,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影响。但是,汇率的变动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人民币贬值,可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扩大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抵御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
第四,为财政金融政策开辟更广阔的操作空间。与通货紧缩相比,适度的通货膨胀,不仅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更有效的使用空间,还可使财政政策的运用更有余地。譬如,通过取消出口退税而节省的财力可用于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公务员工资、补助弱势群体等。
第五,为今后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积蓄能量。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在增强国民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应看到,一些人的狂妄、自大心理也得以暴露,有些人只看到综合国力和总体经济规模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而忽略人均经济指标。殊不知,近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总量,仅及 1.26亿人口之日本的1/4和2.8亿人口之美国的1/8,哪里有骄傲的资本。人民币贬值,尽管会降低本国经济以美元计价所占全球比重,但却可避开各国关注的锋芒,为未来人民币开放资本项目积蓄能量,可谓“韬光养晦”。
综上所述,人民币现在已经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关头,无论是从国内经济还是国际贸易往来角度,都需要认真对待。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国的呼声不能完全无视,但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又不能丧失自我,任人摆布。当前,如何处理好人民币汇率问题,与其说是一项经济决策,不如说是一项政治决策。为了回应各国的呼吁,抑制中国的出口增长,笔者认为,宁可降低或完全取消出口退税,也要守住人民币汇率。在科学测算出口退税效应及部分“假出口,真骗税”影响之后,以取消出口退税为前提,人民币至少应有5%-10%的贬值空间。谨此建议我国政府,利用人民币尚未完全市场化之机,充分利用中央银行的资产管理功能,选择适当的时机,调低人民币币值,充分利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导向作用,真正发挥汇率政策“一石多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