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美国五大投行是次贷危机的重灾区
要说到你全明白会比较长一点,太多细节了^_^:
银行赚钱的管道最主要的就是放贷,但是美国有很多人买不了房子,因为他们在银行的信誉的评价很差,银行不给他们贷款,但是当房产很好的时候,银行觉得房产这么好放贷给这些人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就算这些人到时候不付贷款了 银行还是可以拍卖他们的房子来补帐的,所以很多银行就给这些人放贷,但是银行放贷多了 他自己能去投资的钱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他就把这些贷款包装成债券,而且这个还是交易形的高利息债券(购买人收到的利息就是银行收这些屋主的利息来的),这些债券看似是很可口的,所以成了很多基金还有投行的投资组合,银行靠着"两房"(就是被Feb接管的Freddie Mac 和Fannie Mae)去债券市场发完债券有了钱以后就再去放贷,然后再发债券,这样一个循环,基本来算 贷款16天就能包装成债券脱手了,很多的投行还有个人都购进了不少这样的债券来做投资组合.但是当房价开始走低,这些债券就开始没人要了,当房价更低,这些房子就算拿去拍卖 也赎不回这些债券了,在投资次贷的这些的投行和个人里头,很多都是低利息的国家或是个人融资去持有这些债券的,所以当美国地产开始走低,这些债券基本就是废纸.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抛售的话 这个市场需求没有这么大 所以他们根本跑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倒闭的都是投行 虽然银行还是有些损失的 但是坏债都是投行吞了. 还有就是最近闹得最厉害的AIG 他们是做保险的,看似应该跟次贷没有关系,但是他们给很多投行手里的次贷债券作了保险,所以雷曼一倒,手里的次贷还有外债就都由AIG买单了,AIG这样的公司Feb不能让它倒
所以因为很多的亏损和坏债,让很多金融部门没有钱周转,所以最后要Feb注资去救这些大机构
以上就是大概就是一个次贷的故事大纲啦 要是你想知道具体的他们是怎么卖风险的(risk management) 我可以email给你,因为真的好长的一个故事^_^
『贰』 美国非金融企业中债券比例高于股份,而中国却是股份高于债券原因
因为中国的债券市场远没有美国发达。很多企业债券很难卖出去或很难体现其正常价值:
1,二级市场流动性比较
美国债券二级市场是以场外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自由的交易模式和双边报价商制度给市场带来了活跃的氛围和良好的流动性.同时,电子化交易系统的普遍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二级市场的交易效率.2006年,所有债券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现券)约9417亿美元,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日均股票交易量(约688亿美元)的十三倍之多.从各类型债券的交易规模看,由于国债二级市场是美国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场所,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
操作手段,因此交易最活跃的是以国债为主的政府债券,其日均交易量在5545亿美元;其次是以政府支持机构发行为主的抵押支持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日均交易量在2518亿美元左右;联邦机构债券,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的交易不活跃,分别只有788亿美元,210亿美元和169亿美元.从各类债券的年换手率(现券年交易量/债券年末存量)来看,2005年国债的换手率达到了33.01倍
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场外市场分为银行间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由于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的存量和交易量均较小,银行间市场占据了债券市场存量和交易量的90%以上规模,因此本文我们考察的流动性主要针对银行间市场.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
央票交易最为活跃,日均交易量122.65亿元;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和记账式国债,日均交易量65.40亿元和43.49亿元;企业类债券交易清淡,其中短期融资券和商业银行债日均交易量19.93亿元和9.71亿元,其余的如企业债,证券公司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等则日均交易量不满1亿元.从换手率指标来看,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最好的债券品种为短期融资券,央票和商业银行债,其换手率均在1倍以上,分别为2.02,1.51和1.38倍;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其换手率为0.93倍;国债的换手率水平较低,仅有0.41倍.我国债券市场整体换手率水平为0.91倍,是美国债券市场的十分之一.
2,债券种类比较
在美国债券市场中,以企业为发行主体的债券产品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内的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占了债券市场整体规模的60%以上.
2005年,抵押支持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余额共78708亿美元,占市场可流通余额的31.08%;公司债券余额49899亿美元,占市场可流通余额的19.70%;联邦机构债券余额26039亿美元,占比10.28%.美国政府类债券余额则排在公司类债券之后,占到债券市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不到,2005年可流通余额为63928亿美元,占比25.24%(其中国债余额41658亿美元,占比16.45%;市政债券余额22270亿美元,占比8.79%).
3,国债的持有结构比较
从美国国债市场投资人的构成结构来分析,截至2005年底,外国及国际机构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最大,持有量2.20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债可流通余额的52.15%;美国货币当局和各类养老金分别位居二,三位,各持有国债0.74,0.28万亿美元,占到可流通余额的17.60%和6.70%. 美国国债之所以呈现出外资大量流入的特点,是由美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所决定的.美国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和储蓄不足是令其宏观当局棘手的三大经济难题,而国债供求则与后两者有直接关系.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部为弥补巨额财政赤字,不得不发行大量国债,而国内储蓄不足又迫使其转向国外融资,从而每年有大量外资流入美国债市.1985年,外国及国际机构仅持有美国国债226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市场的15.90%;20年后外国及国际机构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猛增到了原来的10倍,占到了市场份额的1半以上.
我国国债市场,由于外资机构参与程度较低(2005年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5508家机构中,外资银行在华分行一共45家,占比0.82%,国债持有余额27.77亿元,占比0.10%),投资人构成结构主要呈现出本土化和机构化的特点.截至2005年末,商业银行类机构国债持有量最大,持有16522.63亿元,占国债可流通余额的61.92%;其次为特殊结算成员(包括人民银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交易所,中央国债公司和中证登公司等机构)持有国债6399.83亿元,
占23.99%;保险类机构排名第三,持有国债1693.94亿元,占6.35%.
4,债券市场规模比较
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债券规模总量较大,债券品种发展较为成熟.截止到2006年3月底,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达25.87万亿美元(不含1年以内的短期票据),相当于同期我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的26.32倍(按照1:8的汇率),且总体规模增长速度比较平稳,年均增长率9.10%.自1985年开始,市场可流通的债券品种就比较丰富,包含国债,市政债券,抵押支持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
市政债券国债抵押支持债券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资产支持债券数据来源:美国证券业协会注:2006年数据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
根据中央国债公司的统计,截至2006年末3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可流通债券余额7.86万亿元,但整体规模增速较快,年均增长率达42.31%.债券品种主要为国债,中央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企业债,商业银行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等.2005年,企业短期融资券,国际机构债和资产支持证券(2006年上市流通)等作为债券市场的创新品种首次向市场推出,但总量规模仍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余额与GDP的比重也能反映出一国债券市场的容量和整体的偿债能力.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GDP的比值整体水平较高,1997年为1.54,2005年上升到1.99;我国的数据是,1997年该比值为0.06,2005年提高到了0.38.这表明,我国债券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存量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
『叁』 美国的杠杆债券牛市是怎样崩盘的
高收益债在70-80年代的盛行也催生了资产泡沫。80年代末,关于高收益债的负面新闻开始鹊起,高收益债市场受到情绪、监管、信贷紧缩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其市场承受了巨大的抛压,另外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并且经济也同时出现减速现象,这也成为泡沫破灭的重要原因,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并且债券违约率也迅速攀升。整个80年代,高收益债的平均违约率仅仅不到4%,到了1991年,高收益债的违约率蹿升至11%左右的空前高位。
在90年代垃圾债泡沫崩塌之前,储贷机构的风险已经开始发酵。早在1984年,就因之前的高利率和放宽存户利率的政策使储贷机构出现了一系列破产事件,尤其是田纳西州和加州,由于这两个州对储贷行业监管比较松,且当地的经济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当时的储贷机构的资产端本身就酝酿着比较大的风险。
而到了1986年,联邦储贷机构存款保险公司为当时54家破产的储贷机构的存户提供了约160亿美元的赔偿,但尚有相当一部分储户得不到赔付,并且随着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行业中的半数机构已经陷入危机。
随着垃圾债的违约率的爬升和垃圾债危机的出现,90年代初储贷机构的危机也一并达到了顶峰,当时新成立的清算信托公司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赔付储贷机构的家数高达318和213家。
1990年,高收益债券的平均交易价格只有面值的66%。大幅折价导致高收益债券市场发行量降到了10年来最低,10年来首次出现负回报。在经济景气阶段,垃圾债的高收益很容易让人忘记它的“垃圾”本质,但是一旦经济减速,垃圾债的违约情况就会急剧上升。在这场危机的倒逼下,美国政府为此付出了1660亿美元的救助,1800余家储贷机构破产,数百人入狱。美国的1981-1990年最终被形容为“贪婪的十年”。
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
『肆』 美联储疯狂购买美国国债进行量化宽松,这一定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吗
美联储目前已经实行了4轮量化宽松,这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现金,明显提高了货币供应量。在危机结束之后,如果美联储不能够及时的缩减货币供应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风险,但虽然如此,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是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对应并不线性。
一、量化宽松一般会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风险。量化宽松是最早由日本央行提出的概念,实施的方法是在市场上大量购买长期国债,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在银行系统中挤压出大量的现金投向市场。本质上相当于央行更多的印刷货币,占据银行系统的投资领域,从而把这些领域中原本的投资现金挤压到市场中。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为了缓解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危机,决定进行量化宽松,这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向市场上印钞撒钱。而在今年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陷入明显的衰退风险中时,美联储开启了第4轮量化宽松,并且更加迅速地开启了印钞机。图为第4轮量化宽松相比前三轮量化宽松更为迅速。
最后,虽然这一次疫情提前戳破了美国的金融市场泡沫,但是美国企业债风险却并未爆发,被美联储强大的流动性暂时抑制了,在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美国的企业债集中到期才刚刚来临,美联储如果缩减货币,流动性会造成企业债爆发的二次风险,因此美联储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很难迅速缩减货币供给量,这会对市场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压力。
因此在这一轮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美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能非常巨大。
综上,量化宽松能够造成短时间之内货币供给量迅速增加,但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一定能够造成通货膨胀,所以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并非线性的相关性。但是通货膨胀本身确实容易造成通货膨胀风险,并且在本轮危机过后美国的量化宽松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伍』 美国历史上公司发行债券是需要缴纳多少税,税率多少
公司债劵利息收入不用缴营业税。 1.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会计分录怎么记啊
企业购买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按投资的面值)
应收利息 (按支付的买价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持有期间,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2.应收利息又是怎么回事
应收利息科目,核算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企业购入的到期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到期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3.在购买债券是是否要记入应收利息
如果支付的买价中包含了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则应当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4.是否存款所得利息在会计分录中一定要记入并冲抵财务费用
是的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陆』 美国的杠杆债券牛市是怎么崩盘的
建议你看一部电影-《大空头》
『柒』 美国的总债务是多少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私人债务的总和等的总和是多少
最近美国国会提高国债上限之事成了全球财经媒体的焦点,关注老端博客的朋友一定知道,此前老端预言美国两党为了作足秀,一定是在最后关头才会达成协议,现在看来果真如此。不少朋友想知道的是,这件事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美元指数会涨吗?对中国人是好还是坏?中国人买了那么多美国国债,还能拿回来么?本人就是来回答这些问题的。
美国到底借了大家多少钱,有一位朋友的留言很有趣:中国老百姓就为了这堆破纸在劳碌奔波,大家辛辛苦苦的结果就是让这堆纸钱的体积更大。没错,这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终极奥义:靠印钞票来消费。而印出来的钞票都去哪儿了呢?你以为中国央行那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
中国有很多人迷信美国,觉得美国这也好那也好,但我只想说一句:如果美国人真准备将这么多外债全部还清,那么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将大幅下降,这将戳破“美国梦”这个神话。其实美国梦早就已经变质了,在以前,美国梦意味着你只要好好努力工作,并且有精明的头脑,那么你就算毫无背景,也可以白手创出一片天来。但现在美国梦就意味着不断的举债消费,也从来没想过还钱的事儿,没钱了就继续发国债,或者干脆开印钞机疯狂印。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老百姓都是一个样,美国政府欠了大家14.29万亿美元,但如果算上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金融债、私人债务的总规模已达53万亿美元,全球老百姓白干一年才能帮美国人还清全部欠账。
自1960年以来,国会已经对债务上限做出78次永久性改动。以奥巴马总统为例,他任职以来,国会已经3次提高债务上限,提高总额为2.979万亿美元。奥巴马上台时候的宣传口号是:The Change We Need.(我们需要改变。)但我们发现所谓的改变只是借债速度更快了,印钱效率更高了。比如,这次债务上限提高的规模一下就是2.1万亿美元。
假设有一个来自火星的经济学家,他跑来地球调研考察,他会觉得地球人简直不可理喻,因为他看到的怪现象实在太多了:
1,他发现地球人花费大力气将黄金从地底下挖出来,然后又煞费苦心的将黄金重新埋到地下金库,在大费一番周折之后,地下的黄金最后还是回到地下。火星经济学家搞不懂这一挖一埋有何意义。
2,他发现中国人为了获取美国人印刷的那些纸片就像发了疯一样,拼命的将自己的资源往美国送。一旦出口减少全国上下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乎中国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囤积绿纸片。等到中国人成功囤积了大量的绿纸片,他们又开始为这些纸片的贬值而犯愁。
3,他发现美国人其实永远都不会把欠别人的钱还给别人,因为这势必将大幅降低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就像彼得?希夫说的那样,如果有一天美国总统发表电视讲话说:“同胞们,我们将大幅削减公共开支、提高税收、取消基础医疗保障、减缓养老金发放,这么做的目的是中国人想要我们还钱。”你认为这会发生吗?永远不会发生。美国人会说:“你们这些该死的中国人,明知道我们还不起钱,还硬要把钱借给我们,你们是高利贷的吸血鬼!我们永远不会还钱!”
4,他发现中国人似乎都是属鸵鸟的,当有人告诉他:美国人从来就没打算还钱给你,因为他几辈子也还不清这些钱。中国人听到这话的反应竟然是将脑袋埋到沙子里去,然后告诉自己说:不会的,不会的,美国国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资。然后一如既往的将中国的资源送往美国,换取绿纸片,接着去买美国国债。而中国还有1个亿的贫困人口,这些同胞的生活似乎完全比不上美国国债重要,原来这世界上最歧视中国人的竟然是中国人自己。
5,他发现几乎全中国的经济学家都被美国人洗了脑,比如老端建议给全民发钱,这是削减外汇储备的最佳途径,竟然会遇到不少反对声,反对者声称外汇储备是不能分给老百姓的,我就觉得好笑,我的建议是给老百姓发人民币,谁说要发外汇储备了。不知道这些人在反对个啥,连老端的建议都没听明白就在盲目的唱反调,只能认为这些人被洗了脑。
美国人这么折腾下去最大的后果就是美元信用进一步丧失,不管是长期还是中期来看,美元的价值都将加速贬值,而美国人想到的补救措施竟然不是提升美元的内在价值,而是拼命攻击其他货币,比如欧元。这就好比是泼妇在骂街,选择的策略不是证明自己更强,而是证明对方更烂。希腊债务危机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希腊的负债率也就是GDP的100%,和美国的情况一样,但为啥希腊要破产而美国不会呢?那是因为希腊已经加入了欧元区,希腊人没办法自行印欧元,而美国人完全可以自己印美元。
美国逐步提高债务上限其实是在温水煮青蛙,他知道如果直接取消上限,必定会全球哗然,所以就一点一点的提高上限,这样一来就能成功的麻痹那些债主,让他们误以为美国人还是讲信用的,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就被慢慢套牢了,等到感觉不对头,你早就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你不得不感叹这是最高明的策略。
老端对中国的未来喜忧参半,喜的是只要中国人能够挣脱西方经济学的枷锁,那么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将大幅提高;忧的是目前来看中国人对美国那套忽悠术深信不疑,宁可将资源白送给美国人,都不愿意给自己人花。有史以来最夸张的“宁予外贼,不予家奴”就是现在了。
『捌』 美国企业债券在什么软件可以看
美团的企业债券,你可以在债券公司查询,也可以在正常的交易网站上查询。
『玖』 美国政府的债务为什么会越来越高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政府债台高筑是不是因为她的货币政策
这个是历史的必然,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国家,世界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他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就了美国成为了西方世界的头。美元那是可以与黄金以一定比例兑换的。是兑换不是买入黄金,就是你可以用美元到美国银行换黄金。这就是著名的世界金融体系——布雷达森林体系(简单理解上讲)。70年代后,这个体系瓦解,但是美国仍是世界上对强大的国家,美元已经成为世界基础货币。
美国,这个国家以国债作为全球货币的基准,全球贸易在发展,势必要求美国不断向全球提供货币储备资产。美国的债务是全球贸易发展的必然,不然,承担全球贸易介质的美元如何到各个国家手中,来参与全球贸易。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村子中大家都互相做生意,本来是以物易物的,很不方便,村长是最大的地主和制造商(有很多工厂,矿场)想了个主意,他家发行了一个纸片,大家给他们货物,他家给大家纸片,大家拿纸片可以买他家的货物,渐渐地他家的纸片在全村流行了,用于全村的商业流通。后来全村的贸易额越来越大,他家发行的纸片也越来越多了,但是他家的收入是不够发行这么多纸片的,于是村长他家又想了一个方法,就是发行外债,来回购这些纸片,再发出去,重复利用。美国就是全球村中的村长。随着全球村贸易越来越大,美国这个村长的外债也就越来越多了。
『拾』 美国债券详解
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1]
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2]。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