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品种的交易所保证金不同,而不同的期货公司收取的保证金也不同。一般来说,交易所保证金较低的品种有豆粕,玉米等是5%,一般交易所保证金在5%-12%范围内。期货公司会在交易所基础上加收1-5个点的保证金。我公司徽商期货可以做到交易所加1,如果拿豆粕来说的话,就是6%。这是杠杆是15倍。
外汇杠杆交易,杠杆比例为20倍到400倍之间,最高1:400.外汇市场的标准合约为每手10万元(指的是基础货币,就是货币对的前一个币种),如果经纪商提供的杠杆比例为20倍,则买卖一手需要5000元(如果买卖的货币与账户保证金币种不同,则需要折算)的保证金;如果杠杆比例为100倍,则买卖一手需要1000元保证金。
B. 【股指期货】能问下,10倍杠杆赔了,是本金赔完还是本金赔完还会变成负的
“杠杆”的意思是撬动作用,分来级基金基金中高风险份额具有杠杆特征,不一定是债基,很多都是指数型基金。说自白了就是放大了市场的波动。比如股市涨1%,杠杆基金部分可能涨2%或更高,比如股市下跌1%,杠杆部分基金可zd能跌2%或更多。
C. 股指期货的弊端有哪些
股指期货的是双向交易可以做空股市而且杠杆较大。
而且是保证金杠杆交易,之前中金所还未调高沪深300股指期货保证金时,其杠杆率接近10倍,加上机构投资者自有的杠杆渠道,会放大股指期货做空能力,股指期货有和股票市场走势相关,股指被大幅做空,难免影响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态度,引起悲观情绪,导致股市下跌。
股指期货的门槛高,风险高,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适合的,这是其最基本的缺点。
另外, 机构砸盘也能赚钱了,加上融资融券,以后机构砸盘会更加肆无忌惮了,机构之间不在抱团坐死,而是相互博弈了,大盘动荡会加剧,夹在中间的散户只会死得更惨。
D. 股指期货的弊端有什么
中小投资者很难利用股指期货保值,因为门槛和资金量要求都很高,因此对于机构投资者利好更多一些,散户只能算是任人宰割了……
E. 股指期货买卖中谁是你的交易对手输者的保证金被谁怎样瓜分
你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它就是个交易系统。交易的是对赌实际上。和股票一样,你在3000点买的时候,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必须有人卖。没人卖,要么你提高价格,要么你就放弃购买。卖也一样,你要是想3000点卖掉,也必须有个多头买家。这样一来,分歧就会被迅速放大。就是这样。就是多头和空头的对赌。
股指期货同时交易的有6个月的合约。每个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按照实际的指数进行强制交割。除了这个交割点以外,它就是个独立系统。它的交投火爆,才会有足够的资金提供给那些套期保值也好,套利的机构也好,以资金。
期货对赌有时候还是大资金吃小资金的最快方法。所以期货市场里如果有一方独大,其它参与者必输。也就是中国的股指期货,其实还是国家控制的,国家想赢无论如何都会赢。因为他是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中最大的庄家,有压倒性的优势。
机构套利和保值,是和现货挂钩的,但也不能单纯的认为那样就能保值,因为如果成交不活跃,以机构资金想卖的时候卖不掉,想买的时候买不到就会发生。发生这种事情,就会出现期指大幅度偏离现货指数的情况。有时也会发生交割日沪深300成分股异动,将成为常态。
散户在期货市场,基本上是必输无疑。如果带杠杆交易,散户容易在机构的相互争斗中或者暴富,或者被割麦子,钱多起来非常容易,但期货市场最厉害的是剥夺保证金的强制平仓,失去也是非常容易。20w变成40w的概率,和40w变成0的概率相同。也就是可能短时间内冒中几次翻翻了。但是长期交易看,偶尔只要有1次割麦子碰上了,就被清理出局。再没机会进入。
期货大幅波动是常事,专门割麦子。振幅20%,多空都有爆仓死掉的。赚到的钱就是别人失去的保证金。就这么简单。
F. 股指期货买进50万,杠杆8倍就是400万,爆仓后,也就是50万没了,还是说我还要支付350万
股指期货买进50万,杠杆8倍就是400万。
爆仓的话,就是在你这50万快要亏完之前,系统自动给你平仓,也就是你这50万快亏完了,不是亏400万。
但是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亏损不止50万,比如行情开盘时跳空大跌,导致在没有强行平仓之前亏损超过了50万,这时候就是需要你支付亏损超过50万的部分。
G. 什么是股指期货的杠杆性
期货中的杠杆效应来是期自货交易的原始机制,即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使投资者可交易金额被放大的同时也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加大了很多倍。假设一个交易者一笔5万元的资金用于股票或者现货交易,交易者的风险只是价值5万元的股票或者货物所带来的。如果5万元的资金全部用于股指期货交易,交易者承担的风险就是价值50万左右的股票或货物所带来的,这就使风险放大了十倍左右,当然相应得利润也放大了十倍。应该说这既是股指期货交易的根本风险来源,也是股指期货交易的魅力所在。
H. 股指期货真的“风险大不可控”吗
弹指间,中国股指期货上市即将周年,初显国外市场历时多年方能达到的成熟水平。然而社会上对其风险认知并不客观,常有捕风捉影三人成虎。甚至一些市场分析人士也杯弓蛇影“谈期色变”。股指期货真的“风险大不可控”吗?
监控“五位一体”,风险两级分担
在充分吸取欧美及亚洲各国分业型与统一型监管、专职型与非专职型监管、机构型与功能型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中国证监会、证监会派出机构、交易所、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构建起包括信息交换、风险预警、共同风控和联合调查等在内的统一协作监管体系和跨市场联合监管机制,科学整合监管资源,全面提高监管效率,严防监管套利行为。
市场一旦走势凶险反常,期货公司老总们就心惊肉跳守在风控中心寸步不离,证券公司老总们则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这是因为投资者亏损不伤证券公司一根毫毛,而期货公司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保证金监控中心严格监控每笔交易,证监会和交易所对结算保证金不足的期货公司有权强制平仓,而客户穿仓则由期货公司买单。这就迫使期货公司对客户交易严加监控,把风险压到最低程度,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如股指期货推出3月后成交量猛增8.2倍。成交/持仓比平均高达14.4倍,其中主力合约曾一度最高达30余倍,显示盘中日内交易过度频繁,投机氛围较重。****理财网所立即采取限制开仓一名,提请证监会立案调查一起的措施。同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9次电话提醒,约请4家老总面谈。期货公司也主动自律,劝导客户从大局出发自觉降低日内频率。此后****理财网所更创造性实施了“监管前移”方针,指导单个客户每日盘中开仓不超过500手,使成交/持仓比稳定下降。至9月末维持在6倍以下。以上制度措施使交易风险“长痛变短痛、剧痛变阵痛”,以个别交易者“闯红灯罚款扣分”,换来整个市场的平安稳定,使交易风险不过夜,更不会传递到其他市场。上市以来在现货市场震荡加大的行情中,期指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系数一直高于99%,基差率维持在-1%与+1%之间。当月合约的成交量占比总成交量超过80%,持仓量占比总持仓量达60%,分级结算制度稳定运行。去年10月开始大宗商品一轮大涨接一轮大跌,但股指期货从未发生会员结算风险和客户穿仓爆仓,极少出现追加保证金,更未出现“到期日效应”、炒作远期合约及其他重大风险事件,顺利实现10次现金交割。
“合格投资者”,套保盘将很稳定
股指期货首创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为投资者提高识别和防控风险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因而也逐渐为其他市场、其他品种所借鉴。
美国1982年首次推出股指期货时,投资者根本不知其所为何物。美林、高盛、所罗门兄弟等投行花费2到5年时间,“先交易后学习”,才逐渐懂行知规。而“会交易知风险”却是入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先决条件。没有商品期货交易经验者必须通过地毯式“期货扫盲”、仿真交易和开户前的严格测试,先成为“适当性投资者”,才有资格获准入市。
目前股指期货开户6万余户,其中散户占95%,机构约1000家。在日均2000亿左右的成交额中,散户占比约60%—70%。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特殊法人(券商自营)和即将开闸的QFII等,其数量少却交易规模较大,往往与散户形成对手盘。但制度规定特殊法人仅能进行套保操作,且基本为卖出套保。公募基金和QFII也只能从事套期保值。据证监会网站和国家外汇局信息披露,截至去年12月底,共有106家外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94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189.7亿美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250亿元。按规定QFII在交易日日内的成交金额及日终持仓双向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外汇局批准的投资额度。且多、空头合约不进行轧差。一家规模超10亿美元的QFII衍生品交易总监表示:作为全球性对冲基金,QFII优势在于全球视野和长期趋势研判,故进入中国期指市场后套保盘将十分稳定,不会频繁交易对期指市场造成冲击。
“零和”并非蒸发,“强平”止损杠杆
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不同,股市总市值随涨跌起伏而“热胀冷缩”,期市总市值则限定在多空盘对等之中。股市上涨时买者赢利但卖者未必亏损;反之下跌时买者亏损但卖者未必赢利。期市却是名副其实的“零和”。当市场传言有投资者做股指期货亏损累累的“杯具”时,背后一定有其他期民同等数额赢利的“洗具”。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至1664点,市值蒸发近24万亿。但如果期民亏损24万亿,那肯定一点也没蒸发,而是转移成为其他投资者的赢利了。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另一区别为双向交易。世间没有只涨不跌的单向市场,交易难免总要朝双向演进。中国股市的融券交易其实领先股指期货开通了做空机制,只不过融券标的仅限于90多只蓝筹股且无杠杆机制,不同于沪深300对应300只标的股票。
认为期市风险大于股市主要理由就在于杠杆的放大效应。股指期货只需投入合约价值18%的保证金就可以全额交易。其实股市也存在杠杆效应。中国股市相当数量的非流通股未入市前,不少股票仅交易少量流通股就可能把整个股价拔高,未流通的“大小非”坐享其成。下跌时则相反。所以杠杆的放大效应其实普遍存在。当然,股民买入股票才承担风险;而期民只要开仓,无论买入还是卖出都要承担风险。杠杆效应虽然放大了交易风险,但防范机制早已健全——股民满仓操作较为普遍,证券公司无权强减强平;而期民满仓操作则期货公司有权按浮亏追保甚至强减强平以坚决止损。正是期市这种特有的“悬崖勒马”机制,一次次防止了风险意识薄弱的投资者“倾家荡产”,同时也避免了期货公司“殃及池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期货的主要功能就是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上证指数曾于8个月内从3000点上涨1倍至6124点,又于1年内大跌70%至1664点,波幅远高于同期的期货价格指数(CRB)。继1987年股灾之后,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成为股指期货的“极端压力测试”。危机中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运行稳定,交易量和持仓量逐年显著增长。截至今年1月底,沪深300股指期货累计成交约5021万手,累计成交额4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额基本与股市持平,低于2009年美国和日本的1.2倍、印度3.07倍、韩国29.7倍。目前市场保证金总额170亿元,持仓保证金100亿元,资金使用效率达60%。上述稳定健康、持续增长的数据指标,也为股指期货是否真的“风险大不可控”提交了一份无声的注释。
I. 股指期货杠杆是什么意思
股指期货杠杆是指把杠杆运用到股指期货中的做法。股指期货的趋势投机交易策略,包括买入做多和卖出做空,即多头投机和空头投机。股指期货交易所的保证金为 12%,期货公司保证金一般为15%那么 杠杆率 就是 1/ 15%=7,所以股指期货杠杆率大概为7倍左右。
股指期货的英文简称SPIF,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到期后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股指期货是期货的一种,期货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
以上就是金投期货小编为您介绍的“股指期货杠杆是什么”的内容,了解更多期货交易信息,请关注金投期货网相关栏目。
J. 股指期货中杠杆效应是指什么请举例。
期货的交易都是用杠杆效益
股指期货一样
所谓的杠杆效应其实就是指保证金制度内
比如股指期货
股指中一容个点是300元
那么比如现在的沪深300指数是3100点
那么按正常交易
一手的价格应该是3100*300=9300000
但是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制度
股指的保证金比例现在没有明确规定
我们假设保证金比例是10%
那么
用9300000*10%=930000
一手
这样就形成了杠杆效应
用10%的资金去操作100%的货物
关于盈利亏损
比如
你在3100的时候做了一手多单
那么
在他涨到3200的时候你平仓
你的盈利就是(3200-3100)*300=30000
反则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