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在水平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受到的重力通过支点,力臂为0,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
杠杆左高右低,杠杆的左端上翘,无论左端还是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能再调平衡螺母,调节钩码的数量或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重力;左;左;(2)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数量;位置;平衡螺母;(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❷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1所示.小李同学想
解答:解:(1)杠杆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3)(a)延长力F'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出l'.
(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当弹簧测力计竖直拉动杠杆时,力臂在杠杆上,并且最长;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力臂不在杠杆上,力臂变小.
阻力不变,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右;(2)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3)如上图;(4)变大.
❸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初三物理题
(2)不能;只有一组数据,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水平位置好,因为可以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4)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2N,L1=4格,L2=2格,
F1L1=F2L2,所以F2=F1L1/L2=2N*4格/2格=4N
❹ 关于杠杆的实验题
1.向右移动。
2.进行有关杠杆定律探究的实验(便于测量力臂)
❺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______
(1)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为了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在杠杆两端安装螺母,达到便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要求; (3)他们只从一次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实验结论必须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得出,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偶然性出现.且力和力臂是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故不能相加. 故答案为:(1)水平平衡,重力,左;左. (2)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 (3)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结论. |
❻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两端的调节螺母,是起调节杠杆______的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是起调节杠杆平衡的作用的;
(2)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如果杠杆左高右低,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或将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3)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通过调节钩码的数量或位置来实现,而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4)本实验的结论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平衡;(2)重力、左、左;(3)力臂的大小、数量、位置、平衡螺母;
(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❼ 根据“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刚开始实验时,杠杆处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状
(1)刚开始实验时,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原则,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重心过支点,消除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有带刻度的杠杆,便不需要刻度尺,而实验中有测力的工具,所以缺少弹簧秤;
(3)可以根据读数,动力是2N,动力臂是0.1m,阻力是1N,阻力臂为0.2m;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实验次数 | 动力F1(牛) | 动力臂l1(米) | 阻力F2(牛) | 阻力臂l2(米) |
1 | 3 | 0.2 | 4 | 0.15 |
2 | 5 | 0.05 | 1 | 0,25 |
3 | 2 | 0.1 | 1 | 0.2 |
❽ 推荐几道“杠杆平衡条件”的物理实验探究题(附答案)
38.两位同学利用图26所示的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甲同学竖直向下用力F1将另一端的乙同学拉起。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
图26
图27
❾ 按要求完成下面实验题:(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右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向左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根据F1×L1=F2×L2,3×2=2×3,所以我们可以在杠杆右边离支点3格处挂了2个钩码;
(2)小云让质量相同的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速度不同,撞击同一木块,如图乙所示.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左;力臂;在杠杆右边离支点3格处挂了2个钩码;(2)不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