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幅度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幅度

发布时间:2021-11-27 17:20:25

① 人民币汇率上升,币值如何变化

人民币汇率上升通常是指对美元的汇率上升,意为人民币可以换成更多美元了,也就是对外人民币的购买力上升了。
2016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特朗普上台后,美元指数直线上升,再加上2016年底美联储的加息,新兴市场金融市场动荡,就连一些发达国家货币也无法幸免,欧元对美元一度接近1:1,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整个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达6.52%,幅度创逾20年最大,不过随着央行汇率管制措施的出台,以及美元指数的放缓,近期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对美元即期汇率纷纷大涨,目前离岸已经人民币对美元已经上涨至6.85以下,在岸也在6.88附近。

② 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翻倍 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应该是当日变化允许幅度变为原来一倍,即假设现在每日人民币汇率只能变化-5%——+5%,那么变化后变为-10%——+10。

③ 关于当前人民币汇率加高波动幅度的意义以及相关问题

1. 目前人民币加高上下波动幅度 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进步一点好歹也是有进步”。操纵汇率不再那么明目张胆,而是有所忌讳了。这只是操纵的力度放松了,算是向西方国家的一些妥协,但本质依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2.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到底有什么好处?
汇率是“外汇的价格”。你具备经济学基础的话应该知道价格规律的好处,当然这种好处并不总是偏向自己的。而且由于操纵人民币汇率大部分是通过印钞票实现的,汇率的市场化也能避免让全社会来补贴出口企业乃至进口国。

3.在当前汇率市场中,投机力量到底占了多少比率?
可以计算热钱部分(外汇进出中,除去经常账户和我国限制下的资本账户外,无法解释的部分)占整体外汇进出的比重。

4.如果汇率一旦市场化,会不会引发人民币汇率被大幅度炒作?
恰恰是掐住汇率的做法才会带来炒作的“势能”(借用物理的说法),比如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刚一放开掐住的手也会导致汇率大幅度波动,就像开闸放水似的,长期积聚的势能会“一步到位”。长期实行市场化浮动汇率反而不会大幅波动,除非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产生急剧变化,比如发生了系统性风险。

我国之所以那么喜欢掐住人民币汇率,是因为我们畸形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短期内无法转变,人民币小碎步式的升值是在为国内的经济转型争取时间,但这样做其实意味着让别人来承担自身问题的后果,而且事实上转型成功将是很漫长的。

④ 人民币汇率近段时间变化趋势

从外部形式来看,人民币率具有升值的压力和潜力;而从我国内部经济状况来看,长期看是能够支持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趋势,中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趋势是升值,或者说是稳中有升,这一趋势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走向。但短期内经济形式并不乐观,短期大幅度升值会对我国外贸等行业产生严重的打击。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能否升值要取决于当局的政治需求,毕竟汇率升值对一国经济虽有积极的影响,但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货币当局的政策倾向主要取决于经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性及其实现问题。如果内需对外需的替代有限,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话,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会极为有限,货币当局会把过剩的外汇供给继续转化为外汇储备;如果扩大内需能够很好地替代外需,不影响整体的经济增长,货币当局就可能停止增持外汇资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潜力将得以释放,从而转化为人民币汇率的实际上升。
另外,对于今年的实际变化情况来看,人民币对内始终保持贬值的趋势,这里边有政策刺激导致货币泛滥的因素,也有一些内部经济调整不力,造成产业资本大量的撤退,而投入到资本市场逐利。总之,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外围的压力,我国内部目前无法支持大幅度升值,个人观点是目前的汇改的结果就是小步慢走,逐渐升值。

⑤ 求: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的趋势(升值,贬值,幅度)

人民币汇率情况概述
进入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剧烈调升, 8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6.3896元人民币,突破6.40元的关口,再创了自2005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新高,也创下了自1993年以来18年来的新高,升值趋势十分明显。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情况如下表。
表1,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1美元汇率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年 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美元=人民币 8.15 7.98 7.60 6.95 6.83 6.77 6.39

据此表可以算出,人民币6年间对美元的汇率总的上升了27.5%,平均每年升值4.14%,并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
二、人民币出现升值的原因分析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很多,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国内的,有国际的;有市场的,有政府的;有经济层面的,也有政治原因的。这里不去多做详细分析。总的说来,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增加了需求的结果。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强劲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中国也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机会越多,人民币的需求就更旺,升值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虽有利弊,但从长远看和更深层次地看也未必就是太坏的事情。

⑥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影响。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二是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三是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2)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但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给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较为突出:

第一,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第二,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我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

第三,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五,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我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⑦ 中国从2005年进行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如何

2006年人民币升值历程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按照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7.8087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615个基点。

2006年1月4日的报价与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完全相同。从这一天开始,询价交易这一国际主流交易机制被引进中国,揭示了外汇交易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被赋予了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币汇率注定在这一年里以更富弹性的方式运行。

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1美元对8元人民币。在此后的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始终围绕着这个重要关口上下波动。7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从此告别了这个关键的位置。

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88。此后的一个月间,人民币汇率相继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关口,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破7.83关口,以7.8240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3.65%。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了7.82关口。第二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以7.8185再创汇改后的新高。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3.72%。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
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

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

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

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60关口;

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关口;

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270.5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7.40关口;

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11.007一路上涨至10.5434;

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

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

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其中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振荡中不断改写汇改以来历史新高。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最终以7.3046收,较2006年末的7.8087,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6.5%。这一升值幅度较年初市场普遍的年内5%左右升值预期高出很多

除美元外,人民币相对于其它主要货币,如英镑、日元等在2007年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升值;只是相对欧元表现为贬值。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破7.0大关 。

⑧ 2016年往后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特征及原因

⑨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是怎么规定的有什么影响

有一定影响,但不会直接影响到
人民币汇率
。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政策,我国汇率采用的是与美元挂钩的
固定汇率

⑩ 造成2016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16年下半年汇率波动比较大一些,有多种因素。其中,2016年下半年,中国对外投资和其他方面的外部花销比较猛一些,每年下半年这个季节都会多一些,去年多得明显一些,也包括有一些企业在外面收购的热情比较高。第二,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之后出现了很多和一般人预期不太符合的变化,因此导致美元指数上升比较猛。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比较大。
从外部来看,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分化所带来的外溢效应冲击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重要原因。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新规则——“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表明,人民币汇率走势更多关注与一篮子货币相关联。2016年以来,上述国家的汇率均呈现明显波动,美元指数最高接近100,最低值不到92。而且,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的摇摆、英国退欧黑天鹅等事件,汇率市场波动剧烈。
从内部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和灵活性上升也是汇率正在更多由市场因素驱动的表现。伴随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汇市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预期也更为多元化和分散,主体的多元化和行为的变化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2016年以来,受企业外币负债去杠杆以及海外兼并收购意愿不断升温等因素影响,中国外汇市场呈现阶段性的外汇供小于求的局面,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汇率阶段性地呈现较中间价贬值的走势。
市场对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离岸和在岸汇差阶段性较大的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来逐步化解。2016年2月13日周小川行长接受专访,首次就汇改与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政策沟通,是这一轮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注重政策沟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后,央行不断强化与市场的沟通,在汇率引导上也更加市场化,干预频次在减少,但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积极干预,有助于预期的稳定。

阅读全文

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幅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修路的上市公司 浏览:640
销售净利率行业指标 浏览:475
80倍杠杆是什么意思 浏览:381
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434
杭州金融公司都有哪些 浏览:31
货币证券属于商品证券 浏览:728
港元兑加元今日汇率 浏览:622
理财产品募集期封闭期 浏览:515
太平洋业务员佣金有多少钱 浏览:186
融资500万出让5股份 浏览:909
08中股票 浏览:367
什么理财产品最好 浏览:103
中国银行理财手机上怎么买 浏览:73
创业板再融资放开 浏览:438
股票上市首日价 浏览:400
杠杆中阻力的作用点 浏览:700
出口货物收汇申报录入金融机构代码 浏览:342
融资杠杆比例计算 浏览:977
外国金融机构 浏览:63
期货杠杆是怎么计算的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