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齿轮传动比计算公式
传动比=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
i=z2/z1=n1/n2
记住一个规律:减速的齿轮速比是大于1的,增速的齿轮速比是小于1的。搞清楚齿轮是减速的还是增速的速比就不会算倒了。
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理论上对于大多数渐开线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
(1)齿轮比杠杆扩展阅读:
传动的外廓尺寸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速级大齿轮的尺寸,低速级传动比小些,有利于减小外廓尺寸和质量。
闭式传动中,齿轮多采用溅油润滑,为避免各级大齿轮直径相差悬殊时,因大直径齿轮浸油深度过大导致搅油损失增加过多,常希望各级大齿轮直径相近。故适当加大高速级传动比,有利于减少各级大齿轮的直径差。
此外,为使各级传动寿命接近,应按等强度的原则进行设计,通常高速级传动比略大于低速级时,容易接近等强度。
② 什么是齿轮比
齿轮比就是传动比,或者是两轮的转速比。传动比i=z2/z1=n1/n2。
③ 齿轮传动比公式是什么
传动比=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
i=z2/z1=n1/n2
④ 为什么齿轮比大扭矩就大呢
你可以把齿轮简化成杠杆,把齿轮与齿轮的接触点作为杠杆的力臂尽头,把齿轮的圆心作为杠杆原点,大的齿轮力臂长,所以外力想让它转动比较容易,相反地通过大齿轮带动别的齿轮当然就吃力了。
另一个角度是从做功来算。齿轮的本质就是杠杆,大齿轮周长大,如果发动机带着大齿轮转动一圈,做得功就多些,带着小齿轮,做功就少些,这就是大妈拉小车,同样是转一圈,小齿轮走的路程小,就相对容易一些。
扭矩和转速没有确定的关系,这要看齿轮(或车轮)带的负载如何,让汽车拉火车走得当然慢,让汽车拉普通货物自然就快些,同样的扭矩,这就是差别。
当外部阻力确定的时候,第三个问题是成立的。但往往速度越快阻力越大,比如轴承惯性阻力、风阻等等。
如还有疑问欢迎讨论。
⑤ 什么是齿轮速比。例如两个齿轮速比分别为10.8和18.6,代表什么意思
变速齿轮基本上是一组布置在一个圆内的杠杆。通过齿轮中齿的数目和大小的差异来增力。
所以输出300英尺-磅扭矩的发动机可以驱动一个 3,000.磅的汽车。这就是传动齿轮速比的作用。速比是一个反映啮合齿轮的齿数差异的术语。
同一尺寸齿轮= 1:1速比
例如:
两齿轮大小一样,齿数也相同。
主动齿轮每转一圈,从动齿轮也转一圈。
两个齿轮以同一速度转动,由于大小相同齿数相同,因此转动扭矩也相同。
其间的唯一差别是转动方向相反。
同大小同齿数的齿轮啮合,速比为1比1,因为从动齿轮每转一圈主动齿轮也转一圈。
速比通常采用数字之间夹一冒号的形式,这样1比1的速比写作1:1。
当主动齿轮比从动齿轮小时,从动齿轮转得比主动齿轮慢,齿轮副起减速作用。
12齿的小齿轮驱动24齿的大齿轮。
12齿主动齿轮以10磅扭矩转动。但是24齿从动齿轮每转一圈它要转两圈。
这样从动齿轮的转动扭矩便多了一倍。此时从动齿轮的扭矩为20磅。减速比为2:1。
某种典型的手动变速器各档速比示例:
倒档:3.40:1
一档:3.97:1
二档:2.34:1
三档:1.46:1
四档:1.00:1
可以看到,1至3档和倒档都是减速档。四档为1:1,意味着主从动齿轮齿数相同转速相同,称为直接档。
如果发动机可生成300磅扭矩,配接10:1速比的传动系,结果加在车轮上的扭矩为 3000磅,恰是驱动3000磅汽车所需的力量。
不过,减速比是有代价的。主动齿轮的转速要比从动齿轮高出许多倍。因而6000转/分的发动机只能以600转/分的速度驱动10:1速比的传动系。
不过汽车动起来后,保持速度所需的扭矩就不必象起动时所需的那么大了。这样就可以改变速比来加大转速。这就是为什么手动变速器有好几个档位。
超速传动齿轮
主动齿轮转得比从动齿轮慢时称为超速传动。
超速传动使传动系的实际转速可以快于发动机,因为在高速时保持车速所需的扭矩很小。超速传动比使得发动机能在较低的转速下工作,从而改善燃油经济性。
要确定整个传动系的总速比只需用特定档位的速比乘以主减速比。例如,假定主减速比为3.78:1。
要求某一档位实际所用的速比,只须用该档速比乘以3.78。这样,如果变速器一档速比为3.97:1,乘以主减速比3.78:1后,便得出从发动机到车轮的总的减速比为15.01:1。 发动机的扭矩被传动系放大15.01倍
⑥ 为什么齿轮比大,扭矩就大
传动比的公式:i=Z2/Z1,
式中:
i=传动比
Z1=主动轮齿数
Z2=从动论齿数
容易看出,若主动轮齿数一定,从动轮齿数越多传动比就越大。那么为什么传动比大,从动轮的扭矩就越大呢?我们用功和力来解释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当功率一定,机械作功和出力是一对矛盾,传动比大就是齿轮“小带大”,“小带大”时,从动轮越大它的动力臂就越大,动力臂大就省力,这在杠杆原理中就学过。这时的小齿轮可能要转好几圈大齿轮才转一圈,这说明它可以省力,但费功。若反过来传动比小,“大带小”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可能要转好几圈,它费力,但省功,这叫做能量守恒。
发动机转速最大的时候为什么扭矩不是最大呢?我们来看有关功率、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式:P=Fν
式中:
P=功率
F=力
ν=速度
在这个式子里,不难看出,速度和出力是一对矛盾,当功率一定,速度越快那么出力就越小,你要出力大只能速度小。汽车爬坡时你的档位要放在3挡以下,否则很容易熄火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能量守恒的一个例子。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是我们初中阶段物理的重点之一,它始终贯穿着每一个事例。
⑦ 改变齿轮比
你可以把齿轮简化成杠杆,把齿轮与齿轮的接触点作为杠杆的力臂尽头,把齿轮的圆心作为杠杆原点,大的齿轮力臂长,所以外力想让它转动比较容易,相反地通过大齿轮带动别的齿轮当然就吃力了。
另一个角度是从做功来算。齿轮的本质就是杠杆,大齿轮周长大,如果发动机带着大齿轮转动一圈,做得功就多些,带着小齿轮,做功就少些,这就是大妈拉小车,同样是转一圈,小齿轮走的路程小,就相对容易一些。
扭矩和转速没有确定的关系,这要看齿轮(或车轮)带的负载如何,让汽车拉火车走得当然慢,让汽车拉普通货物自然就快些,同样的扭矩,这就是差别。
当外部阻力确定的时候,第三个问题是成立的。但往往速度越快阻力越大,比如轴承惯性阻力、风阻等等。
如还有疑问欢迎讨论。
⑧ 齿轮的传动比一般是多少
齿轮分为三类,分别是直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
他们的传动比分别是:直齿轮传动比在3~6;圆锥齿轮2~3;蜗轮蜗杆10~40。(齿轮传动比齿轮的传动比的大小是根据工作机械的需要来确定的。不同的齿轮传动比范围不一样。)
拓展资料:
传动比是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i=ωa/ ωb=na/nb,式中ωa和 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
传动比的计算方法:电动机转速减速到工作机构需要的转速,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的倒数的比值。
即:i=n1/n2=D2/D1,i=n1/n2=z2/z1
参考链接:
传动比网络
齿轮传动比计算公式
参考图片:
⑨ 齿轮是杠杆吗
齿轮不是杠杆。从作用力可以使得物体转动这一点来说,两者效果相同。或者说:受力后,两者的运动效果相同。注意:在此并非做作整圆运动才视为转动。
⑩ 齿轮传动比公式
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i=ωa/ ωb=na/nb,式中ωa和 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
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理论上对于大多数渐开线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
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齿数Za和Zb表示,i=Zb/Za;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直径Da和Db表示,i=Db/Da。
(10)齿轮比杠杆扩展阅读
大齿马达齿=外齿比,差速的齿轮伞齿=内齿比,外齿比X内齿比=齿比,一般内齿比是固定的,所以改变齿比一般会换大齿或者换马达齿。大齿不变,马达齿加大,齿比变小,反之增加。马达齿不变,大齿减小,齿比变小,反之增加。齿比越小,直道尾速快,但是扭力小,起步慢齿比越大,直道慢,扭力大,起步快。
正确的齿轮比是要根据马达的T数,赛道的抓地力,场地的大小,弯道的特性要不断测试来选择。既要起步快,也要直道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