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还有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各年的大事件有哪些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低。 (3)利率。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则汇率高。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㈡ 汇率的事情
一、汇率决定: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按照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观点,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因此,可以用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来确定两国货币的汇率基础。一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对国内表现为纸币购买力,对国外则表现为汇率了。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现形式,汇率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同时,除了受到经济因素影响之外,还往往受到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汇率的变动常常变幻不定,很难准确预测。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仅就经济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进行讨论,图1-1。
(一)长期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严格地说,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为逆差。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该国的外汇市场供求,进而影响汇率变动。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在外汇市场上会表现为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如果是逆差的话,则是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不过,国际收支对汇率的影响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发挥作用,短期的、临时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的影响,容易被其他一些因素所抵消。
2.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是对内价值。如果货币的对内价值降低,其对外价值,即汇率也必然随之下降。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的变化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度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意味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代表的价值量减少了。在纸币流通下,各国存在不同币值变化情况,因此不但要考察本国的通货膨胀率,也要考察他国的通货膨胀率,即比较相对的通货膨胀率。一般来说,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表示该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下降得越快,其本币汇率也将随之下跌,外汇汇率会上升。
3.宏观经济状况
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除了通货膨胀之外,还包括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国民收入、投资环境、经济开放程度等诸多方面的。若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良好,经济稳定,该国货币的汇率就趋稳;反之,则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维持汇率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短期因素
1.相对利率水平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成本或是放弃资金使用的收益,也会影响到汇率水平。一般而言,资金总是从利率低的地方流向利率高的地方。当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他国时,他国的资金就会流入该国;否则,当该国利率水平低于他国的时候,该国的资金就会流出。而资金的大量流入流出,会直接影响到一国的外汇供求,特别是短期外汇的供求,从而引起汇率变动。当然,分析利率因素的时候不能只考察名义利率,而是要结合通货膨胀考察相对的实际利率水平。利率对长期汇率的影响十分有限,更大程度上是作为政策工具对短期汇率产生重大影响。
2.政府的短期干预
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常常会采用种种措施干预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有时甚至操纵汇率的波动。政府为了避免汇率的变动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需要通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使汇率的变动有利于本国经济的运行。这种干预的目的有三种:一是在汇率变动过于剧烈的时候使它趋于缓和,二是使汇率稳定在某个水平上,三是使汇率上浮或是下降到某个水平。
3.心理预期
心理预期有时会对汇率产生重大的影响。心理预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利率变动、汇率走势、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经济方面的,也包括对政治局势、国际关系、社会稳定等政治的和社会方面的预期。而对这些方面的不同预期,会直接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比如投资和储蓄的方向,进而影响到汇率。由于心理预期的变化快、影响大,常常会引起短期汇率波动。有时,心理预期甚至会成为市场上影响汇率的最主要因素。
㈢ 关于汇率的问题
难道你在那边不消费吗
那边消费就是用美元了,你挣1K美元是剩下不了多少的
㈣ 关于汇率的问题,请解答什么事本国汇率,什么事外汇汇率,书上怎么在有的地方本国货币汇率相对于外国
您好,关键是外汇汇率有两种标价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为直接标价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本币贬值,叫做外汇汇率上升;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如欧元0.9705即一欧元兑0.9705美元。
在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本币贬值,即外汇汇率下降;
综合讲来,记得一句口诀即可,直反间正。 即直接法汇率上升,本币反而贬值,间接法汇率上升,就是本币上升。您说的第一问是直接法,而第二问说的是低利率货币贬值,所以低利率货币汇率下降。因为低利率货币大多使用直接交易法,比如日元,瑞郎,加元等。人民币是一个例外,虽然利率高,仍然使用直接法。
㈤ 人民币汇率的大事记
焦点:人民币汇率涨跌有迹可循市场化波动反令投资者变冷静
路透香港5月27日 - 市场从疯狂到理性,只需一个811汇改的洗礼。是的,尽管目前美元加息预期再起、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在,但在人民币兑美元逼近前期低点的当下,整个市场却表现冷静,不得不令人感叹:811汇改惊险一跳的人民币,目前已冲过险滩步入市场化波动的另一重天地。
恰如一位中资大行交易员所描绘的:人民币目前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汇改前的人民币,只是围着美元这颗恒星旋转的行星;现在,已经变成与美元、欧元等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恒星了。
而这种变化,则令市场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更依赖于宏观基本面,从而使投资者保持更多理性,大幅减弱了汇改之前的迷茫与汇改伊始的情绪化影响因素。
“说实话,境外的贬值预期并没有消退,但更加理性了。因为市场是可预期的,至少预测人民币中间价更精准了。”华侨银行资深人民币投资分析专家谢栋铭就表示。
花旗银行中国区资金交易部主管姚振华则指出,811汇改以后,该行对人民币中间价的每日测算跟央行公布的实际值吻合度很高,而市场价与中间价的偏离也很小。
“今年以来,央行确实是根据与市场沟通的规则,要求报价行来计算和发布中间价的。”他称。
“这表明了中间价对即期价格的联动和指导效应。”姚振华称。
央行在本月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市场化反而更利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预期**
另有美资投行的交易员也表示,目前的人民币市场相当淡静,在整个市场弄清楚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后,海外市场的疯狂炒作热情反而偃旗息鼓了。
“兑美元的单边不太好炒了...,一篮子汇率里有美元、欧元、日圆,以及新兴市场货币,中间价的变化显得更复杂,市场化程度太高了。”他称。
在中间价符合央行提出的形成逻辑后,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的相关性就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简单说,即期价格与中间价的偏离度,就变成中间价是否有效的重要衡量因素。
根据花旗银行的数据纪录,自3月份至今的61个交易日中,有35个交易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处于当日即期交易价格区间内;有59个交易日中间价不偏离当日即期交易价格区间0.1%。
“这足以证明中间价对即期价格的联动和指导效应。”姚振华称。
**兑美元贬值幅度温和**
在人民币汇率的涨跌有迹可循之后,市场对其未来的走势则更多地集中在了基本面的分析上。特别是对美元的走势分析,则成为金融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
“现在市场不再会像1月份那次,觉得人民币会大幅贬值或者一次性贬值,比较接受目前这种兑美元温和贬值。”谢栋铭称。
他称,人民币和其他亚洲货币没啥区别,属于跟着美元大趋势变化。目前总体还是看多美元,所以今年相对应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到6.6-6.7之间。
对于美元未来的走势,香港中文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前美联储达拉斯高级经济学家王健在接受路透专访时则表示,美元目前处在第三个升值周期,已经达到上一个周期的高位,也算是历史高位,而且美元升值的影响已经传导到实体经济,所以继续大幅升值的动能不足。
“我上周在美国很很多海外基金经理聊过,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虽然放缓,但是即便增速下滑到5%-6%,依然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速只有2%左右。”他称,“所以他们认为,如果此时撤出中国,会丧失比较好的机会。”
而对于人民币汇率今年波动引发的换汇潮,王健认为,目前人民币是从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可能还不习惯波动,稍微贬值一点,就导致国内很多人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但像美国和加拿大,汇率波动非常大,人们并没有频繁的把资产从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因为他们都习惯了。”他称。(完)
㈥ 有懂金融的吗问一些关于汇率的事情
不能。这是个汇率问题,举例来说:你在国内拿100美元兑换600元人民币,再拿这600元人民币在国外银行还是兑换回100美元,没有差价。人民币对外升值是指拿同样数额的人民币,较之前可以兑换更多美元了,譬如原来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现在6元可以兑换1美元了;人民币对内贬值是指在国内购买力方面,钱不值钱了(通货膨胀),譬如原来1元人民币可以买5个馒头,现在只能买2个了。不过你现在有大量美元的话,如果预期人民币对外会进一步升值,可以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待人民币对外升值后,再兑换回美元,这样会赚取美元差额。譬如:你现在用100美元兑换600元人民币(汇率1:6),如果汇率将来是1:5,那么你额600元人民币就可以换回120美元,这样有20美元的利差。
㈦ 汇率是怎么回事啊
美元汇率延续了前一周的上涨势头,整体市场气氛也继续有利美元的涨势。欧洲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却使市场开始忧虑欧洲经济的前景,但是当前的因素仍不足以使汇率突破原有区间。油价的进一步下跌带动了美股的继续反弹,并同时也利好美元汇率。 美元汇率继续与油价和美股保持高度关联。由于目前油价已经从148美元/桶历史高点附近下跌到上周五收盘时的123美元/桶左右,跌幅近17%,同时两大房贷机构的情况继续持稳以及较好的公司季报都带动了美股的上扬。虽然后半周由于6月份的现房销售量下跌至10年最低水平,并且从当前情况看仍然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股市基本回吐了上周初以来的全部涨幅,不过市场的整体气氛仍然较为有利美元汇率。尤其是美国财长鲍尔森和费城联储主席普罗索给美元汇率带来的支撑,其中鲍尔森再次重申了强美元的重要性,而普罗索则认为当前早加息好过晚加息,并带动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份例会加息预期的再次上升。 除了现房销售之外,上周的其它经济数据均利好美元,6月份的耐用品订单和新房销售均好于预期,而联储褐皮书对经济前景的判断与前次相比变化不大,经济放缓,通胀上升,并且由于需求疲弱,制造商难以提高售价。 当前市场气氛将继续偏向利好美元,因为看坏美国经济的观点早已体现在美元汇率当中,而相对来说,欧洲经济的恶化才刚刚开始,尤其是恶化的程度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看坏欧洲经济前景的看法将体现到汇率当中。不过美元的反弹在本周将面临风险,其中二季度GDP将向市场显示出美国经济在勉强撑过了一季度之后,能否在二季度同样好于市场预期;而新一期的就业情况可能继续不佳,尤其是裁员潮扩散到其他行业之后,非农就业新增人数将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 由于经济表现不佳,欧洲货币继续回落,欧元汇率也回到1.53到1.60的区间当中,当前的因素仍不足以使区间被突破。 从经济数据的表现来看,欧元区和英国似乎正在步入衰退。受到欧元走强、利率偏高和内需转弱的影响,欧元区的经济前景继续低迷。之前德国经济的强劲也开始趋于大幅放缓,7月份的德国IFO信心指数下跌到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对德国经济的忧虑进一步上升。而从欧元区整体来看,工业新订单的持续下跌,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保持在50下方的收缩当中,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经济衰退的忧虑。不过欧洲央行却继续保持强硬,委员们对经济仍然保持相对乐观,并继续防范通胀风险。而随着能源食品价格在7月份后半段的回落,欧元区7月份CPI增幅或许将从4.0%有所下降,并缓和欧洲央行对通胀的忧虑。 英国经济前景更加悲观,二季度GDP初值增幅明显回落,服务业增幅的放缓以及建筑部门产出的下跌拖累了数据的下降,并且三季度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同时,7月份房屋价格连续下滑,零售销售在经历了5月份昙花一现的上升之后,于6月份跌至新低,通胀压力的加剧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出乎市场意料的英国央行会议纪要结果带动了英镑汇率的大幅上扬。市场之前预期将至少有一位央行委员投票要求减息,而结果则出现了分歧,除了一名委员要求减息之外,还有一名委员出于保持中期通胀稳定以及维持央行对抗通胀的信誉的观点要求加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对英国央行减息的预期,并带动英镑汇率的上扬。不过最终温和派将再次占优,尤其是在当前英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和经济学家所认为的中性利率水平应该在4.5-5%的看法出现后,英国央行仍将倾向减息。 虽然欧洲货币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但是汇率将保持区间波动,目前仍然缺乏带动突破的因素,这些因素或许将产生于欧美央行开始着手调整利率以及利率预期的进一步落实,或是美国金融市场的状况再次出现明显变化。 日元汇率走势仍然受到风险厌恶情绪的主导,随着美股近期的反弹,市场上的风险偏好再次升温,并使日元汇率承压。此外,日本国内通胀压力继续上扬,而从构成来看,能源上涨仍然是带动通胀上扬的主要因素。从经济和通胀现状以及预期看,日本央行仍将维持利率不变。 油价在上周进一步回落,并带动商品货币的下跌。其中,新西兰央行意外的减息25个基点,并表示仍有进一步减息的空间,同时经济下行风险开始上升。而相对来说,澳大利亚通胀压力仍然显著,但是加息预期有所下降,而相对略好的经济状况也降低了减息的可能,这些因素带动澳元兑新西兰元汇率逼近1.30的8年高点。
㈧ 最近人民币升值挺快的,听说品今之前分析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事情,有没有了解的讲一下
是的,品今观市系列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我刚好看了那个视频。根据品今的分析,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从均衡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还是利率平价理论来看,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较为明确,总而言之就是挺好的,可能会持续升
㈨ 讲讲关于汇率的事情。
汇率又称汇价,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或比价。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外汇汇率的决定基础。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圆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圆,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因为汇率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所以汇率的波动也就是一国货币价格的相对变动。最终反映到商品价格上。
例如,一台戴尔电脑在美国卖1000美圆,而汇率是1美圆=8.40元人民币,这时要支付8400元人民币。如果美圆汇率上升到1美圆=8.80元人民币,则要支付8800元人民币。即外汇汇率上升使外国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升高。
所以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对进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则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不利于出口,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有利于进口。反之亦然。
此外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