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杆秤的原理能理解
原理就是众所周知的杠杆原理 .
具体来说,就说力矩平衡.杆秤从手体的各个连接处分为两段,可以把提点看做是杠杆的支撑点.这样当杆秤两端平衡的时候,砣作用于杆和物作用于盘的力矩相等.力矩=作用力*作用距离.而杆撑的砣重量是知道的,杆秤平衡是两端的受力距离(砣到提点和物到提点的垂直距离)是可以直观看出的.所以一个平衡式,已知3个参数求其中一个(就是物重)就很好算了。杆秤上的刻度就是这个物重的参数表,一看就晓得了.
很好理解的.
B. 要生活中的例子:利用杠杆原理省力:
楼上的剪刀是杠杆原理的费力作用啦!!!潜水望远镜是光的反射啊!!!
C. 小杆称利于的是杠杆原理+对,还是错
D. 杆秤也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制成的,它的支点在()1.秤钩2.秤盘3.秤砣4称的提
4.称的提
因为杠杆支点的定义是:使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所以想判断支点的话,让杠杆转起来,再找那个位置始终不变的点,就是支点啦.
E. 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物体的,下图是一个杆秤,已知AB=30厘米BC=1.5厘米秤砣E 重500克
啊无法色过生日嘎嘎
F. 杆秤的工作原理
杆秤的工作原理是称重时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
精确的杆秤必须满足秤砣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的刻度间的距离=提纽与秤盘悬挂点的距离。
杆秤的结构和制作工单,轻小,携带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但准确度较低。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允许误差最大为满量程的10%。
(6)生活中的杆秤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扩展阅读
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系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中国汉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规格的杆秤砣。
1989年,在中国陕西眉县常兴镇尧上村的一座汉代单窑砖墓中,发现完整的木质杆秤遗物,其制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公元1世纪。
古代杆秤的发展,长期停留在采用绳纽、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杆的基础上,并由手工制作。直到20世纪,杆秤才由传统的绳纽结构,逐渐改变为外刀纽与刀承或内刀纽与刀承结构。1949年后,中国为了加强计量法制管理,先后制订了杆秤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
1985~1987年,中国对杆秤结构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将原来的木质杆改为金属杆,从而解决了木质杆的计量准确度受地区及天气影响的弊病,并适应了半机械化、标准化、通用化的需要。但杆秤因其计量准确度低,已渐趋淘汰。
G. 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物体的,已知AB=30cm,BC=1.5cm。秤砣E重500克,物体D重多少
10000克
H. 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到杠杆原理
省力杠杆:
羊角锤、瓶盖起、道钉撬、老虎钳、起子、手推车、剪铁皮和修枝剪刀
费力版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竿权、脚踏板、扫帚、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人手臂
等臂杠杆:
天平、定滑轮
实例:
1. 以自行车为例:
自行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代步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请举出例子:
解析:自行车从结构上来说是简单机械的组合,驱动时应用力学平衡原理,所以能行走。
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
(1.车把手在转动时是一个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2.刹车闸在使用时是一个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3.脚踏板与大飞轮,小飞轮与后轮组成轮轴装置,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省力,作用在轴就费力。
2.胶把钢丝钳。它的设计和使用中应用了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指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
解析 钢丝钳是利用省力的杠杆原理制成的:
1剪口,用力相同时,剪口面积小,可以增大压强剪断铁丝。
2整把钳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
3胶把,表面凹凸花纹,可以增大有益摩擦。
4胶把是绝缘塑胶,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I. 如图所示,老百姓经常用这种“杆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它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制作的.称量是把货物挂在A点
(1)使用杆秤时,动力臂CD大于阻力臂CA,故杆秤为省力杠杆;
(2)使用杆秤时的力和力臂的图示如下图,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杠杆秤砣一端的力m2g不变,力臂变大,力和力臂的乘积变大,重物一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也会相应变大,提钮从C换到B时,力臂减小,力一定增大,称得的质量会增大,因此为了称量质量较大的货物,手应该提着B点的绳子.
(3)在买东西的时候,有的商贩为了招揽顾客,会故意在称量货物的时候使D点的秤砣向下垂一些,其力臂l2会减小,同时l1也变小,两力臂减小的比例是相等的,秤砣对秤杆的力F2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也不变,所以在称量货物的时候使D点的秤砣向下垂一些,这样称量得到的货物不会比秤杆上的读数多.
故答案为:(1)省力;(2)B;(3)不会.